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稻草人讀后感篇一
葉圣陶爺爺的童話富有哲理,常常令人回味無窮。其中,最令我喜歡的還是《稻草人》。
我在生活中,常常不能將所有的精力放到自己的職責——學習上面去。
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突然有事,要出門一下。臨走前,特意交代我要先認真寫作業。我聽聞,便滿口答應。但等爸媽前腳剛走,我就待不住了,快步跑到書架旁,拿出書就看,完全忘了自己的答應的事了。等看到《稻草人》的時候,我的腦袋好像被猛拍了一下,頓時清醒了過來。于是我急忙轉身,回到書桌旁,開始認認真真地寫起作業來,并在心里不斷提醒自己:要認真。全神貫注地我快速的就完成了并不算多的作業,后來還得到了爸媽的表揚。
感謝葉老先生的《稻草人》,是它教會并提醒著我:要全神貫注,認認真真完成自己所應該完成的職責,才能去完成另外需要你的一些事情。
稻草人讀后感篇二
我上大學時,王媽媽去世了,王小暄開始去外省打工。那時我們還都沒有手機,唯一的聯絡方式就是通信。王小暄在信里說,家里給他介紹了女友,但女方要的彩禮太重,婚事又黃了。他還告訴我他的工作很累,每天要做12個小時,沒有休息日,工錢又少,有時還會拖欠。他說他的生活非常苦悶。
這時,我的大學生活五彩斑斕,灑滿了美好的陽光。我不想把自己的幸福訴說給失意的他,能做的也就是說一些蒼白無力的話,安慰他一切都會好起來。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的信越寫越短,最后那信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沒有了消息。等我再想起他時,王小暄已換了做工的地方,我們徹底斷了聯系。
大學畢業后,我去了南方工作。奶奶早已過世,家鄉沒有了親人,我再也沒有回去過。直到畢業十年后,高中母校校慶,班里聚會,我才又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
回來后,我輾轉打聽到王小暄的電話。他現在在縣城開了一家超市,當起了老板。見面那一刻,我們都很激動!眼前的王小暄比以前胖了好多,三十歲還不到,臉上已有了中年人的風霜。我們說了很多以前的往事和彼此的現狀,那些往事又將我們帶回到那些難忘的歲月。說完這些,卻都陷入了沉默,分別這些年,我們都有了太多不同的生活歷程,一時不知道說些什么才好。
我悲哀地感到,友誼已在我們中間出現了斷層。
分別時,我們互相留了電話,但遺憾的是不久我的手機丟失,我沒有了他的電話號碼。王小暄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我從沒有接到過他的電話。那次相遇就像夢中一樣,是那樣不真實。友情就這樣被灌進了歲月的河水,淡了,最后隨風飄散,不留一點痕跡。
人年齡越大,越愛回憶留戀從前的事情。如今的我常常想念我們曾經的友誼,以及某天下午那一望無際的麥田。
我想,人生其實就是一塊麥田吧,我就是在那田里守候的稻草人。在過往的歲月里,那些友情就像蝴蝶那樣曾經長久地陪伴過我,豐富了生命的色彩。而四季輪回,那些蝴蝶最終又飛走了,不知飛向哪里。我好想告訴那些飛走的蝴蝶,其實,我一直在這里等候,等候你回來。
稻草人讀后感篇三
《稻草人》一書是近代作家葉圣陶所作,全書共分為26個小故事。讀完以后,能感受到葉圣陶爺爺在故事敘述中生動的語言,讓讀故事的人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故事的情節,領略其中所要表達的情感。
這本書中,讓我感覺特別有意思的是《稻草人》和《新的表》這兩個故事。
《稻草人》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顆田間稻草人,運用了擬人化的寫作手法,給予稻草人情感的表達,通過大部分稻草人的心理對話,我們可以看得出,這是一個善良、盡職盡責、渴望美好生活的稻草人,他想幫助他多災多難的主人去趕走害蟲,他想幫助那咳嗽可憐的孩子和他的母親,他還想幫那個準備跳河的女人去呼救……可是,他只是一顆稻草人,只能拍打手中的稻草發出聲音,只能立在那里,一聲也發不出,一步也走不了,看著眼前的一切悲劇發生。
這個故事,看的同時也好像走入了當時的情境,看得出當時社會的窮苦,人們吃不飽、穿不暖、生病也不去治,還有人口買賣的情況出現。對比當下我們的幸福生活,祖國的強大,讓我倍感幸福,我們應該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新的表》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一個愚兒從不知道時間是什么,到最后,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學會看手表時間的故事。故事寫得生動鮮明,讓我能深切地看到,一個本來并不聰明的人,通過自己的堅持、努力,克服重重困難,學習到知識和技能的過程,這種精神,相比于我們正常的人來說,是多么地難能可貴,我們往往會忘記自己會比很多天生殘障的人幸福很多,總是給自己的困難找借口,這個故事讓我懂得,困難是自己給自己設置的,你如果怕它,它就強大,你如果堅定信心要打敗它,它就會怕你。
這個暑假,這本《稻草人》雖不是我唯一讀過的書,但卻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其中的這兩個小故事,就像鏡子一樣,讓我看到了今天我們少年一代的幸福,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一個正常的人,在一個幸福的社會里,我們要更加努力,好好學習,長大后用知識回報社會,為祖國的強大貢獻自己的才能。
稻草人讀后感篇四
這個寒假時間雖然很短,但我卻能游玩了許多名勝古跡,買了很多課外書,看了不少優美的文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葉圣陶寫的《稻草人》,稻草人的熱心腸令人感動,他的高度責任心令人敬佩,他的精神將會影響我的一生。
天氣涼了,稻草人發現漁婦和她的兒子沒吃沒喝,小孩又生病,他很想去幫助他們母子倆,可是,他和樹木一樣定在泥土里,無法完成他的心愿,就傷心地哭了。稻草人心地善良,他想幫助一切受苦受難的人。夜間,有個想不開的女人走到河邊,跳河自殺,正當女人準備跳河的時候,稻草人用力地搖著扇子,企圖叫女人不要自殺,但是沒用,最后那女人死了,稻草人也昏倒在田邊。稻草人一心想幫助別人,這種精神真感人。
現實生活中,我是個活生生的人,跟稻草人相比,我自嘆不如。到我們小組值周站崗的時候,我總是動來動去,走來走去,看見有人隨地亂扔垃圾,垃圾被風吹進門口時,我就轉頭看別的地方,假裝沒看見。我的責任心、工作態度顯然比稻草人要差上千倍。讀了《稻草人》之后,我知道在學習生活工作上我應嚴格要求自己,在站崗時,我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如見有垃圾飄進校園,立刻把垃圾撿起放進垃圾桶;第二,腰要挺直,背不靠墻,不可亂動;第三,見到老師要向老師問好,禮貌待人。做到這些還不夠的,我還繼續學習稻草人的精神。
稻草人的精神是非常崇高,時時處處為別人著想,生活中,如果每個人都能這樣,我相信世界將充滿著愛,世界也將會變得更加精彩。
稻草人讀后感篇五
暑假里,我耐不住對《稻草人》的好奇,于是每天拉著姐姐和我一起閱讀。《稻草人》是葉圣陶爺爺的一本童話集,里面有許許多多的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稻草人》這個故事。
稻草人是農民親手造的,他的骨架子是竹園里的細竹竿,他的肌肉、皮膚是隔年的黃稻草。破竹籃子、殘荷葉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臉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沒有手指,卻拿著一把破扇子——其實也不算是拿,不過用線拴住扇柄,掛在手上罷了。雖然他造的并不是十分精致、美觀,但他十分負責,比馬啊,狗啊好多了。一個滿天星斗的夜里,稻草人目睹了即將顆粒無收的稻田、急于抓魚給病重兒子充饑的漁婦、一個即將自盡的婦女,由于自身原因無法解救和幫助他們而感到自責。最后,稻草人因這一夜的焦慮與自責而心力交瘁,終于倒下了。
稻草人,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說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可惜的是:他自己的能力有限,只能一味的自責,雖然最終沒有得到很好的結果,但是他那顆積極勇敢的心始終在打動著我們。
對比現在,我才知道現在我們生活的美好和來之不易。和過去的生活簡直是無法相提并論。每到放學,看到立在家鄉田野上的稻草人可神氣了。他就像一個戰士一樣,在綠油油的田野上站崗,換上了一頂嶄新的帽子,穿上了專屬他的戰服,這樣看上去看得更加高大了,更加挺拔了,但是他的品質沒有變,依然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的,沒有半點倦怠。
由此我想到了做人要樂觀向上,遇到困難不能退縮,一定要相信自己并積極應對,只要竭盡其力,即使失敗了,也無怨無悔!
稻草人讀后感篇六
田那邊,弱小的老婦人蜷縮在船上,傷心欲絕。
田這邊,焦急的稻草人搖扇于田中,心如刀絞。
他知道,從那一年起,主人的生活便不好過了。那晚,月光甩下清冷的水袖,滑過山坡,滑過竹林,幽微的燈火暈在夜里。他望著主人的笑,想著今年美好的收成,再展望著未來的好生活。那晚,梨花開遍天涯,輕紗飄過河上。他的臉上,泛起了紅光。眼前,飄渺中,是美好的生活。
可一只飛蛾子,打破了一切,那稻谷上幾顆細卵,令他驚恐。他狂扇扇子,盡一切驅趕飛蛾,可這一切,無濟于事的,任憑飛蛾悠哉游哉,大搖大擺地飛走。他沒趕走它,他不能趕走,他沒資格趕走,他知道,他只是一捆無用的稻草,佇立在那,但他盡力了。
冷風中,那個聲音,更使他心如刀絞,左右為難。那是一對貧窮的母子。聲聲咳嗽,使他更為焦,更為急。他同情母,憐惜子,同情鯽魚,更同情自己的主人——可是無能為力。漸漸地,鯽魚在桶中難受,莊稼在地里難受,孩子在船中難受,他,在心中難受。
我讀此文,不禁難受,不禁同情。可是你想啊,這就是一個時代的標簽,一切都是難受的——那是不好受的時代。
不禁感嘆,不禁珍惜。漢嘆當時疾苦,惜當今來之不易。所以然,讓我們不忘初心,一步,一步,再一步,砥礪前行!
稻草人讀后感篇七
今天,我讀完了《葉圣陶經典作品選》,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稻草人》這一篇。
《稻草人》是個悲傷的故事,主要說了稻草人的主人——一位老太太,她的丈夫、兒子都去世了,她十分傷心,好多年沒笑了。稻草人不喜歡看著主人那陰沉、悶悶不樂的臉。
一年,她的稻子快成熟了,稻草人覺得主人一定能笑了,心里愉悅極了。一個夜晚,它看見蟲子把稻谷啃光了。它還看到了漁婦和病孩子、被賣了的女人、奄奄一息的卿魚,他昏過去了。
文中的主人公稻草人十分善良,他想幫助所有人,他因為蛾子吃了稻谷,很傷心;因為漁婦的病孩子一口茶也喝不成,哭得更痛心了;因為卿魚快死了,他很心酸;因為一個女人要尋死,他又心驚肉跳。他恨自己無能,不然,他愿意把自己的全身奉獻給大家。他是多么善良,多么忠誠!
這篇文章寫出了20世紀20年代中國的墮落,勞動人民身處于水深火熱中,和現在的科技發達的生活截然不同!一想到故事中那可憐的人們,我也像稻草人一樣把心勒緊了,我似乎聽見了他們在哭喊,聲音撕心裂肺!
稻草人的精神值得我學習,我喜歡這個可愛的、愿意為人們做一些貢獻的稻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