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不僅可以培養我們的寫作能力,還可以培養我們的閱讀和理解能力,讓我們更好地欣賞和分析他人的作品。1.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旨在為大家提供寫作的參考和借鑒,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啟示和靈感。
四年級語文知識點詳解(通用17篇)篇一
規律泛出習慣飛箭花苞程度明媚留心盛開精確研究觀察推斷氣候俊俏活潑機靈。
蕩漾爛漫掠過偶爾圓暈映襯鮮艷烏黑翅膀吹拂灑落聚攏展開趕集煙雨樓臺酒旗。
二、近義詞。
和煦(暖和)青翠(蒼翠)回蕩(回響)希望(期望)輕快(輕松)伴隨(陪伴)清新(新鮮)增添(增加)泛出(露出)綻開(開放)天真(單純)留心(注意)立即(立刻)鄭重(莊重)。
大概(大約)明媚(明麗)頃刻間(剎那間)俊美(俊俏)機靈(機智)聚攏(聚集)。
偶爾(偶然)午天(中午)爛漫(燦爛)映襯(襯托)生趣(情趣)也許(或許)精確(準確)。
忽然(突然)。
三、反義詞。
和煦(寒冷)輕快(沉重)清新(混濁)歡聲笑語(愁眉苦臉)。
天真(老練)鄭重(輕率)綻開(彌合)精確(粗略)烏黑(雪白)。
俊俏(丑陋)聚攏(分散)活潑(呆板)偶爾(經常)快樂(悲傷)。
參天(低矮)希望(失望)明媚(昏暗)明白(糊涂)機靈(愚笨)。
四年級語文知識點詳解(通用17篇)篇二
詞語:
1.要求掌握“詞語盤點”中“讀讀寫寫”的詞語,了解“讀讀記記”的詞語。
2.積累下列詞語。
(1)帶“信”的詞語:語文園地二“趣味語文”(p33);。
(2)與戰爭有關的成語:語文園地四“日積月累”(p80);。
(3)形容人的精神與意志的成語:語文園地七“日積月累”(p136);。
(4)手不釋卷:語文園地五“成語故事”(p97);。
(5)鵬程萬里:語文園地七“成語故事”(p137)。
3.找反義詞:第23課“課后思考題”之選作題(p123);。
4.體會詞語的.表達效果:
(2)體會副詞的表達效果:語文園地三“我的發現”(p49);。
四年級語文知識點詳解(通用17篇)篇三
壯麗—壯美奇特—奇異堪稱—號稱。
呈現—展現千姿百態—形態萬千。
逼近—接近顫動—抖動展示—展現。
留戀—依戀不可計數—不計其數。
威武—威嚴模糊—迷糊沉靜—寂靜。
鎮靜—鎮定笑盈盈—笑瞇瞇。
神秘—神奇籠罩—覆蓋恢復—復原。
映襯—襯托預料—預測陸續—繼續。
熱鬧—喧鬧時?!洺?。
仿佛—似乎顫動—跳動。
四年級語文知識點詳解(通用17篇)篇四
小學頻道為各位同學整理了最新四年級語文復習知識點成語,供大家參考學習。更多小學請關注小學頻道。
遠近聞名、積少成多、左鄰右舍、里應外合、黑白相間、頭重腳輕。
2、含近義詞的成語——生龍活虎胡言亂語東奔西走千言萬語。
3、表示高興的'成語——興高采烈眼開眼笑欣喜若狂喜出望外揚眉吐氣。
4、三字俗語:紅眼病、摔跟斗、笑面虎、碰釘子、墻頭草、順風耳、千里目。
5、表示性格特點的成語。
活潑可愛能說會道溫柔體貼心靈手巧虛心好學精明能干。
6、關于動物的成語。
望子成龍來龍去脈群龍無首龍飛鳳舞如虎添翼。
調虎離山騎虎難下照貓畫虎天馬行空汗馬功勞。
馬到成功老馬識途牛刀小試笨鳥先飛呆若木雞。
膽小如鼠。
7、描寫四季特點的成語:
春:春暖花開春色滿園花香鳥語花紅柳綠百花盛開。
夏:驕陽似火暑氣逼人烈日當空綠樹成蔭。
秋:秋風送爽秋高氣爽秋色宜人春種秋收。
冬:冰天雪地寒氣襲人寒冬臘月白雪皚皚鵝毛大雪。
四年級語文知識點詳解(通用17篇)篇五
把字句:用把字將動作和對象提到動作前面,并在動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將接受動作的對象提到動作發生者的前面,并在動作發生者的前面加上一個被字的表被動的句子類型。
把字句、被字句、陳述句有密切的關系,可以互相轉換,但意思不能改變。
例如:媽媽對小明說:你的作業要盡快完成,明天,我要帶你去學鋼琴。
改成轉述句是:媽媽對小明說他的作業要盡快完成,明天,媽媽要帶他去學鋼琴。
注意點:一是改變標點,不用冒號和引號,改用逗號;二是改變人稱,把你我改成他媽媽即與引號前的人稱一致起來;三是需要時可作少量的'文字改動。
在公共汽車上,看到一位老太太上車,一個小學生連忙讓座,應怎么說呢?
應說:老奶奶,請您坐這兒!
注意點:如說喂,老太婆,坐這兒來!就很沒有禮貌。我們在與人交往時,要學會使用請打擾對不起謝謝沒關系,接電話時,要用您好!請問等。
例如:他是三好生。
改成:他難道不是三好生嗎?
又如:想想過去,看看今天,我激動,感到自豪。
改成:想想過去,看看今天,我怎能不感動,怎能不感到自豪呢?
注意點:陳述句改成反問句,要把句中表示肯定的詞改成表示否定的詞,句末的句號改成問號,并加上嗎、呢等。也可以在句子開頭加上難道等。反之,把句子中表示否定的詞和句末的嗎、呢等去掉,把問號改為句號。
例如:1、年輕的媽媽請大夫。2、大夫給孩子看病。
合并后為:年輕的媽媽請大夫給孩子看病。
注意點:第一句中動詞請的后面是大夫,第二句句首也是大夫,所以去掉一個大夫。
例如:戰士們摸進山坳潛伏下來。
注意點:這一句中有摸,潛伏,是戰士們的兩個連續動作,這一類句子中間不加逗號。注意與這一句相區別:她一邊看書,一邊聽音樂。這是同時進行的動作,無先后之分,因而不是表示連續動作。
1、我說:爸爸,也許它不會死(提示語在前)
2、爸爸!我說,也許它不會死(提示語在中間)
3、爸爸,也許它不會死 我說。(提示語在句末)
注意點:提示語位置
1、校園是美麗的,這里,,。
2、學生是可愛的,他們,,。
3、老師是令人尊敬的,他們,,。
答案提示:
1、綠樹成蔭,繁花似錦,教室明亮。
2、學習刻苦,天真活潑,尊敬師長。
3、和藹可親,知識淵博,教學嚴謹。
注意點:要學會運用聯想、想像,使句子生動形象。
寫法一:(比喻句)一道道閃電劃破漆黑的夜幕,一陣陣沉悶的雷聲如同戰鼓轟鳴,接著便下起了瓢潑大雨。
寫法二:(擬人句)一道閃電,一聲清脆的雷鳴,天神猶如接到命令,立刻撕開天幕,把天河之水華沙傾注到人間。
注意點:要多讀題目,平時多觀察周圍,才能用得自然貼切。
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四年級語文知識點詳解(通用17篇)篇六
草翠花開局促不安毫不相讓一日三餐從容不迫。
揚長而去空空如也供養不周不勝其煩談何容易。
架子十足屏息凝視變化多端枝折花落氣魄雄偉。
神清氣爽金碧輝煌隱隱約約姿態不一山洪暴發。
清波漾漾理所當然平安無事突如其來骨肉同胞。
血脈親情帝國主義燈紅酒綠熱鬧非凡風和日麗。
耀武揚威得意揚揚振興中華呼風喚雨出乎意料。
農耕社會騰云駕霧程控電話歸根到底欣喜若狂。
形態各異人聲鼎沸山崩地裂不容置疑神秘莫測。
神來之筆千姿百態人跡罕至應接不暇坐臥不安。
消磨時光不可思議精神大振枉費心機引吭大叫。
慢條斯理趁其不備神態自若電話號碼浩如煙海。
枝敗葉久經沙場南征北戰所向披靡若有所思。
殊死拼搏號啕大哭恍然大悟協調有序形單影只。
和睦相處患難與共收益匪淺年少氣盛年逾古稀。
四年級語文知識點詳解(通用17篇)篇七
字詞:
重點句子:
松鼠跑得太慌張,腰被帽子上的綢帶纏住了。它一跑,帽子也被拖走了。孩子們追呀追呀,一直追到松樹林里。松鼠更慌了,急忙爬上一棵松樹,帽子也被帶到樹上去了。
他們走到那棵松樹下面一看,松鼠不在了。這回,那只大松鼠可沒有再把帽子帶走,綢帶掛在樹枝上,帽子像一只籃子似的吊著。
字:瑩、摘、滾、懶、溜、砰、鉆、睜、芽、猛、慢。
詞:豌豆、結實、震動、神氣、高興、槍筒、裂縫、厲害、可憐、晃動、窗臺、感謝。
重點句子:
1、最小的一顆呢?他想了想,說:“我可不想飛到太陽里去,也不想跑得很遠很遠,當然,也不能光想著睡覺哇。我要是能為大家做點兒事,就高興了。”
2、最小的那顆豌豆,飛到了一座小樓的窗臺上,骨碌一下,滾到一條裂縫里,那裂縫里有點兒泥巴,上面還長著青苔。小豌豆在這里住下了。
3、小樓里住著一個小姑娘,病得很厲害,已經在小屋里躺了一年多了,下不了床,連坐也坐不起來。她小臉兒瘦瘦的,黃黃的,全身一點兒力氣也沒有,多可憐哪!連媽媽都以為她活不長了。
4、真的,小豌豆開出了粉紅色的小花。小姑娘高興極了,她扶著窗臺,慢慢地,慢慢地,站起來了!就這樣,小豌豆長大了,小姑娘的病也慢慢地好了。
5、小豌豆呢,輕輕地點著頭,好象在說:“我就想著給別人做件好事嘛。讓你看到我綠色的葉子,讓你看到我粉紅色的花,讓你跟我一樣,長啊,長啊,長得好起來,我就非常高興了。”
主要內容:
《一顆小豌豆》講述了一顆小豌豆在一座小樓的窗臺裂縫里發芽、長葉、開花;房間里住著一位病得很厲害的小姑娘,小豌豆頑強的生命力,使小姑娘鼓起勇氣,戰勝病魔,小豌豆從中得到了快樂。
生詞學習:
明媚、春光、翅膀、哀傷、雪白、藍天、飄飄悠悠、艱難險阻、千山萬水、弧線、祝福。
重點句子:
爸爸說雪兒是一只信鴿。信鴿是不怕任何艱難險阻的,能夠飛越千山萬水,忠實地為人們傳遞信息,所以人們稱它們是“藍天信使”。于是,我更盼著雪兒的傷快點兒好起來。
啊,我為雪兒歡呼!你看它那雙翅膀被春風高高地托起,在藍天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
雪兒又飛回陽臺,轉著圈兒咕咕直叫。我望著它那金黃的眼珠,喃喃說道:“雪兒,你去吧,藍天才是你施展本領的地方。”
四年級語文知識點詳解(通用17篇)篇八
aabb:恍恍惚惚郁郁蒼蒼蹦蹦跳跳勤勤懇懇隱隱約約原原本本形形色色口口聲聲。
abcc:可憐巴巴生氣勃勃得意揚揚空空如也人影綽綽清波漾漾千里迢迢。
abac:自由自在如怨如訴無憂無慮無邊無際無影無蹤不聞不問。
aabc:涓涓細流簾簾飛瀑躍躍欲試滔滔江水空空如也。
語搭配(的、地、得)。
(皚皚)的雪山。
(奔騰)的江水。
(標準)的答案。
(長長)的堤岸。
(刺骨)的寒風。
(蔥郁)的樹叢。
(繁華)的城市。
(沸騰)的溫泉。
(高大)的城樓。
(古怪)的性格。
(關注)的熱點。
(歡樂)的笑聲。
(金碧輝煌)的宮殿。
(敬愛)的老師。
(漫長)的嚴冬。
(美好)的情感。
(美麗)的公園。
(美麗)的畫面。
(暖和)的地方。
(親愛)的同學。
(輕快)的音樂。
(輕微)的響動。
(熱烈)的掌聲。
(熱鬧)的市場。
(熱切)的愿望。
(熱情)的接待。
(希望)的火種。
(嚴重)的疾病。
(有名)的長廊。
四年級語文知識點詳解(通用17篇)篇九
課文理解及原文填空。
1、《桂林山水》一文是按總分總的順序寫的。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是居第一位的意思。
大海——波瀾壯闊??西湖——水平如鏡??泰山——峰巒雄偉??香山——紅葉似火
作者用運用了對比的寫法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點。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這樣的山指?奇、秀、險?的山,這樣的水指?靜、清、綠?的水。
2、《記金華的雙龍洞》是按游覽的順序寫的。
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
3、《中彩那天》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
4、做人要做萬年牢就是告訴我們要做個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
5、《尊嚴》一課使我明白:做人要做一個?有尊嚴?的.人。
6、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7、自然之道就是指大自然的規律,它告訴我們不能破壞大自然的規律。
8、人們由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從青蛙的眼睛得到啟示,發明了“電子蛙眼”;從鯨的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流線型船體,這樣的科學就叫仿生學。
9、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是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表現了中國孩子熱愛和平的思相感情。
讓那已經能夠聽到腳步聲的21世紀,為戰爭敲響喪鐘,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
10、讀了《觸摸春天》一文,我明了這樣一個道理: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11、《生命 生命》一文通過飛蛾求生、磚縫中的瓜苗、傾聽自己的心跳三個事例告訴我們要珍惜生命,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12、《花的勇氣》,激勵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要不怕困難,勇往直前。
13、《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讓我明白了對權威要尊重,但不應該盲從,我們要學會獨立思考。
14、《全神貫注》,告訴我們無論學習或是做事都要有全神貫注的態度。
15、學習《魚游到了紙上》,我明白了做事要勤奮專注、一絲不茍。
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
16、《紀昌學射》寓意是:無論學什么技藝,都要從基本功入手,勤學苦練。
17、《扁鵲治病》寓意是:我們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從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18、《漁夫的故事》告訴我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不可戰勝的。
19、學了《“打掃”森林》,我明白了要維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20、《鄉下人家》一課使我了解到: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四年級語文知識點詳解(通用17篇)篇十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作者簡介:
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詩文都寫得很好,詩以七絕最為出色。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注釋:
1、山行:在山里走。
2、寒山:深秋時節的山。
3、徑:小路。
4、坐:因為、由于。
5、于:比。
譯文:
彎曲的石頭小路遠遠地伸至深秋的山巔,在白云升騰的地方隱隱約約有幾戶人家。
停下馬車來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霜染后楓葉那鮮艷的紅色勝過二月春花。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詩:
1、首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昂弊贮c明深秋季節;“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車游山。
2、次句“白云生處有人家”,描寫詩人在山中行走時所看到的遠處風光。一個“生”字,形象地表現了白云升騰、繚繞和飄浮種種動態,也說明山很高?!坝腥思摇比謺谷寺撓氲酱稛熝U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坝腥思摇比诌€照應了上句中的“石徑”,因為這“石徑”便是山里人家的通道。
3、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字解釋為“因為”。因為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這句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它蘊含多層意思:
(1)點明前兩句是白天所見,后兩句則是傍晚之景。
(2)因為傍晚才有夕照,絢麗的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才格外美麗。
(3)詩人流連忘返,到了傍晚,還舍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紅葉喜愛之極。
(4)因為停車甚久,觀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葉紅于二月花”這樣富有理趣的警句。
4、“霜葉紅于二月花”,這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為什么用“紅于”而不用“紅如”?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于”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給讀者啟迪和鼓舞。
復習目標:
1、全面復習本冊書要求會認的450個生字,要求會寫的350個生字,并能用常用字組詞或者說話。
2、復習鞏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結合《語文園地》中出現的思維訓練,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知識梳理和擴散練習,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4、總結延伸閱讀和習作的練習方法,培養學生閱讀和習作的能力。
復習時間:12月18日到1月10日。
復習形式:
以單元復習為主,歸類復習為輔,滲透學生的思維訓練。不讓學生硬性抄寫和機械記憶,培養學生復習的興趣。讓學生比較輕松的度過復習階段。
復習內容:
1、夯實語文基礎知識,加強看拼音寫詞語和生字組詞的訓練。
2、以課文為本,對每篇課文內容進行梳理概括,了解閱讀的基本方法。
3、對學生進行字詞句的訓練,并能根據句子表達的內容填出相應的詞語。
4、抓住《語文園地》的練習特點,以歸類的形式激發學生復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主動閱讀課外書籍,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復習類型。
1、看拼音寫詞語或者簡單的句子。
2、區別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并能用其組詞。
3、結合課后練習和日積月累的內容,變換形式進行填空練習。
4、古詩的吟誦和填空練習。
5、重點課文的理解和閱讀練習。
6、看圖,寫幾句話。
7、查字典練習。
復習措施。
1、緊扣課后練習和綜合復習,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強的查漏補缺的復習工作。
2、對學生易錯易忘的字詞進行比較,增強學生的記憶力。
3、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布置自主性作業,滿足不同學生的復習需要。復習內容要有階段性,體現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
4、閱讀訓練的內容多樣,幫助學生建構最基本的閱讀概念,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5、以看圖寫話為核心,鼓勵嘗試大膽想象,旨在培養學生各異的思維方式。
復習過程:
1、字詞部分:看拼音寫詞語、查字典、根據偏旁寫字組詞、加偏旁組詞、形近字組詞、填上適當的詞、選字填空、寫出近義詞、按要求寫詞、補充成語、劃去不同類的詞語等。要求全體過關。
2、句段部分:連詞成句、補充句子成分、組詞造句、加標點、照樣子改寫句子等。進行專項練習。
3、寫話:整理句序、看圖寫話等。平時多強調。
4、模擬試題。
四年級語文知識點詳解(通用17篇)篇十一
句子。
1、李老師正忙著改作業呢!
小雞正忙著吃蟲子呢!
我正忙著寫作業呢!
3、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了。
天氣漸漸熱起來了。
小樹漸漸長高了。
4、王二小一邊放牛,一邊幫助八路軍放哨。
小朋友們一邊唱一邊跳。
小鳥一邊飛一邊叫。
他一邊說一邊笑。
媽媽一邊洗衣服,一邊唱歌。
5、他畫的海那么藍那么寬。
他畫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寬廣。
西瓜長的那么大,那么圓。
蘋果那么香那么甜。
6、他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種。
我十分用心地讀書。
他十分高興地回家去了。十分——特別——非?!裢?。
8、我已經長大了。
春天已經到了。
9、月兒彎彎的像小船。傘。我們像花兒一樣美麗。
四年級語文知識點詳解(通用17篇)篇十二
四字詞語:荒蕪人煙 滿不在乎 無可奈何 東張西望 東翻西找 東躲西閃
齜牙咧嘴 目不轉睛 見勢不妙 四下逃散 贊不絕口 人山人海 歡呼雀躍
自投羅網 浩浩蕩蕩 四面八方 驚心動魄 成群結隊
1、補充句子,再說說這樣填寫好在哪里?
節日的北京,人()花()。
運用了()修辭手法
1839年6月的一天,廣州城()。
運用了()修辭手法
夜深了,整個山村都()。
運用了()修辭手法
海浪被()了,()著向岸邊()來。
運用了()修辭手法
2、修改病句。(在原句上用修改符號修改)
放學了,我們組留下來掃地做值日。
我們幾個分工和作,有的灑水,有的擦桌椅和門窗。
不一會兒。教室被我們已經收拾的干干凈凈了。
早晨,媽媽囑咐我說,陰沉沉的天氣,可能要下雨,你代上雨傘吧!
這本書我看了三便,真有點兒喜愛得愛不釋手。
3、有關理想的格言。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法】拿破侖)
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俄】列夫·托爾斯泰)
理想必須要人們去實現它。這就不但需要決心和勇敢,而且需要知識。(吳玉章)
xxx我們向您致敬,把自己辦人物手抄報的過程寫下來。
四年級語文知識點詳解(通用17篇)篇十三
第2單元——以誠待人第6單元——鄉村生活。
第3單元——大自然的啟示第7單元——執著追求。
第4單元——戰爭與和平第8單元——故事長廊。
單元作文分類。
1、第1單元——校園之景(寫景)5、第5單元——熱愛生命的人和事。
2、第2單元——寫心里話6、第6單元——鄉村風景或鄉村生活。
3、第3單元——觀察與發現7、第7單元——我敬佩的一個人。
4、第4單元——看圖寫想象8、第8單元——自由表達。
單元心得體會。
1、學習了第1單元,我感受到了祖國的風景是那么的奇妙無比,引人入勝。
2、學習了第2單元,我懂得了做人要做一個誠實講信用的人。
3、學習了第3單元,我感受到了只要你細心觀察、用心思考,就會有所發現。
4、學習了第4單元,我體會到了我們要熱愛和平、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5、學習了第5單元,我體會到了我們要熱愛生活,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6、學習了第6單元,我體會到了鄉村的風光是如此的獨特迷人、自然和諧啊!
7、學習了第7單元,我體會到了無論學習或是做事,都應該認準目標,執著追求。
8、學習了第8單元,我從這些故事當中體會到了做事、做人的道理,領略故事是多么的引人入勝啊!
四年級語文知識點詳解(通用17篇)篇十四
昂首東望。
蹦蹦跳跳。
變化多端。
不可思議。
不容置疑。
不勝其煩。
草翠花開。
趁其不備。
程控電話。
尺有所短。
崇山峻嶺。
出乎意料。
從容不迫。
寸有所長。
得意揚揚。
燈紅酒綠。
帝國主義。
電話號碼。
風和日麗。
風平浪靜。
供養不周。
骨肉同胞。
歸根到底。
毫不可惜。
毫不相讓。
號啕大哭。
浩如煙海。
和睦相處。
橫貫江面。
呼風喚雨。
患難與共。
恍恍惚惚。
恍然大悟。
架子十足。
金碧輝煌。
筋疲力盡。
精神大振。
久經沙場。
局促不安。
舉世無雙。
涓涓細流。
可憐巴巴。
鏗鏘有力。
空空如也。
枯枝敗葉。
狂風大作。
理所當然。
簾簾飛瀑。
綠樹成陰。
慢條斯理。
漫天卷地。
美味佳肴。
南征北戰。
年少氣盛。
年逾古稀。
農耕社會。
平安無事。
屏息凝視。
齊頭并進。
氣魄雄偉。
千姿百態。
勤勤懇懇。
清波蕩漾。
熱鬧非凡。
人跡罕至。
人聲鼎沸。
人影綽綽。
如怨如訴。
若隱若現。
若有所思。
山崩地裂。
山洪暴發。
身材魁梧。
神來之筆。
神秘莫測。
神清氣爽。
神態自若。
生氣勃勃。
受益非淺。
殊死拼搏。
水天相接。
隨遇而安。
所向披靡。
談何容易。
滔滔江水。
騰云駕霧。
突如其來。
枉費心機。
鮮果飄香。
鮮花盛開。
享譽世界。
消磨時光。
協調有序。
欣喜若狂。
形單影只。
形態各異。
雪花飛舞。
血脈親情。
揚長而去。
耀武揚威。
一日三餐。
引吭大叫。
引人注意。
隱隱約約。
應接不暇。
四年級語文知識點詳解(通用17篇)篇十五
分類:
5、abcc生機勃勃小心翼翼氣喘吁吁神采奕奕碩果累累。
6、abab丁零丁零討論討論研究研究。
7、abac無權無勢如泣如訴無始無終自言自語。
五、分類成語:
1、“言”:言為心聲欲言又止三言兩語不言而喻廣開言路肺腑之言金玉良言暢所欲言仗義執言(慷慨陳詞一吐為快)。
4、“眼”:眼明手快眼高手低眼花繚亂眼疾手快火眼金睛見錢眼開賊眉鼠眼。
5、“目”:目瞪口呆目不轉睛目不識丁一目十行一目了然一葉障目。
六、歷有關智謀的成語。
圍魏救趙破釜沉舟調虎離山偷梁換柱關門捉賊空城計金蟬脫殼釜底抽薪。
擒賊擒王拋磚引玉調虎離山打草驚蛇順手牽羊笑里藏刀隔岸觀火暗度陳倉。
無中生有聲東擊西趁火打劫以逸待勞欲擒故縱李代桃僵渾水摸魚借尸還魂。
七、詞語搭配。
新鮮的空氣藍藍的天空動聽的歌聲碧波蕩漾的湖水可愛的精靈軟綿綿的被子。
說不出的滋味輕柔的弦靈巧的手樸素的話潔白的帆。
四年級語文知識點詳解(通用17篇)篇十六
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側:側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識:不能認識,辨別。
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
緣:因為;由于。
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西林:西林寺,在現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里墻壁上的。
《題西林壁》鑒賞。
此詩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結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馳騁想象的空間。這不僅僅是游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由于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一。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升華為理性王國里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志、言情為特點的話,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后另辟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额}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四年級語文知識點詳解(通用17篇)篇十七
天堂—地獄模糊—清晰兇猛—溫柔。
平靜—動蕩人聲鼎沸—雅雀無聲。
熟悉—陌生炎熱—寒冷置疑—確切。
逼近—遠離人跡罕至—人來人往。
茂盛—稀疏燦爛—晦暗天堂—地獄。
應接不暇—應付自如愛好—厭惡。
下去—上來鎮靜—慌張兇狠—和善。
模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