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抒情篇一
立秋了,似乎一切都沒有什么變化,氣溫依舊很高,醒來就看到了朝陽已經染亮了簾幔,是厚重的亮色,是響晴的底色。喜歡在窗內享受這樣的明媚,藍天白云,陽臺上的蘭花似乎還沾染著昨夜的露水,一切都是嶄新的,每一個清晨都透著清新,每一個清晨都有新的夢想在醞釀與放飛。
想起昨天婆婆說讓我去拿魚頭,當時在去上課的路上,今晨想起,去拿回來做酸菜魚。走到門口,才想起了忘帶鑰匙,敲門無人應,幸好沒有忘記帶手機,電話接通了,一聽是千里之外母親的聲音,那一刻頭腦空白嚇了一跳,想起來手機通訊錄里保存了雙方父母的電話,備注都是媽媽。跟媽媽聊天的時候,婆婆回來了,她是送魚去了我家,而在路上我們錯過了對方。這些年,婆婆就是貼心的媽媽,說話間看到了她的滿頭白發,心跟著疼了一下,婆婆老了,十幾年了,在我心里她就是我的媽媽,與千里之外的母親一樣,是我摯愛的親人。
告別婆婆一個人悠閑往家里走,在街區水果店里買檸檬,水果店老板看到我就笑了,說記得哦,切開了三天就要吃完,在我這里已經冷藏了幾天了。于是盤算著今天的檸檬茶里要多加一片,要不然浪費了檸檬,也浪費了老板的友情提醒。聞著檸檬的清香,抬頭看到了一彎半月,晨光曉月,還有微微涼風,讓人感嘆,秋似乎已經動身,在既定的軌道上緩緩而來了。
太湖白魚肉嫩味美,嘟嘟邊吃邊對我豎起大拇指,而我也不敢沾沾自喜,畢竟仰仗的是太湖這方圣水,魚米之鄉,魚蝦豐美,油鹽醬醋糖,烹煮江南味。
立秋的天空里蓄積著酷夏里的云朵,一聲雷鳴,雨落磅礴傾盆,初秋的雨帶著夏的傻氣,就這樣,坐在窗前掩卷聽雨,觸摸心事。只因心緒過于散 ,心事也沒了行跡。
案前擺放著筆墨,我在為一篇約稿發愁,命題對我來說像是緊箍咒,一旦套上,就沒了思路。這立秋的午后,我在書桌前發呆,秋有沒有來,我渾然不覺,而這一場風雨過后,空氣中一定有了秋的氣息了。
你好,秋天,四季更迭,時光書寫著不老的童話,我在光陰深處,做著茉莉飄香的夢。
秋天,你好,季節輪回,明月癡守著窗外的那棵銀杏樹,等候第一枚葉染金黃,偏偏飛舞。
你好,秋天,午后清淡,握手言歡!
賞析更多美文請點擊鏈接
抒情篇二
十八歲的我們,正值韶華。剛脫去那年少時的懵懂無知,想要前往那遙不可及又近在咫尺的未來。
我們就像剛出生的牛犢,不畏那兇猛的老虎。每天嘻嘻哈哈同朋友玩鬧著,做著別人眼里瘋狂的事情,那么肆無忌憚,像是要把所有的精力都宣泄一空來表達內心的那些特別的想法。 十八歲的我們,敢想敢做,有著自己的夢想,并且堅定地認為夢想一定能實現,無畏別人奇異的目光,那么勇敢,那么剛強。
十八歲的我們正值青春年華,介于幼稚與成熟之間,相互扶持,相互鼓勵。平時就是斗嘴吵鬧,關鍵時刻也會為對方挺身而出,然后彼此對望時,默契地會心一笑。
當然,這時的無畏,不代表著沒有許多的困難在前方。我們也是跌跌撞撞,滿身傷痕,可依舊不愿意放棄,不斷的告訴自己堅持,再堅持一下。
淚灑路上,可仍舊倔強的迎笑未來,不肯低頭。汗水濕了衣裳,傷口遍了全身,仍舊相信未來就在前方。
十八歲的我們在成長這條漫長的路上,必將嘗盡世間的酸甜苦辣,在嬉笑怒罵中,彼此漸漸成長,堅強地奔向那夢的遠方。
為了擁抱那未知的未來,那么倔強,一路艱辛,一路高歌。
抒情篇三
我一直非常喜愛安妮寫作的經典作品——《蓮花》。
常常是在心情跌至谷底時,就會慌張地抓住它,如同掌握的是一株可以延留我生命的稻草。
在書的扉頁與目錄之間的留白,早已布滿多次閱讀后掩埋的串串獨語。那是一種對雜亂心緒的事后交待,而平復心情的就是安妮漂泊、憂傷、清冷的文字。我似乎能感覺到她在為我打開了一道通往神秘谷底的隧道之門,而那里是我早在千年以前就魂歸的樂土。每每引我懷著莫名的虔誠赤足上路。
曾經因為她名字里的“寶貝”二字,讓我差點對之嗤之以鼻。當年泛濫的“美女作家”已經重重地污染了國人文化的清新空氣。但是,幸好,我喜歡《蓮花》的裝幀。它讓我一下子就回憶起童年時用過的暗布紋紙包裹的筆記本。因緣有時候就源自失之交臂的一瞬,從此我便深深地喜愛這個用生命的綿綿之力寫作的同齡女人。
像許多作家的'經歷一樣,有些人大概并不喜歡沉默的她和她飄忽的文字。可是那又有什么關系呢?當你站立在颯颯的秋風里,將手中的碎屑散開,它飄落過誰的發梢,誰家的墻腳,那重要嗎?我們之間原本就是陌生。
安妮,蓮花,世事,不同中驚人的相似。還是讓我們各自靜心獨守心里那朵不敗的蓮花。
抒情篇四
秋天的夜,不太黑、也不太熱,田間小蟲的叫聲也顯得柔和安詳。幽幽的夜色中包裹著月亮銀白色的光輝。在這樣的夜晚,可以看看天邊低低的云屋,又可以看看遠處黑黑的山巒。
可以什么都想,又可以什么都不想。
秋天的夜、秋天的月,需要慢慢的咀、慢慢的嚼。才能品出那份韻味。喜悅?感動?——好像找不到最貼確的詞來形容!也許這樣的夜,就應該有這樣的心境吧。
秋夜的風似有若無,仿佛樹上的葉也不曾擺動。只是思絮卻可以飄出去很遠。過去、未來。好好的回憶一番,美美的幻想一番。愛與恨,得與失一卻都不重要。不用去回避,不用去強求,徹底的放輕松。只有在這秋的夜色中我才能找到心靈深處那份久違的恬靜。
我喜歡獨自坐在這月夜的小院里,聽小蟲子淺淺的吟唱,我喜歡漫步在長滿青苔的小溪傍,看那潺潺的溪水沖碎銀輝的月光。秋天的夜是安靜的,安靜并不寂寞。寂寞并不憂傷。
秋天的夜,月華如水!秋天的夜,風未動,幡也未動,只有心在輕輕的動!
抒情篇五
生命旅程中有那樣一處地方,它并無確切的方向,卻可以遠航,只要擁有信仰,也便是夢的天堂。
曾經,夢的思緒飄過的地方……
這兒,是否是我想去的地方?
這兒,是否是我想去的地方?
這兒,是否是我想去的地方?
不!不!不!都不是我想去的地方。
當一個夕陽西下的黃昏,坐在陽臺的躺椅上,靜望那血染的夕陽,歲月在臉上刻下的皺紋已證明了你的飽經滄桑。那時的你或許會頓悟生活的全部意義——活著,就該去追尋!當燃盡了最后的生命火焰,只能夠照亮哪怕最小的一塊地方,那兒,便是你夢的天堂。
抒情篇六
人們說最美不過四月天,今年的四月才過去幾天。我真還沒找到什么它的美到底在哪里,反倒是這幾天揮之不去的咳嗽讓人很是不爽,尤其是夜半時分,陣陣咳嗽伴隨著喉嚨的絲絲疼痛,睡覺都睡得冒火,把家里能治咳的藥都吃遍了,還是不見什么效果,真的是難受。
昨天在學校和同事打了一個多小時的籃球,好久沒這樣激烈運動過了,雖然咳嗽沒有完全清除,但也許是運動的原因吧,身體的感覺好多了。
早上開車出城過了橋,雨點不停地敲打著玻璃窗噼噼叭叭,雨刮器不停地搖晃著,視線也有些模糊。奇怪的是過了三青寺,雨就小多了,僅打濕了些路上的灰塵,進入河壩子范圍連雨點的樣子都沒有看到。第三節課的時候,太陽還掛在了天上,陽光下校園里的櫻花風姿綽約,我心想著利用中午的時候去拍一些照片。
第四節課下課后,天又變了臉,黑沉沉的,下起雨來了,似乎在補早上沒下的雨,伴著微風,一陣接一陣,密集的雨點打在臉上,冰涼冰涼的。
整個午休時候,雨一直未停,整個校園被雨澆得濕漉漉的。可能是教學樓辦公室電路的原因,已是今天第n次停電了。于是提著相機來到了教學樓的三樓陽臺。
細雨橫飛,早上還精神著的櫻花沒有了陽光下的精彩,只是在枝葉間還展示著花朵的粉白色。隔得比較遠光線也不理想,想拍幾朵雨滴中驕羞的櫻花,卻始終未如意;盛開著的紅色繼木球和垂絲海棠,紅色的花絲倒也水靈靈的,但在雨中與周圍的色彩襯托起來,也始終找不到好的構圖。
把相機的鏡頭往上移,對準了圍墻上的天竺桂和小葉榕。從墻內到墻外的天竺桂之中穿插了小葉榕等其他樹木,如今已成了茂密的樹林。風雨中的樹梢上長滿了密密的嫩葉,黃色的、白色的和淡紅色等淺色鑲嵌在翠綠之間,再加上綠化帶內杜英樹的快要掉下的紅葉的映襯,真是讓人屏氣凝神。這景致,全是樹葉為主角,這風景,哪里有半點輸給了鮮花?在這校園里拍照還是很多次了,發現眼前的這景還是第一次,在這個下雨天,真還是一種意外的收獲。
放學時雨變小了,回家途中見到路邊盛開的梧桐花。淡紫色的梧桐對我有種說不出的也是必須的好感。讀小學時,校園內教師辦公室前有幾株高大的梧桐樹,每年清明前后,滿樹紫色的花朵成堆成簇,讓人歡喜讓人難忘。
進入四月,美了。
抒情篇七
一眨眼,春己悄然降臨,她如一幅幅幽雅而樸素的水墨畫。如風,悄然滑過心海。如夢,轉瞬即逝。
一只新燕獨孤的漂泊在空中,無目標,無希望。如一只小船在茫茫大霧中前進,不知該向何處。這時,又一只新燕嘰嘰喳喳的飛過來,歡喜的與它攀談。它似乎也很開心,與另一只跳起舞來。它有了目標,也懂得了生命的意義。
它們在廣闊而美麗的藍天下,跳著屬于它們的舞,這是多么令人感嘆的畫啊。小草偷偷的從土里鉆出來,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風兒溫柔的哼著搖籃曲,哄著調皮的小草快快睡覺,小草們也聽話,乖乖的閉了眼,安靜的睡了。
這是一張平凡的母子圖。
如夢初醒的柳姐姐,不情愿的跳起舞來,原來,嚴厲的風婆婆正拖著它練習舞蹈呢!幸好柳姐姐底子不錯,令風婆婆很欣慰。
好吧,這是一張嚴師教學圖。
在如此美好的季節,怎能沒有人類呢?
在嫩綠的毛毯上,有歡快奔跑著的小孩,有靜靜躺著的成年人,有安靜讀書的少女,還有年過花甲的老奶奶,正逗著外孫呢!
他們與自然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圖畫。
春天并不像流星,短得可憐,它一直都在,住在我們的心里。
抒情篇八
今天我們上課上的好好地,突然學校廣播播放了失物招領報告。原來是一位同學撿了一角錢上交個了教務處啊。聽了后同學們便在下面竊竊私語起來。
"切,才一毛錢都撿,還上交了,真沒出息。“
“就是啊,我看都不看。"
"哎呦!你看得了嗎,你家還沒有呢。它都快成古董了!“
我們聽了也覺得老師說得有道理,便也贊揚起了那位同學。
看來今天我們上了一節人生課啊。
抒情篇九
美術課上,大家都在畫各自的全家福,美術老師正在來回欣賞這群學生的作品。當看到李濤時,她發現李濤正在畫著第四個人,一個個子比李濤矮小的人。
“李濤,你家有弟弟啊?”美術老師剛一說完,大家都向李濤投去羨慕的眼光。“沒……沒有啊!”李濤連忙捂住這張畫,苦笑著望著大家。
李濤確實沒有弟弟,倒有一個比他大三四歲的哥哥——李海。李濤其實并不喜歡這一個哥哥,他雖然年齡比李濤大,個子卻比李濤矮小得多。說是李濤的哥哥倒不如說他是李濤的小弟和保姆,總喜歡跟在李濤身后,管著他。鬧得李濤總是躲著自己的朋友。
“李濤,別玩了,寫作業!”
“李濤,別吃零食了,要吃飯了!”
“李濤,上學要遲到了!”
“你能不能別老管著我?”
為什么?”
“我都初二了,需要自己的空間!”
“行,不過有條件!”
李濤沒想到李海能這么爽快的答應,立刻表示自己什么條件都能接受。
李海微微一笑指著放在陽臺上的一盆花說:“那盆花是瓊花,只要有一天它開花了,我就不管你了!你愛怎么玩怎么玩!”李濤興奮得差點蹦起來,心想:我李濤終于又可以重見天日了!
從那天起,李濤天天精心呵護著這盆花,企盼他早日開花!他哪里知道,讓瓊花綻放可是很困難的。漸漸地,半年過去了,瓊花始終沒開!李濤無奈地背著書包去學校。
一路上,李濤滿腦子都在想怎么讓瓊花開花。不知不覺,他走到了十字路口,也不看路燈,一直向前進。突然一張轎車筆直的向他沖來。車主拼了命地按著喇叭,把李濤拉回了現實,李濤回過神來的時候,轎車眼看就要撞上了。李濤被嚇得手足無措。
李濤再見到李海是在太平間里,這一次車禍,李濤僅僅骨折加皮外傷,可李海卻為此丟了性命。
李濤回到家,突然發現瓊花開了!開得十分鮮艷,香氣撲鼻。
他哭了。“哥哥,我情愿你永遠管著我!我情愿這瓊花永遠不要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