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支教老師心得體會幼師篇一
寫在前面的話,支教結束了,有著太多的留戀和無法忘懷的記憶,這次西部之行,成長了許多,學會了如何去關愛。寫一些瑣碎的人物篇來紀念這次有趣的,感人的西部之旅。
曾經在胡家窯和邢老師聊天的時候,就對她說回家我要寫一些東西來紀念你們,因此即開始了。
第一次見到媽媽是在七月十九號下午,她領著十二歲的兒子千里迢迢從山東威海趕過來支教,看到媽媽的時候,他剛剛洗完澡出來一臉的笑容。和我們問了好,我們也向她問了好,后來就一起在胡家窯任教了。
剛開始我們還不熟悉,后來是因為在一起做飯,媽媽炒菜,老大和我洗菜,打水。就這樣慢慢地我容進了這個臨時的大家庭,就這樣開始了二十天的支教生活。媽媽說她也是第一次做飯,況且那里的廚房簡單的幾乎沒有,只有一鍋,一灶。所以媽媽也開始了她從所未有的挑戰了——下廚,然而廚房里的煙濃的厲害,人在里面一會兒就會淚流滿面,哭笑不得,難受極了。所以每次的飯我們都倍感珍惜,不敢浪費一點點,誰浪費了會受到處罰的。記憶中媽媽甜蜜的笑聲總是不經意從哪個方向傳來,總是那么的快樂與平易近人。還有媽媽的舞蹈跳的也很棒,經常好黃國燈一起跳交際舞,總是引來陣陣掌聲。另外我們倍感溫馨的是媽媽一直關愛著我們,總是叫我們吃飽,她卻吃的少。
從中我們感受到媽媽的溫柔,可她嚴厲起來也是相當讓人害怕的。那此是作文比賽完了之后,她班的學生在黑板上寫了一些詆毀四川的話。媽媽知道后,雷霆大怒,當場就把我們給驚呆了,一個溫柔的媽媽變成了“后媽”了。
后來在火車站離別的時候,和媽媽相擁而泣,因為其中有著太多的不舍與留戀。
支教老師心得體會幼師篇二
在支教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幾個問題,在每個問題上,我們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把自己一份深深的責任心和濃濃的愛化作我們為孩子邁出的每一步。
隊長兼協作者朱佳慧曾在例會上提出過這一問題。在會上,隊員們提出了不同的見解,但基本分為了兩部分:一部分是贊成是與孩子的陪伴,一部分贊成是教育孩子們以知識。我們都深知這次支教的時間短,過的每分每秒甚至都可掐指算出,一旦支教理念方向出現偏差,將沒有挽回、補救的余地,所以每位隊員都經過了深思熟慮最終交上了自己的答案。我贊成陪伴的一方,理由有下:1、經過大量的家訪了解到,這里的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沒有父母的陪伴,與孩子們相處的是爺爺奶奶等親戚,存在代溝,存在顧慮,導致大部分孩子缺乏同同齡人一般的關愛;2、這里的老師確實存在失責、過失等方面,這使孩子在學校同樣沒有傾訴、被愛的成年人對象。因此贊成給孩子以陪伴是基于關注孩子心智的健康發展、給予人生導向必要的關懷。不可辯駁的一點是大部分家長都對蒲公英小英英們提出一點:多教些知識,多督促孩子們把文化課學好。作為老師,我們當然知道這里的孩子的短板是什么,家長們熾烈的期許讓我們不得不重新認知教學的重要性。
最終,這個問題沒有給出確定的答案,其實這才是最好的答案。在思考這個問題上我們都考慮到了方方面面,生怕出現差錯,這其中對孩子的愛、對家長的愛、老英英們對我們的囑托在那一刻變得沉重萬分,我們的思想。在那一刻得到升華。是陪伴還是教育需要我們自己在實踐中辯證思考,把自己的期望變成一種傾向、一種習慣。只要心中有愛,有深深的責任,時間會告訴我們每個答案都是正確的。
這個問題是劉顯楷和呂明鈞經過多般考慮后在例會上提出的。不可否認,這個問題有其合理性。在廣泛的家訪過程中,我們經常向家長問起這個問題:您認為我們支教老師應該多開設興趣類課程還是教學類課程。大部分家長都期望孩子在老師來的這幾天可以多輔導一下孩子的文化課,彌補一下地方教學的缺陷。劉顯楷是一位對支教、對孩子們有絕對真心的人,他的思考能讓我們感受深深的責任感和指路明燈的無私奉獻,但團隊的發展,或者說大學生短期支教的前路如何走,需要深刻的思辯和大膽謹慎的實踐。
單從問題本身,我們就能發現這已經存在偏執、急功近利的思想傾向。首先,教育是一個長期感化的過程,一個孩子的成長是老師、家長不斷地糾正、支持的過程,優秀的學生的成長不在旦夕。所以填鴨式、疲勞性的教學模式不可取。另外,這同時也驗證了手工課、音樂課、心理健康等課的重要性:學習是聯動的,在興趣類課程上學習到樂于學習、善于學習、積極動腦解決問題等是學習文化課的催化劑。興趣類課程的影響是不易發現卻影響廣泛的,就像樹根,如果沒有廣泛而扎實的扎根就沒有滿樹的繁茂。
第二點我們都深有體會,那就是這里的孩子文化課基礎太差,差到甚至初中生不會背誦九九乘法表等等。這確實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嚴峻到我們不能總抱著等待、被動的心態去關照孩子們的未來。從我們國家現有的教學模式上來看,楊莊的大部分孩子們已經沒有再去追趕、與其他地區孩子受平等教育的機會,對于這一點,我們雖是痛心卻必須承認與接受。眾所周知,老干媽牌辣醬的創始人陶華碧開始不過是一名村婦,不識一字,如今卻開創了資產數十億的辣椒醬產業,把自己的產品賣向全球。這足以說明,生活下去的路不只有一條,學習的路走不通,我們同樣可以尋找其他的路,這并不可恥或是低人一等。開設興趣類課程可以幫助孩子們尋找到生活的意義,或許對他們來說,多找到一個朋友,性格變得開朗、意志變得堅強比數學公式更有意義。
最后一點便從我們自己出發。時間倒溯在開設課程的那一次例會上,我們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又承擔著怎樣的責任為孩子確定下這三門課,不可否認我們的.愛在那一刻都是盡職盡責的。之后寫過,又修改過多少次教案,我們又試講了多少次,我們極力把自己掐指可數的課堂保證都是完美、無憾的。面對這樣一片真心和巨大的心血,我們的課程也不是說停就可以停下的。此外當地教育局局長期盼我們多引導孩子培養學習的樂趣和習慣。眾所周知,過于緊促的文化課補習易導致孩子們學習興趣下降,不能做好寒假與學期的銜接,以至于影響當地老師課程的安排。
最后我們可以欣喜的發現我們其實已經做出了巨大的、合理的進步,那就是晚自習。晚自習的安排在以前幾次支教隊中也有實踐,在小柏樹支教隊中,我們延續并做了擴大。劉顯楷同學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所以顯楷同學來負責晚自習的安排是合理明智的。在短短的幾天支教中,讓我們印象深刻的也不過幾件事,但最讓人難以忘卻的便是自習。因為在自習的時候我們和孩子是一同進步的:我們引導孩子們思考,提升孩子們的學習樂趣,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這個過程讓我們真正體驗到為人師的光榮感。如果有機會,我希望可以把晚自習發揚光大。
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有答案,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對錯,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被分為好學生、壞學生。學會變通,膽大心細,學會換位思考,把心地變得善良就會發現世間萬物都是善良的。曾經做過一名支教老師,我這一生都無憾。
支教老師心得體會幼師篇三
四個多月前,我們來自同一間大學但是相互之間并不認識的12名支教生,踏著相同的步伐,來到這一間大家都未曾來過的學校,一起度過這個充滿未知的學期。
到學校的第一天,我們拎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淋著朦朧的細雨,懷著期待的心情,12個人之間相互幫忙,第一次走那條從學校正門到宿舍的長長的一段的小斜坡的路。周邊的學生都用詫異的眼光看著我們,有些學生小聲地說著是不是實習老師。但那時候的我們出來報道,面對學生們還不能從容自在,只能看看他們微笑,或者是假裝看不到他們的目光,細雨中彌漫著一種尷尬的氣氛。當我們走到籃球場的時候,突然一大群學生向我們沖過來,不由分說就接過我們手中的行李,熱情和我們打招呼,有些還“自報家門”。那一瞬間,之前的尷尬消失不見,轉而變成一張張溫馨的笑臉和一聲聲的感謝。簡單搬好行李之后,我們就和學生領導們和老師們一起吃飯。領導們和老師們十分友善地和我們說這間學校的概況,我們仔細聽著,同時幻想自己未來在這間學校的日子。在同一天,我們都知道了自己所要教學和當班主任的班級,當我知道我教初三的時候,說實話,我心里是奔潰的。我覺得,初三的孩子可能個個長得比我還高,已經有自己的思想,我該怎么管理他們呢。這就是我們和實驗中學,和實驗中學的領導和老師們,和實驗中學的孩子們的第一次見面。
經過三天的調整休息后,我們正式開始我們的第一天上班。一開始,我們被領到我們的辦公室,發現原來是我們幾個人一個辦公室,所以,我們就開始打掃。最后,看著辦公室被我們打掃得干干凈凈,心里想著:這里以后就是屬于我們的辦公室啦。之后,我第一次見到了我的指導老師們。第一個見的是陳老師,當我向她自我介紹之后,她告訴了我一些事情,當時我覺得陳老師還是挺嚴肅的。之后見的是我的班主任鐘老師,鐘老師一開始并不知道她要帶我,她說她也是第一次當九(7)班的班主任,我們一起學習,我就覺得鐘老師給我感覺相當友善。因為伍老師和她們不是一個辦公室,所以我兜兜轉轉才找到伍老師。伍老師和鐘老師一樣,不知道要帶我,他給我的感覺就是比較隨意。
在第二天,我開始聽陳老師和伍老師的課,我發現兩位老師的上課風格幾乎完全不同,陳老師上課十分嚴謹,思路清晰,伍老師上課情緒激昂,隨意開放。我那時候就想,如果我以后能把兩位老師的上課風格融合起來就好了。后來,在這個星期,我竟然真的得到了上課的機會。那天,級長告訴我,她有事可能上不了,問我能不能幫她上課。一開始我是拒絕的,后來陳老師鼓勵我,把她的課件給我,還把她上課的整個思路完整地給我講了一次,最后我決定迎接我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課了。就這樣,我懷著忐忑的心情進入九(1)班,第一次站在講臺看著全班學生,告知他們這節課由我來上,他們立刻給予我掌聲鼓勵,讓我的心情放松了不少。我按照課件的內容,簡單地給他們講了一次。現在想起來,那兩節課其實是上得十分失敗的,基本上就是念課件上的內容。但是,當我講完課,感謝學生對我的配合時,九(1)班的學生們立刻又給予我熱烈的掌聲回應,這讓我感到十分地感動。說起來,如果我第一次上課不是遇上這群學生們,可能我以后的教學之路就會失去信心,走得更加困難了。所以,是這群學生在我開啟之路給予我繼續走下去的勇氣,真是真心感謝這群學生們。
之后,當我積累了越來越多的聽課經驗時,伍老師讓我先上歷史課來壯膽,等面對那么多學生不緊張了再上政治課。所以,有一段時間,我每個星期都上歷史課,那段時間的歷史課的確給予我很大幫助,讓以后上政治課時面對全班的學生不會緊張。到了我正式上政治課時,兩位老師都很放手讓我去上課。上課前,我都會提前找兩位老師商量,討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他們會無私地把自己的經驗教給我。我上課時,他們都會去聽我的課,下課后及時給我提出建議,讓我可以上好下一節課。在他們的指導下,我不斷地聽取意見,不斷地改正錯誤,不斷地積累經驗。最后,加上我上的歷史課,我一共上過9個班的課。1班是我上第一節課的班級,7班是我上最后一節課的班級,兩者的過渡,我已經由上課會緊張變成了上課可以鎮定地表達自己。教學工作即增強了我的自信,也鍛煉了我的膽量。
回顧班主任工作方面,在開學的第二個星期的班會課上,我第一次與我的學生們見面。我給他們上了一節關于讀書重要性的班會課。當我出現在他們面前,他們無不是疑惑的眼光,或許在他們眼里,一個比他們還矮的人竟然要當他們班主任,他們覺得很奇怪。所以,我鼓足勇氣繼續講下去。令我欣慰的是,在我后面的講話中,有幾位同學很認真地聽我講,我問問題,還有人會回答我。之后,當我嘗試接近他們的時候,卻被他們“潑了冷水”,每次到班上就像一個陌生人被他們無視,問他們話也愛理不理。那時候真是深深地打擊了我,也許因為我自己就不是一個厚面皮的人,所以后來的幾天我都不敢到班上,就是害怕那種自己在人群中是陌生人的感覺。在那幾天里,我也在思考,既然自己都是害羞的人,那學生應該更害羞才對,所以我現在要做的就是更多地出現在他們面前,讓他們更加熟悉我。
在往后的日子,我漸漸地融入他們,他們也習慣了我的存在,我和他們說話,他們都會回應,而且有時候還會主動和我說話。我也喜歡在日常中拍一些他們的照片,拍他們上課的,運動的,聊天時候的等等。其實他們剛開始是很抗拒的,后來男生被我拍得多了,就讓我拍了,女生還是比較害羞,所以我的相冊里總是男生的照片比女生的多,男生還給我取了一個外號叫“偷拍狂”。面對這個外號,我真是哭笑不得,不過我覺得還是開心的多,雖然他們給我取外號,但是這也說明了他們已經開始把我當成自己人了,所以我還是為這個變化感覺到很開心。現在的我,去班上已經再也沒有當時那種尷尬的感覺了,去得那么地理所當然,不用再害怕沒有人理我了,因為我覺得我已經是他們的朋友了。
前幾天,我已經上完最后一節課了,與他們相處的時間也只剩下幾天了,跟著鐘老師當班主任的這段時間,我真的學會很多。鐘老師會放手讓我管理班級,我們一起為班上學生加油,我們一起商量班級文化建設的內容,尊重我的意見,在班級大食會上誓死捍衛我們的食物。這段時間,和鐘老師,和學生們的相處真的很開心,現在心里對于他們也是不舍。
轉眼間,一個學期就快要過去了,我們在實驗中學渡過了永生難忘的一個學期。在這個學期里,學校領導的絲絲關懷、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已深深地刻在我們的腦海中。無論是生活上的問題,還是學生上的問題,學校的領導都積極幫我們解決,使得我們在學習的生活和教學都更加順利。真心感謝我的指導老師們,他們從來不覺得我煩,悉心地教導我。我的學生們,他們讓我會學生照顧人,增強了我的責任心。這個學期在實驗中學的日子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時期,就算我以后成長得怎樣,我都不會這段讓我迅速成長的日子。
支教老師心得體會幼師篇四
為了提高農村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使農村孩子也能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日前,我校開展了送教下鄉活動,此次活動由趙建嶺校長親自帶隊,來到長葛市,我校送課教師是耿科老師,耿科老師上了一節“激發學生運動興趣”這一課,效果非常好,課后,上課教師與聽課教師還進行了廣泛的交流,通過學習、交流,聽課教師普遍感到開課教師在教材處理、課堂駕馭等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因而收益匪淺。會后,雙方還交換了今后聯系的方式。
通過這次送教下鄉活動,我談一下我個人的一些想法:
1、送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關于教育基本問題的深層次本質和規律的觀念,是教育的靈魂和根本性的指導思想,對于教育全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向這些學校和教師傳遞先進的教育理念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種社會發展趨勢下,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不僅是指文化知識,更包括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質、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善于與人共事的合作精神;教育的目標也將不再是為了學生傳承知識,而是為了激發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這些,無疑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順應這種社會發展的潮流,為了培養21世紀有用的人才,我們就必須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努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有效改進教學方法。從而使教育理念成為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強大內驅力。
2、送教學經驗。教學經驗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得來的一種知識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較長時間的積淀,是教師的寶貴財富。從我區目前一些在體育教學上比較薄弱的學校情況看,它們所最缺少的,也不是教學硬件上的投入,牽制學校前進的,恰恰是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而這種水平的不高,也不單純是教師自身的學歷不高和素質不好,而是教學經驗的匱乏。他們也在鉆研教材,但最后不得要領;他們也在探索教法,但最終不夠科學;他們甚至付出了比城鎮學校教師更多的勞動,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所以在送教下鄉的活動中,向他們傳遞一些先進的數學課教學經驗,對于提高薄弱學校教師在數學課教學方面的整體教學水平,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送教學方法。如果把在送教下鄉活動中傳遞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看作是一種理性的、抽象的行為,那么教學方法的傳遞應該是感性和具體的了。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師教學活動的根本,也是教師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教學方法是否先進、得當,將直接關系到教書育人的質量。所以,教學方法的傳遞是送教下鄉活動中的重頭戲。執教老師要借用課堂這個載體,運用現代教育理論,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直面聽課教師展示自己的教學過程,讓聽課教師從聽課的過程中得到啟發和感悟,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二、怎么送的問題。
支教老師心得體會幼師篇五
早上吃過飯,林校長帶我們去各自的班。走在路上,也許是意識到我們言語中流露出的緊張,林校長一直對我們說著鼓勵的話。我們雖然表示不緊張,但一想到對孩子們的諸多未知,心中的的茫然便又成功地帶動了忐忑。到了教室門口,我狠狠地吸了一口氣后才走進教室,頗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氣勢。站在講臺上,壓住心中的忐忑,一個轉身讓同學們讀出支教衫上“河南科技大學"的名稱,第一節課便在華麗麗的轉身中開始了……第一次做老師,幽默地給他們做自我介紹,耐心地鼓勵他們發言表現,細心地為他們講授每一個知識點……從他們熠熠發光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從他們的踴躍回答中,我看到了他們對學習的熱情。課間十分鐘,和孩子們一起打乒乓球、跳皮筋,看到他們一雙雙純真的洋溢著快樂的眼睛和一張張可愛的綻放著幸福的笑臉,心中那份未知的忐忑不知不覺間以消失無蹤。
無論是走在學校的林蔭小路,還是奔走于教室之間,只要遇上孩子們,他們都會親切地叫上一句“老師好”,甚至會有一堆孩子圍著不停地叫“老師好”,有幾個調皮的孩子,在叫過“老師好”后,又回到你身邊再叫一聲“老師好”。開始我真的不習慣素未蒙面或僅有一面之緣的人會對自己這么親切,親切地總想為他們做些什么,去回報他們對你的好。其實他們只是想表達自己對新老師的歡迎,當我對他們有所回應,摸摸他們的腦袋,握握他們的小手,或僅僅回以一個微笑,他們便會開開心心、蹦蹦跳跳地走開。孩子們以他們獨特的方式歡迎著我們這些遠方來的老師,殊不知他們最最單純的美好卻為我們編織著新奇與美妙的回憶。
下午的前兩節是我帶的畫畫課。雖然是全校性的課,可根據孩子們上午的表現,我懷著輕松的心情走進了教室。但下一秒,我卻傻了眼,底下黑壓壓的全是男孩子的頭,我眾里尋女生千百度,也沒再燈火闌珊處得償所愿看到女生。全男孩就全男孩吧!可我卻忽略了這40多個小獅子的威力。他們讓我一度懷疑:傳說中的獅吼功到底是不是傳奇!為了與之對抗,我原本嬌弱的嗓子便在鎮壓那此起彼伏的獅子吼中光榮地成為了“破鐘"。事后想想,真不知他們是老師還是我是老師!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他們的“獅吼功”以很大的優勢戰勝了我的“鎮吼功”!但我最相信兩句話,一姜還是老的辣,二在江湖上混總是要還的。孩子們,跟我斗,你們還嫩點。咱們明天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拖著疲倦的身子來到教室前,我們幾個班主任以鼓勵的目光對望了幾秒鐘,接受了“革命仍在繼續,同志仍需努力”的充電后,毅然踏上了今天的最后一個戰場——最后一節的班會。本以為教室中會狼煙起,桌登亂翻,可同學們的一聲“預祝小康老師生日快樂”把我震在了講臺上。怎么回事?今天不是我生日啊!到后來才知道原來是提前給我過生日!最開心的是竟然還有禮物:紙折的星語心愿棒、編的手鏈……最最感動的是還有像模像樣的按摩。孩子們,謝謝你們!
支教的第一天就這么過去了,有過茫然,有過欣慰,有過無語,更有過感動……但每種感受中都包含著初為人師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