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一
“要說最特別的.節日,可必定是春節啊。要說春節有趣的事,那可說都說不完啊……”,一邊說著,媽媽臉上竟洋溢起了笑容,看著媽媽臉上的笑容,跟著媽媽的回憶來到了那過往的春節。
廚房里傳來陣陣香味,“吃飯啦!”“哇!”,望著滿桌的菜,興奮極了?!瓣蹈?,甑糕,我要吃甑糕!”。白白的糯米,蓋上厚厚一層的紅棗泥,迫不及待地舀上一勺,甜而不膩,糯而不粘牙,好吃!好吃!一條長長的紅燒魚擺在了眼前,用筷子夾上一口,外面的魚皮脆脆的,里面的肉也入了味,一口又一口送進嘴里。吃完飯,一家人圍坐在一張桌子前,包起了餃子,這充實而又快樂的一天逐步進入了尾聲。
夜晚,媽媽拖出縫紉機,來到我床邊,悄悄問我“今年想要件什么樣的衣裳啊?”,“要件夾克!”“嗯,好。”伴著縫紉機的聲音,進入了夢想。一早起來,一件嶄新的燈芯絨外套已經整整齊齊地疊在了枕邊。爸爸媽媽還沒醒來,我便輕手輕腳來到洗手間,迫不及待穿上新衣,左照照右照照。臥室傳來了腳步聲,我急忙奔回去,“好看嗎?好看嗎?”“嗯,不大不小正合身?!蔽遗艹鲈鹤?,想與鄰居朋友們分享這新年第一刻的喜悅。
聽著媽媽的故事,又想起了現在的春節,各色形態的燈籠,飯店各種各樣高檔的山珍海味,塞滿了櫥柜的各種花樣衣服,可卻再也體會不到媽媽那時的快樂。也許正是因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富裕的生活讓每一個有儀式感的日子變得不再有儀式感。所以,即使再華麗的行裝卻沒有一件自己做得夾克來得漂亮。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二
某人說的好:“生活就像一口火鍋,亂七八糟、雜亂無章?!睉c賀牛年,展望虎年。這個春節,簡直就是一口大雜燴火鍋,放眼一瞧,什么都有。
no。1好吃涮羊肉———老姐來訪
no。2嗚,真辣!———春節晚會沒看成
年夜飯真是豐盛啊,一邊享受年夜飯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豈不是更愜意??!睡熱被窩真是舒服啊,一邊睡熱被窩一邊欣賞春節聯歡晚會豈不是特別愜意??!一邊吃年夜飯一邊睡熱被窩一邊欣賞春節聯歡晚會那更是完美的黃金比例啊!我手抓一袋牛肉干就上了床,那個舒服勁??!當我正看到興頭上時,竟換成了藍屏,真氣人。下定決心守歲的念頭在我腦海中好幾年了,一次也沒兌現過,今年咧,肯定也完不成了。我賭氣似的睡覺去了,睡得正香時,又被煙花吵醒了,唉,就像吃到辣椒似的,嗚,真辣,真倒霉!
no。3美味貢丸多又多——紅包真多
大年初一和初二是我最喜歡的日子,因為又有大有多的——紅包?!芭椋∨?!”我在一陣陣洋溢著歡喜氣氛的炮仗聲中睡眼朦朧的睜開了眼,頓時打了個激靈,從床上“蹦”起來,直沖老爸老媽房間,去討壓歲錢呀!初二,走親訪友是我們的習俗,僅這一天,就討了一千多元的紅包!今個老百姓啊,真啊真高興!呵,吃火鍋時,一筷子在火鍋里插上幾個貢丸,真是又多又美味哈!
春節,我的火鍋生活,真是充實又歡樂!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三
我國有著非常多的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端午節、清明節……可是在這些傳統節日中記憶最深刻、也最愉快的節日,還要數春節了,因為過春節時,我們小孩可以隨心所欲地放鞭炮,親戚們互相拜年,家里也會熱鬧一番。
初一、初二我們按慣例去了爺爺家和姥姥家,到了初三那天,聽爸爸說,今天爺爺家有客人從遠方來,我尋思著,這是誰們呢?我懷著疑惑的心情來到爺爺家,當我看到客人,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原來是舅爺、舅奶、叔叔、嬸嬸,跟來的還有一個小哥哥和一個小妹妹,這讓我更加高興了。俗話說得好: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他們從遠方而來,作為主人,我當然會成盛情款待他們了。
大人們在客廳談話,邊說邊笑,我們小孩在另一個屋里下圍棋,棋局開始時,我們都沉著應戰,棋到中盤時,我們下每一步棋都要深思熟慮,有一次我陷入苦戰之中,為了贏棋我一邊下棋一邊想,我要下個套讓他鉆進去,果然不出我所料,他掉進我處心積慮設下的陷阱,于是我乘勝追擊,憑著高超的棋藝把他殺得片甲不留,雖然我沒有表示出勝利的喜悅,但在我的心里早已喝起了慶功酒。我們連下了好幾盤,都是我贏得勝利,我成了“常勝將軍”。吃了飯,我們上街玩耍,作為主人,我自告奮勇地當起了小導游,給他們指路,讓他們購物、玩耍,他們每個人都過得很開心。
客人走了,我們也離開了奶奶家,在回家路上,鞭炮接二連三地響起來,節日氣氛空前絕后。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四
翻開了相冊中的一張張照片,春節的記憶又浮現在了我的眼前,從小到大,我一共經歷了12個春節。
我的腦海中好似播放了一部電影,有趣的話就跟隨我一起來看看吧!
答題開始了,我們倆互不相讓,你追我趕,我一路過五關斬六將,終于熬到了最后一關,聽完題目,我立刻低下了頭,開始埋頭苦做,時間在慢慢的流淌,草稿紙已經被密密麻麻的字寫滿了,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在心里吶喊了一聲:啊,我做出來了!
我高興得拿著我的“戰利品”——250元壓歲錢又蹦又跳,老爺更是對我大加贊賞。
“電影”結束了,可我的內心卻久久不能平靜。這就是我的節日記憶。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五
過春節講究的是團團圓圓。我的春節是在我的老家過的。這里有我的親戚,我的媽媽、爸爸、奶奶,還有很多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他們都在這里,有這么多的人我這個春節過的真的是幸福又美滿,想知道我干了什么事嗎?那就繼續往下看吧。
在春節里,小朋友們都放寒假了,到這個時候小朋友們都會聚在一起放炮,因為只有春節時才可以放炮。放炮也是春節時很重要的一個習俗。為什么要放炮?因為要趕走年獸,傳說年獸最怕紅色和爆炸聲,所以人們在新年時會穿紅衣服和放炮。
除了放炮,壓歲錢也是春節時必不可少的東西,長輩們給小朋友壓歲錢是為了壓歲,對于小朋友們收到壓歲錢大多都是異常開心的,這可是很多小朋友一年花的零用錢??!真是太珍貴了,但是遺憾的是有的小朋友的錢都被他的家長收走了。
在大年三十時要吃年夜飯,年夜飯時要吃元宵,要放炮。年夜飯時就是小饞貓和大饞貓大飽口福的時候了。我家的年夜飯也吃得很好,因為我也是小饞貓,我吃了好多東西,最讓我流連忘返的東西是臘腸。夾一塊進嘴里,嚼一下,那肉汁立刻從臘腸里溢出,再通過味蕾傳到大腦里,那滋味軟軟的、糯糯的、香香的。在這個時候也要貼門神和對聯保佑一年的平安幸福。
過年就要要回老家,看親戚,這叫探親,也是增進關系的一種方式,有時你看別人了沒看他他心里就會不開心,所以再忙也要抽空去多看看你的親戚,我們家就是這樣其樂融融的去看望每一個親戚的。
春節是一個增進朋友親戚感情,保佑人人平安,團團圓圓的的一個好時候。
這就是我的春節記憶,一年來我最開心的時候。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六
現在過春節,覺得沒有一點意思。
而兒時的春節留在記憶里卻永遠忘不了的。
我對過春節有印象大概是六、七歲時吧,記得過了臘八,媽媽就開始忙活了,先要蒸很多的'饅頭,當然和現在城里買的或圓或方的饅頭不一樣了。家鄉的饅頭其實不叫饅頭,而且平時是不這樣做的,只有在重大節日和走親戚的時候才會這樣做。媽媽蒸的叫棗花,另一種叫糕。每到蒸糕的時候,媽媽早早就忙起來了,先天晚上發上面,第二天起的很早,還要和幾個關系好的鄰居一起蒸。在鄰居家被灶火熏的黢黑的灶間里,男人們壓面,女人們捏棗花,我和一幫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會到屋里看看,一會又跑的沒有了蹤影,總之這一天家長是不管孩子的,也許是顧不上管吧。媽媽蒸的糕主要是用來祭祖的,記得我小的時候,每逢遇到重大的升學考試,媽媽都要蒸個糕祭奠一下,而且故意不把糕蒸熟了,媽媽說是為了讓兒子“高升”啊。
棗花和糕,媽媽現在還是年年蒸,但是有一種東西現在已經沒有了,家鄉人叫“黃蒸”,具體是哪兩個字我也說不準,姑且就用這兩個字吧。它其實就是用玉米面做的,只是在里面包了點陷,有白菜,也有白蘿卜什么的,但是我小時候特別不喜歡吃,在我離開家到縣城上學以前,我們家平時的主食就是玉米面窩頭和玉米面粥,吃的我經常胃酸。在天津工作的那些年,有時候和朋友一起到飯店吃飯,有人特別愛點貼餑餑熬小魚,我看著玉米面做的餑餑從來也不吃一口。天津的楊村鎮有一家貼餑餑熬小魚特別有名,市里有人開車跑到那兒去吃,有一年我和朋友從承德回天津,他們要去吃楊村的貼餑餑熬小魚,那個餑餑貼的真好,但是我也沒有吃一口。童年的記憶里對玉米面特別的抵觸,這種抵觸持續了很多年。
到了大年三十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候,我小的時候沒有電視看,更沒有春節晚會了,只是等著三十晚上的餃子熟了,就該我放炮了。但是頭鍋煮熟的餃子是不讓吃的,要先祭奠神仙和祖先,媽媽在每個碗里盛兩個餃子和一點湯,我和弟弟妹妹端著放在媽媽燒香的地方,有的在門口,有的在院子里,也有的在堂屋的正中,然后就該放炮了,我是家里的老大,又是男孩,放炮的事當然由我來,小我七歲的弟弟一直想接替我放炮重擔,但是我從來沒有讓過,直到我對放炮沒有了興趣。小時候祭奠的事情我一直記得,但又不知道祭奠的是誰,很多年以后我問媽媽,她笑笑說,其實她也不清楚祭奠的都是誰,只是從老人哪兒學來的,為了祈求來年一家人平安幸福才這樣做的。只到現在媽媽每年還在重復著這樣的活動,因為只有這樣她才能覺得心理安生。
三十晚上還有一件事情是我期待的,那就是穿新衣服,小的時候家里窮,小孩子過年的時候才能做件新衣服,而且不讓年前穿,要等到三十晚上才給拿出來。睡覺前,媽媽把新衣服給拿出來,把舊的衣服換下來,我聞著新衣服那淡淡的棉布的香味才入睡的。
初二是閨女回娘家的日子,姥姥家離的很近,我又是姥姥帶大的,所以一早就去老老家了,在那里又是無拘無束的一天,一直到過了初五,大人們該上班了,我們也快開學了,年才漸漸離我們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