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昆蟲記讀后感800字字篇一
相信這本書對你并不陌生,它的作者法國的亨利·法布爾。單單從書名上看,就已經開門見山,很直白地告訴你:這是一本關于昆蟲的書。從內容上看,也是精彩絕倫。《昆蟲記》里面的內容絕對不是你所想象的枯燥,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從標題上就能引發人們的好奇心,比如:天才的紡織家、萬能的幾何學家、聰明的電報學家等等。在這本書里,有我前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昆蟲;當然也有我喜歡與害怕的昆蟲。作者法布爾一共向我們介紹了28種昆蟲,每一種昆蟲他都仔細觀察,比如下面這一段:“這種小圓柱好像小小的手電筒,大的約有一寸長,五分之一或六分之一寸寬,裹在一對對松針的根部。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里略透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著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作者的仔細觀察,再加上運用多個比喻的修辭手法,使作者描述的畫面立馬就浮現在腦海中。
法布爾不僅僅是觀察仔細,運用的修辭手法也很棒,除了比喻,還有擬人等修辭手法,把昆蟲擬人化,使文章趣意盎然,也讓讀者很想再往下讀。比如:“它對每一位來客說:‘把你的蜜蜂黑腳伸給我看,否則我就不讓你進來。’只有當它認出這是它家的一員時,它才會開門,否則它是絕不會讓任何外客進入到它家里去的。你看!在洞旁走過一只螞蟻,它是一個大膽的冒險家。它很想知道這個散發著一陣陣蜂蜜香味的.地方究竟是怎樣的。‘滾開!’老蜜蜂搖了搖頭說道。”這里的擬人化語言體現了老蜜蜂的盡職盡責以及對“家庭子女”的熱愛。
《昆蟲記》這本書令我認識了許多昆蟲,也讓我領略了我所知道的昆蟲的不一樣的風采。法布爾執著探索的精神也深深震撼了我。
昆蟲記讀后感800字字篇二
在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一一《昆蟲記》,作者用鮮活的語言、幽默的筆調描述昆蟲的種類、特征、習性、婚習、繁衍和死亡,記錄了昆蟲真實的生活,是一本包涵著豐富知識的科普讀物。要了解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想必要花很長的時間與精力去觀察他。那對于本書的作者法布爾去了解一只昆蟲的生活習慣,那不是比去了解一個人要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嗎?可以感受到這本書的來之不易。在譯后記中,說道:法布爾行走在田間,雙手十分靈巧,時而撥開草葉和石頭,尋找昆蟲的蹤跡,時而趴在地上,盯著昆蟲洞穴如癡如醉地看上半天。法布爾竟然能對這些毫不在值得一提的昆蟲這么感興趣,是為什么呢?
在研究中,他細心觀察每一個小小的昆蟲,他對于一件事情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是什么勇氣,讓法布爾如此仔細,如此醉心地觀察昆蟲們的習性生活。原來是那顆熱愛科學的心!為了得出正確的結論,他需要經過無數次的實驗。一次實驗失敗了,轉身又設計下一次。這種嚴謹審慎、堅韌不拔的科學態度是多么令人佩服!
對于我們,也要學他的精神,對學習也同樣熱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合理利用時間。總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抱著嚴謹、認真的態度去學習,也會像法布爾一樣大有所為!
再一說到昆蟲,我就很討厭,比如蚊子、蟬、蜘蛛……但讀了這本書,就會對他們有了其他的了解。我就來說說蟬吧,蟬在夏天總是在“唱歌”,雖然在作文中經常寫到蟬總是在夏天唱著交響樂,委婉動聽。但我認為它越唱就越令人生厭!后來才知道,因為蟬成長到能叫的時候是要經過很多年的蛻變的,非常不容易。所以一旦能叫就叫得大聲,因為夏天一過,它們就會死去的。現在就算是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候,蟬天熱的時候正是時機,它們不停的鳴叫是為了獲得異性的關注,以求配。現在正是暑假,的確蟬唱的很大聲,我只能靜靜的欣賞嘍!
在這本書里學到了作者法布爾的科學精神,還有小昆蟲有關它們的故事和秘密,世界上還有許多沒被發現的昆蟲,就等著我們去探索和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