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工具,它可以幫助人們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技巧和方法,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對于想要提高寫作水平的人來說,這些范文范本是非常寶貴的資源。
實用小學語文古詩評課稿(案例15篇)篇一
第一單元:(讀書的名句)。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陳壽)。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第二單元:(鄉(xiāng)思的詩句)。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xiāng)情。(張九齡)。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
落葉他鄉(xiāng)樹,寒燈獨夜人。(馬戴)。
明月有請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xiāng)。(袁枚)。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盧綸)。
江南幾度梅花發(fā),人在天涯鬢已斑。(劉著)。
第三單元:
四時之風。
春風能解凍,和煦催耕種。秋風雜秋雨,夜涼添幾許。
裙裾微動搖,花氣時相送。颼颼不絕聲,落葉悠悠舞。
夏風草木熏,生機自欣欣。東風似虎狂,書齋皆掩窗。
小立池塘側(cè),荷香隔岸聞。整日呼呼響,鳥雀盡潛藏。
第四單元: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
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
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第五單元:
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
孝在于質(zhì)實,不在于飾貌。
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第六單元:
第七單元:
卜算子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實用小學語文古詩評課稿(案例15篇)篇二
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
何處得秋霜。
白頭發(fā)已經(jīng)長到了三千丈長,因為憂愁才有這樣長。不知鏡子中的我啊,從哪里來的滿頭秋霜。
詩人用極其夸張的手法,寫出自己內(nèi)心深長的愁緒。前兩句出語天真,白發(fā)竟然有“三千丈”那么長,在生活中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如此夸張的描寫,卻把作者內(nèi)心的愁苦生動而形象地表現(xiàn)了出來。后兩句水到渠成,用“不知”兩字寫出一種驚奇和嘆惜,年華逝去的感慨得到深刻的抒發(fā)?!扒锼眱勺钟谜Z自然,但卻發(fā)人深思。如果不是仙才,根本作不出這樣的詩!
秋浦:在今安徽貴池西南,那里有秋浦河。
緣:因為。
個:這樣的意思。
秋霜:形容頭發(fā)像秋霜一樣的。
實用小學語文古詩評課稿(案例15篇)篇三
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
人間能得幾回聞。
錦成里日日飄蕩著美妙樂聲,一半江風吹散一半裊裊入云。這悠揚曲調(diào)莫非是神仙演奏,在凡俗的人間能夠幾回聽聞。
這首絕句是為贈送花敬定而作,內(nèi)容是贊美花家所演奏的音樂。其中“半入江風半入云”是點睛之句,它不但寫出了音樂從城中向空中、向郊外的彌漫,寫出了花家音樂的繁盛,更以具體可感的形象描摹了抽象的音樂之美。那流淌不息的江水,江上柔媚的清風,以及裊裊婷婷的行云,給人一種流暢、輕柔、悠揚的感覺,使人聯(lián)想起“行云流水”、“響遏行云”這樣的詞語,這些都加深了人們對所描寫的音樂的感受。后兩句感嘆這樣的音樂只應天上才有,人間難得一聽,直接給音樂以無可比擬的贊譽。整首詩圍繞音樂,或作具體形象的描述,或記述自己的遐想,有虛有實,巧妙地寫出了音樂的美妙動聽。
花卿:即花敬定,成都府尹崔光遠的部將,曾因平叛立功。卿是對男子的美稱。
錦城:指成都。成都旁有錦江,所以稱成都為錦城。
絲管:弦樂和管樂,此處泛指音樂。
紛紛:多而亂的樣子。這里指看不見、摸不著的樂曲。
聞:聽到。
實用小學語文古詩評課稿(案例15篇)篇四
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4、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之一)。
5、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詩中哲理】。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趙翼《論詩》)。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詩中夕陽(落日)】。
1、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晏殊《浣溪沙》)。
2、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毒佑谝邸?。
3、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范仲淹《漁家傲》)。
4、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5、夕陽夕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詩中憂愁】。
1、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龔自珍《己亥雜詩》)。
2、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3、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李清照《醉花陰》)。
4、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李商隱《無題》)。
5、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詩中樹】。
1、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東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3、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
4、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曹操《觀滄海》)。
【詩中淚】。
1、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2、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
3、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云間》)。
4、夜久雨聲絕,如聞泣幽咽。(杜甫《石壕吏》)。
【詩中塞外風景】。
1、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
2、塞下風來秋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
3、北風卷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賀《雁門太守行》)。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詩中鳥】。
1、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崔顥《黃鶴樓》)。
3、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4、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用》)。
5、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李清照《如夢令。
6、山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蘇軾《浣溪沙》)。
【詩中山河(江山)】。
1、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云間》)。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朱熹《論詩這》)。
4、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戲為六絕句》)。
5、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零丁洋》)。
【詩中春景】。
1、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蘇軾《浣溪沙》)。
4、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
5、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
【詩中夏景】。
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2、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陶淵明《歸園田居》)。
3、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白居易《觀刈麥》)。
4、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詩中秋景】。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2、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3、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夜雨寄北》)。
4、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賀《雁門太守行這》。
5、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6、沙場秋點兵。(辛棄疾《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7、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這》。
8、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9、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10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遁筝纭贰?/p>
【詩中冬景】。
1、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2、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3、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詩中山】。
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健《題破山寺后禪院》)。
4、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5、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武判官歸京》)。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jīng)?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4、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5、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ㄌK軾《浣溪沙》)。
6、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詩中日】。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漢樂府?陌上?!罚?。
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5、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龔自珍民《己亥雜詩》)。
6、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jys開。(李賀《雁門太守行》)。
【詩中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3、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白居易《觀刈麥》)。
4、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5、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詩中花】。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4、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5、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至龍標遙有此寄》)。
6、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如夢令》)。
7、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詩中雪】。
1、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之一)。
3、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
4、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2、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diào)歌頭》)。
3、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5、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煜《相見歡》)。
【詩中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
3、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蘇軾《浣溪沙》)。
4、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5、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詩中草】。
1、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年羊。(敕勒歌)。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4、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5、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陶淵明《歸園田居》)。
6、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棄疾《村居》)。
【詩中柳】。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3、渭城朝雨徘岢荊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4、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詩中云】。
1、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2、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觀書有感》)。
3、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俄傾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5、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李清照《醉花陰》)。
【詩中湖】。
1、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2、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3、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詩中海】。
1、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觀滄海》)。
2、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3、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逋之任蜀州》)。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顴雀樓》)。
5、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之一)。
【詩中舟】。
1、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王灣《次北固山下》)。
2、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3、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4、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5、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李白《宣州謝i樓餞別校書叔云》)。
6、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詩中酒】。
1、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孟浩然《過故人莊》)。
2、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
3、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陸游《游山西村》)。
4、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李白《行路維》)。
5、濁酒一杯千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詩中鄉(xiāng)情】。
1、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范仲淹《漁家傲》)。
2、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3、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xiāng)難。(夏完淳《別云間》)。
4、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5、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詩中豁達對待離別的詩句】。
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園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2、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詩中不明送別但意味深長的詩句】。
1、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孤帆遠影碧空凈,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實用小學語文古詩評課稿(案例15篇)篇五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諧,這里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
3.潭面:指湖面。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水面無風,波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兩說均可。
4.白銀盤: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種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婦女用以畫眉。這里是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
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
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實用小學語文古詩評課稿(案例15篇)篇六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西嶺:西嶺雪山。
千秋雪:指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
泊:停泊。
東吳:古時候吳國的領地。
萬里船:不遠萬里開來的船只。
兩只黃鸝在空中鳴叫,
一行白鷺在天空中飛翔。
窗口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
門口停泊著從東吳萬里開來的船只。
實用小學語文古詩評課稿(案例15篇)篇七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晨告別彩云間的白帝城,到江陵的千里路一日即可回返。兩岸的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回響,一葉小舟已駛過萬重山巒。
公元759年,李白被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經(jīng)過十五個月的長途跋涉到達白帝城時。突然傳來大赦的消息,李白滿懷對生活的憧憬乘船順流而還,寫下這首詩,抒發(fā)了重獲自由的歡愉和喜悅之情。起句寫得熱情奔放,“彩云間”三字不僅寫白帝城地勢高峻,也賦予全詩一種爽朗明麗的色彩,而一個“辭”字更寫得傳神,表達了詩人一旦獲得自由后的驚喜情態(tài)。第二句實寫順流東下的情景,后兩句為補敘之筆,描寫行程的經(jīng)過,特別通過經(jīng)常使人感到哀婉悲涼的猿鳴反襯出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輕舟”的“輕”字,用得巧妙,是寫實,又體現(xiàn)了詩人的主觀感受,真正做到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奉節(jié)東白帝山上,為東漢公孫述所筑。
朝:早晨。
辭:告別。
江陵:今湖北江陵。
還:返回。
啼:叫。
住:停息。
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
實用小學語文古詩評課稿(案例15篇)篇八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楚江東來沖開天門奔騰澎湃,一路奔流的長江到此突然回旋徘徊。天門山東西默然相對,一片白帆從旭日東升的遠處駛來。
這首詩前兩句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蕩奔流的氣勢。詩人不寫博望、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卻說山勢“中斷”,從而形象地寫出兩山峭拔相對的險峻:“楚江開”,不令點明了山與水的關系,而且描繪出山勢中斷、江水至此浩蕩而出的氣勢?!氨獭弊置鲗懡祵懡?“回”字描述江水奔騰回旋,更寫出了天門山一帶的山勢走向。后兩句描繪出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相對”二字用得巧妙,使兩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結(jié)尾一句更是神來之筆,一輪紅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個畫面明麗光艷,層次分明,從而祖國山川的雄偉壯麗畫卷展現(xiàn)出來。
天門山:在今安徽當涂西南長江兩岸,東名博望山,西名梁山。兩山夾江而立,形似天門,故得名。
楚江:流經(jīng)湖北宜昌縣至安徽蕪湖一帶的長江。因該地古時屬于楚國,所以詩人把流經(jīng)這里的長江叫做楚江。
回:轉(zhuǎn)變方向。
兩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好像來自天邊。
實用小學語文古詩評課稿(案例15篇)篇九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講的就是誦讀的重要性。古詩尤其要重視誦讀,因為古詩內(nèi)涵豐富,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詞句優(yōu)美,韻律和諧,節(jié)奏性強,易讀易記,特別適合小學生誦讀。因此,古詩教學中要采取范讀、獨自朗讀、加手勢吟誦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讀多了自然成誦,從而也就能夠更好地體會古詩的意義和感情,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自讀自悟,合作交流。在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后,我鼓勵學生自讀自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全面提高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詩歌教學過程中,我首先鼓勵學生利用工具書并聯(lián)系上下文查解詞句,把教師的不厭其煩講解變成學生相互間的討論、啟迪和學習。其次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和見解,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補充。然后,我再適時就重點、難點問題集中講解或單獨指導、點撥。如在教學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時,我在學生通過自學和集體討論基本掌握詩歌的作者、寫作背景和詩中內(nèi)容后,重點講解“彩云間”、“一日還”、“輕舟”等難以理解的詞句,使學生充分享受到學習詩歌所帶來的愉悅。
(二)反復誦讀,讀中悟情。詩歌的特點是富于節(jié)奏美、韻律美和意境美,誦讀起來瑯瑯上口。在教學過程中,我堅持以誦讀為本,要求學生在理解基本詞義、句義的基礎上,通過反復誦讀,反復吟詠,體會古詩的韻律、意境。引導學生進行多種方式的誦讀,如:范讀、自由讀、個別讀、小組讀、配樂讀、背誦等,從形式各異的閱讀中領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詩中的意境,激發(fā)學生感情上的共鳴。為了使學生充分體會詩中的意境,我常常讓學生手拿扇子或書本扮演詩人誦讀古詩,使學生仿佛親臨其境,感悟詩意。如在教學《送孟浩然之廣陵》時,我讓學生手拿折扇,漫步吟詩,并配上悠揚的古箏伴奏,使學生融入詩境,殷殷離別之意躍然其中。
實用小學語文古詩評課稿(案例15篇)篇十
通過三個趣味的猜成語游戲,激發(fā)學生在成語、熟語、古詩詞方面積累、運用的學習熱情,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激發(fā)學生學語文愛語文的興趣。
2.積累語文知識,豐富語文素養(yǎng)。
3.鼓勵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養(yǎng)成自主培養(yǎng)語文讀寫能力的習慣。
成語積累與運用、擴展知識面。
1、課程引入:
同學們,有一天我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笑話,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國老師給外國學生上國語課。老師問學生:請說出一個表示人開心的成語。ben:嬉皮笑臉。lucy:悲喜交加。jaky:含笑九泉。老師當場倒地。
所以說呀,這個語文學不好是要鬧笑話的,可是怎么才能學好呢,要是死記硬背的話,那就太沒意思啦。今天呀,我們來玩?zhèn)€詞語猜猜猜大闖關的游戲,一起來搞怪一下,好不好?勝出的孩子可以得到小禮物哦。
2、游戲環(huán)節(jié):
第一關:超級無敵估估下。
五個人一個小組,全班分成六個組,參加比賽。每個組可以想一個好玩的組名。以下的比賽也是。老師在黑板上寫上成語,小組中一個人見得到成語的做動作,給提示(但是不能說出成語中有的字,諧音也不可以哦),另外四個人根據(jù)提示猜成語。猜到一個成語加十分。每次猜成語的時間是一分鐘。做動作的學生不會那個成語的可以說“飛”,直接進入下一個成語。(時間大概是7分鐘左右)。
第二關:超級無敵開口中。
老師把猜成語的條件寫在黑板上,讓學生來選,第一關得分最高的組可以最先選擇答哪一道。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學生把想到的成語寫在黑板上,符合條件的成語越多得分越高,寫出一個得十分。每小組的時間是三分鐘。這個環(huán)節(jié)預計用20分鐘。
條件:
a:帶數(shù)字的成語(以下為參考答案)。
一石二鳥二龍戲珠三過家門四面楚歌五彩繽紛六根清靜七上。
b動物。
鼠目寸光牛鬼蛇神虎視眈眈兔死狐悲龍飛鳳舞蛇蝎心腸馬到成功羊腸小道猴年馬月雞毛蒜皮。
投鼠忌器老牛舐犢放虎歸山狡兔三窟畫龍點睛畫蛇添足萬馬奔騰亡羊補牢沐猴而冠聞雞起舞。
抱頭鼠竄小試牛刀龍騰虎躍烏飛兔走老態(tài)龍鐘懷弓蛇影車水馬龍虎入羊群尖嘴猴腮鶴立雞群。
膽小如鼠氣壯如牛藏龍臥虎守株待兔望子成龍打草驚蛇千軍萬馬順手牽羊殺雞嚇猴呆若木雞。
狗急跳墻豬突豨勇蜂擁而起魚目混珠鳳毛麟角狼吞虎咽。
豬狗不如封豬長館雕蟲小技如魚得水珍禽異獸指鹿為馬。
狼心狗肺鳳頭豬肚獨占鰲頭鶯歌燕舞虎背熊腰。
偷雞摸狗蠢笨如豬噤若寒蟬井底之蛙驚弓之鳥飛禽走獸。
c植物。
d“多”的成語。
e.四季。
春:紅杏出墻柳亸鶯嬌春深似海百花齊放百花爭艷斗色爭妍。
姹紫嫣紅萬紫千紅花紅柳綠花嬌柳媚柳暗花明柳鶯花燕。
柳昏花螟綠草如陰綠肥紅瘦桃紅柳綠繁花似錦。
夏:赤日炎炎綠樹成蔭揮汗如雨蟬聲陣陣烈日當空電閃雷鳴。
暑氣逼人酷暑難耐烈日炎炎驕陽似火汗流浹背蟬不知雪。
簟紋如水火傘高張肉山脯林夏雨雨人夏日可畏。
秋:金風送爽雁過留聲秋色宜人天朗氣清一葉知秋春種秋收。
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風過耳秋風蕭瑟秋雨綿綿一叢金黃。
一叢火紅秋意深濃秋蘭飄香秋風過耳丹楓迎秋楓林如火。
冬: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凍手凍腳寒風刺骨寒氣逼人天寒地坼。
天寒地凍透骨奇寒雪窖冰天雪虐風饕。
f帶“不”字成語。
按兵不動按兵不舉愛博而情不專傲不可長敖不可長。
不按君臣不安其室不安于室不安于位不卑不亢。
卑卑不足道百不當一逼不得已必不得已不避斧鉞。
不辟斧鉞百不獲一鞭不及腹兵不接刃不避艱險。
必不撓北抱不平不步人腳不避水火不辨菽麥。
不辯菽麥不辨菽粟不便水土百不失一不避湯火。
百不為多,一不為少兵不污刃兵不血刃兵不雪刃敗不旋踵。
百不一存百不一貸兵不由將不拔一毛兵不厭權(quán)。
百不一遇兵不厭詐卑不足道不敗之地悲不自勝。
不辨真?zhèn)尾话字┎话沃静⒋娌汇2怀虿徊恰?/p>
不偢不倸不揪不睬把持不定半癡不顛不茶不飯。
匕鬯不驚邊塵不驚鞭長不及鞭長不及馬腹不存不濟。
不癡不聾半籌不納不辭而別不差毫發(fā)不差毫厘。
不存芥蒂不辭勞苦不差累黍不揣冒昧不成器。
不出所料不成三瓦不差上下不成體統(tǒng)不啻天淵。
不恥下問不齒于人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不吃煙火食不恥最后。
不測之禍不次之遷不逞之徒不次之位不臣之心。
不測之憂不測之罪半懂不懂不得不爾半低不高。
第三關:超級無敵我最勁。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搶答環(huán)節(jié),依舊是小組為單位。學生根據(jù)老師給的提示回答成語或古詩詞,答對的得十分,答錯不扣分,別的組有一次補答機會。預計用十二分鐘左右。
問答條件:
成語題:
最寶貴的時間——一刻千金最長的壽命——萬壽無疆。
最長的腿——一步登天最長的時間——千秋萬代。
最長的一天——度日如年最長的棍子——一柱擎天。
最成功的戰(zhàn)斗——一網(wǎng)打盡最徹底的變化——翻天覆地。
最徹底的勞動——斬草除根最慘的結(jié)局——一敗涂地。
沖得最高的.氣——氣沖霄漢最大的效益——一本萬利。
最繁忙的季節(jié)——多事之秋最公開的事情——盡人皆知。
最高的巨人——頂天立地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
最高明的醫(yī)術——藥到病除最高超的技術——鬼斧神工。
最高明的指揮——一呼百應最好的記憶——過目成誦。
最遙遠的地方——天涯海角最荒涼的地方——不毛之地。
最懸殊的區(qū)別——天壤之別最反常的氣候——晴天霹靂。
背出一首寫動物的詩歌。
鵝駱賓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背出一句有植物的詩歌。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背出一句寫月亮的詩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背出一句寫春天的詩歌。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背出一句有數(shù)字的詩句。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背出一句有顏色的詩歌。
李紳憫農(nóng)(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憫農(nóng)(二)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張俞蠶婦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
歇后語題: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猴子撈月亮——白忙一場。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開封府的包公——鐵面無私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生姜——老的辣。
游戲完結(jié),得分前三名的組員都有小禮品,其他組的有糖果。
教師總結(jié):
各位同學,今天這節(jié)課開心不?有沒有覺得原來語文也可以很好玩的?希望大家以后也可以開開心心學語文,快快樂樂用語文,語文是很有趣的。我給大家布置一個小作業(yè),回家之后,把今天上課的時候特別好玩的東西跟爸爸媽媽分享,好不好?謝謝各位同學,下課。
實用小學語文古詩評課稿(案例15篇)篇十一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在岐王宅里經(jīng)常看見您,在崔九堂前數(shù)次聽到你的歌聲。而今江南已是風景如畫,在這落花時節(jié)又碰見您。
李龜年是一個受到皇帝特別優(yōu)待的著名歌唱家,但在安史之亂后,卻流落江南,只是在酒席上為人演唱。當時杜甫自己也經(jīng)歷了落第失子的磨難,晚景凄涼。這一相會不能不使杜甫感慨萬千?!搬跽铩?、“崔九堂前”不但有開元盛世的繁榮,也有年輕杜甫的充滿了浪漫情調(diào)的生活和理想,而這一切隨著歲月的流逝,都已成為過去而蕩然無存?!皩こR姟?、“幾度聞”,流露出了詩人對開元盛世的眷戀之情,也流露出了希望破滅后的哀怨。夢一樣的回憶,改變不了了眼前的現(xiàn)實,所以,即使是在景色秀麗的江南,而詩人所看到的只是花瓣的飄零,它象征著這個美麗的春天已經(jīng)永遠地消失。這首短小的絕句包含國勢哀變、人世滄桑,而看起來自然流暢,毫無痕跡,顯示了極為高超的藝術功力。這是杜甫絕句中最富有時代生活的二十八字。因此,本詩被推舉為杜甫七絕的壓卷之作。
李龜年:唐代著名歌唱家,安史之亂后流落到江南。
岐王:名李范,唐睿宗的第四個兒子,受封岐王,喜歡結(jié)交各樣朋友,接待各種人士。
尋常:經(jīng)常。
崔九:名崔滌,任殿中監(jiān)、秘書監(jiān)等官職,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寵臣。也喜歡結(jié)交待友。九,在兄弟中排行的順序。
江南:這里指今湖南省一帶。
落花時節(jié):暮春,通常指陰歷三月。
君:您。這里指李龜年。
實用小學語文古詩評課稿(案例15篇)篇十二
夏日絕句馬詩大風歌(宋)李清照(唐)李賀(漢)劉邦生當作人杰,大漠沙如雪,大風起兮云飛揚,死亦為鬼雄。燕山月似鉤。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至今思項羽,何當金絡腦,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不肯過江東。快走踏清秋。
2、自然景物描寫(托物言志)。
梅花。
墨梅。
竹石石灰吟(宋)王安石。
(元)王冕。
(清)鄭燮(明)于謙墻角數(shù)枝梅,吾家洗硯池頭樹,咬定青山不放松,千錘萬擊出深山,凌寒獨自開。個個花開淡墨痕。立根原在破巖中。烈火焚燒若等閑。遙知不是雪,不要人夸好顏色,千磨萬擊還堅勁,粉骨碎身全不怕,為有暗香來。只流清氣滿乾坤。任爾東西南北風。要留清白在人間。草風詠鵝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唐)白居易(唐)李嶠(唐)駱賓王(宋)蘇軾離離原上草,解落三秋葉,鵝,鵝,鵝,黑云翻墨未遮山,一歲一枯榮。能開二月花。曲項向天歌。白雨跳珠亂入船。野火燒不盡。過江千尺浪,白毛浮綠水,卷地風來忽吹散,春風吹有生。入竹萬竿斜。紅掌撥清波。望湖樓下水如天。
3、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詩。
望洞庭。
憶江南飲湖上初晴后雨。
青松陳毅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唐)劉禹錫。
(唐)白居易(宋)蘇軾湖光秋月兩相和,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水光瀲滟晴方好,潭面無風鏡未磨。日出江花紅勝火,山色空蒙雨亦奇。遙望洞庭山水翠,春來江水綠如藍。欲把西湖比西子,白銀盤里一青螺。能不憶江南。濃妝淡抹總相宜。
望廬山瀑布。
望天門山烏衣巷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唐)李白(唐)劉禹錫(唐)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天門中斷楚江開,朱雀橋邊野草花,峨眉山月半輪秋,遙看瀑布掛前川。碧水東流至此回。烏衣巷口夕陽斜(xia)。影入平羌江水流。飛流直下三千尺,兩岸青山相對出,舊時王謝堂前燕,夜發(fā)清溪向三峽,疑是銀河落九天。孤帆一片日邊來。飛入尋常百姓家。思君不見下渝州。
江南古朗月行江上漁者。
(唐)李白(宋)范仲淹。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小時不識月,江上往來人,魚戲蓮葉間,呼作白玉盤。但愛鱸魚美。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又疑瑤臺鏡,君看一葉舟,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飛在青云端。出沒**里。
4、描寫春天的詩。
春曉。
滁州西澗春雨。
江南春。
(唐)孟浩然(唐)韋應物(唐)杜甫。
(唐)杜牧。
清明宿新市徐公店。
游園不值(唐)杜甫。
(唐)杜牧。
(宋)楊萬里。
(宋)葉紹翁兩個黃鸝鳴翠柳,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籬落疏疏一徑深,應憐屐齒印蒼苔,一行白鷺上青天。路上行人欲斷魂。樹頭花落未成陰。小扣柴扉久不開。窗含西嶺千秋雪,借問酒家何處有?兒童急走追黃蝶,春色滿園關不住,門泊東吳萬里船。牧童遙指杏花村。飛入菜花無處尋。一枝紅杏出墻來。
漁歌子村居。
春日偶成。
(唐)張志和(清)高鼎(宋)程顥(hao)西塞山前白鷺飛,草長鶯飛二月天,云淡風輕近午天,桃花流水鱖魚肥。拂堤楊柳醉春煙。傍花隨柳過前川。青箬笠,綠蓑衣,兒童散學歸來早,時人不識余心樂,斜風細雨不須歸。忙趁東風放紙鳶。將謂偷閑學少年。
5、描寫夏天的詩。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小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所見夏日田園雜興(宋)楊萬里。
(宋)楊萬里。
(宋)蘇軾。
(清)袁枚。
(宋)范成大畢竟西湖六月中,泉眼無聲惜細流,黑云翻墨未遮山,牧童騎黃牛,晝出耘田夜績麻,風光不與四時同。
樹陰照水愛晴柔。白雨跳珠亂入船。
歌聲振林樾。村莊兒女各當家。接天蓮葉無窮碧,小荷才露尖尖角,卷地風來忽吹散,意欲捕鳴蟬,童孫未解供耕織,映日荷花別樣紅。
早有蜻蜓立上頭。望湖樓下水如天。
忽然閉口立。也傍桑陰學種瓜。
6、描寫秋天的詩。
楓橋夜泊。
山行。
題秋江獨釣圖(唐)張繼。
(唐)杜牧(清)王士禛月落烏啼霜滿天,遠上寒山石徑斜,一蓑一笠一扁舟,江楓漁火對愁眠。白云生處有人家。一丈絲綸一寸鉤。姑蘇城外寒山寺,停車坐愛楓林晚,一曲高歌一樽酒,夜半鐘聲到客船。霜葉紅于二月花。一人獨釣一江秋。
7、描寫冬天的詩。
梅花元日江雪(唐)王安石(唐)王安石(唐)柳宗元墻角數(shù)枝梅,爆竹聲中一歲除,千山鳥飛絕,凌寒獨自開。春風送暖入屠蘇。遙知不是雪,千門萬戶曈曈日為有暗香來??偘研绿覔Q舊符。
8、送別的詩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10、哲理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李白。
登鸛鵲樓游園不值。
(宋)葉紹翁白日依山盡,應憐屐齒映蒼苔,黃河入海流。小扣柴扉久不開。欲窮千里目,春色滿園關不住,更上一層樓。一枝紅杏出墻來。
(唐)王之渙。
11、愛國。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示兒。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13、寫兒童的。
村居(清)高鼎。
(唐)賈島。
(清)袁枚。
(唐)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池上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cè)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唐)白居易。
14、寫勞動人民的。
鋤禾憫農(nóng)(唐)聶夷中(唐)李紳鋤禾日當午,春種一粒粟,汗滴禾下土。秋收萬顆子。誰知盤中餐,四海無閑田,粒粒皆辛苦。農(nóng)夫猶餓死。
實用小學語文古詩評課稿(案例15篇)篇十三
描寫人的品質(zhì):
平易近人。
寬宏大度。
冰清玉潔。
持之以恒。
鍥而不舍。
廢寢忘食。
大義凜然。
臨危不俱。
光明磊落。
不屈不撓。
鞠躬盡瘁。
死而后已描寫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
足智多謀。
融會貫通。
學貫中西。
博古通今。
才華橫溢。
出類拔萃描寫人物儀態(tài)、風貌:
憨態(tài)可掬。
文質(zhì)彬彬。
斗志昂揚。
意氣風發(fā)描寫人物神情、情緒:
悠然自得。
眉飛色舞。
呆若木雞。
喜出望外描寫人的口才:
能說會道。
巧舌如簧。
出口成章。
語驚四座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三顧茅廬。
鐵杵成針。
負荊請罪。
精忠報國描寫人物動作:
走馬觀花。
歡呼雀躍。
前俯后仰。
奔走相告描寫人間情誼:
恩重如山。
深情厚誼。
志同道合風雨同舟說明知事曉理方面:
循序漸進。
學無止境。
學海無涯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自相矛盾。
濫竽充數(shù)。
葉公好龍。
亡羊補牢描寫事物的氣勢、氣氛:
無懈可擊。
銳不可當。
鋪天蓋地。
勢如破竹形容四季特點:
春寒料峭。
春意盎然。
春風化雨。
驕陽似火。
秋高氣爽。
秋色宜人形容繁榮興盛景象:
濟濟一堂。
熱火朝天。
高朋滿座。
如火如荼。
描寫美的景和物:
美不勝收。
蔚為壯觀。
富麗堂皇。
金碧輝煌。
玉宇瓊樓。
美妙絕倫。
巧奪天工。
錦上添花。
粉妝玉砌。
別有洞天描寫山水美景:
錦繡河山。
高聳入云。
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
湖光山色。
重巒疊嶂。
山明水秀。
高山流水。
白練騰空。
煙波浩渺描寫花草樹木:
繁花似錦。
綠草如茵。
郁郁蔥蔥。
古樹參天。
萬木爭榮。
百花齊放。
花團錦簇。
萬紫千紅。
桃紅柳綠。
綠樹成蔭描寫日月風云:
大雨如注。
滂沱大雨。
銀裝素裹。
晨光熹微。
云霧迷蒙。
春風化雨。
暴風驟雨。
風馳電掣帶有近義詞的成語:
興國安邦。
翻山越嶺。
百依百順。
背井離鄉(xiāng)。
長吁短嘆。
道聽途說。
丟盔棄甲。
調(diào)兵遣將。
甜言蜜語。
眼疾手快帶有反義詞的成語:
東倒西歪。
南轅北轍。
前赴后繼。
前俯后繼。
左推右擋。
承前啟后。
舍近求遠。
揚長避短。
棄舊圖新。
優(yōu)勝劣汰aabb式:
鬼鬼祟祟。
熙熙攘攘。
戰(zhàn)戰(zhàn)兢兢。
兢兢業(yè)業(yè)。
沸沸揚揚。
勤勤懇懇。
踉踉蹌蹌。
原原本本。
形形色色。
口口聲聲aabc式:
奄奄一息。
念念不忘。
空空如也。
源源不絕。
姍姍來遲。
面面相覷。
面面俱到。
振振有辭。
竊竊私語。
息息相關十二生肖成語:
膽小如鼠。
對牛彈琴。
殺雞嚇猴。
如狼似虎。
守株待兔。
狗急跳墻。
葉公好龍。
畫蛇添足。
呆若木雞。
人仰馬翻。
[動物成語]。
杯弓蛇影。
狗急跳墻。
甕中捉鱉。
兵荒馬亂。
順手牽羊。
蠅頭微利。
噤若寒蟬。
懸崖勒馬。
混水摸魚。
龍盤虎踞。
包羅萬象。
車水馬龍。
九牛二虎。
老態(tài)龍鐘。
[數(shù)字成語]。
一絲不茍。
五湖四海。
九死一生。
百家爭鳴。
千山萬水。
千辛萬苦。
獨樹一幟。
五體投地。
十萬火急。
十拿九穩(wěn)。
百聞不如一見[含反義詞的成語]。
天昏地暗。
前因后果。
生離死別。
一無所有。
改邪歸正。
輕重緩急。
博古通今。
鋪天蓋地成。
表示比喻的成語。
料事如神。
揮金如土。
勢如破竹。
如日中天。
門庭若市。
鐵證如山。
如雷貫耳。
巧舌如簧表示夸張的成語。
膽大包天。
一目十行。
千鈞一發(fā)。
一瀉千里。
一字千金。
怒發(fā)沖冠。
百發(fā)百中。
一日三秋描寫心理的成語。
忐忑不安。
心驚肉跳。
心神不安。
心猿意馬。
心慌意亂。
膽戰(zhàn)心驚。
心急如焚。
心花怒放指說話的成語。
口若懸河對答如流滔滔不絕談笑風生高談闊論豪言壯語夸夸其談花言巧語。
心情高興的成語。
眉開眼笑。
捧腹大笑。
眉飛色舞。
談笑風生。
笑容可掬。
手舞足蹈。
興高采烈。
喜上眉梢描寫友情的成語。
肝膽相照。
親密無間。
情同手足。
志同道合榮辱與共。
風雨同舟。
海誓山盟。
情深似海。
描寫英雄人物的成語。
描寫情況緊急的成語。
千鈞一發(fā)刻不容緩迫不及待十萬火急火燒眉毛燃眉之急。
“想”的成語苦苦地想(苦思冥想)靜靜地想(靜思默想)想得周全(深思熟慮)想得混亂(胡思亂想)想得厲害(浮想聯(lián)翩)想得很多(左思右想)想得荒唐(癡心妄想)想得離奇(異想天開)想了又想(朝思暮想)。
“多”的成語。
帶有“龍”字的成語。
讀書學習。
神情專注學而不厭學無止境專心致志日積月累似懂非懂。
六年級古詩集錦。
一、春景詩。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唐杜牧《江南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二、夏景詩。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里《小池》。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梅五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曾畿。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
三、秋景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唐張繼《楓橋夜泊》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四、冬景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
五、愛國詩。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唐杜甫《春望》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丘逢甲《春愁》。
六、山水田園詩。
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獨坐敬亭山》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水: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山水:
日照香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田園:
晝出耘田夜積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蔭學種瓜。(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七、送別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別董大》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柳管別離。(劉禹錫)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白居易)。
八、友情詩。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九、思鄉(xiāng)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十、動物詩: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根本林間自在啼。--宋歐陽修《畫眉鳥》。
十一、描寫鳥的詩: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十二、托物言志詩。
十三、邊塞詩。
王昌齡《出塞》。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唐盧綸《塞下曲》。
十四、描寫月亮的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
《靜夜思》。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李白。
《古朗月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明月松澗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十五、寓理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顏真卿《勸學》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十六、惜時。
根據(jù)你的積累填空。
1、書讓我們在華美的詩詞中漫步:領略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的愛國情操;懂得朱熹“問渠哪得清如許?”的人生哲理;享受孟浩然“開軒面場圃,”的怡然自得。
2、:《送孟浩然之廣陵》是詩,這類詩還有;《示兒》是詩,這類詩還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詩,這類詩我還知道有。
3、泛舟西湖,恰逢蒙蒙細雨,不禁讓人想到詩句。
4、又逢中秋,我國在美國的許多留學生涌起了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情感,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聚會。主持人引用了兩句詩。
大家分別引用了李白的詩,蘇軾的詞,王安石的詩,杜甫的詩句。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宋代詩人()的《題西林壁》中的詩句“()”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3)《春夜喜雨》一詩中,從聽覺的角度寫出春雨特點的兩行詩句是。
實用小學語文古詩評課稿(案例15篇)篇十四
烏云翻()未遮山,()雨跳珠亂入船。山外()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等閑識得東風面,萬()千()總是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絲絳。()毛?。ǎ┧?,()掌撥清波。()日依山盡,()河入海流。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橘()時。千里()云()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2、百花園——填花名。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別樣紅。人閑()落,夜靜春山空。借問()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開。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相映紅。待到重陽日,還來就()。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村。
3、動物園——填動物。
春()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凄凄()洲。泥融飛(),沙暖睡()。西塞山前()飛,桃花流水()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欲上時。
4、數(shù)字園——填數(shù)字。
人間()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月下?lián)P州。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月花。()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白發(fā)()千丈,緣愁似個長。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人。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古來稀。南朝()百()()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故國()千里,深宮()()年。
5、地名園——填地名。
()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山外青山樓外樓,()歌舞幾時休?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無故人。
6、樂器園——填樂器。
7、人物園——填人名。
()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送我情。()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東風不與()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8、四季園——填季節(jié)。
銀燭()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綠樹陰濃()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古人己用三()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二、看詩句,猜出處。
1、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2、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3、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4、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5、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三、選擇對應答案。
3、“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c、聞郎江上唱歌聲。
d、勸君更盡一杯酒。
e、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f、山外青山樓外樓。
c、春江水暖鴨先知。
d、春潮帶雨晚來急。
e、春風又綠江南岸。
f、春來江水綠如藍。
四、賞詩句,猜時節(jié)和風景地。
1、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2、一片一片又一片,飛人梅花都不見。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4、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
5、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6、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7、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8、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五、讀詩句,猜謎語。
1、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打一藝術品)。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打一自然現(xiàn)象)。
3、似鳥不是鳥,愛在高枝唱??淇诙贾溃鋵嵢粫?。(打一動物)。
4、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它,此花開盡更無花。(打一花名)。
5、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打一動物)。
六、飛花令。
馬、犬、燕、牛、猿、蝶、魚、蟬、鳥。
七、你會用詩句語境填空嗎?
1、當我們在外地過節(jié)時,常常引用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來表達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
2、來到瀑布腳下,仰望瀑布傾瀉而下,潑灑飛流,讓人不禁想起()的詩句。
3、“酒”與中華文化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酒能消愁,曹操說()。酒能使人心曠神怡,李白說(),酒能增進友誼,王維說()。
4、()剛剛開始開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愛,而盛開的荷花卻是()等到()的時候,預示著夏天已進入尾聲了。
5、()寫出了泰山的高大雄偉,()寫出了廬山的多姿多彩,()寫出了敬亭山的百挑不厭。
八、拓展訓練:詩詞之最。
最好的朋友——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爬得最高的人——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酒量最大的人——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最不安分的人——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最機智的兵——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最美的女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離家最久的人——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最長的臉——昨日一滴相思淚,今日方流到嘴邊。最濃的情——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最苦的酒——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實用小學語文古詩評課稿(案例15篇)篇十五
1、即將告別母校,告別親愛的老師和同學,我們自然會想到送別詩,“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或“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詩句,李白送別孟浩然時寫下了(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表達了離別之情。他還在送別好友汪倫時,寫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詩句,高適在送別董大時也寫了(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表達了對好友的美好祝福.2.昨晚有一道數(shù)學題,我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復疑無路)時,爸爸走過來,經(jīng)他一點撥,我豁然開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3.當我們在外地過節(jié)時,常引用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來表達對家人的懷念。
4.現(xiàn)在人們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來表達對遠別好友的深情厚誼。
5.來到瀑布腳下,仰望瀑布傾瀉而下,潑灑飛流,我不禁想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
6.當我們要報答母親的深恩時,我們會很自然地吟誦起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7.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學習上,請你用學過的詩句勸他:(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8、遠眺洞庭,平靜的湖面在皎潔的月光的輝映下,明亮而迷蒙,美麗的君山在其中,你不由吟道:“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9、中秋的夜晚,小芳在院子里對著一輪圓月,想著遠在異鄉(xiāng)的朋友,祈禱道:“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0、小明讀了戰(zhàn)爭的資料,想起了以前那么艱苦的邊塞生活,說道:“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p>
11、古往今來,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了祖國,拋頭顱灑熱血,文天祥說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陸游臨終前還告誡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王昌齡發(fā)出了“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滿腔豪情。
1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剛剛開始開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愛,而盛開的荷花卻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3、兒童是那樣天真可愛:“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怕魚兒嚇走時的擔心;“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寫出了兒童放風箏時的天真,“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寫出了兒童剝蓮蓬時的稚態(tài),“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寫出了兒童模仿大人種瓜時的討人喜歡的樣子。
二、補充詩句,并將詩句中隱藏的成語寫在橫線上。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淡妝濃抹)。
2、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3、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草長鶯飛)。
4、千錘萬鑿出深山,要留清白在人間。(千錘萬鑿)。
5、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萬馬齊喑)。
九、根據(jù)描述寫詩句。
1“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睂懗隽藘和断s前的專注,2“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睂懗隽舜贯灂r怕魚兒嚇走時的擔心;3“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寫出了兒童放風箏時的天真,4“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寫出了兒童剝蓮蓬時的稚態(tài),5“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寫出了兒童模仿大人種瓜時的討人喜歡的樣子。
6“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备嬖V我們要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
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告訴我們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9“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告訴我們時間如流水,不會倒流,我們要珍惜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