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做一天家長的心得體會篇一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一個好的習慣會讓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受益終身,一個壞的習慣,會徒增許多彎路和挫折。作為家長的我們不僅僅要讓孩子在人生的最初構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要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比如:孩子回家后自覺完成作業,不拖拉,完成后認真檢查作業。要讓孩子在不經意的小事中培養構成良好的習慣。都說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期望透過努力能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二、培養孩子成功的自信
在現實中,要不斷地鼓勵孩子,給孩子以自信,讓她找到學習的樂趣,嘗到學習帶來的甜果。孩子有許多事情做得不好,我們要適時地幫忙孩子并以欣賞的目光來看孩子的成功點,使其不斷自信。
三、尊重理解相信孩子
此刻孩子的學習任務和壓力比我們那時多得多,作為一名好家長,要多陪陪孩子,陪孩子看書、學習,多與孩子溝通,坐下來與孩子一齊分享學習的快樂。對于孩子合理的愿望與要求,家長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思考,盡量予以滿足。答應孩子的事,無論如何都要守信,對于孩子的學習成績要理性分析,要以平常心來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淡化成績觀,注重孩子的綜合素質、各方面學習潛力的培養。
雖然這樣說,但在實際中,以上的這些我都做得不是很好,在必須程度上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我會在下一學期注意的,期望學校能繼續搭建家校溝通的平臺,構成合力,共同實現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長。
做一天家長的心得體會篇二
尊敬的園長、各位老師、以及我們天真可愛的孩子們:
大家好!我是劉曦珠的媽媽,很榮幸能夠作為家長代表在此發言,也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代表我們班的家長表達對幼兒園以及各位老師的感謝,感謝你們辛苦的工作,感謝你們對幼兒教育的熱愛和投入,感謝你們給所有的孩子帶來一段豐富多彩、健康快樂的幼兒園生活。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女兒在幼兒園已度過了精彩的三年時間。三年前,她還是一個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會的小孩子,經過老師的培養和教育,關心和鼓勵,讓孩子們在興趣中學習,在學習中掌握知識。現如今,她已成為一個具有多方面本領的小大人了!這三年,也是孩子在幼兒園里接受新知識、接觸新事物的啟蒙階段。學做操、學識字、節目表演、珠心算比賽、做游戲、做手工等等,豐富的活動令孩子們的幼兒園生活多彩多姿,既培養了孩子們的技能和適應能力,還完成了幼小銜接的平穩過度。
在這里,請允許我代表所有的家長,向所有辛勤付出的老師們深深地鞠上一躬,真誠地說一聲:“謝謝,老師你們辛苦了!”
孩子們,你們即將畢業,馬上就要結束曾經給予你無限溫暖,無限關懷的幼兒園生活了,相信,此時的你們一定有著很多的不舍。舍不得離開疼愛你、關心你和照顧你的老師,也舍不得離開幫助你、喜歡你和牽掛你的小朋友,那么,借此機會請和我一起大聲說吧:“老師,你們辛苦了!老師,我們愛你!”
作為家長,我們多想讓孩子們長久的停留在“送變電幼兒園”的溫床中啊!可是小鳥在一天天長大,它終究有一天要高飛;我們的孩子也一天天在成長,也不得不離開心愛的幼兒園,進入他們人生的另一個驛站。
相信,每位家長及孩子們永遠不會忘記老師對他們的熱情與關愛!在未來的人生歲月中,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會用心努力地走好每一步,不辜負老師對他們多年的細心教導與殷切期望!而我們家長,對所有的老師同樣充滿著無限感激和深深的情意,因為你們不僅是孩子的老師,也是我們家長的親人!
再次對我們幼兒園辛勤的園長、老師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并祝我們送變電幼兒園越辦越好!祝愿所有的小朋友都快樂、幸福、平安,也希望小朋友們能很快踏上更大、更寬、更高的人生舞臺!
謝謝大家!
做一天家長的心得體會篇三
上周三,寧陽縣第二小學家長學校四年級級部組織了一場家長學校教育培訓,讓我受益匪淺,以下有幾點體會:
首先,感謝老師們的辛勤和無回報的付出。說起孩子,每個父母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孩子也帶給了我們數不清的歡樂。孩子們一天天在成長,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到如今的小學生,他們的變化帶給我們一個個的驚喜。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我們為人父母的成長過程,我們在父母這個學堂里也在不停地學習和進步,真不知道是我們教會了孩子還是孩子教會了我們?
一、走進孩子的心靈
孩子就是一本書,從童年到少年,從少年到青年,我們都在一頁一頁往下翻,但要真正讀懂它卻十分不容易。有一個比喻說得好,對于孩子的教育,學校好比是白天,而家庭就是夜晚。白天的變化固然重要,但夜晚所發生的很多看不見的變化更不可小覷。只要我們細心觀察一下就會發現,種子總是在夜晚發芽,人總是在夜晚長高的。那么,家庭應當如何發揮作用呢?老師的話給了我很多的啟示。
首先,要善于發現孩子的潛質。家長的作用應是發現孩子的潛質,而不是改變孩子。要以“幸福、快樂”為本,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其次,家長要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因為興趣是的老師。特別是在學習,家長應做好引導,克服教條主義,否則,非但起不到正面作用,甚至會起反面作用。
二、要教會孩子學會寬容
老師講得好,“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現實中,絕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這一點的教育上顯得尤為重要。
三、身教言教統一
孩子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些受父母的影響。你讓孩子不亂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卻隨手把衣服扔在沙發上,還口口聲聲地教育孩子,這種效果明顯不會有效。你不讓孩子看電視、上網玩游戲,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自己卻愜意地看著爛俗的電視劇,玩著網游,這讓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則,比千言萬語都更管用。
四、學會善良的能力
學習很重重要,但“品德”教育應放在第一位,否則,就會造成“知識越多越反動”的后果。專家講到?“厚德載物”和“德不配物”的問題。古今中外,沒有良好的品德修養者,其本身擔負不起受人敬仰的?“東西”-----包括金錢、官位、壽命。所以,一定要重視孩子品德的教育。
五、成長中面對挫折
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非常優越,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必須要面對社會,凡事不可能一帆風順,甚至要面對很多的挫折,這個時候家長應當如何引導呢?從現在做起,正確對待孩子的哭、發脾氣,這是成長的部分。
六、健康、美好、和諧的家庭環境很重要
家長要互相尊重,文明禮貌待人,營造一種溫馨幸福的家庭氛圍,這也是孩子健康成長必須的良好環境。讓孩子體驗到家庭的溫暖。
做一天家長的心得體會篇四
20xx年8月6日,巖第一天上幼兒園時,我們在這里安了家,我只是希望記錄在幼兒園3年成長的足跡,翻開第一篇博文,巖第一次入園的情形又清晰地映在我的眼前。3年時間,1000多個日子,媽媽只為你寫了189篇博文,有點慚愧啊。巖成長的許多精彩瞬間因為我的疏忽和懶惰,沒有及時記錄下來,時間一長,就沒有記錄的心情了。直到前天收到老師短信,讓每個家長交一篇畢業心得體會,我才突然覺得,時間過的真是飛快啊!整理下自己的思緒,我卻突然感覺,盡管自己天天干的就是碼字的工作,這一刻,也會出現言語蒼白、詞匯貧乏的問題。把畢業心得體會當成家長作業,寫吧!
放飛雛鷹的夢想
7月,看到畢業照上身穿堡服的孩子的笑臉,望著老師們對孩子充滿愛意的眼神,我這個做媽媽的,突然發現,我的孩子在幼兒園已經生活了3年,馬上就要畢業了。
如果說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有點抽象的話,那么說時間就像坐滑梯一樣,哧溜一下就滑過了3年就更加形象了。昨天,我特意打開3年前專門為入園巖巖開的博客,從巖巖第一天入園,我一個字一個字琢磨著寫出的小朋友第一封入園介紹信,到巖巖成長中的每一個精彩瞬間和遇到的成長困惑,不知不覺,我已經用189篇博文記錄了巖巖的成長足跡。3年的時光像電影鏡頭一樣在我腦海里回放,從一個不會自己穿衣吃飯,不懂跟小朋友相處的有點孤獨的男孩,長成一個學會基本生活自理,開朗活潑的小男生,幼兒園老師比家長付出的更多。養兒方知父母恩,每一個孩子的成長也是每一個父母伴隨成長的過程,幼兒園的老師和保育媽媽把每一個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去疼愛,去關心,去照顧,才讓我們看到了孩子的每一點成長和進步。
教育專家說,上幼兒園標志著一個孩子進入人生的第二個斷乳期,與第一個生理斷乳期不同的是,雖然同是斷乳期,但卻是孩子面臨的第一個心理斷乳期。剛入園時,巖巖還是個喝個奶粉才能入睡的孩子,老師用逐漸減少沖奶量的辦法,僅用了半個月時間,就幫巖巖改正了喝奶入睡的壞習慣,這讓我這個做媽媽的自愧不如;有時候,巖巖尿褲子了,拉褲子了,王媽媽像照顧自己孩子那樣把巖巖的褲子洗好,晾干,一點不嫌臟,這讓我這個做媽媽的也十分慚愧和感動。在幼兒園的3年,,除了學習知識,巖巖還學會了自己穿衣吃飯,上下樓梯這些生活技能,以及分享、與朋友相處等做人的道理。每年秋季開學新生入學時,也是幼兒園老師最忙碌的時候,當我看到連幼兒園辦公室老師和朱園長也加入抱孩子和哄孩子的隊伍時,作為一個母親,我特別欣慰,如果心中沒有愛,如果沒有把每個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對待,相信老師是無法跟孩子建立這樣的深厚感情的。
我記得,不怎么愛吃青菜的巖巖在幼兒園菜地收獲時的快樂;我也記得,為一個患病小朋友加油鼓勁時,巖巖唱那首《讓愛傳出去》時賣力的樣子;我還記得,巖巖很認真地在母親節給媽媽做蛋糕,在父親節給爸爸買禮物……謝謝敬愛的老師,你們將五彩斑斕的顏色涂滿了孩子成長的畫布,讓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經歷了歡樂和淚水;謝謝敬愛的老師,你們將一顆顆沉甸甸的愛心分成了五瓣、十瓣,二十瓣,分給每一個孩子,讓孩子們體會到了成長中親情之外的師生情誼。
再見了,敬愛的的老師,再見了,親愛的園長,再見了,吉的堡雛鷹幼稚園的一草一木,這里有綠樹紅墻,這里有歡聲笑語,我們戀戀不舍,一再回望。但是,我知道,理想是彼岸,成長海洋中的那艘諾亞方舟等待著我們,起航吧孩子!3年間,老師給這些雛鳥插上了翅膀,就是為了等待這一天,放飛雛鷹的的翅膀!
做一天家長的心得體會篇五
家訪是維系教師、家長、學生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梁。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做大理石,把教師和家長比作責任重大的雕朔家。老師走進家庭、了解家庭、多個角度了解學生,與家長形成合力教育孩子,對達到最佳教育效果顯得尤為重要。
我記得女兒在縣第二幼兒園小(四)班的時候,有個晚上,班主任王玲和其他兩位老師對我們進行了家訪,通過這次家訪,我頗受啟發。
“受寵若驚”。說真的,“家訪”很受女兒和我們家人的歡迎,全家都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我們萬萬沒有想到老師對學生是如此牽掛和關心,而且還寄予這么高的厚望,不管怎么樣總有一種欣慰的感覺。特別是我自己工作原因,平時不夠關心孩子,更是讓我覺得溫暖,倍感興奮。原來我的孩子也并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女兒在教師的心中也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還是注視和關心著自己的女兒。王老師家訪精神飽滿,資料準備充足,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為幼兒教師那份強烈的責任心。
“心有靈犀”。老師家訪拉近了家長與老師,家長與孩
子,孩子與老師之間心靈的距離。心靈的距離有時等同于腳下的距離,家訪就是老師與我們家庭的零距離接觸。老師在家里坐一坐,聊一聊,一句噓寒問暖的話語,一個流露關切的眼神,勝過許多天若口婆心的勸說、教育。老師家訪是學校和家庭兩個教育主體的對話和交流,匯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進孩子的心田,必然會激孩子心靈的浪花,達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效果。
“仙人指路”。通過與教師溝通,我們明白首先要一個構建和睦溫馨的家庭環境,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其次多一些時間、多一些精力與孩子交流,讓孩子知道父母對他學習的重視,體會到父母的用心良苦;再次是在“吃苦”教育上下功夫,多讓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對孩子的要求也不有求必應,讓她嘗嘗“被拒絕”的滋味兒,讓她慢慢學會堅強、自主和獨立。教師鼓勵、表揚的話語增強了我們家長、孩子的信心,作為家長,我們應該主動地轉變教育觀念,理解了老師苦心,領悟教育方法。
通過家訪,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了解學校、班級的總體情況,更清楚自己孩子的優點和缺點,使家庭教育更具針對性,并通過與老師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師配合,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真正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做一天家長的心得體會篇六
第一次給女兒開家長會,心里有少許緊張和期盼,跟老師也是第一次溝通,剛開始比較失望,雖然兩位主課老師都在會上表揚孩子,但是只是說這孩子比較扎實,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這跟我想的不一樣,孩子在家相對比較活潑,不過我知道在學校肯定是比較內向,膽小,所以開完后,我想跟老師聊聊孩子在學校具體的情況,讓她慢慢改進。在跟老師的溝通中,我心里越來越得意,老師說,說到這孩子,只知道是個成績挺好的孩子,沒什么很大的印象,這半個學期改變相當大,發現這孩子竟然是個比較全面的,成績、畫畫、作文都相當不錯,現在學校的活動都積極參加,這次學校開運動會,得了個全年級第一名,還有一個精神文明獎,得這個精神文明獎劉伊睿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她是她們年級第一個寫稿和被讀稿的人,而且老師說寫稿的時候,別的學生都在玩和吃,就劉伊睿一個人在那安安靜靜的寫,對孩子的評價相當高。還讓我帶句話給孩子,說老師特別喜歡她。老師的幾句話,我覺得相當重要:
(1)你把孩子放在什么高度,孩子就會在什么高度。
(2)現在小學覺得成績差不多,初中、高中就會差很多。
(3)所有活動都參加,敢于嘗試,就會有收獲。
(4)不做永遠不知道做,做了不成功也不會差在那里去,如果成功了就會更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我記得以前我們讓家長開家長會的時候,不明白是什么心情,現在知道啦,當孩子被老師認可的時候,家長去開家長會的時候都會很樂意,如果孩子不足,老師不認可,家長也會覺得沒面子,養兒方知父母恩,這句話真的不錯!
最后衷心的說一句,老師您辛苦了!祝老師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