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優(yōu)質的心得體會該怎么樣去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一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這是一部充滿血淚的小說。它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記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活著》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千鈞一發(fā),讓一根頭發(fā)承受三萬斤的重量,它沒有斷。生活從來安逸閑適、放蕩不羈的闊少爺福貴,好賭成禍,一夜間輸掉了所有的家產,成為了一貧如洗的窮人。然而,命運總不會遺忘給人沉重的打擊。父親含恨離世,母親不辭而別。為了生活,福貴成了佃戶,從衣來伸手到下田干活,經歷了許多生活給予的困難,一家人為生活忙碌奔波,這才讓福貴明白,什么叫生活。他告別了從前糜爛的生活,進入了樸實窮苦的日子里去。時間讓他成長,苦難讓他明白,他需要承擔生命賦予的責任。
在漫漫的歲月中,時間創(chuàng)造了誕生和死亡,創(chuàng)造了幸福和痛苦,創(chuàng)造了記憶與感受,創(chuàng)造了理解和想象,最后創(chuàng)造了故事和神奇。
時間的變化掌握了福貴命運的變化,或者說時間的方式就是福貴活著的方式。
許多的過往,清晰的模糊的伴隨著我們成長。我們可曾時常憶起,屬于我們的那個或輝煌或平淡的歲月,那份或長或短的故事?數十年時光蒼桑了這位孤單的老人,他卻依然能清晰地時常回憶過去的事,一次次倒帶人生,像電影回放,感受生活的起伏動蕩和平淡如水。
“他對自己的經歷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講述自己,他是那種能夠看到自己過去模樣的人,他可以準確地看到自己年輕時走路的姿態(tài),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生活是一個人對自己經歷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觀者對別人經歷的看法。在旁人眼中福貴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對于福貴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他喜歡回想過去,喜歡講述自己,似乎這樣一來,他就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度此生了。”在回憶里,生命一次又一次地重來,沒有遺憾,沒有怨言。福貴演繹了他自己的故事。那一份坦蕩,是歲月洗滌過的清徹明亮;那一份平靜,洋溢著淡淡說不出的幸福,一直陪伴著他走完孤單的歲月。
經歷被抓去當壯丁的惶恐里,他目睹了生命被人輕視的炎涼。生命在戰(zhàn)亂中變得一文不值。一夜間幾千號傷員在無助中悲慘喪生,亦或是說他們被冷漠的社會所拋棄。而福貴幸運地回到了家人身邊。“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而命運總是不能如人所愿,家人都隨他而去,他再也無法保護他們。命運安排,他只能孤單的活著。生活給了他太多的遺憾,而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生命里的堅強與脆弱,往往如一枚硬幣,一分兩面。
樸實的文字里,充滿了許多起伏與悲哀,她們講述了眼淚的豐富與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在語言的世界里,“活著”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活著已是最大的幸福,還有什么奢求?劉偉,失去雙臂的他,毅然用雙腳彈奏出精彩的人生。“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一句道出了他要為生命勇敢地走下去。即便上帝為他關上了一扇窗,但他依然能獲得陽光雨露。
因為活著,我們在生活中忍受太多的真實;因為活著,我們承受了許多痛苦。人生注定要歷經遺憾,在苦與痛的邊緣,我們學會了成長。任何時刻,我們都沒有權力干涉生命歷經滄桑的體驗,也沒有權力做輕視生命的選擇。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夕陽的余暉灑在了安靜的田野里,裸露風中被曬得黝黑的老人與牛的脊背,見證了那段歲月。兩個進入垂暮的生命,相依相伴,不離不棄。老人粗啞卻令人感動的嗓音,還有那一聲長長的吆喝,游蕩在僻靜的鄉(xiāng)間小路里,漸行漸遠。
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二
;張文和李紅是一對年過七旬的夫妻,總喜歡互掐。
這天,李紅要去跳廣場舞,正在看電視的張文轉過頭“提醒”她:悠著點,別廣場舞音樂一起,就跳個不停,等跳完么上氣不接下氣,走路直打顫,嚇死人。
李紅當然不甘示弱,嘲諷張文自不量力,總愛跟孫子打羽毛球,孫子不喊停就死撐著,結果打完之后一躺到床上么直哼哼!
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要上演。
這一天,張文又忘記了摁電飯煲加熱開關,得,又要開戰(zhàn)了。
不料,李紅竟一反常態(tài),輕聲細語道:“沒關系,忘了就忘了,中飯晚點吃好了。”說完摁下加熱鍵。
“沒啥。昨晚接到我老姐妹的電話,說她老公突然走了,她現(xiàn)在后悔的要死,后悔他在的時候總是跟他吵嘴,沒能好好相處,等他死了才想起他在的種種好處。唉!”李紅神色黯然,嘆了口氣。
“世上沒有后悔藥,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張文想也不想譏諷道。不過,他剛講完這句,似乎意識到了什么,一下子打住了。
“你說得對,世上沒有后悔藥。老頭子,以后,我不跟你掐了,老了就老了,活著多好,是吧?”李紅破天荒用溫柔的語氣說道。
(題圖/桑麟康)
相關熱詞搜索:;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篇三
《活著活著就老了》是馮唐的一本隨筆集。看了這題目真有意思,是的,隨著歲月的流失,漸漸的我們每個人都會衰老。馮堂是一個特別的人,因為他不需要以字謀生,所以字里行間就多了幾分囂張。翻看他的文章,不難看出他的才思敏捷和霸氣側漏,挺有意思。
這本書集合了他近十年的文章,分為四個部分:那些書,那些人,那些事兒,那些地兒。開篇就說這本小說整體水平低下,吸引好奇的你讀下去。講到好小說的標準,他說結構好的文章遠比辭藻華麗的文章好的多,但是如果一本書能讓你感動,那么文字、結構、才情神馬的就都不重要了。我仔細回想了一下,貌似中文小說里面我最喜歡的作家應該是張愛玲,國外的作家是村上春樹,其余的只能談得上某本書,談不是某個人了。不過,我個人好像閱讀中文小說偏多,是不是意味著我“整體水平低下”呢?呵呵,我想閱讀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自有不同的妙處,不過我也確實需要補充一些外國優(yōu)秀小說,因為我最近也發(fā)現(xiàn),國外經典小說的結構都還是很不錯的'。
書里有一段是說馮唐他想趁年輕看完《二十四史》,這是我這大半年來聽到的關于傳統(tǒng)文化最清新的一句話——這才是文化積淀!黨員看講座,看來看去都是《弟子規(guī)》,敢情古人幾千年就孕育出這么個東西,書店上架還得放成功學的柜子上。學問不是這么做的,背一句“首孝悌,次謹信”就能做到的話還要警察做什么。急功近利必然適得其反,得慢慢地煲,不是說要煲出個“出口成章”,而是要煲出“學以致用”。
我之前看《戰(zhàn)國策》,感覺就像在看兩塊五一本的《故事會》,到后來有時遇到個什么事,會忽然想到哪本哪本古書里有寫過這么一段,該怎么做、有什么后果都寫得明明白白。人生苦短,能遇到的事也就那么多,古人都總結好碼成字了,這是單說史,要是再看些散文、詩詞,什么人阿情阿景啊也就沒跑了。周國平在《經典的理由》里面說:“我反正不能一輩子生活在與人生無關的某個專業(yè)小角落里,懷著囊括人類全部知識的可笑的貪欲,我選擇了哲學這門凌駕于一切面對一本隨筆集是很難寫出框架式讀后感的,況且也沒有這個必要,畢竟是一些感性的文字,寫在這里好像僅僅只是為了紀念:看了這題目,我就情不自禁想讀完了此書。
最后要說的是,這本書值得再細讀一邊,為了體會那些有趣的句子、體會到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