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借物抒情實用篇一
落花一樣的往事飄散在時光隧道,一回頭不會讓你走出多遠,它永遠都在,而這些記憶,便是經歷過,失去過,疼痛過的一切的苦味膠囊。
那把蒙塵土的鑰匙,有著太多太多的傷痕,它的淚流不清,苦訴不完,現在的它不知去向。
八九歲的我,什么都不懂,但能看懂來自法院的一張鑲藍框的白紙,也正是這張紙的駕臨,囊中便有了一把鑰匙,在末端還編了一條紅繩,是女人給我的,她告訴我,如果想她了,可以用這把鑰匙去她居住的地方找她,隨時,她都在。
滿臉淚水,接過鑰匙,她走了,帶著她的行李。而我被男人關在了大門內,只能用雙手扒在窗上,呆呆的望著,止不住地抽泣、哽咽,當再也看不見她,我仿佛失去了一切。即使我當時很小,但腦海中只覺得她再也不會回到這里,我眼睜睜的看著這一切。
攥緊鑰匙……
在后來的些許日子里,鑰匙便隨身帶在了身上,時時刻刻捧在手里,因為它對我來說意味著太多,它是希望,是愛,帶著它,跑不得,跳不得,生怕將僅剩的希望散落,它勝過了在我那小小的世界里的一切。
睡前,總會打開小夜燈,把鑰匙高舉過頭頂,輕幽幽轉一圈,在某一刻,它總會和燈火相映,投放出驚人的光斑,雖僅一點,卻令我出了神游。那好像是星星,是夜空中最閃亮的,就這樣把玩著,不知不覺睡著了,在夢中我夢見了許久未見到的那個她,她抱著我。
第二天,我便想去找她。
趴在床上,兩只小手摸著鑰匙,若有所思,幾許,便滿是激動,撲騰的小心臟都在想象見到她后的畫面,那該是有多棒,空蕩蕩的房間里,我獨自在幸福地幻想,看著手里的寶貝突然地傻氣一笑。
抑不住的欣喜,骨碌下床,拖起拖鞋便噔噔噔地,沿著水泥路去尋她,跑到門前,學著大人的'樣子,盡力地把鑰匙插入門鎖,可是不管怎么轉,鎖依舊打不開,于是便用稚嫩的聲音盡力的去喊,可沒有一點動靜,又把耳朵貼在門上,不自覺的掂起腳尖,似乎這樣便可以聽見,盼來她的腳步,又一次的失落,可我依舊相信她在,含著點點淚水,奮力敲打著透著絲絲寒意的玻璃門,門后的一切還是如此。女人并沒有出現,只有桌椅。慢慢轉過身,離去時的路似乎比來時要長。
人生是個有趣的東西,它沒有劇本,沒有彩排,我原本幻想的都沒有。渾身薄涼。回家后我還在想著她,那個我心心念念的女人,那個對我說她都在,現在卻不知在哪兒的女人,我曾期待著再次和她在一起。她對我的愛,自從她走后,我再也沒有感受到。
隔天,按捺不住,又動身去尋找心靈的那個歸屬。我依舊幻想,這次她在,我將會和她對視,在那美好的一刻,我會擦去怦然心動的喜悅。但等到的只有一片空白。
三番兩次,出現在那間房門前的始終只有我,只有我隔著玻璃門望眼欲穿的可憐模樣。心,徹底碎了。
受到的刺激如此,一旦抓狂,便無厘頭地走大河邊,把所有的怒氣發泄到水里,包括那把鑰匙。我用鑰匙鎖住了我和女人之間的門,然后把鑰匙丟棄。
我想拋開鑰匙,讓心如素,如煙,如云,這樣才會無痛無傷。
但是我錯了,后來那個女人已回到家中,回到我身邊。聽她訴說,那時的她只是在打拼,為了讓自己過得更好。懵懂的我奮力說服自己理解她。
但依舊,似乎還有一把鎖掛在我心頭,而鑰匙,世界上沒有。
借物抒情實用篇二
春天早已來了,而春雨卻卻姍姍來遲,直到三月中旬,才開始淅淅瀝瀝地歌唱,柳樹渾身都綻滿了綠芽,被微風頑皮地撥弄著,好似一個窈窕的少女在梳理頭發,特別惹人憐愛。
我極其喜愛在雨中散步,不過只限于春雨。夏雨太過猛烈,秋雨太過悲涼,而冬天的雨,卻太過冷酷。但是這春雨,嫵媚中帶著清爽,帶著可愛的微笑,帶著點點的晶瑩,她為大地帶來甜美的甘露,為飽受干旱之苦的人們帶來清涼,也為像我一樣的愛雨者帶來快樂。漫步雨中,雨滴為我送來了微微的涼意,聆聽雨滴碰撞青石臺階的微妙音樂,讓她們,洗卻我心靈的塵埃。
“滴滴……”小路上的行人們打著傘,匯成了一條彩色的、不知要去哪里的小河,微風吹著人們的臉龐,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笑意,都在贊嘆著溫婉的春雨。偶爾有兩三個調皮的小孩,把傘倒了過來,嘴里嘟囔著說,要盛滿滿的一傘春雨,嘗嘗它的味道。我行走在行人中間,獨一無二卻不寂寞,大家在雨中親昵地交談著,我的頭頂常常會有雨傘遮著,當我微笑著說不用的時候,他們也會理解,不會覺得我是個另類,是個怪人。
路邊的石頭縫里,冒出了大片大片的藍色花朵,我一直認為,它們是春天最美的使者,雖微小卻頑強,白天開了,晚上就立即凋零,即使生命只有一天,也會珍惜,也會為人們帶來最美的笑顏,此時此刻,它們在春雨的澆灌下,更是挺直了腰板,千姿百態,絲毫看不出它們的柔弱氣息,我俯下身,輕輕地吻了一下這些可愛的小生命,以表示對它們的敬佩。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不知不覺中,黃昏已過,悄悄漫進天空的黑紗愈發濃郁,世間的萬物慢慢的沉睡,但是雨卻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似乎要趁這次機會好好地補償下幾日前的空缺,我托著頭靠在窗上,看著燈光下雨的影子。
沒有了白天的活潑瀟灑,夜晚的雨顯得柔情百態,溫柔地無可挑剔,但是也帶了那么點點的冷酷,顯得萬分神秘,銀色的雨絲直直地射在地面上,如絲,如娟,如霧,如夢,她使我沉浸在幻想的境界里,想象著天的鬼斧神工,竟創造出這么細、這么亮的絲線,為大地增添了這么多生機!
家人來催促了,我只好關上窗戶,鋪了鋪床便睡去了,但心里仍掛念著春雨,晚上,做了個夢,夢見世界變成了一棵草種,正在接受著春雨的灌溉,于是,不多久,就發芽了。
第二天早晨醒來的時候,雨已經停了,公路上、草叢里、樹林里,到處都留著雨的影子,孩子們活潑地跑來跑去,有的在灌露水,哦,我認得,那是昨天,盛著春雨的男孩。
下次,春雨會什么時候來呢?真令人期待!
借物抒情實用篇三
春夏秋冬,鳥蟬蟲雪聲聲不絕,生活何等寧靜愜意!晝夜山水,棋簫松瀑處處相伴,人生何等瀟灑逍遙!
總有人對中國古人懷有強烈向往。古老沉靜,間雜著些許輕靈與飄逸,就這樣在時光彼岸朦朧著,以一種神秘向心力充當著無數后代精神棲息地。
然而,有一個問題總是被不著痕跡忽略:時光遠去了,但這些美事物可曾隨之消失?既然沒有,為何我們現在對他們美如此陌生?我們丟失了一種心境,發現美、體會美心境。無論古今,生活總是生活,有喜樂,有愁苦;美總是美,無論表現形式怎樣,它無時無處不在。
周國平這樣說到:“人類及其產品把我與自然隔離開來了,這是一種寂寞;千古如斯自然把我與歷史隔離開來了,這是又一種寂寞。現代人對兩種寂寞都體味甚淺又都急于逃避,旅游業因之興旺。”現代人很忙,忙著工作,還要忙著悠閑,忙著去匆忙看一眼世人口中美,然后逢人便侃侃而談,生怕自己顯得不夠見多識廣。美在變得廉價,美在失去生命力,美不再是個人獨一無二心靈享受,而正在成為文憑式評價工具。太多人打著自我保護招牌理直氣壯地冷漠,在功利與冷漠面前,美力量太微弱。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眼睛。”這句話普及程度之高反而阻礙了很多人對其含義更深刻領會及實踐。發現美,用眼,用耳,歸根結蒂是用心。有了一顆善于感受美心靈,美涵義便會無限拓展,超出世俗認可自然風景與人文遺跡,而涵蓋一切有價值事物。
美是真實,生動,可感!它無時無處不在。如果你能用心培育一株植物,在自家陽臺狹小空間里看它沐浴著陽光散發勃勃生機,這美會勝過林海匆匆三日游;如果你能用心吟詠,品味《滕王閣序》,無論環境如何,它給你帶來美感,比之在人頭攢動中瞥一眼那塊石碑要珍貴、真實得多。
美與道德不同,它不是普世價值,因此,刻意體會美過程也就是漠視美過程。我們需要做,是回歸美本質,去珍惜事物與心靈契合瞬間,迎回感動,迎回溫暖,迎回一顆善感心。
美無時無處不在。我們都可以發現自己“鳥蟬蟲雪”與“棋簫松瀑”,不論它們以何種面貌呈現。
借物抒情實用篇四
我喜歡春天的嫵媚,我更喜歡春雨帶給人的愜意。
這天上午,天氣晴朗,太陽發出柔和的光芒,好像在對我們微笑。樹木沐浴著陽光,伸了伸懶腰,筆直地挺起了身子。到了下午,天氣驟變,天空出現了幾塊鉛色的云。瞬時,天矮了,光暗了,風像先行官一樣來了。
這時,一道疾閃電劃破東南天邊的寧靜,第一聲春雷也由遠而近“隆隆”響起。一些小雨點伴著陣陣春風,淅淅瀝瀝,如縷如絲般飄落大地。漸漸地,整個天空雨霧彌漫,雨珠兒串成一個大珠簾,如煙如云地籠罩了一切。雨點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爭著往下落,天地之間瞬時形成了雨簾。
雨點飄在花瓣上,晶瑩透明,在花瓣上滾動著,聚集著,好像許多閃爍著光彩的珍珠。片片花瓣輕盈地在雨中擺動,像美麗的少女在雨中起舞。雨點灑在樹葉上,像是給樹葉抹上了一層油,樹葉更綠、更亮了。雨點撞擊樹葉發出的“沙沙”聲,像是春蠶在吞食桑葉。雨點落在屋檐上,叮叮當當,發出清脆的響聲,猶如用筷子敲擊碗片,悅耳動聽。雨點擊在窗戶上,噼噼啪啪,在玻璃上畫下了一幅幅優美的春雨圖。透過玻璃,你看到的是另一番朦朧而迷人的景色。
嘀嗒,嘀嗒,雨珠兒拍打著麥苗兒,麥苗兒伸展著嫩葉,頂著亮晶晶的雨珠,像翡翠般綠得發亮。嘀嗒,嘀嗒,雨珠兒跳到河面上,平靜的水面泛起粼粼的漣漪。小魚兒躍出水面,與雨珠兒玩著游戲。嘀嗒,嘀嗒,雨珠兒落向大地,親吻著大地,滋潤著大地,大地生機勃勃,萬物復蘇。
啊!春雨,你是大自然輕快的節奏,你是春天美麗的使者。你給人類送來溫馨,有你陪伴,這是何等的愜意啊!
我贊美春雨,我更愿化作雨滴,滋潤我們美麗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