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格列佛游記的讀書心得體會篇一
這本書第一站是小人國利立浦特。小人國的確小,格列佛一只手就能拖動他們的整只海軍艦隊。大致說來這是個十二分之一的微縮國度。作者耐心的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雞鴨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反復的提醒讀者牢記這個比例。例如,小人國的國民為了把他這個龐然大物運到京城,動用了五百名工匠,搭建了一個長七英尺、寬四英尺、有二十二個輪子的木架:但是主要的困難是怎樣把作者抬到車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豎起了八十根一英尺高的柱子。工人們用帶子捆綁住作者的脖子、手、腳和身體;然后用像作者他們包扎物品用的那么粗的繩索,一頭縛在木柱頂端的滑輪上。九百條大漢一齊動手拉這些繩索,不到三個鐘頭,就把他抬上了架車……一萬五千匹高大的御馬,都有四英尺多高,拖著我向京城進發……
在這般小的玩具世界,所有的雄心和邀寵、政爭和戰事都不顯的渺小委瑣。而我們龐大的、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如果我們也能讓全國人民的雄心銜接在一起的話,我想這會兒,我們國家已經是世界上的強國了。
而后,格列佛又來到了大人國,他與大人國國王的一段對話,不僅構成對英國的批評,也展示了兩種不同的思路,并使它們互為評議。《格列佛游記》的諷刺在揭示現狀的同時,也構成對某些語言的模擬和挖苦。這也是我之所以喜歡這本書的緣故。
這個較有人情味的格列佛,把小說帶向另一個層面的諷刺:即對人性的懷疑。
兩次尺度轉換起了某種否定的作用。到了大人國,這點就變的十分明確了因為格列佛自己也變成了“小人”:他用自己少得可憐的幾片小金幣向那里的巨人討好;他弄刀舞劍,展示自己的勇武;他和王后寵愛的侏儒鬧矛盾、斗心機。但他的討好保護人的行動又實屬迫不得已因為他隨時可能被任何外在的力量傷害。
如此,對社會現狀的批評便進而轉化為對普遍人性的懷疑。關于“錢”的一段深入肯綮的評論就實例證。
在第4卷,格列佛來到沒有金錢、沒有軍隊警察的馬國,為了讓他的慧駟馬主明白人何以會義無返顧地去欺騙搶劫、殺人放火等。這是這本書的關鍵。
總之,這本書給我們帶來了就是對一個國家的這種點評和諷刺,而讓我喜歡。
格列佛游記的讀書心得體會篇二
當初吸引我的不是這篇小說背后的深遠意義,而是格列佛新奇好玩的驚險歷程。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小人國的奇趣與脆弱,感受到大人國的危險與無知,而在人馬角色顛倒的國家里,我看到了無限的諷刺與深思。
《格列佛游記》寫的是離奇的童話,在作者當時所在的時期,也別有深意,它重在諷刺18世紀英國統治集團爭權奪位,并抨擊侵略戰爭和殖民擴張。
小人國的情景乃是大英帝國在政治問題上的一個反映。常年不息的黨內斗爭和對外討伐,看似師出有名,實質上只是政客們在一些與國計民生毫不相干的小節上勾心斗角。
描寫大人國的情景,則是對英國當時逐漸顯現弊端的選舉制度和政教措施進行抨擊。
在“勒皮他”飛島的奇遇中見到了許多死去的名人。后來發現史書上的記載很多不符合史實,甚至是非顛倒。借以諷刺英國當時脫離實際、沉溺于幻想的科學家,荒誕不經的發明家和顛倒黑白的評論家和歷史家等。
在格列佛最后的慧骃國歷險中,更是將人類的弱點毫不掩飾地描寫出來,進行深深的批判。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人馬角色顛倒的國家。慧骃是有理性、公正而又誠實的馬,而耶胡(形似人)是群丑陋齷齪、貪婪淫蕩、殘酷好斗的畜類。動物比人更像人,而有的人卻不能稱之為人。人心若變,兇狠殘暴、偽善無信、怨恨嫉妒、陰險卑劣、野心貪婪,活得還不如一只動物更有情義。
所以生而為人,要學會善良。遇見不公平遭遇要伸出援手相助,人在世上的追求有很多,但不要為了一些會令自己膨脹的東西,迷失自我。
格列佛游記的讀書心得體會篇三
在這個寒假里,我讀了一本叫《格列佛游記》的書。這本書是英國著名的諷刺作家斯威夫特譜寫的著名諷刺小說(這一點我是后來才知道的)。
當我買來這本書的時候,書里的大概內容我已經都知道了,應為我在這之前就看過這本書的作品精要。這本書里有許多奇幻的內容,明明是幻想出來的,但是被作者刻畫得那么真實,看來,作者在創作這本書時真是下了一番苦功。
這本書以第一人稱來寫,描述了一位叫格列佛的醫生的奇幻經歷。這位醫生喜歡出海探險,然而,倒霉似乎一路都跟隨著他——船翻了、碰上海盜,要么就是船員叛變。但是,就是應為這些不幸,使他來到了四個神奇的島嶼,在他來到的這四個島上,要么是,島上的人特別小,要么是島上的人特別大,還有一個島上沒有人,只有馬。總之,這些島嶼都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
留給我影響最深的是“小人國”。在這的島上的人出奇的小。高的也就只有那么一個指頭那么高。在這個島上,格列佛被視為“巨人”。小人國并不是一個整體,它分成很多很多塊。就像我們的世界一樣,人民是分裂的。因此,在那里經常發動戰爭。格列佛幫助他的“國王”屢次大敗敵軍,被國王大加贊賞。
可是,有一天,王妃的寢宮著火,火勢十分“兇猛”,格列佛情急之下用一泡尿澆滅了大火。這讓王妃十分氣憤。國王念在格列佛是個“有功之臣”于是赦免了他的“罪行”。可是王妃糾纏不休,非要將他處死。于是,她想出了一個惡毒的想法——現將格列佛的眼睛刺瞎,在一點點的減少他的食糧,直到最后他餓死為止。格列佛得知了這一消息。于是,他連夜乘船逃跑了。
假如格列佛是我的話,我才不會逃跑呢!我會將那該死的王妃一拳打出幾百米(小人國的米數),然后將她扔進大海!將那些忘恩負義的人殺光!就算他們的“火力”再強大,也不能將我制服。在讓他們都付出代價后,光明正大的離開!
其實,這種嫉妒心,在我們的班級里也有——張天一群毆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典范——應為考了全班第一,所以挨了一頓暴打。這種嫉妒心是不應該有的。要是我,才不會為那死性不改侏儒求情呢!
格列佛還到過“飛島國”,這個島靠著一塊大磁石飄浮在空中。島上的人總是在擔驚受怕。怕什么呢?怕地球應為種.種原因毀滅。他們怕流行撞地球,怕臭氧層破裂,怕太陽能源耗盡,怕太陽膨脹將地球吞滅…我覺得,就算真的要到世界末日了,你們也沒有辦法避免,既然沒有辦法避免,還不如高高興興的去過日子,不要想那些事,想了就是在耗費你的腦細胞!
而他到的最后一座島上只有馬,在這里的馬更有靈性,有自己的語言,而且和平共處,沒有戰亂。與前面的小人過大不相同。這讓作者十分羨慕。假入我們的世界也是這樣就好了。可惜這是不可能的……
格列佛這位醫生給了我很深的印象,他的奇幻經歷給了我們許許多多的啟發,讓我們明白了許多我們沒明白的道理。這本書很有觀看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