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是一面鏡子,我們可以通過參考范文來審視自己的寫作水平和不足之處。以下是一些經典范文的片段,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滎經博物館文化藝術之旅(匯總15篇)篇一
“哇,這么多精美的照片啊!”我望著自己手機中的相冊,不由驚喜地感嘆。這,可都是我游學時的滿滿收獲啊!
前不久,我們四年級展開了向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游學活動。下了車,我們便開始了一天的旅程。我們先來到一樓的生命長河。哇,這風神翼龍的化石的左右兩根肋骨就像兩根石柱般支撐著身體,在天空中凱旋飛翔,仿佛一架褐色的飛機。這霸王龍的化石雖算不上龐大,但眼睛陰森森的瞪著我,齜牙咧嘴的,兩只粗壯有力的前爪放在胸前,還是讓我不禁打了個冷戰,好像它隨時會朝我撲來。再看梁龍,咦,它的脖子怎么在動?我仔細一看,原來,這是個機器梁龍,可以控制。它是個龐然大物,嘴巴微微張開,露出了一口鋒利的牙齒。它的脖子又細又長,猶如一架巨型滑滑梯。我看了看梁龍,鼓起勇氣,閉上眼睛,牽著伙伴的手走過了它。
看完恐龍,我又看了人類起源、非洲大陸、植物標本……其中,我對蝴蝶標本印象最深。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蝴蝶組成了一個大環,一抹抹色彩映在標本上。遠看,還以為是一個真正的大花環呢!那是多么美麗呀!
上海自然博物館實在太好玩了,我下次一定要再來玩!
滎經博物館文化藝術之旅(匯總15篇)篇二
國慶長假,我去了寧波博物館,打算去看看那些珍貴的文物。
走進博物館里,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珍貴的文物,有倒鉤銅矛、銅戈、錯金銀銅柲帽、錯金銀鳳鳥紋銅等等。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銅車馬儀仗俑隊(復制品),它是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出土的99件鑄造精致的銅車馬儀仗隊,是迄今發現數量最多、陣容和氣勢最雄偉的漢代銅車馬儀仗隊。它由38匹銅車、1頭銅牛、1輛斧車、4輛軺車、3輛輦車、2輛小車、3輛大車、1輛牛車、17個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28個奴婢俑組成的,體現出了漢代群體銅雕的`杰出成就。
在三樓的展廳里,我看到了七八十年代的老式黑白電視機、電話機、最早的手機“大哥大”,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還有縫紉機、半導體、鳳凰牌自行車、三五牌大時鐘,媽媽說,這是奶奶和外婆那個時代結婚的嫁妝,也幾乎是那個時代每家每戶的標配。再往前走,我又看見了爸爸媽媽小時候睡的搖籃,洗澡用的橢圓形洗腳盆(寧波話叫腰子盆),搖搖木馬、太師椅、小朋友坐的學步椅、八仙桌等等,在當時都是木匠純手工打造出來的。
這個十一真是太有意義了!走進寧波博物館不但讓我了解了歷史文物,而且讓我仿佛乘上時光隧道,回到了七八十年代,領略了當時的風俗風貌。
滎經博物館文化藝術之旅(匯總15篇)篇三
太倉博物館大家一定不陌生,它建于1987年,面積14000平方米,里面有許多文物。我有幸能去參觀。
走進太倉博物館,我就有一種是神秘感。向縱深行進,我看到一幅壯觀的模型:向下望去,有大大小小的房屋與一艘艘行駛在海里的船,不知有多壯麗。它呈現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它的旁邊有一座石拱橋,上面鋪了一層玻璃。走在橋上搖搖擺擺,可怕極了。
走上二樓參觀玉石等文物。我最喜歡的是鳳首玉簪與龍首帶鉤、元寶。鳳首玉簪有二枝,長度不一樣。樣子是一只鳳凰,使人覺得活潑美麗,悠閑生趣。龍首帶鉤則刻畫了一條騰飛于云間的龍,雄偉壯麗,使我十分喜愛。這兩件玉器都有幾個共同點:
(1)都不大但能吸引人;
(2)做工精細,晶瑩剔透,一點也不像是幾千年前的',似乎是剛剛做出來的;
(3)都表現出某種形態,如雄偉等;
(4)都刻畫了一種動物。元寶分為金元寶與銀元寶,它們閃爍著金銀光,令我看了好久。喜愛它的另一個原因是它使我明白了古代人民不像我們現在使用紙幣、硬幣買東西,而是用銅板、金銀元寶,體現了古代與現代生活的變遷。愛迪生的故事:
走到第三層,可以說是最貴重的一層了,因為里面的東西都是國家級文物,件件價值連城。里面我喜歡一種金器,名字忘了,但留給我印象最深刻。它看起來是一只豬,其實是一只老虎。胖胖的,圓形,使我覺得憨態可掬、親切無比。第三層還有書畫展呢!那兒的畫栩栩如生,別有一番情趣。字有狂草、正楷等,多種多樣。每個字都有各自的特點,多數是清雅秀麗。
最后一層介紹了太倉的往事、革命歷史。看到一架架大炮、機槍,八路軍可歌可泣的故事。其堅強勇敢的革命精神便重新出現在我們的腦海里;看到一份份不平等的簽約,我便想起了當年中國人的恥辱與外國侵略者燒殺搶掠的罪惡畫面;看到一張張發黃的照片,一段段展現太倉的往事、歷史變化的文字,我感慨萬分。
帶著收獲與喜悅,我們結束了這次旅程。真是依依不舍呀!下次有機會我一定會仔仔細細的參觀一遍。
滎經博物館文化藝術之旅(匯總15篇)篇四
今天,我和王思琦、馮歆懿、李淑敏一起去了自然博物館。
走進那寬敞、明亮的大廳,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大型生物展示廳,那里的生物標本栩栩如生,有灰鯨骨骼,有千年陰沉木,有鯨鯊,還有好多大型標本,數不勝數。過了一會兒,我們來到了動物展覽區,那兒有五步蛇、眼鏡蛇和猛犸象的骨骼,等等。但我最喜歡的是華山虎和金鳳蝶,現在是虎年,華山虎代表我們虎虎生威,如虎添翼,而且,它是萬獸之王,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哩!華山虎穿著黃黑相間的衣裳,水汪汪的大眼睛。還有一個血盆大口。它很威武,它一叫,所有其它動物都心驚肉跳。鳳蝶也不賴,它可美了,特別是那翅膀,是左右對稱的,十分惹人喜愛,它還把頭翹得非常高,十分驕傲,像是美若天仙的蝴蝶呢!我再三欣賞之下,贊不絕口。那兒還有好多海底生物,像三葉蟲、菊石……都像是真的一樣。我還去了樹林茂盛的熱帶雨林,那兒都是模仿大自然的,小鳥兒的聲音也一模一樣。直到我們的參觀活動結束了,我才戀戀不舍地離開那兒。
滎經博物館文化藝術之旅(匯總15篇)篇五
今天,老師帶我們來到了自然博物館參觀,同學們異常興奮,個個手舞足蹈。
我們剛一下車,就看到了一幢高大雄偉的樓房,還有一層層的臺階,在大門正方有一行醒目的大字“北京自然博物館”,這時,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大自然的神奇壯美了。
進門后,我就聽見講解員阿姨說:“這里有各種各樣的館廳,其中,恐龍館、水族館和古哺乳動物館是游客最喜歡去的地方。”剛一聽完,我和小伙伴們就沖向了恐龍館。恐龍館可大了,方一進門,我就看見了一條馬門溪龍的化石,有兩層樓高,長約30米。據說,長大后的馬門溪龍能有70米多長呢!除了馬門溪龍化石,還有許多其它的恐龍化石呢!接著,再往里走,有一個恐龍公園,里面有展翅高飛的翼龍,有兇猛無比的霸王龍,還有不甘示弱的三角龍......他們一會兒搖搖頭,一會兒擺擺尾,還有時會發出吼叫聲,像是歡迎我們的到來呢!如果你不仔細看,還以為是真正的活恐龍呢!
從恐龍館出來,我們又來到了水族館。一進館廳,我就聞到了一股小魚的`味道,穿過玻璃通道,里面有各種各樣的魚,有紅白相間的小丑魚,長著胡須的大鯰魚,還有斑斕的珊瑚和海葵......有許多魚我還是第一次見呢!
最后,我們來到了古哺乳動物館,我們看到了許多動物化石、動物標本和動物模型,這里的動物模型做的栩栩如生,猶如真的一樣。
參觀結束了,同學們意猶未盡,我們不僅—不但學到了大自然的知識,還懂得了大自然是我們的家園,我們要保護它。
滎經博物館文化藝術之旅(匯總15篇)篇六
這個星期,我們伏羲班全體師生來到了著名的古都之城——山西大同,在大同博物館參觀學習了一天。
早上七點,我們準備出發。在等車的空隙,老師給我們簡單介紹了大同博物館的情況,一下子吊起了同學們的胃口,一個個纏著老師問這問那,弄得老師的嘴都快忙不過來了。
一路上,同學們誦詩歌、講笑話、演小品,真可謂一路歡歌啊。忽然同學們的笑聲停了,一個個探頭探腦,向外張望,原來是到博物館了。
我們歡呼雀躍地下了車,望著眼前這座巨大的博物館,就像剛孵出來的小海龜遙望大海一樣,滿滿的都是好奇與驚嘆。博物館的外形就像一個巨大的蘑菇傘一樣,仿佛是專門為了它肚子里的那些文物遮風擋雨的。
我們興奮地走進了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超大型的鐵雕塑——一頭犍牛拉著一架車。從導游的口中得知這雕塑的名字叫“牛拉鱉甲車”,約有七噸重,表現的是北魏時期貴族的生活情況。我有點疑惑:貴族不都是用馬拉車嗎?怎么這里是牛拉的呢?導游的解說讓我恍然大悟——原來在北魏時候,人們特別喜歡牛勤勞、穩重、誠懇的性格,所以才讓牛拉最豪華的.鱉甲車。
雕塑的后面是一幅巨大的壁畫,就是著名的《北魏貴胃出行圖》,壁畫高約15。5米,寬約50米,畫中既有鼓角吹號的騎兵,又有手持長槊的步兵,還有鼓樂隊、儀仗隊、伎樂雜耍隊等,在我們面前展現出一幅宏大的北魏貴族生活畫卷。
我們沿著電梯上了二樓,展廳的柜臺中陳列著一排排文物。瓷器、青銅器、石器,展現了大同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歷代人們的生活情況,尤其把當年北魏時期的繁榮昌盛,淋漓盡致地擺在了我們面前。
三層是以佛教為主題的展廳。一尊尊佛像慈眉善目、栩栩如生。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石雕帳座。它被稱作“雕在石頭上的王朝”。它的最底層是一朵蓮花,是佛、美好、圣潔的象征;中間的龍紋則象征著中華民族的騰飛;而最上層雕刻的金銀花,不僅因為它有驅寒保暖的功效而受到來自草原北魏人的青睞,更象征著王朝如蓬勃的草木永不衰敗。透過這石雕,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北魏人的篤誠信仰、心中希望和出身來歷,真實感受到那時的生活細節,這塊“石頭”真無愧“雕在石頭上的王朝”稱號。
這次游學,我飽覽了北魏文化的無窮魅力,更明白了中華文化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偉大的智慧結晶,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橋梁與紐帶,做為后來者,我們有義務讓歷史古跡永不湮滅。
滎經博物館文化藝術之旅(匯總15篇)篇七
星期五上午準備上語文課時,突然,向老師冒出一句“今天下午學校組織我們去參觀博物館。”
老師的話音未落,教室里就轟動了,像一鍋沸騰的熱水。“下午一定要早來點”“博物館是什么樣呢?”下午,同學們早早的集合在了教室里。時間一到,向老師就來了。然后,我們就在向老師的帶領下出發了。可是天公不作美,走到天橋上,就開始下雨了。走著走著,雨變大了,我們就趕緊走進了博物館。走進博物館,首先,一位阿姨向我們提出了參觀的要求。“不能大聲說話,不能亂摸東西,,,,,,”
于是,另一位漂亮的阿姨帶我們進了博物館內部。里面的光線有點暗,給人一種神秘感。接著,我們跟著阿姨參觀了整個博物館。
博物館共分為五個區域。一。鳳凰家園。二。楚兵喋血。三。儺舞豐收。四。沅水流金。五。融合無形。給我印象最深的區域是楚兵喋血。楚兵喋血放了許多銅劍,大部分都是雙箍寶劍。旁邊是模擬的古代戰場,里面有一輛馬車。一個假人和一個墓。參觀結束了,我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博物館。
滎經博物館文化藝術之旅(匯總15篇)篇八
7月19日的上午,是全校參加牛津劍橋英語夏令營的同學去“博物館”的.時侯.
早上,同學們興高彩烈地走去食堂吃早飯,吃完早飯,我和同學們一起走往教室等出發的通知,廣播發出通知:第一批出發的是要11班___23班的先到大廳集合出發.
9點鐘廣播里又發出通知:第二批是1___10班的直接乘坐校車去博物館,博物館真遠啊!大約都坐半個多小時的車才到.
到了博物館,那里非常漂亮,我們在外面排好隊一個一個的進去,到了里面就涼爽了起來,我們跟隨外教老師一起參觀了干尸,辛追和許許多多的從未見到過的歷史文物,解說員一一地向我們解說,我們從她的解說中了解了許多從來沒有學習過的歷史知識,認識了許多歷史人物,博物館里的東西真多啊!這次活動真精彩啊!
小學生作文(中國大學網)。
滎經博物館文化藝術之旅(匯總15篇)篇九
“怦、怦、怦”心跳聲變得急促起來,我感覺心里面似乎住進了一只小鹿,而那只頑皮不已的小鹿此時此刻正在我的心里面橫沖直撞,心臟似乎快要跳出來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或許是第一眼看見它時,又或許是踏上了第一層臺階時,呼吸變得沉重起來了。從我微微上揚的嘴角以及不斷冒出熱汗的手掌心,足以見得我興奮中交雜著一絲絲的緊張。
剛踏入博物館,就邁不開了腳步,震撼得我不知說什么好。金碧輝煌的長廊現于眼前,右側雕刻著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精美壁畫,各式各樣的'人被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活了過來。左側歷代詩人的簡介與雕像供人觀賞,腳下踩著的地板,時不時會鏤空出一塊,鋪上了一層厚厚的晶瑩剔透的玻璃,黑、白、灰三色的石子堆積一起。底部耀眼的燈光更讓石子籠罩上了一層朦朧的美。走出長廊,我又一次被震撼到了,沒想到,順德博物館這么現代的表皮下,隱藏的會是古色古香的藝術品。我有些迷茫,栩栩如生的藝術品帶給了我不真實的感受,我仿佛能透過這些藝術品,看到古代熱鬧的街市。越深入,我發現古代藝術給我帶來的震撼越大,也越來越讓我沉醉其中。碩大的迎親隊伍,氣氛是那么火熱,那些古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館藏文物展示廳里,古代的瓷器,上面都印刻著精美的花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件粉彩瓷器,鮮明的色調讓我喜不自勝,粉彩秀麗雅致,粉潤柔和,充分體現了中國制瓷工藝的精湛。在館藏書畫館里,那些名家們別具一格的畫讓我發自心底的喜歡。博物館里的古代茶文化、古代服飾、銅人......讓我感覺耳目一新,至今印象深刻。
滎經博物館文化藝術之旅(匯總15篇)篇十
今年暑假,大連的陰雨天實在是多,這個星期天好不容易盼來了個大晴天,我便和同學約好一起去大連自然博物館游覽。
大連自然博物館位于美麗的黑石礁景區,黑色的礁石,白色的浪花,燦爛的陽光,別致的建筑,我一下車便喜歡上了這里。
進入自然博物館,我們首先進入的是位于地下一層的東北展館。這個展廳主要介紹的是東北三省的動植物狀況。整個展廳是模仿原始森林布置的,加上蟲鳥的鳴叫,還有仿真的動物雕像,我們仿佛來到了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深深地被它迷住了!
接著,我們走進的是恐龍展廳,展廳里矗立著巨大的恐龍骨架,有劍龍、霸王龍等。在展廳的墻上有各種關于恐龍的解說、結構圖。當然,最有趣的還是那個恐龍的拼圖。在我們之前有好幾個人都因差一塊而放棄了。我們幾個好友通力合作,累的滿頭大汗,最后功夫不負有心人。耶!我們成功了!我們高興地合影留念。
然后我們又去了鯨魚展廳,看到了美麗的美人魚、巨大的鯨魚、聰明的海豚,了解了這些動物并不是魚,而是一種哺乳動物。接下來我們又參觀了濕地展廳、硬骨魚展廳、軟骨魚展廳和地球展廳。
這次的讓我受益匪淺,真是既開心又充實!
滎經博物館文化藝術之旅(匯總15篇)篇十一
春天是一個萬物復蘇、柳綠花紅的季節,是踏青的好季節,。這不,我們學校就舉行了一次春游活動。泡茶環節引人注目:首先把茶杯洗上兩次,再倒入兩至三克茶葉,要泡兩次。這樣,這杯茶就泡好了!聞一聞,一股清香立刻撲入鼻孔,喝一口,苦中帶點甜,甜中有些苦,味道非常好!
泡完茶,我們就象兔子般得沖向了綠草地,在綠草地上擺滿了豐盛的.宴席,小溪邊草地上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
滎經博物館文化藝術之旅(匯總15篇)篇十二
西安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國古都之首,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今天,我和爸爸媽媽經過一小時五十分鐘的飛行,我們來到了古都西安。
在媽媽的建議下,我們決定先去西安的古城墻上看看。那里的城墻很高,有些地方還有又長又粗的裂縫。城墻上,對著外面的那面是一凹一凸的,下面還有一個一個方形的小口,而朝著里面的那面卻很矮,上面即不是一凹一凸的,又沒有小口。城墻上還有許多城樓,在城墻的外面還有一條圍繞著城墻的“護城河”。城墻很長,我走了很多路都快走不動了,媽媽也后悔當初沒租輛自行車騎,如果要騎自行車繞城墻一圈,據說也要兩個小時。那時想下城墻也就沒那么容易啦。晚上,爸爸帶我們去吃了西安有名的“羊肉泡饃”,那里的饃需要自己動手撕,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撕得手都酸了,終于撕完了饃。西安的“羊肉泡饃”的確名不虛傳,味道鮮美。
第二天,我們參觀了“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它分為三個展廳和一些專題展廳,展出了許多歷史文物,藏品也非常豐富精美,濃縮了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精華。我們還去看了大雁塔,大雁塔因為地震,所以傾斜了。
第三天,西安下起了毛毛雨,天氣很冷。我們先去了華清池,然后就是我們這次來西安的重點了——參觀壯觀的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被喻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充分展示了人類的偉大。兵馬俑博物館一共有三個坑,三坑呈品字形排列。第一個坑很大,坑內有6000多兵馬俑,而且一個個都做工精細。可惜這些兵馬俑的兵器都項羽搶走了。第二個坑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它是由騎兵、戰車和步兵組成的多兵種特殊部隊。坑中的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均為首次發現。第三個坑,是軍事指揮部,坑里雖然只有少量的兵馬俑,但是秦俑坑中的精華。
第四天,我們跟著旅行社來到懿德太子墓,是乾陵的陪葬墓。我們又來到了“天下第一村”。接著就是我們今天的重點了——乾陵。乾陵,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座兩朝帝王、一對夫妻皇帝合葬陵。走完臺階即是一條平寬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這條道路便是“司馬道”。兩旁有華表1對,翼馬、鴕鳥各1對,石馬5對,翁仲10對,石碑2道。參觀完了乾陵我們又來到了法門寺,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圣地。
最后一天,我們游玩了回民街,街區內有大小形狀各異、年代不一的10座清真寺,約2萬名回民“依寺而居”,維持著原有的宗教傳統和生活習慣。在那里我們也品嘗到了許多美味的小吃。我和爸爸媽媽還去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走了走,那個公園很大,可惜現在已經沒有房子了。
五天的西安之旅很快就結束了,使我開闊了眼界,了解了人文歷史,欣賞了祖國河山,學到了書本以外的知識。
文檔為doc格式。
滎經博物館文化藝術之旅(匯總15篇)篇十三
快樂啟程。
2011年5月17日早上八點,我們懷著激動地心情踏上了開往青島的旅游大巴,開始了青島之旅――青島博物館之旅。
本次旅程共經過三個地方,即青島郵電博物館、青島海產博物館、青島博物館。在車上,我們又說有笑,講解員還帶我們玩游戲,大家玩的不亦樂乎。
碧海藍天,用這個詞來形容青島一點也沒錯。剛剛步入青島你就會感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無以言表,心里卻時時涌現著美美美。當然,此次的青島博物館之旅也無不讓人感覺精悍。
滎經博物館文化藝術之旅(匯總15篇)篇十四
“嘩啦啦嘩啦啦——”
早晨下著傾盆大雨,讓我們不得已,取消了本次西湖出游計劃,改為低碳。
低碳博物館不僅倡導我們生活要低碳環保,還展示許多高科技的產品。
來到低碳博物館,剛走進門就看到一些可以節能減排的高科技材料:太陽能充電寶、光伏陶瓷瓦……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一個叫氣凝膠的東西,很輕,一根狗尾草的絨毛就能把它舉起來!
我們還體驗了很讓人激動的vr產品——虛擬現實。工作人員給我戴上一個重重的、類似的墨鏡的vr眼鏡,讓我拿著一個類似遙控器的東西來把握方向,我好像就身臨其境一樣!好神奇!
來到二樓,是一個低碳生活的展廳,里面有一些交通工具:自行車、汽車、動車……,然后讓我們去駕駛,從而了解他們的排碳量。
除了這些,我們順便還深度地了解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但是我還是不太明白:為什么植物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陽光一照就能變成養料和氧氣呢?這估計就是植物讓我們覺得神奇的.地方吧。
來到三樓,我們就真正地領悟到高科技了!我們先去看了機器人跳舞,它們揮動著兩只胳膊,有些機械地動著。最讓人感到有趣的是,在表演完了以后,它們還會彬彬有禮地鞠個躬,真有禮貌!
我們還玩了一個叫虛擬更衣柜的鏡子,里面有各種各樣的小樂趣,比如,我按了一下特效鍵,結果讓媽媽變成了大胖子!真是一面神奇的鏡子呀!
很幸運,我們在vr的問卷調查中了大獎,換回了兩張電影票,我興奮極了,告訴媽媽想去看。
媽媽告訴我沒問題,但是只能看一個。于是我們去了巨幕影院,看了一部叫《小動物大英雄》的電影。誰也沒想到,我們竟然包場!感覺超酷!
我們的最后一站是策劃環保婚禮,他給我們幾個選項,看看誰的方案最環保!
走出低碳博物館,我心里總是有些舍不得:多么有趣的博物館呀!什么時候才能再來?
滎經博物館文化藝術之旅(匯總15篇)篇十五
這個周末,喜愛大海的我跟著爸爸,興致勃勃地來到航海博物館參觀。
一進航海博物館大門,就看見一艘高大的輪船,足有三十多米高,據說,這是仿造明朝鄭和下西洋時的帆船制作的,叫作“福船”,至今還能下海呢,它的壯觀真令人驚嘆不已!
走進大廳,我們發現,航海博物館以“航海”為主線,分為“航海歷史、船舶、航海與港口、海事與海上安全、海員、軍事航海”六大展館,設立有“漁船與捕魚、航海體育與休閑”兩個專題展區,還建有“天象館”、“4d影院”和“兒童活動中心”,哈哈,這真是老鼠掉到了米倉里,我拉著爸爸趕緊參觀起來。
一路走來,我不僅增加了各種航海歷史和船艦模型的知識,還參加了各種有趣的互動游戲。你看,我一會兒找“大副”學習打水手結,一會兒按照“船長”的要求模擬駕駛巡洋艦,還學會了發莫爾斯電碼,用六分儀觀測方位……玩得不亦樂乎!
時間過得飛快,在天象館看完了精彩的4d電影后,一天的參觀就要結束了!可我還意猶未盡——奇妙的航海世界里有著無窮無盡的奧秘,我一定會再來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