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我的觀察我的觀察篇一
4月17日,我家來了16位可愛的“小客人”,它們是我最喜愛的蠶寶寶。
蠶寶寶的家住在茶葉之鄉——茶葉盒里,這對它們來說可是不小的活動場地,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盒子底部還鋪有一大張白紙。16只小蠶的身下就是嫩綠的桑葉,只要一低頭,就能品嘗到美味,好幸福啊!
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蠶寶寶多數只有2毫米左右,看起來像一根稍粗一點的黑線。大一點的也只有4毫米,身子微微泛灰,能夠大致得看出頭尾。蠶的頭最大,是尾的2倍之余。小蠶在桑葉上緩緩的爬動,好像一點也不著急,在悠閑地散步。
給小蠶寶換桑葉的時候十分困難,因為它們的體形實在是太小了,用手捏很容易把它嬌嫩的身體捏壞,所以一定要很小心。每次把蠶兒放在新桑葉上的時候,我都要用棉簽把一只只蠶挑起來,讓它們玩一次“蕩秋千”,然后再輕輕放到新桑葉上。蠶兒的身上好像連著一些絲,把蠶放在桑葉上后,收回棉簽時,它又會騰空而起,似乎不舍得結束“蕩秋千”的游戲。
蠶寶寶到一片新的桑葉上后,并不馬上開吃,而是觀察一下地形,這可是個好習慣。過了一陣子后,它們才張開嘴,大口大口(對于蠶而言)地吃起來,因為它們太小,每次總是不能在桑葉干之前把它解決掉,而只在桑葉上留下了“斑點”,看起來就像一片龜背竹的葉子。
(被蠶食的桑葉)
蠶的糞便(蠶沙)很小很小,還不足一粒沙子那么大。蠶沙很多,可以看出它們吃的不錯。這么多蠶沙落在桑葉上既不美觀,又影響蠶的健康,所以要把它們清除出去。我拿起毛筆,在媽媽的配合下,掃走了桑葉上的蠶沙。
我的觀察我的觀察篇二
7點30分,準備好攝像架,背著電腦,開始進入教室區域。今天的安排,是接受邀請全天觀摩王亞玲的班級,并參與數學教研。
1、作業:數學練習單、挑戰題、口算練習冊、生字本;
2、上課準備:晨誦本、鉛筆盒、膠棒——整齊;
3、還書;
4、水杯;
5、安靜地閱讀。
其中,“安靜地閱讀”字體是黃色的,顯然是在強調。旁邊紅色的字很大:
草頭娃娃:
“草芽尖尖,
我是冬天里的春天。”
孩子越來越多,7點50分左右,已經基本上到齊了。自由、放松,但沒有喧囂,多數在認真地讀書,有些借書還書或做作業,真好。
一
很快,8點了,晨誦的時間要到了。
ppt轉換成“我要做個好孩子”的面前,意味著晨誦開始了。我注意到,老師沒有說一句話,要求學生坐好之類,孩子已經主動地坐好了。
沒有起立,直接放音樂《好媽媽》,孩子迅速坐端正,開始唱《好媽媽》:
我家好媽媽,
下班回到家,
勞動了一天多么辛苦啊!
媽媽媽媽快坐下,
媽媽媽媽快坐下,
請喝一杯茶,
讓我親親你呀,
讓我親親你呀,
我的好媽媽,
我的好媽媽……
溫習《爸爸睡覺我不吵》:
小花貓,不要叫,
再叫不給你吃飽。
爸爸上了深夜班,
回到家里在睡覺。
爸爸睡覺我不吵,
請你乖乖也不叫。
我來寫字又畫畫,
小貓小貓快來瞧。
老師開始出示部分孩子的寫繪作品(送給爸爸的畫),并對畫面進行敘述,仔細地講解畫的內容,相當于“復述”寫繪內容。講完后再肯定表揚孩子的敘事越來越清楚。
8點零4分的時候,有一個孩子遲到了。老師沒有說什么,做了一個讓他回座位的暗示,沒有停止講課,繼續分享孩子的作品,講得繪聲繪色,都是分享為主,再指出還要努力的地方。
9分鐘以后,開始進入晨誦《走路靜悄悄》:
我要學貓貓,
走路靜悄悄。
樓下張婆婆,
最怕吵和鬧。
腳步咚咚咚,
嚇得她心跳。
要是嚇出病,
那可怎么好?
老師先讀一遍,然后一句句帶讀,帶讀兩句,順帶解釋貓的腳的特點。
帶讀結束后,要求全班一起讀。學生讀得很好。孩子把“張婆婆”讀成“張奶奶”,老師又把這句帶讀了一遍。
然后,找一個同學(劉樂柱)單獨來讀。讀得不熟練,但是都讀正確了。又叫袁欣儀讀,讀得比較流暢,兩個小孩,都把“張婆婆”差點讀成“張奶奶”,然后都自己迅速糾正了。
接下來齊讀,很流利。
然后老師指導朗誦:“走路靜悄悄”要怎么讀?能不能高聲吼讀?(老師示范,學生笑)
學生又讀,學生讀出了變化,雖然還不到位,但是意識已經不自覺地有了。
老師范讀,略平了一些。如何根據內容調整語氣?這種意識要反復地練習。
然后男女生分角色讀。
老師說,這不像小傘兵讀的,像張婆婆讀的!要安靜地讀,但不要懶洋洋地讀。學生有些不知所措了。老師又范讀,這時候下課鈴響了。
全班再讀一遍。(有孩子又出現將“張婆婆”讀成“張奶奶”)
老師發下晨誦詩。
整個晨誦,是很從容自由的,——多數時候,晨誦是不必雕琢的,因為時間太緊張了。晨誦在一年級最重要的仍然是數量,如果要講要點,在大家已經熟悉了流程之后,一年級有兩個內容是重要的:一是朗讀,如何防止吼讀,讀出變化來,今天老師示范得不夠,指導的時候學生就不太聽明白了。朗讀訓練就是要訓練學生控制自己的聲音,用聲音將詩歌內在的變化呈現出來。二是滲透于晨誦中的情感或德育目標。今天的《走路靜悄悄》是可以略作延伸的,課件上應該就有延伸部分,只是沒時間了,也沒關系。
另一個值得肯定的地方就是寫繪的分享,花比較久的時間是值得的,而且分享是細致的。只是,可以考慮要么提前上晨誦,要么將寫繪分享放在語文課或繪本課前,或者中午及暮省時間,為晨誦留出充裕的時間。
我的觀察我的觀察篇三
我今天去菜市場買了一些綠豆,準備做一個“綠豆發芽觀察的實驗”,
綠豆發芽的觀察日記。
剛買回來的綠豆是淺綠色的,呈橢圓形。它摸起來硬硬的,又光溜溜的,真懷疑這么硬的身體里能長出翠綠的小豆芽兒。
我取了二十幾顆綠豆倒進杯子里,放到能照射到陽光的窗戶旁,準備泡上整整一晚上。
看著這可愛的小豆子,直希望它們快點長大。
今天我閑著沒事,看見了幾只蝸牛。我便觀察起它們來了。
蝸牛的頭上長著直直的觸角。它圓圓的眼睛似乎長在直直的觸角上。它的背上背著一個又圓又大的“房子”,卷成圓圈的花紋印在蝸牛大大的“房子”上。它沒有可以活蹦亂跳的腳,它只能慢慢的往前爬。
我打算讓所有蝸牛比一場爬行賽,距離只有兩格瓷磚格子。蝸牛剛開始方向感都還可以。可是過了一會兒,蝸牛開始往不同的方向前進,有一只蝸牛往左爬行,一不小心,它掉到臺階下去了。我連忙跑下去,心里在為它擔心:它會死掉嗎?等我到了臺階邊,我看到它淘氣地貼在臺階的邊沿上。我慢慢把它們拾起來,裝進了瓶子里,放入小水池里。天色不早了,我們一起睡覺去了。
今天放學,我和媽媽興沖沖地到西宮的花鳥市場尋找種子。不一會兒,我就發現了一株株可愛的小植物:它有我的一個拳頭那么大,就像一只嫩嫩的小洋蔥,還有五片翠綠色的“小葉子”包裹在一起,用幾個黑色的紙制花盆栽好,猶如水仙花的莖球,只不過是“迷你版”罷了。
我一打聽才知道,這就是鼎鼎大名的荷蘭風信子,店主告訴我:買回家后要換一個花盆,既可以像別的普通植物那樣土種,也可以像水仙花那樣水栽;只要精心護理,半個月到一個月就能開出芬芳撲鼻的花朵;而花有紅、粉、白三種顏色,我挑了一盆紅色的,是想過新年時,帶給大家一片明媚的紅,讓家中充滿濃濃的春意。回到家,我小心翼翼的換上一個特制的“葫蘆形”透明玻璃花盆,加好曬過整整半天的自來水。而這時的風信子根已經長到3厘米長了,但它仿佛在沉睡,我只好照查到的方法,用黑布把它遮起來,好讓它的根充分發育。我好著急呀!盼望著它能早早開花。
我的觀察我的觀察篇四
今天周末,媽媽帶我和小伙伴們一起去高港的一個親子農場游玩。農場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
農場的主人張阿姨笑著說:“我帶你們進農場走走,可以撿雞蛋哦。”哈哈,真是太好了!我和小伙伴們興致勃勃地拿了一個小竹籃,向雞棚走去,準備來個“大豐收”。
我們來到雞棚,哈哈,雞們真幸福。只見它們這里一群,那里兩三只,有的在樹蔭下打瞌睡,有的在雞窩旁東看看西望望,大概在找吃的吧,還有幾只好斗的竟然豎起羽毛打起來了,真好玩!
突然,我看見雞窩里有三個雞蛋,心里一喜。可是觀察地形,我遲疑了,地上到處是“地雷”——雞屎。更要命的是,雞媽媽在窩里,虎視眈眈地看著我。我心里忐忑不安,生怕雞媽媽用尖嘴啄我。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用手捂住鼻子和嘴巴,小心翼翼地踮起腳尖,慢慢地靠近。真有趣,那只雞媽媽見我步步逼近,嚇得連連后退。我一伸手,抓了一個雞蛋,拔腿就跑。成功了!
我找了根小樹枝,試著用小樹枝趕走雞媽媽。“咯咯咯……”雞媽媽發出了警告,可是面對伸過來的樹枝,它害怕得退讓了。小伙伴興沖沖地踮著腳尖走進去了,誰知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窩里沖出來另一只雞。“哎呀,不好!”我丟下樹枝,落荒而逃,小伙伴大驚失色,連到手的雞蛋都嚇掉了,碎了一地。張阿姨看了我們這副狼狽樣哈哈大笑起來。唉,真想找個地縫鉆進去。
媽媽告訴我,遇事要冷靜地面對,雞是不會咬人的,反而是我們自己害怕,把雞窩搞得雞飛狗跳的,雞自己也嚇壞了。
在媽媽的幫助下,我們重拾勇氣,滿載而歸。中午的美餐自然多了一道菜——炒雞蛋,這可是純天然的美味哦!
我的觀察我的觀察篇五
今天是我第一次出外觀月。我把觀月地點定在茶葉地的一塊小水塘邊。我忽然記起了〈〈水調歌頭〉〉中的一句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月亮的變化是有規律的。我抬頭仰望天空,只見月亮細細的,像一把彎彎的鐮刀,掛在天邊。
公歷5月7日 農歷四月初五
這是我第二次出外觀月。對照昨天拍的照片和今天拍的照片,發現月亮沒有什么大的變化,但是我仔細一看才發現今天的月亮比昨天的月亮稍微大了點,更美啦!月亮的周圍有幾朵彩云,把月亮打扮得像個害羞的姑娘。
公歷5月8日 農歷四月初六
這是我第三次出外觀月。這天的月亮變化明顯看的出來了,月亮漸漸胖起來了,清清亮亮的月亮掛在高高的粉紫的天空,月亮的位置從原來的北高峰頂上方移到了我需抬頭仰視的西上方。
公歷5月9日 農歷四月初七
這是我第四次出外觀月。叮鈴鈴……鬧鈴響了,我急忙上樓拿好相機,趕到了水塘邊。今天的天氣真好,涼風習習,不過今天的月亮好似在和我捉迷藏,我找了好久,我終于找到到了,它在白云里鉆進鉆出的,今天的月亮是上弦月,約占圓月的二分之一。我拍下了它的許多倩影,大家一起來分享吧!
公歷5月10日 農歷四月初八
這是我第五次出外觀月。我堅持觀月近一周了,今天天氣真熱呀,月亮的位置已經到了我們的頭頂上,我今天有幸清楚地拍到了月亮上的環形山,我高興極了。
我的觀察我的觀察篇六
今天,科學老師發給我們蠶籽兒,讓我們養蠶。拿到蠶籽兒后我興沖沖地捧著放蠶的盒子跑回家。我又高興又有些擔心。高興的是我有了自己真正的寵物,擔心的是我還不知道怎么養蠶。于是,我趴在電腦前一陣惡補,終于弄懂了怎么養蠶。我趕緊把蠶籽兒放到暖氣旁邊。
3月11日星期五晴:
今天,第一條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條蠶寶寶出生了。它特小而且黑黑的,就像我用鋼筆在紙上畫的一條短線。我小心翼翼地把它用牙簽挑到事先準備好的萵筍葉上,它東張西望,好奇地環視著這個嶄新的世界。一出生它就不停地吃,一天下來把葉子啃出好幾個窟窿。
3月12日星期六晴:
今天,我給蠶寶寶換上一片嫩葉子。蠶寶寶長得真快呀!瞧!它的頭白了,身體也由黑色變為灰色,兩只小小的眼睛死死地盯著葉子,好像在尋找下口的地方。它們越來越胖,樣子十分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