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臺風受災的慰問信篇一
xx中學全體師生:
你們好!
貴校在百年不遇的水災中,教室被毀,教學設備損失很大。對于水災給貴校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我校全體師生員工深感悲痛。在這里,我們對貴校全體員工表示最親切的慰問。
災害無情,人間有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嚴重的水災災情牽動了億萬人的心。我校廣大師生員工也立刻伸出援助之手,踴躍捐款,奉獻愛心。
面對天災,我們不是弱者。面對天災,我們更是有志之人。讓我們手手相牽,眾志成城,抗震救災;讓我們信心相印,風雨同舟,共度難關。
最后衷心的祝愿貴校早日完成災后重建,恢復正常上課秩序。
校學生會
尊敬的離退休同志們: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值此重陽節來臨之際,學院黨委、行政謹向全院離退休老領導、老教師和老同志致以親切的'節日問候!向你們為學院改革和發展作出的努力和貢獻致以崇高的敬意!
老同志的精神和智慧是學院發展的寶貴財富。在學院建設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你們嘔心瀝血,任勞任怨,艱苦創業,用辛勤的汗水譜寫出學校壯麗的創業詩篇。離開工作崗位以后,你們以深厚的愛校之情,時刻關心學院的發展,繼續發揮余熱,用最美的夕陽紅輝映著學院的蓬勃發展。
學院的成長壯大蘊含著你們的智慧和勞動,學院的發展騰飛更是凝結著你們的奉獻和心血。你們永遠是理工人學習的楷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院一定會做到對老同志在政治上尊重,思想上關心,生活上關照,真正做到全院老同志“老有所養、老有所教、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努力把老年老干工作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衷心地希望全院離退休同志們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安康;更期盼你們一如繼往地關心學院的改革與發展,繼續關心和支持學院的進步和發展,繼續為學院發展獻計獻策,共同譜寫學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祝全院離退休同志們身體健康、節日快樂!
受災慰問電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驚悉貴省xx等地5月12日14時28分發生地震,災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
xx人民深感痛心、深表關切。在此,中共xx縣委、xx縣人民政府謹代表全縣37萬人民,向你們并通過你們向災區人民表示誠摯慰問,向這次地震災害中不幸罹難者表示深切哀悼,向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的廣大干部群眾及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
汶川等地災情牽動著xx人民的心。為了支援災區的抗震救災工作,xx縣委、縣政府特向貴省捐贈100萬元人民幣,并組織部分血漿、批量鐵鍬等救災物資,隨時準備調往災區。
同時,我縣已組建一支30多人的醫療救援隊伍,隨時待命出發。
我們將堅決響應中央的號召,大力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緊急動員起來,做好各方面支援災區的準備。只要災區需要,我們將全力予以幫助。
我們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和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災區人民一定能夠盡快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奪取抗震救災工作的全面勝利!
中共xx縣委xx縣人民政府20xx年5月13日
1.受災慰問信
2.臺風受災慰問信
3.受災同事慰問信
4.受災群眾慰問信
5.項目受災慰問信
6.最真誠的受災慰問信范文
7.暴雨受災客戶慰問信
8.臺風受災慰問信模板
臺風受災的慰問信篇二
不懼“威馬遜”重創 海南英利迅速恢復生產
通訊員 劉維波(海南英利)
8月4日,251箱鮮桃從河北保定空運抵達海南。“威馬遜”過后,正值北方桃子成熟時,這是集團苗總特地安排為海南英利員工送去的慰問品。甜桃雖小情意重,一個個又大又紅的桃子飽含了英利人一家親的濃濃情誼。
7月18日,41年一遇的強臺風“威馬遜”侵襲海口等地,造成不同程度的災害,海南英利也未能幸免。然而,連日來,在集團領導高度重視和各兄弟單位的幫助下,海南英利全員迅速投入搶險救災及災后重建工作,11天全部恢復生產。英利人用重建家園的神速詮釋了強大的凝聚力和高效的執行力。 全員行動 英利大家暖人心
海南英利的受災情況時時牽動著領導、集團和各分子公司每一名員工的心。所有人都無法忘卻臺風過后的第一天,集團領導和各單位及時發來的慰問信,這讓大家頓時充滿了重建家園的信心和力量。在災后重建“攻堅戰”中,集團副總經理、光伏制造集團總經理熊景峰,總裁特別助理、人力資源總監于矗卓,源盛地產集團副總經理高磊更是從遙遠的保定飛赴海南。他們放下行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奔赴現場參與救災。
隨后幾天,災后重建工作緊張有序地開展著。恢復生活區水電是開展自救的重中之重。在缺水的情況下,食堂就餐成了難題。然而,眾合物業想法設法用綠化灑水車從觀瀾湖拖回幾車生活用水,19日中午就恢復了正常供餐。經過設備動力部外圍組幾十人一上午的緊張排查,宿舍公寓樓終于在19日15時恢復通電,20時恢復供水。不少員工笑著打趣說,英利恢復供水、供電、供餐的速度遠比海口市都要提早好幾天。
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之下,臺風過后的第4天,海南英利二期率先恢復生產;第6天,特氣房完成修復;第11天后,海南英利全線恢復生產。 迅速馳援 維修捐贈兩不誤
盡管超強級臺風的肆虐使海南英利廠區遭受較大損失,但捐助和救援災區依然是公司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7月19日至7月21日,在公司內部開展災后重建工作的同時,應海口市政府的城市救援號召,海南英利迅速組織民兵及員工參與到城市救援的工作中。連續三天,公司共安排150余人參與海口市區主干道的疏通工作中。
得知交通局有部分太陽能交通信號燈因臺風影響無法正常運行,7月23日,南方大區項目部組織技術人員驅車前往海口市違法汽車應急停車場完成了部分信號燈的維修。這些修好的信號燈被運送至世紀大橋、民生路等海口重要路段,為海口市民疏導交通。
7月24日,為幫助海南受災群眾盡快重建家園,集團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向災區捐贈價值1000萬元的光伏發電系統。7月25日,臺風后的第7天,海南英利黨委和工會組織慰問小隊趕赴重災區文昌市翁田鎮、抱羅鎮等地慰問受災員工家屬,為20余戶受災員工家庭送去了大米、食用油、泡面等生活急需品和太陽能手電筒。
共擔風雨 員工親歷感悟多
臺風是災難,也是鍛煉隊伍的契機。在抗擊臺風工作中,涌現了許許多多的先進個人和優秀團隊,他們響應號召積極參與救災搶險,與公司共擔風雨。
臺風并未在修復后的動力樓大門處留下太多印記。不曾經歷現場的人很難想象7月18日傍晚驚心動魄的時刻。回憶起當天的經歷,安全環保部王書賢仍然心有余悸。他說,雖然自己經歷的臺風并不少,但“威馬遜”的威力還是讓他措手不及。“當時的大風眼看就要把動力樓的大門撕開,什么工具都無濟于事”,王書賢跟當時20多名同事只能用身體搭起 “人墻”進行抵擋。幾個小時后,風勢小了,他們的身體因為乏力而顫抖,有的人甚至直接癱倒在地上。
“風力不如‘威馬遜’的臺風都不叫臺風,不經歷臺風都不算來過海南”,親歷“威馬遜”登陸當夜留守及災后重建工作的丁淑寶開著玩笑說道。他是財務部入職剛滿一年的“90后”員工。因為一直在戶外忙碌,他的臉已經被太陽曬得黝黑。據身邊同事說,由于臺風夜在辦公樓頂了一夜的門,最近幾日,丁淑寶的手在吃飯拿筷子時都會發抖。然而,對于這次經歷的危險和艱苦,丁淑寶自己卻不愿過多談起,他說磨練是好事,會讓人成長。
臺風受災的慰問信篇三
國慶期間臺風“彩虹”正面襲擊我市,大風大雨天氣導致我市道路中斷、垃圾堆積、停水停電、衛生防疫等方面問題,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和給市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作為湛江的一份子,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為湛江災后重建出一份力、添一份光。
在此,謹向全市團員青年朋友以及全體少先隊員提出如下倡議:
一、行動起來,清理災痕。
廣大團員青年及少先隊員要圍繞團市委災后重建的統一部署,主動走上街頭,參與到各級團隊組織開展的清理路障、環境整治、交通疏導、供水供電、慰問孤老、困難幫扶、生產救助、衛生防疫等志愿服務活動中去,展現湛江人民堅強拼搏的精神。
二、互救互助、捐款捐物。
保持通訊暢通,保持與所在區域團委或志愿隊的聯系。
積極捐款捐物,在做好自救基礎上,積極行動起來,盡己所能,互幫互助,為受災群眾送去愛心,送去溫暖。
三、倍加努力,重建家園。
臺風“彩虹”給湛江800萬人民帶來了沉痛的傷害,災難過后,我們還需勇敢、自強,困難只是人生的一小段經歷,廣大團員青年和少先隊員應在困難中成長,重拾信心,倍加努力,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新的工作、學習生活,創造更好的業績。
全市廣大團員青年朋友以及全體少先隊員,湛江是我家,建設美好家園是每個人共同的責任。
讓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為建設美麗湛江貢獻力量。
共青團湛江市委員會
二0xx年十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