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感悟,通過寫心得感悟,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好的心得感悟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感悟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感悟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新年的感悟新年的感悟篇一
剛剛過了世界公歷的新年,又迎來了中國農歷的春節。世界各國年的味道截然不同,過年的感受千差萬別。過了一年,我又長了一歲,我對中國春節風俗的感受更加深刻了。進入農歷的臘月,歡度春節的氣氛就越來越濃厚了,我的心情也越來越興奮了。考完試,放了假,安排好寒假計劃,完成了部分作業,我也融入了紅紅火火的過年氣氛。
臘月的節點太多了。首先是臘七臘八凍壞腳丫、泡臘八蒜、喝臘八粥等等,老人說這就是過年的開始。
很快到了臘月二十三“糖瓜兒粘”,人稱小年,要祭灶,要吃一種乳白色、味很甜、還粘牙的東西,叫“糖瓜兒”。大人問我“粘不粘?”我說“粘(年)!”這是提醒大家要過年了!長輩要講許多過年的趣事和囑咐許多過年的忌諱。真好玩!有的我懂,有的我不懂,我總是好奇的聽不夠,問不夠。
接著臘月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吃谷薯,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這段時間每天都有很多說法,我可長見識了。現在急著過年,今天賣個關子,以后我可以仔細說說。
臘月三十,也叫除夕,是辭舊迎新、繼往開來的吉祥時刻,此時進入春節的高潮,也是我最期盼、最快樂的時候。
白天大人們都忙著過年的各種事情,楊絳散文《風》朗誦,放松了對我的管束,我就徹底自由了,吃我愛吃的食品,喝我愛喝的飲料,玩我愛玩的游戲?開心極了!
晚上全家歡聚一堂。大家從廚房里端出美味佳肴放在桌上。煎炒烹炸、雞鴨魚肉、特色食品、各種飲料?媽媽端來燉魚,說這是“年年有余”;爸爸端來餃子,說這是“交子元寶”;姑姑端來拼盤,說這是“全家福”;姑夫端來米飯,說這是“團圓飯”;奶奶端來一盤水果,有柿子、蘋果、桔子、香梨,說取它們的諧音:“事事平安、人人吉利”;爺爺端來一盤年糕,有白米、黃面、雙喜、八寶,說借它們的字音“添歲增福、年年提高”,人的歲數和身體要長高、知識也要提高。哈哈!我靈機一動,端來一摞獎狀說這叫:“辛兔祥瑞、龍騰虎躍”(我屬虎)?全家人說這是一道最豐盛、最如意的大菜。
全家人說說笑笑,盡享天倫之樂,盡嘗美味佳肴。我不斷舉杯,給各位長輩敬酒并針對每人說上幾句不同的祝福話,大家再次夸我懂事,給我加菜,有時還給我鼓掌,我心里美滋滋的,那個興奮勁兒就別提了!
新年的感悟新年的感悟篇二
新年來到的那天,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是我最快樂的時候。
早上,我早早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吵醒了。我趕緊起床來到外面,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起了鞭炮。首先,我用打火機點燃了鞭炮往水里一扔,頓時,水珠就像天女散花一樣飛了起來。然后我又把鞭炮點燃后放到一個盒子里,一下子就把盒子給炸飛了。
鞭炮掛在歲月的枝頭!
在孩子跑開的瞬間引燃!
嗞嗞嗞!噼里啪啦!春天發芽了!我們又長大了一歲!
轉眼就到了吃晚飯的時間,我們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圍在一起吃水餃,奶奶做的餃子非常好吃。記得看過一首詩是這樣寫的:扁扁的一只船,把天南海北的一家人拉到一張桌上,把年味品嘗。
吃過香噴噴的餃子,我們就等著看春節聯歡晚會了。我度過的這個新年是開心的,是有意義的,是我永遠都無法忘記的。
新年的感悟新年的感悟篇三
伴隨著一場瑞雪,我們迎來了嶄新的xx年。走進新年,思緒放飛,感悟頗多。
新年是濃濃思念的日子。清晨的溪水裊裊冒著熱熱的煙息,晌午的陽光明媚而溫暖地沐照著塵世,傍晚的云霞鋪灑成如癡如醉的織錦,新年的腳步姍姍來臨。新年的鐘聲也將清脆地響起。
此時,我們常會思念那些曾經相晤的人影,她的容顏,她的言語,她的目光,她的行舉,甚至身上芳香的或精致的氣息,或許曾經愛慕過、牽戀過,或許只是轉瞬的擦肩,因為都曾給予過些許的溫暖、感動,所以記得。記憶是思念的過濾,喚醒內心的天性,抹去現實的蒙塵,留下一隅清澄廓朗的空間,給那個因思念而難忘的人。
新年是甜甜祝福的舉杯。一年365個日子,新年光亮如杯,飽和著真愛的.意念、滿溢著摯情的蕩漾。品一口這歲月的佳釀,嘗一下這生活的甘霖。因為祝福的元素,舉杯是望月的抒懷。經歷了許多現實的磕磕碰碰,我們學會了理解的給予,懂得了寬宥的珍貴。
新年是暖暖親情的團聚。天之涯的鄉思,地之腳的苦盼,異之鄉的翹首,讓新年承載著傳統與現代美意延年的福祉。新年的日子,遠行的腳步朝著家的方向款款歸還,漂泊的行蹤向著故土的崖口山回路轉。
新年是咚咚奮進的鼓點。從新年的那刻起,每一步,每一履,都布滿了機遇與挑戰。如何把握,怎樣面對?讓疲憊的心神緊馳,將抖擻的精神醞造,使膽怯和懦弱陰霾的情緒煙輕云遠。
用粗茁的大手高擎起生命的信號燈,用滿腔的熱情吹響起前進的沖鋒號,跋山、涉水,經風、沐雨,乘著勇氣的步履遠征,不讓生命的列車在下一站晚點。
走進新年,陶然于新年,超然于新年,奮起于新年。捧著祝福,耕耘善良,播種摯誠,收獲快慰。新年,盛妝而吉祥的新年,充滿色彩和意義的新年,給漂泊者以溫馨,給遠離者以撫慰,給跋涉者以希冀,給人間憑添一道靚麗的歲月風景。煦煦詩意,亙古如斯。
站在xx年新的渡口,邁進新年,又聞雄雞高歌,唱來黎明的曙光,總有一種力量溫暖你我。
新年的感悟新年的感悟篇四
今天是年后的第一個上班日,聽著窗外的鞭炮聲,忽然有些許的傷感涌上心頭,一晃我就庸庸懂懂的走過了五十個春秋。人生過去了大半,年華在流逝,只能不停的回憶著自己的過去,以此來提醒著自己未老的心。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大致相同,雖然與現在相比,那時物資生活遠不如現在,以致有些緊俏物品憑票購買,人們吃的穿的沒有現在充裕,但人們的春節過得也有滋有味,因此對那時的春節,記憶也很深刻。那時的過年,對于孩子們來說,春節的祈盼,莫過于春節穿上新衣服、吃上可心的零食、得到長輩們分發的壓歲錢,還有放小鞭炮、看扭大秧歌等。春節之際,大人們更講究吉利,相互說著拜年話,把家里布置得紅紅火火的,大門上的紅對聯、紅燈籠讓人一眼看到喜慶的氣氛。不要說年夜飯與現在相比還不夠豐盛,也不要說微薄的壓歲錢,更不要說相當部分家庭生活的窘境,但人們遠遠比現在重視春節。
記憶中的童年,每逢過年都是那么的清貧。雖然那時的我對春節總是充滿期盼。因為過年了不僅有新衣穿,還有平時難以吃到的好吃的零食,在春節擁有的欲望和極少的約束是平時無法滿足的,但是也有不如愿的時候。每到這時總是感嘆:在這個世界上,似乎金錢能買到一切,權力能改變一切,但是,金錢買不到年輕,權力也改變不了年老。光陰如箭,如此短暫,年新年舊,白了人頭。面對這自然規律,人們是那樣的無助與無奈。但有些智者們并不悲觀,雖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寬生命的厚度,他們不辭辛苦日復一日地為生命著色,年復一年地讓生命有所厚重,這大概是人生的最佳選擇吧。( )
顯然,春節是所有炎黃子孫共有的吉祥福祉。不論是飄泊海外、遠涉重洋的游子,還是羈旅他鄉、輾轉遷徙的兒女;無論是掙扎底層、孤陋寡聞的草民平民百姓,還是高官厚祿。心里無不揣著對春節的眷戀,無不懷抱著對過年的珍視。一句“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詩句,凝結了人們心頭幾多深情!
過年是團圓和幸福的象征,值得留戀回味。記憶里的年總是溫馨的。桌上有各種涼菜,有雞、鴨、魚肉等,有鮮美的水果,有糕點和糖果,反正所有的祝福語都會和每道菜和點心融合在一起。如:“年年有余”,“合家幸福、”“和美靚麗”、“快快樂樂”、“歡天喜地”、“尊老愛幼”、“腳踏扶梯步步高”等都會在桌面上反映出來,這才是真正的過年。現在回想,能讓一家人圍在家里,飽滿一種過年的心情,真是一種家庭和睦和幸福的。
品味過年的滋味,真是總也品不完之味,從除夕、到初一、再到十五的拜年聲中,由淡變濃,由濃變淡,在整個過程中,讓我感受到了十足的年味和豐富的生活。
新年的感悟新年的感悟篇五
很多人講:這過年越來越沒意思了,我也有這樣的感受。曾經不止一次的想:有著近五千年的傳統節日會不會隨著我們對他的冷淡而漸漸的消失?中華民族這可枝繁葉茂的文化大樹會不會漸漸的枯萎?落葉歸根,當我們老去的時候會不會無法歸根?我曾經一度覺得自己像一葉飄蕩在空中的白紙,隨風漂蕩,不曾停留在屬于自己的精神角落,毫無涵養,深沉可言。我的眼神散發著一股輕浮的味道。后來才漸漸的發覺,生在中國,長在中國,心卻不在中國。腳下這片土地竟然沒賦予我一絲的靈氣,讓我在他的哺育下健康的成長!
歸根結底,是這個社會的錯。物欲膨脹,人心不古。在金錢面前,一切都是那么的渺小,甚至是親情。在一張張恐怖的嘴臉面前,我無法逃避,所有人都無法逃避,所以我選擇了隨波逐流,所有人都選擇了隨波逐流。于是,我迷失了自我,開始了一條不歸路。但是我不甘消沉,我仍然抱有希望!
轉念:對我們來說,過年時沒意思了。可是,對其他人呢?新生一代,也就是所謂的20xx后,他們是否懷有我們當年對新年的熱情呢?應該有吧,但愿是這樣!
當新年淪為攀比,炫耀的大舞臺時,我真的好傷心。我只有寄希望于這群還不懂事的孩子,希望他們繼續保持著對和他們血脈相連的中國文化的熱情,并將其發揚光大!
悲夫,一個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大國竟然要靠一群小孩子來為自己的傳統延續香火!
愿哉,我華夏十億萬同胞早日覺醒,強我根系,固我河山!
新年的感悟新年的感悟篇六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年的這個時候,人們都要舉行很多活動來慶祝,例如: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和拜年串門等等。
往年的春節十分熱鬧:紛紛揚揚的雪花把大地裝扮成一個銀色的童話世界,鄰里之間串門拜年,孩子在雪地里追逐打鬧,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還有的溜冰。大街上買賣鞭炮的、嬉戲玩鬧的聲音此起彼伏。到了除夕,各種的煙花漫天飛舞,像什么竄天猴啊、二踢腳啊、落地開花啊等等,頓時火樹銀花,整個夜空都被照亮了。那時的天空是那么藍,星星又大又亮!
近幾年春節,似乎沒有以往那么熱鬧了:漫天都是霧霾,出門都很困難。尤其是今年,入冬以來,連一場雪都沒下,空氣又干又臟,感冒的人特別多。春節時,街上空蕩蕩的,賣鞭炮的少了,放炮的人也變少了,除了除夕、初一到初五能聽到一些零星的鞭炮聲,其他時間都挺安靜的。我家也只放了兩小串鞭炮意思一下,我把煙花都“戒”了——不知怎的,提不起任何興趣!
人們認識到空氣污染的嚴重性以及帶給我們的危害,開始自覺地采取行動,減少空氣污染,少放鞭炮可以說是一種具體的體現。沒有炮聲的春節固然缺少了年味,但是,一個炮聲隆隆,烏煙瘴氣的春節更是我們不想見到的!
傳統的年俗需要傳承,但是,為了我們的青山綠水,我們又必須對一些老舊的做法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改變。
一起行動吧,為了我們美麗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