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英雄個人先進事跡英雄人物先進事跡篇一
英雄者,國之干,庶民者,國之本。要想做一個真正的英雄是沒有選擇余地的,往往是要么成功要么成仁。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英雄個人先進事跡,希望大家喜歡!
謝晉元團長帶領八百名英勇孤軍死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掩護五十萬名中國軍隊撤退,上海保衛戰一役,徹底粉碎了日本"三月亡華"迷夢。
繼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蘆溝橋戰起,八月十三日即展開了中日首場大型會戰--"淞滬會戰"。當時的上海是東亞港埠,又是我國經濟文化交通第一要地,租界林立,華洋雜處,因此,中國統帥蔣介石委員長決定在上海向國際顯示中國抗戰的決心。
淞滬會戰的主戰場方圓不過幾十公里,日軍先后增援三十萬兵力,雙方三個月的血戰,死傷超過五十萬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慘烈程度,被國際媒體形容為"血肉磨坊"。
戰爭相持至十月底,日軍登陸杭州灣,大上海全部陷于敵火包圍之中,中國統帥部以拖延時間之戰略目的已達,為從長遠計,決作戰略上之轉移。二十六日下命五十萬國軍退出上海戰場。謝晉元團長奉命守閘北繼續作戰,負起掩護大軍撤退的艱巨任務。
謝晉元,廣東蕉嶺縣人,黃埔軍校四期學生,他臨危受命,率兵轉守蘇州河北岸,并選定四行倉庫為據點,單線作戰,帶領八百名官兵誓死奮守,孤軍為了表明決心,大家都預立遺囑,交人帶出,以明心志。四行倉庫實際是金城、鹽業、中南、大陸等四個銀行的聯合棧庫,位于蘇州河北岸,倉庫樓高六層,建筑堅固,為閘北一帶、的一座建筑物。
十月二十七日清晨,日軍發覺我軍全線撤退,立即跟蹤追擊。日軍在閘北正向前搜索之際,不料忽被四行倉庫屋頂之彈雨掃射,日軍一時人仰馬翻,亂成一片,此時日軍尚不知彈雨從何而來。之后發現四行倉庫內留有國軍,于是對倉庫實行三面夾攻,雙方沖鋒肉搏,戰況激烈。謝晉元團長親率下屬于四行倉庫外布陣迎戰,痛殲日軍,殺敵無數。
一時全閘北各地之敵軍,分路向四行倉庫集中圍攻,其中有敵軍二十余人,在蘇州河畔夾攻,這時有一位在六樓守望的壯士看見,立即全身縛滿手榴彈,突由六樓平臺對準敵人躍下,一個大炸彈自天而降轟然爆炸,煙硝飛揚中,二十余敵兵化為泥灰肉醬,而我壯士亦血肉橫飛,忠勇殉國。隔岸民眾看到這一幕,一方面固然鼓掌稱快,但也為這個英勇壯士痛哭流涕。
上海女童子軍楊惠敏在蘇州河畔眼見對岸日旗遍布,獨四行倉庫屋頂未豎國旗,便決心要將青天白日旗送進四行倉庫去。二十九日天未破曉,謝晉元團長率領所屬肅立天臺升旗,上海市民于一片煙塵火海中,爭睹巨幅青天白日國旗,迎風招展,無不喜極而泣,感奮萬狀。當天全世界各大都市之午晚報,都報道四行孤軍奮斗和女童子軍楊惠敏代表全體市民,冒險潛入倉庫向孤軍獻旗種種細節。
自四行倉庫屋頂懸掛國旗后,全國人心振奮,并且轟動世界。日軍_見全球輿論贊揚國軍,痛憤之極,所以向公共租界_提出嚴重威哧,要求迫令孤軍投降,或撤入租界繳械。一方面向孤軍發動猛攻,自早到晚,連續四次進攻,但均遭孤軍擊退,敵人傷亡甚重。
后來,各國使節團透過外交關系,正式提出照會,要求我政府下令撤離孤軍,以免日軍重炮射入公共租界,危及各國僑民。中國_再三考慮,以八百壯士已完成掩護國軍主力撤退的任務,決定電令倉庫守軍撤出并轉進租界,四行倉庫守軍只得服從命令,揮淚撤離。
三十一日凌晨,謝晉元率部冒死突圍,日軍水陸射擊,八百壯士且戰且走,英軍司令在橋頭接應,數萬市民隔岸聲援,情緒沸騰,幸而謝團長沈著應變,于密集炮火中迅速搶越橋頭,雖有傷亡,但安抵英租界者尚有三百七十多人。孤軍們成功奮守四行倉庫,完成了掩護五十萬國軍撤退的任務。
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四日,謝晉元在上海租界軍營內,突遭四名漢_持刀刺殺,當場倒地殉國。一代民族英雄與世長辭,但他與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光榮戰績,震驚中外,名垂不朽。
為國捐軀,不只是在戰場上才有。那些為使祖國富強起來和惡勢力斗爭的義士,同樣表現了視死如歸的精神。清朝末年,發生過一次不成功的改革運動,叫戊戌變法。譚嗣同等六君子就是為變法而死的義士。
譚嗣同被捕以后,毫無懼色,在監獄中寫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他被押到刑場受刑前,大聲喊著:“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這位笑迎死亡的義士,心里裝著祖國。他自動走向死亡,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死,有多大價值。
文天祥是我國南宋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
公元1275年,元軍侵略南宋。元軍在元朝統帥伯顏的率領下,離南宋的都城臨安只有30里路。大兵壓境,南宋朝廷無計可施,決定求降。伯顏聲明,只有南宋的丞相才有資格與他談判。
這時,南宋朝廷的左右丞相都聞訊逃跑了,朝廷只好讓文天祥為右丞相,去和伯顏談判。
“我們不想滅掉宋國!”
“既然如此,請你們后撤百里,以表誠意,否則我們將以死相拼!”
伯顏感到文天祥像是向元朝下挑戰書的,就扣留了他,并讓其隨行人員回去傳話說,如果南宋不投降,元軍馬上就發起進攻。
南宋朝廷在伯顏的威脅下,向元軍投降。文天祥得知真相后,痛哭流涕,仰天長嘆。
四年后,文天祥帶兵到廣東潮陽抗元,全軍覆沒,文天祥被俘。
過了幾年,元世祖決定親自勸降文天祥。
元世祖說:“你不愿做丞相,做個樞密使怎樣?”
文天祥看了看元世祖,斬釘截鐵地說:“我別無他求,只求一死!”
元世祖知道勸降已沒有希望,就下令把文天祥處死。
洗(在這里讀xiǎn)夫人是南北朝到隋朝時期嶺南俚人的領袖。嶺南是指南嶺到大海的那一大片土地。洗夫人嫁給太守馮寶,成為在嶺南很有影響的人物。她顧全大局,忠于國家的統一。南朝的梁、陳兩代,嶺南的一些地方官都發動過叛亂,不聽朝廷命令,想把嶺南變成獨立王國。但是,他們的行為遭到馮家和洗夫人的堅決反對。每次叛亂發生,洗夫人都親自率軍平叛,配合朝廷重新安定了嶺南。她立了大功,被封為女將軍。
隋朝滅陳之后,南北分裂局面結束了。因為嶺南離中央太遠,嶺南人一時不明真相,就擁70高齡的洗夫人為圣母,仍然忠于陳朝,不讓隋軍進入嶺南。隋朝送信向洗夫人說明了情況。洗夫人十分高興,立刻派孫子馮魂去迎接隋軍開進嶺南,隋朝名副其實地統一了全國。
不久,嶺南又發生叛亂,洗夫人當機立斷,派孫子馮盈殺了叛軍首領。她又不顧高齡,陪同隋朝大臣走遍各地,召見參加叛亂的首領,讓他們服從朝廷,不要分裂國家。到了晚年,洗夫人經常教育后代要維護統一,不可分疆裂土,做對不起百姓和祖宗的事。洗夫人一生經歷三朝,始終維護國家統一和嶺南的安定。直到今天,廣東廣西海南人民還在紀念她。
聰明好學,又立志為國效力。后來他學習工程技術畢業,回到了國內。可清朝政府對本國人才不信任,像修鐵路,就都讓外國人主持。詹天佑盡管有才干,也只能當助手。
1905年,修建北京到張家口鐵路的消息傳開了。英國和俄國都爭著要修,因為他們知道這條鐵路在中國的戰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國,雙方爭執不下,最后達成“協議”,說中國如果不讓他們修,他們就什么也不提供。他們以為中國人離開他們肯定修不成這條鐵路。
清朝政府這才讓詹天佑擔任總工程師。有人對他不放心,說他自不量力,說他膽大包天,勸他不要承擔這項難度非常大的工程。詹天佑說:“京張鐵路如果失敗,不但是我的不幸,也會給中國帶來很大損失。外國人說中國工程師不行,我則堅持由自己來辦!”為了給中國人爭口氣,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進去,和工人們一起吃住在工地,細心勘探,大膽試驗,經過4年艱苦的勞動,終于成功地修筑了京張鐵路。這是中國人自己設計施工的第一條鐵路,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志氣。詹天佑為祖國贏得了榮譽,原來那些瞧不起中國工程師的英國人也表示對他由衷敬佩。
英雄個人先進事跡英雄人物先進事跡篇二
“新學期開學,我們學校又迎來了4名支教教師,都是城里來的優秀教師!”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小學校長劉斌高興地說,近幾年,來學校支教的教師帶動了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總體提升,家長們更滿意,老師們的干勁也更足了。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強教師隊伍特別是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5年來,各地多管齊下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越來越多的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鄉村教師隊伍結構趨于科學合理,35歲以下教師占43.4%,本科以上學歷占51.6%,中級以上職稱占44.7%。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介紹,鄉村教師整體素質大幅提升,20__—20__年,中央財政投入100億元,實施國培計劃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培訓鄉村教師校長950萬余人次。鄉村教師的待遇明顯改善,近5年來,中央財政安排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獎補資金207.74億元,惠及中西部725個縣8萬多所學校近130萬名教師。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通過“特崗計劃”、中小學銀齡講學計劃、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計劃、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等,為貧困地區輸送了大量優質師資力量。其中,針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推出的“特崗計劃”實施15年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資金710億元,累計招聘95萬名特崗教師,覆蓋中西部省份1000多個縣、3萬多所農村學校。
國家下大力氣重點突破、補齊短板,老師們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希望的田野上,廣大鄉村教師正用愛心和智慧,點亮萬千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展現當代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和責任擔當。
英雄個人先進事跡英雄人物先進事跡篇三
當前,我區正處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既面臨難得的機遇,也面臨嚴峻的挑戰。在新的形勢和任務面前,需要我們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需要包括先進模范人物在內的全區人民的共同奮斗。我們的事業需要勞模,需要勞模精神,需要學習勞模、爭當勞模的時代風尚。全區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群眾一定要認清肩負的重任,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危機感和責任感,樹立敢想敢干、敢為人先的勇氣和魄力,開動腦筋,大膽實踐,勇于探索,在各自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為促進全區“三大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一要求真務實,爭當加快發展的標兵。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也是解決我區當前一切問題的關鍵所在。各級各部門要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確立的“突出‘五個重點’、強化‘四項保證’、實現‘三個增加’、推進‘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工作思路,大力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鄉一體化、服務業現代化,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特別是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帶頭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做推進改革的促進派、加快發展的主力軍。要堅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立足本職、埋頭苦干,比學趕超、爭創一流,當好改革發展的領頭雁和排頭兵。要大力發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以忘我的工作熱情和堅強的工作斗志,咬定目標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努力在經濟建設中大顯身手,為全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再創佳績、再立新功。
二要顧全大局,爭當維護穩定的表率。穩定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發展是政績、穩定也是政績,發展是硬道理、穩定是硬任務的觀念,深入推進“平安__”建設,全面落實維護穩定的各項措施,建立起維護穩定的長效工作機制,確保社會穩定和諧。要堅持以人為本,堅定“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做好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幫扶弱勢群體等工作,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要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廣大群眾支持改革,參與改革,正確處理改革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學會通過正常的渠道、運用合法的形式來表達利益要求、解決實際問題,維護來之不易的安定團結局面。勞動模范是社會各行業、各領域、各階層的先進代表和精英分子,在群眾中有著很高的威信,一定要切實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和黨委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自覺地做維護穩定的中流砥柱,協助黨和政府解決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把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創造性引導到推進改革、促進發展、維護穩定上來,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習型干部、知識型職工,爭做學習和掌握新科技的領頭人,幫助職工群眾不斷提高政治覺悟、道德素養和勞動本領。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精神,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認真開展文明行業創建活動,積極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設,努力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型勞動者。當前,要積極參與“做文明市民、樹__形象”活動,努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樹立棗莊新駐地的良好形象。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等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用新時期勞動模范的先進思想和模范行動影響和帶動全社會,努力形成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良好風尚,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四要完善機制,努力營造人才輩出的環境。先進模范人物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代表著__的形象,展示著全區干部群眾的精神風貌。殷切希望廣大勞動模范珍惜榮譽,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良好作風,始終保持艱苦奮斗、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再接再厲,開拓進取,與全區廣大干部群眾一起,在新的起點上創造更加優異的業績,做到評一次勞模、當一輩子先進,真正成為本鎮街、本部門、本行業的一面旗幟。各級各部門都要關心、愛護勞動模范,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落實好勞模的政治、經濟待遇,使他們得到應有的尊重和保護。要進一步完善激勵競爭機制,嚴格考核,獎優罰劣,讓那些兢兢業業、埋頭干事的同志得到應有的尊重和褒獎,形成誰干事支持誰、誰干成事讓誰干的正確導向,積極培養樹立先進典型,鼓勵各類人才脫穎而出。要大力宣傳勞動模范的高尚品德和先進事跡,以勞模的先進思想和高尚情操引導社會風尚,引導全社會尊重勞模、學習勞模、爭當勞模,努力形成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新風。
同志們,美好明天需要艱辛奮斗,幸福生活要靠勞動創造。讓我們學習勞模事跡,弘揚勞模精神,解放思想,振奮精神,團結拼搏,扎實工作,為加快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奮斗!
英雄個人先進事跡英雄人物先進事跡篇四
謝晉元團長帶領八百名英勇孤軍死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掩護五十萬名中國軍隊撤退,上海保衛戰一役,徹底粉碎了日本"三月亡華"迷夢。
繼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蘆溝橋戰起,八月十三日即展開了中日首場大型會戰--"淞滬會戰"。當時的上海是東亞港埠,又是我國經濟文化交通第一要地,租界林立,華洋雜處,因此,中國統帥蔣介石委員長決定在上海向國際顯示中國抗戰的決心。
淞滬會戰的主戰場方圓不過幾十公里,日軍先后增援三十萬兵力,雙方三個月的血戰,死傷超過五十萬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慘烈程度,被國際媒體形容為"血肉磨坊"。
戰爭相持至十月底,日軍登陸杭州灣,大上海全部陷于敵火包圍之中,中國統帥部以拖延時間之戰略目的已達,為從長遠計,決作戰略上之轉移。二十六日下命五十萬國軍退出上海戰場。謝晉元團長奉命守閘北繼續作戰,負起掩護大軍撤退的艱巨任務。
謝晉元,廣東蕉嶺縣人,黃埔軍校四期學生,他臨危受命,率兵轉守蘇州河北岸,并選定四行倉庫為據點,單線作戰,帶領八百名官兵誓死奮守,孤軍為了表明決心,大家都預立遺囑,交人帶出,以明心志。四行倉庫實際是金城、鹽業、中南、大陸等四個銀行的聯合棧庫,位于蘇州河北岸,倉庫樓高六層,建筑堅固,為閘北一帶、的一座建筑物。
十月二十七日清晨,日軍發覺我軍全線撤退,立即跟蹤追擊。日軍在閘北正向前搜索之際,不料忽被四行倉庫屋頂之彈雨掃射,日軍一時人仰馬翻,亂成一片,此時日軍尚不知彈雨從何而來。之后發現四行倉庫內留有國軍,于是對倉庫實行三面夾攻,雙方沖鋒肉搏,戰況激烈。謝晉元團長親率下屬于四行倉庫外布陣迎戰,痛殲日軍,殺敵無數。
一時全閘北各地之敵軍,分路向四行倉庫集中圍攻,其中有敵軍二十余人,在蘇州河畔夾攻,這時有一位在六樓守望的壯士看見,立即全身縛滿手榴彈,突由六樓平臺對準敵人躍下,一個大炸彈自天而降轟然爆炸,煙硝飛揚中,二十余敵兵化為泥灰肉醬,而我壯士亦血肉橫飛,忠勇殉國。隔岸民眾看到這一幕,一方面固然鼓掌稱快,但也為這個英勇壯士痛哭流涕。
上海女童子軍楊惠敏在蘇州河畔眼見對岸日旗遍布,獨四行倉庫屋頂未豎國旗,便決心要將青天白日旗送進四行倉庫去。二十九日天未破曉,謝晉元團長率領所屬肅立天臺升旗,上海市民于一片煙塵火海中,爭睹巨幅青天白日國旗,迎風招展,無不喜極而泣,感奮萬狀。當天全世界各大都市之午晚報,都報道四行孤軍奮斗和女童子軍楊惠敏代表全體市民,冒險潛入倉庫向孤軍獻旗種種細節。
自四行倉庫屋頂懸掛國旗后,全國人心振奮,并且轟動世界。日軍_見全球輿論贊揚國軍,痛憤之極,所以向公共租界_提出嚴重威哧,要求迫令孤軍投降,或撤入租界繳械。一方面向孤軍發動猛攻,自早到晚,連續四次進攻,但均遭孤軍擊退,敵人傷亡甚重。
十月三十日,敵軍又大舉進攻,用小鋼炮及機關槍向四行倉庫密集射擊。并有敵機數架在上空助戰。孤軍沉著應戰,逐一殲滅。上海公共租界英軍司令少將,因見我軍英勇作戰,深受感動,除了購贈糧食送給八百壯士充饑外,他更親自進入四行倉庫拜會謝晉元,建議孤軍自租界撤出,英國駐上海領事愿給予協助,但謝團長答道:"我們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即使撤走,也得要有我們蔣委員長的命令,否則我們寧愿戰死。"
后來,各國使節團透過外交關系,正式提出照會,要求我政府下令撤離孤軍,以免日軍重炮射入公共租界,危及各國僑民。中國_再三考慮,以八百壯士已完成掩護國軍主力撤退的任務,決定電令倉庫守軍撤出并轉進租界,四行倉庫守軍只得服從命令,揮淚撤離。
三十一日凌晨,謝晉元率部冒死突圍,日軍水陸射擊,八百壯士且戰且走,英軍司令在橋頭接應,數萬市民隔岸聲援,情緒沸騰,幸而謝團長沈著應變,于密集炮火中迅速搶越橋頭,雖有傷亡,但安抵英租界者尚有三百七十多人。孤軍們成功奮守四行倉庫,完成了掩護五十萬國軍撤退的任務。
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四日,謝晉元在上海租界軍營內,突遭四名漢_持刀刺殺,當場倒地殉國。一代民族英雄與世長辭,但他與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光榮戰績,震驚中外,名垂不朽。
英雄個人先進事跡英雄人物先進事跡篇五
為國捐軀,不只是在戰場上才有。那些為使祖國富強起來和惡勢力斗爭的義士,同樣表現了視死如歸的精神。清朝末年,發生過一次不成功的改革運動,叫戊戌變法。譚嗣同等六君子就是為變法而死的義士。
譚嗣同從小就痛恨外國勢力侵略中國,決心為祖國富強而奮斗。他和康有為等人提出變法的主張,卻遭到了封建頑固派的激烈反對。譚嗣同看出變法的艱難,對朋友們說:“就是殺身滅族,我也不會改變主張。中國只有鬧到新舊兩黨流血遍地,才有希望。不然真是要亡國了。”
1898年,光緒皇帝決定變法,譚嗣同成了主要助手。不料慈禧太后又發動了政變,囚禁了皇帝,下令逮捕維新人士。康有為等人逃走了。譚嗣同沒有跑,他說:“各國的變法,沒有不流血而成功的。現在中國還沒有人為變法而流血,這是國家不能強盛的原因。如果要有人流血,就從我開始吧!”
譚嗣同被捕以后,毫無懼色,在監獄中寫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他被押到刑場受刑前,大聲喊著:“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這位笑迎死亡的義士,心里裝著祖國。他自動走向死亡,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死,有多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