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一春節作文600字篇一
在春節的前夕,我們要做許多準備工作,只見大人們搬來凳子,一蹬一踩一帖,只用了幾分鐘就把精心的對聯兒貼在了大門口。這時,爸爸把他寫的福字倒貼在大門的中間,笑瞇瞇地對著我說:"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倒著貼是因為,"倒"與"到"的諧音,寓意福"到"了。
到了晚上,就是我最喜歡的環節——吃年夜飯。餐桌上各種各樣的美味,擺滿了餐桌,每年都有新的特色,新的風味,只是少不了的,是那盤熱氣騰騰的年夜餃子。那餃子一個并排這一個,好似都爭著想被我吃掉,那薄薄的餃子皮入口就破,蝦仁溢滿了整個口腔,讓人回味無窮。魚先生的眼睛直勾勾的盯著我,好像在說"快來吃我吧,我比餃子好吃多了"我二話不說,直接把魚先生的肚皮吃掉了,那嫩滑細膩的魚肉從我的舌頭滑到了喉嚨。整桌的美食都在誘惑著我長胖,我也經不住誘惑,大吃了起來。
等到了初一,你就會發現初一和除夕是截然不同的,這一天一早起來就要放鞭炮,意味著吉利。大人們要去親戚家、朋友家拜年,長輩還要給晚輩壓歲錢,因為"歲"與"祟"諧音,長輩們希望我們能平平安安,壓歲錢寄托著長輩對晚輩的殷切希望和深切關懷。
春節自是喜慶的。它意味著團圓飯中家人的歡笑,伴隨著炮竹聲了孩子們的嘻鬧,門楣上一副副大紅春聯,但歸根結底,是家鄉的風俗,是一份溫暖又持久的回憶,我喜歡春節!
初一春節作文600字篇二
我國的傳統節日很多,但是在這些節日之中,我最期盼到來的是春節。
春節是我國的大節,每年春節一到,在外地學習工作的人們全都返鄉,為的就是回家過年。春節是團圓節,每年春節里,每家每戶都會一家人吃上團圓飯。熱熱鬧鬧的過完這個節日。今年的春節即將來臨,對于今年的春節,我也已經迫不及待的期待它的到來了。我盼春節,更盼春節里的團圓。
在春節的前一段時日,家鄉里的人們就陸陸續續的回鄉了。常日里較為清冷的家鄉,在春節前后頓時熱鬧了起來。外地求學的孩子們重新聚集在了一起,外地打工的大人們也都大包小包的回了家鄉。雖還沒到春節,但是依舊有響亮的鞭炮聲在家鄉的山間里四處回蕩著。
我聽著這些鞭炮聲,對于春節的那一天,對于新春來臨的第一天,更加不受抑制的期待起來。可以說,每一年里,我都期待著春節的來臨。而每一年新春到來時,也都會帶給我不一樣的驚喜。
去年春節的時候,最讓我驚喜的莫過于見到了家鄉里一位許久不見的伙伴。伙伴是我童年時最好一個朋友,只不過現今我與她都去了外地,于是也很少有見面的機會。之前春節的時候,我與她總是沒有撞上面,要不是她回來的時候,我走了,就是我在家的時候,她走了。所以,當去年,我倆碰面的時候,直接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擁抱我們惦記著的友誼,也擁抱我們見面時的喜悅。
盼春節,尤其是在越接近春節的時候,我更加覺得每一天都變得格外的長久。也或許,我們越是期盼一件事的時候,我們心中的時間也就變得越來越長,還真是有點兒難熬呢。
初一春節作文600字篇三
除夕,是春節中我最期待的節日。因為那天能吃到我最喜歡的食物“雞蛋餃”、“糯米丸”、“豆腐丸”。這些是寧波吃不到的今年,我依然在老家安徽過年。
除夕早上,我和奶奶一起上街賣食材和過年的一些小玩意兒,當然也有我最喜歡的“冰糖葫蘆”,這在過年時最能吃出年味。中午,終于到了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我和媽媽還有奶奶一下午都在廚房里“奮戰”,你能聽見從廚房里傳來的切菜聲和剁肉聲。我幫媽媽準備材料,奶奶教我做丸子和餃子。
“豆腐丸”是這樣做的:奶奶拿來一塊專門的布料,把很多豆腐放進布料里,然后扎起來,不讓豆腐渣流出來。奶奶把包著豆腐的特大布料放進一個大盆里,然后用手使勁地揉捏。原本完好的方塊豆腐瞬間“變身”成了豆腐泥,屋里充滿了豆腐的清香。等豆腐被奶奶的“柔拳”捏得粉碎了,就可以搓丸子了。媽媽把我切好的辣椒和生姜放進豆腐泥里,一起搓成丸子。丸子很難搓成,每次我都搓不好。不過我不灰心,還有“雞蛋餃”等著我制作呢。
做“雞蛋餃”雖然簡單,但非常有樂趣。我先把雞蛋小心翼翼地撒在鍋里,等它變成一張薄薄的雞蛋餅以后,就可以把肉餡抱起來了。等合起來的時候再用雞蛋把它們黏上,這是防止肉餡露出來。可別以為這就包好了,還要用熱水煮一會兒,因為如果肉餡沒熟會吃拉肚子的。怎么樣,你們沒吃過吧?晚上吃年夜飯,到處都能聽見鞭炮的聲音,真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啊!
正月初一,新年新氣象。我們家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家門前放爆竹,鄰居們的家門前也陸陸續續地響起了鞭炮聲。第二件大事當然是去爺爺家拜年,還要說一句吉祥話。桌子上有糖果、餅干、花生糖......這些是必須的。客人來的時候,桌子上要放上家鄉的茶水。
早上要吃餃子。奶奶說:“有一個餃子里有一枚硬幣,誰要是吃到了,他這一年就會有好運。”我和爸爸都想吃到那個“特別”的餃子。可是后來我和爸爸都吃撐著了,還沒吃到。最后是爺爺吃到了那個“特別”的餃子,我們全家人哈哈大笑。
不一樣的節日,不一樣的'穿著,不一樣的食物,不一樣的民族......全國各地,無不體現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我們安徽是這樣迎春節的,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