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賞月初一賞月初一篇一
月兒或彎或圓,你我時遠時近;月光忽明忽暗,思念愈演愈深。嫦娥于碧霄之上,千里共嬋娟。你我于穹頂之下,舉杯邀明月。
你說,中秋之月究竟為誰而圓?
你說,中秋之月究竟為誰而白?
你說,中秋之月究竟為誰而光?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明月或并不為了誰為圓,并不為了誰而白,也許只是到了適合明亮的時候。她每日與風花雪月促膝長談,早從自然的變遷中所感所悟,江清月近人,月兒可能并無他意,僅順其自然,隨與塵世的緣。紅的紅,綠的綠,月恪守本分,在中秋之夜來相照。“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簡簡單單,安安靜靜,團團圓圓,回環往復。月光是富有魅力的,看似冰冷,卻照亮如織的奔忙身影下千千萬萬顆念家的心,卻溫暖田間鄉野里來來往往的人,感染豆蔻舞勺,黃發垂髫。絲絲入扣的月光,縈繞城市與鄉村,她又仿佛化作五線譜,撥動著琴弦,撩動著一草一木,純潔的音樂點綴了這安寧的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好舒服的中秋夜。
中秋,人們與月共歡,把盞同飲。與其說是共度中秋佳節,不如說是繼承傳統文化。思念,團聚,繼承。溫和的夜里,輕柔的風中,我們互相思念,我們暫時忘卻生活的煩憂,暫時離開勞碌的工作,且停下,且相聚,玲瓏望秋月。愿意停下,去感受親情友情的有趣美好,是一種來自社會的、國家的,更是源自于民族的人文關懷。為什么?此之謂未失本心。我們不曾忘記一直陪伴在左右的親人和朋友,不曾忘記曾某年某月和某人一起抬頭望天,看著月亮,分享著故事,從未忘記并且珍視著一年又一年過后,一如既往于背后給予我們生活的力量的人。因為感謝而感激,因感激而感恩。庭院中,父母相攜相伴,相視而笑,幸福又寂寞的背影里,是藏不住的思念。他們思念已去世的老者,思念遠在他鄉的兒女——我也好想爺爺,好想姐姐們。但即使心中想著遠方,也不能迷戀過往,知足的是,此時此刻,我和我愛的家人們在一起。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距離其實不分遠近,只是思念道出深淺。月圓中秋,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賞月初一賞月初一篇二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今年,我們是在外婆家度過的。可以說今年的中秋節相比往年多了許多的樂趣,尤其是這次賞月的活動是最讓我感到難忘的。
我們一家人搬了張桌子到院子里,桌上擺放著月餅和糖果,大家聚在一起有說有笑。“看,月亮出來了!”表妹指著天空興奮地喊道。隨著表妹一聲叫喊,一家人的眼睛齊刷刷地看向天空。只見天空上飄著朵朵白云,模模糊糊可以看見月亮影子,月亮上好像蒙上了一層薄紗。白云慢慢地散去,月亮一點一點地露出輪廓,漸漸地月亮越來越亮,云朵終于全散開了,害羞的月亮露出了“真面目”。圓圓的月亮像個大月餅,我恨不得飛上去咬一口。
“月亮出來啦,出來啦。”我指著月亮,激動地大叫道,那尖叫聲好似要劃破寧靜的天空。我抑制不住激動得心情,仔細欣賞著月亮,只見心靈手巧的嫦娥姐姐在做著香甜可口的月餅,玉兔在歡快地唱著歌兒,吳剛拿著斧頭在辛勤地砍桂花樹,月下老人又在為一家家人促成美事。看著這一切,我不禁想到:古今中外,有多少游子身在異鄉錯過團圓的中秋節啊,那種思鄉之情只能通過月亮來表達。詩人蘇軾《水調歌頭》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正是游子們的真實寫照。
“吃月餅嘍!”表妹開心地大叫。我一看桌上有芝麻餡的月餅、豆沙餡的月餅、冰激凌脆皮月餅……表妹右手拿著芝麻餡的月餅,左手拿著豆沙餡月餅,吃得滿嘴都是餡。我呢,拿著冰激凌月餅邊吃邊賞月。
中秋節,大家團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真開心!
賞月初一賞月初一篇三
星期四我們班舉行了班隊會,主題就是“金秋話中秋”。以為臨近中秋節了,所以這次的活動都與我們的中秋節息息相關。
王凌冰走上講臺說:“從前有個人叫后羿,他力大無窮。那時有個十個太陽,老百姓天天都不敢出門。后羿知道后,爬上昆侖山頂,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對最后一個太陽說:‘你每天都要按時升起,按時落下,否則有你好看的。’后羿的妻子嫦娥是個善良的人,村民都很喜歡她。一次,昆侖山的西王母送給了后羿一粒仙丸,可以長生不老,升天成仙。因為這次射太陽百姓大為震撼,所以許多人都拜在后羿的門下,其中有個人叫逢蒙,他奸詐貪婪,聽說后羿有仙丹,所以打算起來。一日,后羿要跟弟子們去打獵,叫了逢蒙,可逢蒙假裝身體不舒服,留在家里。晚上,逢蒙威逼嫦娥交出仙丸,可嫦娥卻與他周旋,逢蒙馬上就要找到時,嫦娥馬上把仙丸拿出來,吞了下去,突然向月亮飛去……”她一講完,掌聲“哄”的響起來了。學們全都不約而同地舉起了手,貪婪的望著那誘人的月餅,看那樣子,口水都快流出來了。最后老師選了八個人,準備開始游戲。
游戲開始了,一大組的兩個同學,他們一口就把整個月餅咬進嘴里,還沒吃下去又往嘴里塞了一個,嘴巴鼓得像一只青蛙,把同學們逗的哈哈大笑。最后共吃了四個,奪得了40分,而同學們早已經笑癱在地上了。接著又是二大組、三大組……參賽的同學一個個鼓著嘴巴,想咽也咽不下去。
班隊會雖然結束了,但那笑料百出的情景還在我腦海里回蕩……
賞月初一賞月初一篇四
每一年的中秋佳節,你與你的家人是怎么逢年過節的?是一起和家人吃一頓飯,還是和家人吃月餅?那全是非常好的挑選。自然,最好在家人的守候下賞月。因此,大家全家人的中秋節之行開始了。
在中秋佳節,你最好早上去買菜,或是在前一天準備好,那樣你才不容易手足無措。因此,我迫不得已在早晨的冷氣下妥協,離去溫暖的被子,踏上去菜市場的路。
今日菜市場的人不太多。實際上平常一到這個時候,菜市場都擠不回來,四處都是會有些人買水果,就好像節日的旅游圣地,一樣人潮人海,都不清楚身在何方了。買完菜,坐上電瓶車返鄉里老家去,還行一路上不堵車。
一回到家,媽媽就拿著菜進餐廳廚房。但見她拿出黃瓜,一招獨孤九劍把黃瓜五馬分尸,隨后用氣功師把黃瓜丟下鍋中,剛開始炒黃瓜。一上午的時間,媽媽就在廚房里修練她的食傷大法,炒成的菜好香。
在午餐前,姑姑他們帶著家人趕到了。大伙兒圍住一張桌子坐下來,也有些人在旁邊站著,一邊用餐,一邊談古論今,一會兒說房屋的合理布局,一會兒說人體的身體狀況,大家都很開心。
姥姥不在家,晚餐我們在餐館吃的。回家路上,爸爸和我談起了中秋節的月亮,及其一些描述月亮的詩詞:仰首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清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什么時候照我都;明月何時有,把酒問青天;也是有一些表達思念之情的,如納蘭性德的《長相思》;也有一些祝福的詩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個中秋佳節,家人團圓,多么的幸福,我很快樂,大伙兒也很快樂,我很喜歡此次中秋節之行。
賞月初一賞月初一篇五
賞月是每年中秋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但今年的月亮卻比往年要清澈明亮的多。
夜晚,我和家人來到樓頂,樓頂上涼風習習,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溫柔舒適。一抬頭,高高的夜空中掛著一輪明月,宛如一個玉盤,一面鏡子,一把圓扇。
月亮身著白色的紗衣,嫻靜而安詳,溫柔而大方。她那嬌嫩的臉,透過柳梢,留下溫和的笑容。月亮像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不緊不慢地梳理著白花花的月光;月亮像一位美麗的少女,露出嬌容,整個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夢幻般的銀色。
中秋以月為題作詩,一直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追捧。“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描寫出月亮的晶瑩;“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寫出了詩人對圓月的期盼與渴望;“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表達了作者在月圓之日對家鄉的思念;“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表現出了月光之明亮。關于月亮的佳作真是舉不勝舉。我站在月亮之下,想著前輩們對中秋之月的描寫與贊美,愈發覺得這月色的迷人。
媽媽抬頭仰望著月亮,微笑地說道“往年的月亮都沒有今年的.圓呢,今年的月亮真是又圓又亮!”我點點頭,感覺如果這大地上所有的燈都滅了,僅靠這月亮,也依然可以很明亮。媽媽回家拿了一個月餅到樓頂,月餅被切成3塊,媽媽說家里幾個人就切成幾塊,一家人合吃一個月餅寓意著一家團圓。吃月餅一直是中秋節的習俗,圓圓的月餅象征著團圓。據說中秋節吃月餅是從元末流傳下來的。我們一邊吃著香甜可口的月餅,一邊賞著玉盤一樣的明月,真是一件幸福而美好的事情。
月亮一碧如洗,可以清楚的看見月亮上那一點點灰色的小塊,我知道那是月亮上凸起的山脈。月亮倒映在樓前的池塘里,微風乍起,河水泛起一道道波紋,映在池塘里的月亮便搖晃起來,像一位美麗動人的少女在翩翩起舞,眾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在她的身上,她仿佛又變成一個超級巨星,無比絢爛,而我就成了她的粉絲。
放眼望去,萬家燈火中,人們都沉浸在這美麗的月色中,有站在樓頂的,有趴在窗戶的,有倚著樹干的……,大家都在欣賞著明亮的中秋之月。
漸漸地,夜深了,我們下樓回家,可我意猶未盡,那輪明月已經印在了我的腦海,一閉眼就像能看見那輪明月,今年這月亮真是美。
圓圓的月亮像紡車,紡著她浪漫的遐思,月復一月,年復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