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一類文章中,對相關內容進行總結和概括,以供參考和借鑒的一種樣本。通過閱讀范文范本,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該類文章的寫作技巧和要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啟發(fā)。
六年級數(shù)學論文寫作要點(模板18篇)篇一
杰瑞從四驅車里冒出來,說:“你這只死貓,會不會啟動四驅車啊,你把黑暗旋風霸爺給招來了,貓鎮(zhèn)就要陷入危險了!”“不可能,倒是你鉆在里邊干嘛,你想陷害我,門都沒有!”兩人正吵得不可開交時,湯姆瞪大眼珠子,退后幾步,裝出可憐的摸樣:“霸爺,都是這只老鼠惹的禍,跟我們老百姓沒關系啊,都是他,他……居然想陷害我這好朋友??!”湯姆指著杰瑞,淚水嘩嘩而下,杰瑞也火冒三丈,拉長了胡須。霸爺摸著胡須,大聲吼道:傷害了我兒子小黑,別想逃走,原來湯姆不讓小黑玩四驅車,而發(fā)怒了。但這一切都已經(jīng)來不及了,龍卷風將貓鎮(zhèn)的所有人都卷在了上空,都不見了。
可愛的泰菲哭了,來到了不認識的地方,卻被人押走了,來到了寫著“數(shù)學知識競賽”的地方,突然,傻大個斯派克、搞怪哥塞拉米、憨憨的泰克以及村長老頑童、詭計多端的湯姆、精靈古怪的杰瑞從各個方向押了出來,他們擁抱在一起,淚流滿面。
“湯姆,請問,比9/20大,但又小于49%的兩位小數(shù)有哪幾個呢?”
“這個……這個……恩——”整整過去了十分鐘,草稿紙就已經(jīng)有一大堆了,密密麻麻的計算過程,還是沒能算出來。他臉紅了,騷騷后腦勺。
她又問:“那0.56791%化成小數(shù)呢?”湯姆看著密密麻麻的計算過程,大聲喊著:“啊,我要爆發(fā)了,都是我小時候不認真讀書,只知道貪玩,整天正經(jīng)事不做,就知道捉弄人家,就不會算不出來啦!”
杰瑞自告奮勇,說:“我來幫他解答吧!把49%化成49/100,9/20化成一百分之幾,就是45/100,也就是0.45,49/100是0.49,當中分別是0.46、0.47、0.48。0.56791%就是除以100%,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兩位,去掉百分號,等于0.0056791。循環(huán)小數(shù)頭上是有帽子的,無限小數(shù)是算不出最后結果的!”下面掌聲熱烈,湯姆抱頭痛哭,杰瑞是最后的冠軍,拿到了許多許多獎品,分給了村民們,其中把兩輛最新最新的四驅車送給了湯姆,他感動不已,守護使者把他們安全的護送到貓鎮(zhèn),還把一些金幣交給了杰瑞,之后,小小的杰瑞可有名啦,買了許多許多學習教材,送給了大家,四驅車送給了小黑,一片歡聲笑語!
湯姆從此拼命地學習,尤其是數(shù)學,他得到了許多快樂、趣味的知識,和杰瑞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六年級數(shù)學論文寫作要點(模板18篇)篇二
因為我很喜歡數(shù)學,并且喜歡總結一些規(guī)律,幫助自己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所以我想把自己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學和大家交流溝通,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數(shù)學水平,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下面我就給大家解答:假設一件臟衣服上的污垢是10克重,有1桶清水為10升,洗完衣服擰干后,濕衣服里面還有1升水j將10升水倒入盆中,這時污垢有10克,清水有10升,每升清水溶解1污垢。由于擰干后,衣服上仍有1升水,這1升水也含污垢1克。這就是說洗后的衣服上含有污垢1克;k將10升水分成2盆,每盆就是:10÷2=5(升),先用第一盆水洗,污垢10克,清水5升,每升含有污垢2克,再用第二盆沖洗,污垢2克(第一次擰干后衣服上含有的),清水5升,衣服上帶1升,共6升清水,因此每升水含有污垢1/3克,再次擰干后,衣服上仍有1升水,但是這時衣服上含有的污垢只有1/3克。從上面推斷中,我們不難看出,第二種方法清洗出來的衣服更潔凈一些,水也節(jié)約了不少,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這樣做,全國能省下很多很多水,也就不會為沒水而擔憂了。細心觀察一下,我們的身上也有“數(shù)學”,比如我們的手,“一??”是10厘米,量一量褲子是6??,就是6×10=60(厘米)長了;我們的腳步是50厘米,那么從家到學校有多少步,就能求出家到學校的距離了。
舉了這么多典型的例子,我想到了一句俗話:“有經(jīng)驗而無學問勝于有學問而無經(jīng)驗!”。是啊,學習數(shù)學不能死背公式,得活學活用,學以致用。所以在以后的學習中,我一定要更上一層樓,對自己嚴格要求,做到不會的盡量做對,會的必須做對,為以后的學業(yè)發(fā)展做好充分的準備,打好堅實的基礎,爭做祖國的棟梁之才。
六年級數(shù)學論文寫作要點(模板18篇)篇三
這天,我剛放學回家,肚子餓極了,我看爸爸做烙餅,我實在忍不住了,就問:“還要烙多少時間啊?我都餓死了!”爸爸沒有回答,我急了:“什么時候烙好呀!”爸爸終于開口了:“這個問題你自己想,烙一張餅要2分鐘,可鍋內最多放兩張餅,我總共要烙三張餅,你去算算吧?!边@怎么又跟數(shù)學扯上關系了,唉,真是數(shù)學無處不在。我坐在椅子上慢慢的想。
我心想:烙這3張餅不就是烙2×3=6個嗎,那么容易的題也考我,我跑進廚房,我說:“要用6分鐘,2分鐘烙一張餅,3張餅就要烙6分鐘?!卑职謪s說:“那你想想最快需要多少分鐘。難道就不能兩張并放一起烙嗎?”
我聽了垂頭喪氣的坐回椅子上,我又接著想:那如果兩張餅一起烙的話,烙兩張餅就要兩分鐘,還有一張餅需要再烙兩分鐘,和起來就是2+2=4分鐘,這比原來省了兩分鐘。我又興奮的奔進廚房,我激動的對爸爸說:“一共需要烙4分鐘!”爸爸想了一會兒說:“恩,是少了,但還不是最快辦法?!薄斑€有最快的辦法,怎么可能?”我問。爸爸笑了,說:“你在想想吧?!?/p>
就在我想放棄的時候,眼前突然一亮,對了,可以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鐘后,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鐘,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后放第二張餅的反面……這樣下來一共用了3分鐘,我把結果告訴了爸爸,爸爸聽了拍手稱贊。
數(shù)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如果學深了,學透了,自然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數(shù)學很有用處。
六年級數(shù)學論文寫作要點(模板18篇)篇四
每當上數(shù)學課時,總能看到他積極踴躍的身影,他就是我們班的數(shù)學小達人——周睿遠。
周睿遠戴著一副眼鏡,顯得他更加有學問。記得有一次,戴老師提出一個很難的問題,難得我們抓耳撓腮,怎么也想不出來。就在這時,我們都目瞪口呆,小達人舉起手來,心想:這可是難倒了全班55個人了耶,你能回答得出嗎?我幸災樂禍地想看他的笑話,同時也充滿敬佩的心情,因為他數(shù)學成績一直很優(yōu)秀。只見他推了推眼鏡,不急不慢地說:“我們可以畫個圖來表示燒掉的部分……”,看著戴老師臉上露出欣慰的表情,果然,他并沒有答錯。
當他回答完時,我們都被他思維方式驚呆了,直接是恍然大悟,茅塞頓開,并說道:“哦噢!原來是這樣解的呀”,厲害,真不愧是數(shù)學小達人。
他的獲獎證書有三好學生、計算小能手……,而且他也是體育小達人哦,幾次在學校運動會給班級爭光呢,真是文武雙全?。?/p>
他的腦筋很靈活,做題時也不是死板的。就說上次吧,做作業(yè)時,我一看題目老師在課上沒講過,我急忙跑去問周睿遠他先是皺了皺眉頭,然后對我說:“你把半徑調個位置就行了”。我這被他這一點也看通了,我點了點頭,說了聲謝謝。
怎么樣,數(shù)學小達人名不虛傳吧!
六年級數(shù)學論文寫作要點(模板18篇)篇五
今天上午吳老師上完課,對我們說:“今天下午第二節(jié)課,有外校老師來給同學們上數(shù)學課?!边@激動人心的語句讓教室頓時成了興奮的海洋。讀了六年書,可沒外校老師給我們上過公開課。同學們個個臉上都洋溢著興奮的笑容。
下午第一節(jié)課上課前,所謂的“外校老師”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他,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副黑邊眼鏡,一身黑色中長風衣,顯得格外精神。他臉上一直掛著微笑,讓我覺得他特別特別親切。這個老師姓高,是成綿路小學的高級教師。我們在教室焦急而又耐心的等待第二節(jié)課的來到。
終于一陣“溫婉”的音樂響過后,同學們拿著書、本子和筆,魚貫走進了階梯教室。我往四周瞧了瞧,“哇!”這不瞧倒好,一瞧嚇一跳,只見四周密密麻麻的坐滿了許多老師。我盡量平復自己那緊張的心情,并在心里不斷地告訴自己:不要緊張,不要緊張,不就是人多了點嗎,沒什么大不了的……轉身,我便看見高老師面帶笑容地走上講臺。
這堂“生活中的數(shù)學——折扣”課開始了。我剛開始還有點不適應,但看見高老師在講臺上“手舞足蹈”,又是指導我們看大屏幕上的圖,又一邊比劃著,生怕我們不理解。同學們激烈的發(fā)言,讓我也不禁投入其中,積極地舉起了手。不知是我運氣好,還是上帝的賞賜,竟然一舉手就被抽中了。我驚呆了,盯著老師,不相信地用手指指我。見老師點點頭,血管里的血沸騰了起來。我回想起老師剛剛問的問題:“去商場還要注意什么?”立即興奮地回答道:“還要注意打多少折扣?!蔽一卮鹜陠栴},只見高老師眼里溢出慈祥的笑容,示意我坐下來。我覺得很有成就感。之后的一段時間,不知是老師慈祥的笑容鼓勵著我,還是我自己鼓勵著自己,我一直積極的發(fā)言。后來高老師問我們:“折扣的意義是什么?”我們紛紛舉起了手,不料高老師沒有抽我們,反而抽了在第一排“紋絲不動”地秦紫怡。秦紫怡猶豫了一下還是站了起來。我明顯看出她緊張極了,心里一定七上八下吧!她呆若木雞地站在那兒,低著頭,誰也不知道她到底在想什么,尷尬地氣氛彌漫全場。我擔心極了,這下可要挨批評了,真給我們班丟臉!高老師走過去,說:“沒關系,你還沒想好吧!坐下再仔細想想吧!”一句話緩和了氣氛。我再次看見了高老師那慈祥的目光,心里暖暖的。
小組討論開始了,我們四個人一組——鐘丹﹑蔣海心、羅海燕和我。不一會兒,我們四人便填完了表格,第一個將表格交給了高老師。高老師叫我們到講臺上去講一講自己是怎樣想怎樣算的。我們走到講臺上,看到那么多老師都看著我們,我的臉頰頓時變得紅通通的。我轉過頭輕輕地對蔣海心說:“光榮么?”蔣海心會心一笑,小聲地說:“應該吧!”不一會兒,同學們都填完了。我們推選蔣海心去講。蔣海心大大方方地走上講臺,她響亮的聲音,威風凜凜的樣子,乍一看,還真像一位老師。
老師幽默的語言,親切的話語,教室里回蕩著同學們的一陣陣笑聲。就這樣這一堂課在“嘻嘻哈哈”地歡笑聲中度過,我們愉快地學到了生活中的有趣的數(shù)學知識。
快樂的時光過得就是快。一堂結束了,這堂課太特別了,尤其是那位幽默親切的老師令我刻骨銘心。
六年級數(shù)學論文寫作要點(模板18篇)篇六
“國慶期間,放假天,哇噻!這假期時間也太長了吧!”我驚訝道。天時間做什么呢?唉管它去呢,先把作業(yè)寫好再說。于是我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把作業(yè)全寫好了,接下來干什么呢?還是看書吧!我便翻箱倒柜的找課外書。
忽然掉下來一本資料,我撿起來一看,哦,原來是老爸五年級的時候給我買的一本數(shù)學試卷,一直沒時間做。反正現(xiàn)在有的是時間,不如現(xiàn)在把五年級學的再來復習一下,想著,想著,我就拿起了筆“唰唰”的寫起來。
突然有一道題把我給難住了,題目是這樣的:早晨小明背著書包去上學,走后不久,爸爸發(fā)現(xiàn)小明的鉛筆盒忘在家中。爸爸立刻去追趕小明,將鉛筆盒交給小明后立刻返回。小明接到鉛筆盒后經(jīng)過分鐘到校,同時爸爸也正好返回家中。已知爸爸的速度是小明速度的倍。那么小明從家出來后多少分鐘爸爸才出發(fā)去追趕小明的?我仔細推敲,后來在草稿本上畫了這樣一個線段圖:我把小明的家看作,小明從點出發(fā),后來爸爸發(fā)現(xiàn)小明忘了帶鉛筆盒追到b點將鉛筆盒給小明,然后小明從b走到學校,也就是這分鐘爸爸從b回到家。因為爸爸走的速度是小明速度的倍,所以路程b的長度是b的倍,也就是說b的長度是小明走分鐘的路程。
如果假定是小明先走到d點,爸爸才從家里出發(fā)拿了鉛筆盒去追小明,在b點追上小明。由于爸爸的速度是小明的四倍,所以小明走db的長度時,爸爸剛好走了b長度。通過上面的分析知道,b是小明走分鐘的路程,所以db是小明走分鐘的路程,也就是說d是小明走分鐘的路程。也就是說,在小明從家出來分鐘后,爸爸才出發(fā)追趕小明的。
哇噻!經(jīng)過分鐘后,我終于把題目給解了出來,我欣喜若狂地翻出答案,哇,答案與我完全一致。經(jīng)過這件事,以前不喜歡數(shù)學的我,感到數(shù)學有許多奧秘,頓時對數(shù)學產(chǎn)生了濃濃的興趣,只要你認真思考,認真推敲,這樣在數(shù)學上,你就不會遇到攔路虎!噢ys!加油!
六年級數(shù)學論文寫作要點(模板18篇)篇七
數(shù)學是我心中永遠的動力!
趙老師今天讓我們寫一下關于學習數(shù)學的經(jīng)驗與困難。而我今天只想說一下我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的所感所想。我是個男孩子,按說數(shù)學應該是我的愛好,可是以前我總是對它不感興趣,總是很怕它,缺少自信!可是現(xiàn)在我要大聲地告訴你們“我不怕了,因為我已經(jīng)掌握了方法,我的數(shù)學會越來越好的?。ㄟ@是老媽經(jīng)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是什么方法呢?別急,聽我慢慢告訴你:
首先就是要做好預習:從四年級開始,郭老師和趙老師都比較重視預習這項作業(yè)。雖然有的同學覺得預習算不上什么,現(xiàn)在主要是學書本上的知識,預習沒有什么用,那你就錯了!到了初中自學是很重要的,每次上課老師講完之后,不管你聽懂沒聽懂,老師都不會再給你講了。所以說在課前預習好就很重要了,也是必要的。在課前預習好,可以讓你對將要學的新知識理解得更深,帶著問題去聽課,這樣才能充分得發(fā)揮課堂上的40分鐘。然后就是上課好好聽講了:這就要用我的親身體驗來說明了。聽媽媽說,我上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學校組織家長聽課,媽媽說她坐在后面,眼睛觀察著我,剛開始的5分鐘我還能認真聽講,剩下的時間就一直在做小動作,不是玩文具盒,就是玩鉛筆,總之一堂課下來,只有5分鐘時間我在聽課,剩下的35分鐘我都在玩。現(xiàn)在在趙老師的幫助下,我的聽課質量高了,學習成績自然也隨之提高了!從這件事上就可以充分說明,上課注意聽講是多么的重要!
再有就是要鞏固知識:做家庭作業(yè)就是鞏固知識的好辦法。我還要用我的親身經(jīng)歷來告訴你:五年級上半學期學百分數(shù)時,因為趕課教得太快了,我上課時沒聽懂,所以作業(yè)不會寫,本來應該問老師或問媽媽的,可是我急著出去玩,就偷懶去抄別人的作業(yè)來應付。你們肯定會想怎么會被發(fā)現(xiàn)呢?因為媽媽已經(jīng)完全熟悉了我解數(shù)學應用題的方式————我一般都是分步解題。而給我抄作業(yè)的那個同學是習慣用連式解題的,媽媽一眼就看破了我的“小聰明”!我想極力地隱瞞“真相”,但是媽媽的眼睛尤如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一下子就看破了我這個“小妖怪”的心機。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犯了錯誤不要緊,重要的是要勇于承認錯誤?!蔽业男睦矸谰€一下子就被攻破了———說出了自己的“小秘密”。說完后我心里只有一種感覺,爽!說出了自己難以啟齒的陋行,讓我心里的一塊巨石落下了!
這學期我的數(shù)學成績比以前有了很大的上升!因為自從那件事以后,我知道了,抄別人作業(yè)的行為是可恥的,抄答案更是可恥!那樣做根本沒有作用,因為我依然不會。在此,我要忠告那些還靠抄答案來完成作業(yè)的同學們,請你們撕掉答案!解脫想抄作業(yè)的困擾!讓自己真正的成長起來!最后我覺得要及時得解決難點也是重點:我的數(shù)學之所以剛開始時學的不好,就是沒有把不會的及時弄會,越積越多才造成的。今年媽媽主抓我的數(shù)學,每天的作業(yè)她都要檢查,只要有我不會的,她都會及時給我再講一遍,直到我真正懂了為止!剛學圓柱體的表面積那天,沒聽懂,作業(yè)我也好多不會做,媽媽下班我告訴了她,她一聽就說:“沒聽懂沒關系!先不做數(shù)學,把別的完成后,媽媽再給你講一遍,然后你再去做作業(yè)?!边@樣經(jīng)過兩天的努力,我把圓住體的表面積完全掌握了。在媽媽的幫助下,這學期學的知識我覺得都會了,做作業(yè)也不覺得難了。遇到哪道題做錯了的時候,媽媽總是先給我講一遍,讓我改正之后,再在一張紙上給我重新出三道同樣難度的題,只是把數(shù)字換一下,讓我再做一次。如果我做對了,她就在題上打一個大大的對勾,然后寫上一個大大的100分!每做對一道就給一個100分!三道就是三個100分。這給我的心里增加了很大的信心!而且很神奇的是我的興趣也越來越濃了!我感謝媽媽的這個好方法!說了我的這些故事后,你們覺得是不是很好呀!希望咱們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更好的成績吧!
六年級數(shù)學論文寫作要點(模板18篇)篇八
教學內容:冀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92、93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jīng)歷運用圓的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2、能靈活運用圓的面積公式解決已知周長求面積的簡單問題。
3、感受數(shù)學在解決問題中的價值,培養(yǎng)數(shù)學應用意識。
課前準備:一個蒙古包圖片。
教學過程:
1、師生討論引出蒙古包,教師貼出圖片讓學生觀察。提出:你能想到哪些和數(shù)學有關的問題,給學生充分的發(fā)表不同問題的機會。
師:同學們,在草原上有一種非常特別的房子,你們知道叫什么嗎?
生:蒙古包。
師:對,蒙古包??矗蠋煄砹艘粡埫晒虐膱D片。
圖片貼在黑板上。
師:觀察這個蒙古包,你都想到了哪些和數(shù)學有關的問題?
2、提出:要計算蒙古包的占地面積,怎么辦?師生討論,得出:測量直徑不好測,可以測量出周長,再計算占地面積。教師給出周長數(shù)據(jù)。
師:如果要計算蒙古包的占地面積,怎么辦?
生:測量出蒙古包的直徑,就能計算出它的占地面積。
生:不好測量。
生:測量出周長。
師:對,周長容易測。草原上的人們也想到了這個辦法,他們測量出蒙古包的周長是18.84米。
板書:周長18.84米。
1、提出:已知周長,怎樣求蒙古包的占地面積?學生討論,理清思路后,自主計算。
師:現(xiàn)在知道了蒙古包的周長,怎樣求蒙古包的占地面積呢?同學們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師:誰來說說已知圓的周長是多少,怎樣求圓的面積?
生:先利用圓的周長公式求出半徑,再利用圓的面積公式計算出面積。
學生說不完整,教師參與交流。
師:解題思路大家都清楚了,請同學們在本上算一算這個蒙古包的占地面積。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并指導。
生:我先計算出蒙古包的半徑,列式2×3.14×r=25.12求出r=4,再計算蒙古包的占地面積3.14×42=50.24(平方米)。
學生說的同時,教師板書:
蒙古包的半徑:
2×3.14×r=25.12。
r=25.12÷6.28。
r=4。
蒙古包的占地面積:
3.14×42=50.24(平方米)。
如果出現(xiàn)先算出直徑再求面積的方法,教師首先予以肯定,然后提示。已知周長求面積,先直接求出半徑,計算比較方便。
1、“練一練”第1、2題,蒙古包占地類似的問題,讓學生自己讀題,并解答。
師:我們解決了蒙古包的占地問題,下面,請看練一練第1題,自己讀題,并解答。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個別指導。
師:誰來說一說你的做法,這個蓄水池的占地面積是多少?
生:我先求出這個蓄水池的半徑3.14×2×r=31.4求出r=5,再計算蓄水池的占地面積:3.14×52=78.5(平方米)。
師:看第2題,求花池的面積。自己解答。
交流時,請學習稍差的學生回答。
答案:3.14×2×r=18.84。
r=3。
3.14×32=28.26(平方米)。
2、練一練第3題,提示學生思考木桶鐵箍長是底面的什么,再計算。師:請同學們讀第3題,想一想,這個木桶鐵箍的長是這個木桶底面的什么?再解答。.
學生完成后,指名匯報。答案:。
3.14×2×r=100.5。
r=16。
3.14×162=803.84(平方厘米)。
生:就是把樹鋸斷后的圓面。
師:樹木的周長相當于這個橫截面的什么?
生:周長。
師:這個問題同學們課下解決??梢詭讉€人一起測量,也可以自己完成測量,然后計算出那棵樹的橫截面面積。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數(shù)學問題,可以用我們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只要你多觀察,多動腦,就一定會越來越聰明。下面看問題討論中的問題。自己讀一讀。
學生讀題。
學生可能出現(xiàn)不同意見,都不做評價。
1、讓學生閱讀“問題討論”的內容,啟發(fā)學生按照聰聰?shù)乃悸愤M行小組討論和試算。
師:怎么研究這個問題呢,聰聰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假設鐵絲的長度。比如,鐵絲長1米,2米或3米,4米等,實際算一算,再看看結果是什么。好,現(xiàn)在同學們小組合作,按聰聰?shù)霓k法算一算。
學生合作研究,教師參與指導。
學生可能出現(xiàn)不同的假設。如:(1)假設鐵絲長1米。
正方形的邊長:1÷4=0.25=25(厘米)。
正方形面積:25×25=625(平方厘米)。
圓半徑:100÷2÷3.14≈16(厘米)。
圓面積:3.14×162≈803(平方厘米)。
結論:圓的面積大。
(2)假設鐵絲長2米。
正方形的邊長:2÷4=0.5=50(厘米)。
正方形面積:50×50=2500(平方厘米)。
圓半徑:200÷2÷3.14≈32(厘米)。
圓面積:3.14×322≈3215(平方厘米)。
結論:圓的面積大。
(3)假設鐵絲長4米。
正方形的邊長:4÷4=1(米)。
正方形面積:1×1=1(平方米)。
圓半徑:4÷2÷3.14≈0.64(米)。
圓面積:3.14×0.642≈1.29(平方米)。
結論:圓的面積大。
3、提出:長方形和圓周長相等時,哪一個圖形面積大?師生討論,使學生了解,圓的面積大。
師:我們以前研究過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相等時,正方形的面積大,今天我們又知道了正方形和圓周長相等時,圓的面積大,現(xiàn)在,老師有一個問題,長方形和圓的周長相等時,哪一個圖形的面積大?說出判斷理由。
生:肯定圓的面積大。假設長方形、正方形、圓周長都相等。圓面積大于正方形,正方形面積大于長方形,那圓肯定大于長方形。學生說不完整,教師說明。
六年級數(shù)學論文寫作要點(模板18篇)篇九
我喜歡數(shù)學,尤其喜歡在數(shù)學題中那種尋寶探秘的感覺。每當我絞盡腦汁、費盡心思攻克一道難題時,我都會有種攻克難關的勝利感,那種感覺別提多帶勁了!
這不,最近我又碰到一道讓我印象深刻的題目。題目是這樣的:“一輛小汽車從a城開向b城,每小時行110千米,行了2.5小時后停下,這時剛好離a、b兩城的中點35千米,問ab兩城相距多少千米?哦,這么簡單呀!我很快地列出了算式,110×2.5=275(千米),275+35=310(千米),310×2=620(千米)。三分鐘不到的時間,我就順利地寫上了答案。沒想到媽媽給我批改時,畫了一個大大的“×”,我疑惑地又在心里過了一遍剛才的解題思路,應該沒錯呀!看著這個紅紅的“×”,自感有點委屈,在確信自己沒有錯之后,我毫不猶豫地拿著書去找媽媽評理。媽媽看著我理直氣壯的樣子,啥也沒說,只是讓我再仔細讀題目,并要求“一字一句”慢慢讀。我心不甘情不愿地按照媽媽要求讀題,在讀到“這時剛好離a、b城的中點35千米”這句時,突然感到有點不對勁,仔細推敲一下,發(fā)現(xiàn)自己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題目中所說的“離”字,并沒有說明是“還沒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
考試時,咋一看這題很簡單,又是填空題,沒有考慮到這個“相差”包含了兩種可能性,直接填了其中一個答案,卻因為自己的失誤,而遺憾地與“100分”失之交臂。沒想到我再次犯了同樣的錯誤。真的非常慚愧呀!其實,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shù)學題目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在練習或考試中經(jīng)常被我們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而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現(xiàn)在的我,越發(fā)地喜歡數(shù)學,不僅僅是因為能在學習中獲得攻克難關的感覺,更重要的是能讓我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及時改正,讓自己在學習的道路上一直勇往直前。
六年級數(shù)學論文寫作要點(模板18篇)篇十
在寫日記的時候,會不會時而苦惱而不知道從何寫起,可以從日常的學習下筆。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x月x日星期x天氣x。
今天晚上,我剛好做完作業(yè),此時,門鐘響起來了,我高興極了,因為我知道這是媽媽回來,媽媽好久也沒有跟我聊過天了。
我在門鈴響起的5秒后從書桌上飛快地跑去開門,媽媽一進屋子里就對我說:“嘿嘿,我拿了1盒日本巧克力回來哦!”我馬上歡呼:“好耶,媽媽真好,快,快給我吧!”媽媽說:“媽媽不好哦,我不能直接給你巧克力,你要回答我的問題才行哦。”聽了這番話后,我心里想:又想考我,我才不怕!
媽媽可是出題了:我看這次就出一個有關推理的問題吧。小明昨天就和小東說:“昨天,我們家來了10個同學,我媽媽就拿出了一包糖果,里面有54顆糖,都拿去送給小客人了,但是每個人的數(shù)目的不一樣,最多的那一個有10顆。”小東聽見就立刻說:“你騙人,你說了假話!”我問你為什么小東說小明說假話?這時候,我便靈機一動,想到了我以前學過了“簡單推理”,這題還不是差不多嘛,我開始計算了:最多的拿到10顆,那么又不可以有重復的數(shù),那么就假設是第一個拿了1顆糖,第二個拿了2顆糖……第十個拿了10顆糖,那么就是1+2+3+4+5+6+7+8+9+10=55,??!小明是在說謊,因為他說那包糖里一共有54顆,實際上一個人是要55顆,所以小明在騙人。
我把剛才想的都告訴媽媽了,媽媽說我聰明,就送了這個我最愛的日本巧克力給我,我想呀,數(shù)學真的是無處不在,連拿這些巧克力也要用數(shù)學。我拿到了,是我的努力的結晶,嘻嘻!
x月x日星期x天氣x。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shù)學作業(yè)。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shù)。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啊!
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shù))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shù)各是哪個數(shù)。
最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shù)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shù)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x月x日星期x天氣x。
今天,數(shù)學課后,老師布置我們預習除法估算。
預習是什么呢?老師為什么叫我們預習呢?我?guī)е@奇的心情回到家。查資料,問爸媽。原來預習就是在學習新課之前,自己先把書上的內容看一遍,(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做上記號,等上課時,再認真聽。)這樣,就能對新知識有了初步認識。
我好奇地預習著除法估算。通過預習,我知道了估算538÷62時,可以把538看作540,62看作60,那么,538÷62≈9。原來,預習可以幫助我掃除數(shù)學學習的'障礙,我對估算有了初步的理解。聽課時,我能很快地接受新知識。即使有疑問的地方,也能迎刃而解。
所以,課前預習很重要,我們一定要養(yǎng)成預習的好習慣,因為成功的預習,可以使聽課質量更高,學習的效率也跟著提高,所以,它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
x月x日星期x天氣x。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shù)學暑假作業(yè)。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shù)。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阎闹挥袃蓚€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啊!
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shù))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shù)各是哪個數(shù)。
最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shù)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shù)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作文網(wǎng)為你精心推薦:
觀察日記|日記格式|小學日記|初中日記|高中日記。
元旦節(jié)日記500字六年級。
六年級數(shù)學論文寫作要點(模板18篇)篇十一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的方法。
2、滲透事物都是普遍聯(lián)系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和怎樣求倒數(shù)。
教學難點:求倒數(shù)方法的敘述。
教學過程:
開車、步行有前進倒退之分,那么,倒數(sh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的內容老師想請同學們自己先來學學。
自學書本p19。并思考以下問題:
1、什么叫倒數(shù)?
2、怎么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
3、是不是任何數(shù)都有倒數(shù)?小數(shù)有嗎?帶分數(shù)有嗎?
1、什么叫倒數(shù)?
2、看下面四道題,你能說一些什么有關“倒數(shù)”的話。
3、存在倒數(shù)有那些條件
(1)兩個數(shù)。
(2)這兩個數(shù)的乘積是1。
4、能不能說80是倒數(shù),1/80也是倒數(shù)?一個數(shù)能叫做倒數(shù)嗎?
5、概括:倒數(shù)是對兩個數(shù)來說的,它們是相互依存的,必須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不能孤立地說某一個數(shù)是倒數(shù)。
6、總結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的方法。
0.2的倒數(shù)是多少?
請學生說一說這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內容。
練習五3—8。
六年級數(shù)學論文寫作要點(模板18篇)篇十二
今日中午,我正在做數(shù)學暑假作業(yè)。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頭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shù)。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阎膬H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明白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樣入手啊!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shù))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shù)各是哪個數(shù)。
最終,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之后,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shù)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shù)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六年級數(shù)學論文寫作要點(模板18篇)篇十三
謎題:大家發(fā)表意見(數(shù)學名詞)。
謎底:商。
謎題:彼此盤問(數(shù)學名詞)。
謎底:互質。
謎題:五角錢(數(shù)學名詞)。
謎底:半圓。
謎題:七天七夜(數(shù)學名詞)。
謎底:周長。
謎題:看誰力量大(數(shù)學名詞)。
謎底:比例(力)。
謎題:人民的力量(數(shù)學名詞)。
謎底:無限。
謎題:一直不來(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恒等。
謎題:不用再說(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已知。
謎題:搬來數(shù)一數(shù)(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運算。
謎題:隔河相答(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對應。
謎題:再算一遍(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復數(shù)。
謎題:招收演員(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補角。
謎題:十八斤(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分析。
謎題:司藥(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配方。
謎題:請人做事(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求作。
謎題:查帳(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對數(shù)。
謎題:大家的樣子(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公式。
謎題:小小的房子(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區(qū)間。
謎題:千刀萬割(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分式。
謎題:大家發(fā)表意見(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討論。
謎題:從后面算起(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倒數(shù)。
謎題:北(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反比。
謎題:劍穿楚霸王(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通項。
謎題:算信件(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函數(shù)。
謎題:登樓計步(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級數(shù)。
謎題:逐優(yōu)錄?。ú聰?shù)學名詞)。
謎底:0.618法。
謎題:計算轉動桿(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數(shù)軸。
謎題:不準確(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誤差。
謎題:五分錢(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五分錢。
謎底:等差。
謎題:小本生意(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微商。
謎題:祖父錯了(猜數(shù)學名詞)。
謎底:公差。
謎題:72小時(打一字)。
謎底:晶。
謎題:八分之七(打一成語)。
謎底:七上八下。
謎題:二三四五六七八(打一成語)。
謎底:缺衣(一)少食(十)。
謎題: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謎底:王。
謎題:一減一不是零。(打一字)。
六年級數(shù)學論文寫作要點(模板18篇)篇十四
學校的數(shù)學題不難,題都會做,但是拿到滿分的時候卻不多,不是除和除以沒看清,就是忘寫單位名稱,要不然就是計算有誤,總是扣個一兩分。問問同學,不少人和我同病相憐答卷時瀟瀟灑灑,發(fā)卷后后悔不已。這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不認真!
計算和審題是個難啃的骨頭,為了它,老師可費盡了心思。比如做百分數(shù)題時為了讓我們找好單位1,老師絞盡腦汁想出個好方法:先判斷1是否已知或間接已知,如果已知則用乘法,未知則用除法或方程,并且要一字一句的審,標出易錯的地方。這方法實施了沒幾天,則在審題方面大有改觀。
可是好景不長,由于這樣審題太麻煩,耽誤時間,沒幾天又開始犯老毛病,做題屢屢出錯,無論老師如何囑咐、三令五申,還是有不少同學栽跟頭。因為考試出錯畢竟是少數(shù),大家老懷有僥幸心理,而且總想快點做完,不愿意落在后面。慢工出細活,速度一快,錯誤也就接踵而來。
老師經(jīng)常說:認真可以彌補我們身上的許多不足。真的.是如此,或許一些學習不太好的同學因為認真而給了自己更多成功的機會,少丟了許多分數(shù),而我們這些自作聰明的小馬虎卻在做題時給自己判了死刑。
六年級數(shù)學論文寫作要點(模板18篇)篇十五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理解并掌握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以及分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分數(shù)應用題中最基本的,不僅分數(shù)除法應用題以它為基礎,很多復合的分數(shù)應用題也是在它的基礎上擴展的。因此,使學生掌握這咎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對他們今后進一步學習較復雜的分數(shù)應用題具有重要的意義。例1只涉一個數(shù)量,要求一個數(shù)量的幾分之幾是多少。要求的是已知數(shù)量的一部分,屬于部分與整體的問題。在這里用線段圖幫助學生題意,明確求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從而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的解答方法。
學生對單位1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認識。已經(jīng)掌握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以及分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本課讓學生分清把誰看作單位1。借助線段圖分析題意,學生在畫線段圖時會遇到一定的困難,教師要適時指導。
1、經(jīng)歷對實際問題的探究的過程,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的問題的解答方法。并能正確地解答。
2、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表達能力。
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的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并能正確地解答。
正確地確定單位1
教學過程備注
分析題意,理解數(shù)量關系。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是什么意思?(是把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積五光平均分成5份,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占其中的2份。)
教師然后讓學生試著畫一畫線段圖,分析題意。
全班與教師一起畫線段圖,借助于線段圖理解題意,要求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
列式為:2500=
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
鞏固練習。
1、教師出示做一做。
這是一道關于兩個量之間的,一個量是另一個量的幾分之幾的問題。在解答時,教師也先讓學生畫線段圖分析。
然后再獨立解答。
2、完成練習四中的部分練習。
課堂小結。
板書:
六年級數(shù)學論文寫作要點(模板18篇)篇十六
本第一學期六年級數(shù)學期中試卷,包含九種題型,填空、判斷、選擇、直接寫得數(shù)、脫式計算、求陰影部分的面積、操作題、提出問題和應用題,可以說這七道大題囊括了這段時間學習的重點、難點知識,也培養(yǎng)和鍛煉了學生的各種能力,是一份很有價值的試卷。
我班這次平均分94.92,優(yōu)秀率100%,考得還算不錯。這次考試,從組織考試到閱卷,每位教師都很重視。老師們的想法是用這份試卷檢驗一下前段學習的教學質量,查漏補缺,吸取教訓,以便更好地改進今后的教學。
縱觀整張試卷,分析其具有以下特點:
1、題型多樣,檢測面廣。
試卷由基礎題和新型題構成,這些題以多種形式出現(xiàn),考查了同學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填空題的錯題主要集中在第3小題和第5和第7小題。第3小題是含糖率的問題,本來教師上課時已經(jīng)強調過了,但是孩子們的記憶能力和聽講狀態(tài)可能不佳,以后還要多注意這些基礎知識的落座。第5小題考查的是找規(guī)律的問題,這一點在復習時有些疏漏,再加上孩子們沒有真正的去算一算,因此出現(xiàn)了問題。第七小題用比解決問題是特殊的給出一部分求另一份。強調的還是不夠,學生理解力也不夠,所以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反復增強孩子們的理解能力。
2、難易適度。
總體看來,本章試卷難易適中,考查了同學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比如簡算的最后一題,對于減法結合律的運用仍有出錯,其他計算是由于不認真,在我看來,這是學生能力不夠的體現(xiàn)。第七大題的提出問題具有創(chuàng)造性,既考查了學生的審題能力,又考察了他們的理解能力,而并解答這一塊,使得好多不審題的問題同學吃了大虧,這也是不認真審題的后果。應用題的第七大題考察了學生對于單位轉化的掌握情況,認真的學生才能有所收獲,有所啟示,體現(xiàn)了“難易適度”的原則。
在本次試卷當中,我們也查找到了諸多不足:
(1)個別學生計算題出現(xiàn)錯誤較多,計算能力仍有待提高。(2)學生審題太馬虎,個別學生不假思索便將答案寫出,應用題的第一題學生忽視了做題時要抓住單位“1”,故列式出錯。第七大題的提出問題并解答,11名同學沒有解答,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地方。
((4)解決問題的問題仍然需要教師多引導,學生多加練習,相信孩子們會在練習的過程當中有所收獲,有所提高。
通過本次測驗出現(xiàn)的不足之處,我將要對自己的教學進行改進,使學生對數(shù)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樂學,好學。
1、查找自身不足,在以后的數(shù)學教學中,我要努力充實自己,之后再去拓寬、發(fā)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學習中會發(fā)現(xiàn)問題并利用所學知識及時解決問題。
2、對學生進行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做前仔細審題,做時認真分析,做后認真檢查”的好習慣。我想這對小學生是非常重要的!總之,從學生對本次試卷的作答中,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優(yōu)點,也查到了自身的不足,給我們的收獲很大,這對我們以后的教學工作起了一個很好的促進作用。
六年級數(shù)學論文寫作要點(模板18篇)篇十七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例的意義,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稱。
2.經(jīng)歷探索比例基本性質的過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3.能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比例的基本質性。
發(fā)現(xiàn)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質性。
多媒體課件。
一、舊知鋪墊。
1.什么叫做比例?
2.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下面的比能否組成比例。
和
和5:2。
1/2:1/3和6:4。
和1:4。
二、探索新知。
1.比例各部分名稱。
(1)教師說明組成比例的四個數(shù)的名稱。
板書。
組成比例的四個數(shù),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例如:=60:40。
內項:6o。
外項:40。
(2)學生認一認,說一說比例中的外項和內項。讓學生再寫出幾個比例。
如::=60:40。
外內內外。
項項項項。
2.比例的基本性質。
你能發(fā)現(xiàn)比例的外項和內項有什么關系嗎?
(1)學生獨立探索其中的規(guī)律。
(2)與同學交流你的發(fā)現(xiàn)。
(3)匯報你的發(fā)現(xiàn),全班交流。(師作適當?shù)难a充)。
在比例里,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
板書。
兩個外項的積是。
兩個內項的積是。
外項的積等于內項的積。
(4)舉例說明,檢驗發(fā)現(xiàn)。
1
兩個外項的積是。
兩個內項的積是。
外項的積等于內項的積。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數(shù)形式呢?
如:=60/40。
3.。
等號兩邊的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所得的積相等。
(5)學生歸納。
在比例里,兩外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4.填一填。
(1)1/2:1/5=1/4:1/10。
()()=()()。
六年級數(shù)學論文寫作要點(模板18篇)篇十八
本年度第一學期六年級數(shù)學期中試卷,包含九種題型,填空、判斷、選擇、直接寫得數(shù)、脫式計算、求陰影部分的面積、操作題、提出問題和應用題,可以說這七道大題囊括了這段時間學習的重點、難點知識,也培養(yǎng)和鍛煉了學生的各種能力,是一份很有價值的試卷。
我班這次平均分94.92,優(yōu)秀率100%,考得還算不錯。這次考試,從組織考試到閱卷,每位教師都很重視。老師們的想法是用這份試卷檢驗一下前段學習的教學質量,查漏補缺,吸取教訓,以便更好地改進今后的教學。
縱觀整張試卷,分析其具有以下特點:
1、題型多樣,檢測面廣。
試卷由基礎題和新型題構成,這些題以多種形式出現(xiàn),考查了同學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填空題的錯題主要集中在第3小題和第5和第7小題。第3小題是含糖率的問題,本來教師上課時已經(jīng)強調過了,但是孩子們的記憶能力和聽講狀態(tài)可能不佳,以后還要多注意這些基礎知識的落座。第5小題考查的是找規(guī)律的問題,這一點在復習時有些疏漏,再加上孩子們沒有真正的去算一算,因此出現(xiàn)了問題。第七小題用比解決問題是特殊的給出一部分求另一份。強調的還是不夠,學生理解力也不夠,所以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反復增強孩子們的理解能力。
2、難易適度。
總體看來,本章試卷難易適中,考查了同學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比如簡算的最后一題,對于減法結合律的運用仍有出錯,其他計算是由于不認真,在我看來,這是學生能力不夠的體現(xiàn)。第七大題的提出問題具有創(chuàng)造性,既考查了學生的審題能力,又考察了他們的理解能力,而并解答這一塊,使得好多不審題的問題同學吃了大虧,這也是不認真審題的后果。應用題的第七大題考察了學生對于單位轉化的掌握情況,認真的學生才能有所收獲,有所啟示,體現(xiàn)了“難易適度”的原則。
在本次試卷當中,我們也查找到了諸多不足:
(1)個別學生計算題出現(xiàn)錯誤較多,計算能力仍有待提高。(2)學生審題太馬虎,個別學生不假思索便將答案寫出,應用題的第一題學生忽視了做題時要抓住單位“1”,故列式出錯。第七大題的提出問題并解答,11名同學沒有解答,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地方。
((4)解決問題的問題仍然需要教師多引導,學生多加練習,相信孩子們會在練習的過程當中有所收獲,有所提高。
通過本次測驗出現(xiàn)的不足之處,我將要對自己的教學進行改進,使學生對數(shù)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樂學,好學。
1、查找自身不足,在以后的數(shù)學教學中,我要努力充實自己,之后再去拓寬、發(fā)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學習中會發(fā)現(xiàn)問題并利用所學知識及時解決問題。
2、對學生進行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做前仔細審題,做時認真分析,做后認真檢查”的好習慣。我想這對小學生是非常重要的!總之,從學生對本次試卷的作答中,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優(yōu)點,也查到了自身的不足,給我們的收獲很大,這對我們以后的教學工作起了一個很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