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蠟梅花篇一
古人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窗外寒風凜冽,但梅花卻冒著風霜綻放,不時傳來一陣陣沁人心脾的香味。
瞧,一朵朵小小的花兒在枝上綻放,淡黃色的花瓣把花蕊圍了起來。一朵朵花兒點綴著彎彎曲曲的樹枝。那樹干像個瘦小的老頭兒,彎著腰,低著頭。這枝干,襯托著這花兒,顯得淡黃色的花兒更加嬌美!
曾經,梅花被高大挺拔的青松嘲笑,它沒有放棄;曾經,梅花被大雪欺壓,它并不退縮;曾經,梅花被寒風打擊,它并不害怕……風吹花落,你不用擔心梅花的花瓣被摔破,因為梅花不是嬌貴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梅花開得愈是精神,愈是秀氣。
梅花不放棄,不爭寵于群芳,只是用堅強的品質,在風霜中傲然怒放,讓人們不得不心升一種敬意!我愛梅花,我贊揚梅花!
蠟梅花篇二
;【關于梅花的作文】梅花
花的世界里開放著各種爭奇斗艷,多姿多彩的花兒。因為他們是美好的象征,所以,誰都喜歡。有人喜歡華貴艷麗的牡丹,有人喜歡絢麗火紅的玫瑰,有人喜歡淡雅幽香的水仙,但我卻偏愛獨傲霜雪的梅花。
梅花——自古以來,都是詩人們贊頌的對象。就像毛澤東的“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陸游的“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以及王冕的“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這類詩句不勝枚舉。
梅花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沒有菊花的尊貴典雅,沒有水仙的婀娜多姿,但卻有著超凡脫俗的傲骨。它不開在陽春三月,而是開在寒冬臘月。迎接它的不是和煦的陽光,而是凜冽的北風;滋育他成長的不是和風細雨,而是冰天雪地。然而,當你漫步在它身旁,映入你眼簾的卻是傲然挺立的枝干,含苞欲放的花蕊。瞧,那一朵已經開放,紅紅的,細細的花蕊伸出,紅紅的花瓣緊緊的依偎著花蕊,像母親擁抱著嬰兒。細細的花蕊間,零星點綴著白色,絲絲縷縷,情意綿綿。那就要開放的,飽脹得快要裂開,勇敢地迎接風雪的考驗。啊,這就是梅花。三九嚴寒,任憑風霜雪打,從不低頭彎腰,依然那樣嫻靜,用它那高潔質樸的性格,洗滌人們的心靈,陶冶人們的情操。
生活的歷程中免不了風霜雨雪。我們應從梅花精神中吸取力量,以梅花的堅強精神去對待前進道路上的困難。
相關熱詞搜索:;蠟梅花篇三
很多人都贊揚梅花傲雪開放的勇氣,我卻贊揚她的另一種勇氣。
去年的夏天,經歷了一場猛烈的臺風,那段日子,大雨如注,風大得可以把人吹得飄起來,真的是狂風伴著驟雨,那凌人的氣勢實為強大。
在那次猛烈的臺風后,在小區公園里的幾棵梅樹,被殘酷地掠了一角,一節,甚至一段。他們那米黃色的嫩嫩的樹肉赤裸裸地露在外面,它們就像無助的小孩,任憑風吹雨落,卻無能為力。它們承受了多少痛苦,又戰勝了多少困難,這勇氣令人多少敬畏。就在我暗自為它們情緒萬千的時候,它們也開始了對自己的“休養”。
幾個月無聲無息的過去了。一天,我和媽媽在公園散步,走到了過了那片小梅林。當我抬頭,想看看梅花傷勢如何的時候——望向梅樹的一瞬間,滿懷的憐惜和悲哀被一股巨大的喜悅所替代了。那一棵棵的梅樹,經過一個季節的“調養”,那“受過傷”的地方幾乎已經“結疤”了,旁邊還錦上添花的伸出了細細的、嫩嫩的的枝條。我驚呆了,雖知梅花的勇氣之大,卻不知竟有如此的強大。
冬末春初,我再次來到梅林。哎,看不到那些“小精靈”了。當我抬頭惋惜地望去,一瞬間,我被那充滿靈性精靈再一度給震撼了。它們居然準時“出現”了!在那些新抽出的枝條上居然冒出了一個個紅嘴唇似的,小小的,嫩嫩的花苞,還有些已經迫不及待地綻開花苞!那小小的花兒,欣然怒放:粉紅的花瓣,金色的花蕊,編織成一張有些滄桑但卻依舊燦爛的笑臉,一張充滿自信的笑臉。它們散發著陣陣沁人心脾的清香,讓整座小區沉浸在花香中。它們是那樣鮮艷,那樣美妙,似乎在慶賀自己終于挺過來了。它們應該是對那些在暴風雨之中,能挺過來的人的美好饋贈吧。
我的心靈不由得為之一顫!
媽媽笑了,欣慰地說:“對,這是我對你的希望。”
風雪中開放的梅花,從此深深地扎根在我心里。
那一幕,就像發生在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