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愉快的中秋節我家的中秋節篇一
中秋節的夜晚,皓月當空,萬里無云!人們或在家門口,或在陽臺上,或在公園里,一邊開開心心的品嘗著瓜果,一邊觀賞那一輪明月。這一天,我發現了很多有趣的小秘密,這是我平時沒有留意的。
在中秋這天,我發現月亮比平時更圓、更亮,好像一塊白玉圓盤掛在了蒼穹之上。我還發現了我們中國人為什么要過中秋節,因為我們的祖先把中秋又大又圓的月亮作為團圓的象征,所以每到中秋之夜,出門在外的人都要回到家中團聚。我還發現了許多過中秋節的習俗,比如給月神上供、吃月餅、吃桂花芋頭……我喜歡吃桂花芋頭了,入口爽滑,還帶著桂花淡淡的香味,真是口口香甜,意猶未盡啊!
“過來吃芋頭啰!”奶奶的叫聲使我饑腸轆轆的小肚皮頓時來了精神!爸爸撤去了上供用的燭臺和香爐,我們一家人圍著門前的桌子,邊吃芋頭邊賞月。
“月亮上真的有月神嗎?”我問爸爸。
“嗯,她的名字叫嫦娥,”爸爸回答說,“為了長生不老,她偷吃了仙丹,結果飛到了天上,住進了廣寒仙宮!從此和丈夫孩子天各一方,再也沒能團聚!”
“當然啦,這只是個傳說。”爸爸繼續說道。
是啊,中秋是個團圓的日子,可是天宮里的嫦娥卻在也看不到自己的家人了!我默默祝愿每個中秋節,每個家庭都能花好月圓、人壽年豐!
你瞧,中秋節是不是很有趣啊,讓我們睜大小眼睛共同發現身邊的點點滴滴吧!
愉快的中秋節我家的中秋節篇二
匆匆吃完晚飯,我跑上故土三樓的陽臺上。我曉得,這是一個異乎尋常的夜晚。
靜靜地走進陽臺,我低頭望。那輪亮堂的、完滿無瑕的玉盤鑲嵌在深藍色的天幕中。它分發柔和的光,猶如一位仙女,灑出金黃金黃的仙粉,帶給人世大地調和與安靜。而那滿天星斗帶給人們的卻是清爽、浪漫,就像天使往天幕撒了一把碎鉆石。仰頭看著它,似乎一切的懊惱都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淡淡的愉悅充溢內心。我感受著秋風送來的秋意,欣賞著這幅大自然精心創作的畫。不由暗暗贊賞:好美!
假如說第一次探月足以讓我贊賞,那第二次望月就可以讓我尖叫起來。當我第二次望月的時分,天幕上不是原來的'容貌。我看見空中美麗的現象時,驚呆了。隨之就不由自主地大喊:“太美了!美極了!”喊聲響遏行云。這是我從小到大,頭一回見過如此美的風光。淡淡的云給天空披上美麗的衣紗。這件衣紗美極了,用完滿無瑕描述它,這毫不夸張。衣紗上優雅、娟秀的魚鱗斑在深藍色的天幕中樸素而不失華美。衣紗的兩側像翅膀一樣漸漸展開,不斷延伸到悠遠的天際。帶著大海的深韻,草地的清爽披上天幕。皓月當空,美麗的月光女神穿著五彩的舞衣翩翩起舞,蕩出一環七彩月華。月亮周圍的云被染成五光十色的。登時讓人感到花團錦簇,華美而脫俗。擁有著一種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美麗。
夜更深了,云悄然地散去,星星們也識趣地到別處玩去了。只要月亮一團體靜靜地呆在空中,沒有了先前的華美,多了幾分安定與恬靜。人們紛繁入睡,只要她還在空中溫順地看著大地。她就像夜晚的精靈,淺笑著送給人們美好的夢。
啊!中秋之夜的圓月是那么的美。一會兒漠然清爽,一會兒華美萬分,一會兒文靜、優雅。啊!明月是上天送給人世最好的禮物。
愉快的中秋節我家的中秋節篇三
愉快的中秋節
秋高氣爽,我的心情也如同天氣一樣,很期待著中秋節的到來。
盼望著,盼望著,中秋節乘著涼爽的風來了,騎著潔白的云來了,踏著落葉來了,唱著秋歌來了,終于在我的盼望中真的到來了。
幾天前,我們全家總動員,一起“瘋狂”的打掃起來。因為家住大連的大爺全家要到我家過節。爸爸擦家具,媽媽收拾廚房,我就打掃我的“小窩”了。忙了一天的時間,看著被我們打掃得如皇宮一樣整潔一新的家,我們都欣慰的笑了。
中秋節的早上,我們一家三口去市場買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市場上人潮涌動,貨物琳瑯滿目。中秋節一定要吃月餅的。我們也選了幾種帶回家。回到家,媽媽和爸爸就為做晚飯而忙碌著。大約下午三點左右,爸爸開車去車站接站了。
“叮咚!”是爸爸回來了,我飛跑著去開門,大爺全家都來了,我忙把他們請進屋。我還是三年前見過大爺家的小妹妹“瑤瑤”的呢,現在長得跟我差不多一樣高了。我把“瑤瑤”帶到我的小天地,給她看我的照片,獎狀和玩具。爸爸和大爺坐在沙發看電視,時而還談論工作中的一些事。不一會兒,大爺把我們叫過去對“瑤瑤”說:“寶貝,小姐姐書法寫的可好了,讓姐姐寫一幅送給你,好嗎?”“瑤瑤”高興極了,我為寫書法做好了準備,拿出百分之一百的精力認真的寫著,妹妹和大人們在周圍看著還連連稱贊!不一會兒就寫好了,大爺說:“雯雯真有書法天分啊,好好培養等去新疆出差時,一定買一塊好玉給雯雯刻個印章。”
媽媽把飯菜做好了,滿滿一桌子豐盛極了。我們吃著飯,嘮著家常。這時,外面有放鞭炮的聲音,我們走到陽臺,抬頭仰望天空,看到空中掛著一輪皎潔的圓月,四周雖有少許的烏云,但依稀還能看見一圈光暈作伴好壯觀啊!
聽大爺說他們明天就要回去了,我們很快就要分別了,雖然我們遠隔千里,但是依然有月亮代表著你我的心,如團聚一般溫暖。
“勸君珍惜團圓日,莫待分別再聚難。”我們要珍惜和親人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我愛這個舉家團圓的中秋節!
愉快的中秋節我家的中秋節篇四
現在已經是秋天了,今天,爸爸跟我說,下個禮拜有一個重要的節日。
我問爸爸:“是兒童節嗎?父親節?還是美食節?”
爸爸笑笑,摸了摸我的頭,都不是,是中秋節。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同時出現了十個太陽,這十個太陽把地里的莊稼都曬死了,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拉開神弓,一口氣射下來九個太陽,而后羿和他的妻子本來相親相愛,可嫦娥因為吃了長生不死藥,于是飛到了月亮上,后羿看到自己的妻子不見了,悲痛欲絕,這時他發現這一天的月亮格外大,格外亮,還有一個身影在跳舞,這個人就是嫦娥,后來,這一天被叫做“中秋節”。
發展到現在,“中秋節”有賞月,吃月餅的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不少地方還有飲桂花酒,玩花燈的習俗,不過,最重要的還是闔家團圓。
今年,不知道媽媽怎么了,她居然心血來潮地說要自己做月餅,我和爸爸都用懷疑的眼光望著她,而她信心滿滿的樣子讓人半信半疑。
這天晚上,我和爸爸肚子餓了,跑到廚房去看媽媽的晚飯做得如何了。誰知媽媽搞得神神秘秘,說要給我們一個驚喜,我想:難道今天要吃什么大餐嗎?牛排?媽媽把我們趕出廚房,說不要打擾她的創作靈感。
終于,媽媽端著一盤東西出來了,放在桌子上,讓我們猜猜是什么。
“牛排?”
“不,很特別哦!”
“那就是,法式蝸牛!”
媽媽搖搖頭,說我們想象力豐富,掀開蓋子一看,原來是月餅啊!
媽媽說:“這可是我第一次做月餅,嘗一下吧。”我和爸爸你望我我望你,誰也不敢下口。最后,我大膽的拿起一個月餅,輕輕咬了一口,味道居然還真不錯,不過就是有點苦澀,我用贊賞的目光望向媽媽,希望媽媽再接再厲。
媽媽說:“這次不是很成功,明天我要讓你們吃上最好吃的月餅。”
第二天,媽媽又做了幾個月餅,這次的月餅確實進不了不少,好了,媽媽宣布,今年的月餅就由我親自下廚做就行了。
到了中秋節這天,我們一邊吃著媽媽做的月餅,有豆沙餡,板栗餡,蓮蓉餡,都是我喜歡吃的,一邊賞著月,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中秋節。
愉快的中秋節我家的中秋節篇五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每逢這一天,親人們都要歡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亮,團團圓圓,和和美美。今年的中秋節,我和父母走出戶外,在樓下觀賞月亮。
仰望夜空,只見夜空浩瀚而遼遠,神秘而莫測,使人心胸豁然開朗。空中繁星點點,散發出銀色的光芒,那樣明亮,那樣美麗。他們排放的錯落有致,還一閃一閃的俏皮地眨著他們明亮的小眼睛,使人 頓生憐愛之心。天空仿佛披上了一層銀紗,顯得高貴而典雅。月亮靜靜地掛在空中,像一個銀盤,透出莊嚴和肅穆。他將柔和的月光撒向大地,使人間充滿光明。它的表面有一層朦朧的薄云,好像一層 薄紗,披在月亮身上,恍如仙女下凡一般,美麗而端莊。我不禁想起蘇軾的一句詩:“淡妝濃抹總相宜”。我覺得用它來形容中秋的月亮,再合適不過了。月亮和它周圍的星星相互映襯,天上頓時呈現 一派寧靜祥和、和諧美好的畫面。我們看得如癡如醉,內心充滿著和諧與美好。
開始吃月餅了,我輕輕地咬了一口,便覺香氣四溢,一股清香在空氣中流動,我貪婪地聞著、吃著,不一會兒,一個月餅便被我報銷了。微閉雙眼,一股淡淡的清香在唇齒間回蕩,內心清爽平靜,好不 暢快!這時,爸爸提議說:“不如我們每個人說一句跟月亮有關的詩句,看誰說得多”。“好,我先來。”我自告奮勇“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爸爸很快地說道。 我也不甘示弱:“峨眉山月半輪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月…月…”,我答不上來了,想了半天,拱一拱拳:“還 是老爸大人厲害,佩服佩服”。爸爸哈哈一笑:“過獎,過獎”。說罷,我們一家三口都哈哈大笑起來,其樂融融。風也呼呼作響,仿佛也笑得前仰后合,樂不開支呢!親情的溫暖與美好融入了夜空, 觸手可及。抬頭仰望月亮,發現它更圓,也更亮了。
我四處望望,發現全家人出來散步的隨處可見。他們團聚在一起,享受著親情的溫馨與幸福。雖然他們中有許多人可能很長時間都不能見面,但在中秋節這一天,他們都會盡可能地和親人團聚在一起, 感受著溫暖,感受著美好。中秋節,講親情撒在了每一個人的心里,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滿足的笑容。月亮,此刻也散發出更加美麗皎潔的光芒,普照大地,普照寰宇。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時,我雙手合十,閉上眼睛,向著月亮默默祈禱:“愿世界上每一個家庭都團團圓圓,愿世界每一個家庭都溫暖幸福”!
徐徐睜開雙眼,我仿佛看見月亮笑了,笑得那樣甜,那樣美好……
愉快的中秋節我家的中秋節篇六
今年的10月3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媽媽帶我去了瀘沽湖旅游。瀘沽湖可美麗了,那里的天比別處的天更加可愛,空氣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這里有15000畝的草海濕地,在這樣的境界里賞月真是太美好了。
天漸漸黑了下來,滿月剛升了起來,獨自個兒待在天上,一個伴兒也沒有,仔細再瞧瞧,遠遠的稀稀朗朗有一兩顆星星。哦!原來是金星啊!你一數,卻又新添了幾顆。瀘沽湖的水像一塊玻璃,圓圓的月亮映在水中。一片片白云緩緩的飄過月亮,好像一個個老翁,拄著拐杖,彎著腰,一步一步吃力的往前走,想把月亮遮住,月亮卻透過云片的空隙,傾瀉下皎潔的光芒。一片白云和一片白云連起,如同一條寬大的不規則的帶子,將碧澄澄的天空分成了兩半。白云移過,漸漸消逝在遠方。街道上燈火通明,家家戶戶都在慶祝團圓,我也給爸爸和姥姥、爺爺打了電話,祝他們節日快樂。今晚的月亮可真明亮啊,為此我還作了一首詩:
明月吟
中秋佳節慶團圓,
回首西方見明月。
今日瀘沽初見月,
明日暢飲三兩酒。
我這次的中秋節雖然沒有在家里度過,但看到了瀘沽湖又大又圓又美麗的月亮,也過得十分快樂!
愉快的中秋節我家的中秋節篇七
夜靜悄悄的只有在墨藍色的夜空上兩三顆星星好奇地眨著眼睛襯托著一輪金黃的明月。
傍晚六點多時我走世紀大道上遠遠地望見一輪圓圓的月亮高高地懸掛天邊。它的顏色有點淡淡的橙色濃濃的黃色微微的淺紅色真是多彩多樣。
吃完飯我坐在家里的院子里慢慢地品著茶嘗著月餅專注地仰望天空。月亮掛在天邊格外的圓是那么幽然又是那么安詳它仿佛是一塊無暇的白玉盤又像仙宮里升騰著云霧的一面明鏡。顏色是那么柔和月光又是那么皎潔。
望著這柔和的月色使我不禁想起了李白《古朗軍行》中的詩句: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語誰餐?這首美妙的詩贊揚了月色也令我如癡如醉。
愉快的中秋節我家的中秋節篇八
中秋之夜,少不了吃月餅,賞月,這是我國的傳統,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
古往今來,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等詩句,都是用月亮寄托對家鄉,對親人的相思之情。
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似的一般溫柔。天空中云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成了一幅漂亮的畫。在深藍色的夜空里,月亮顯得更圓、更亮、更美了。這么美的月亮能不讓人心動嗎?這圓月非常調皮,一會兒鉆進云姐姐的懷里,一會兒和星星談話,一會兒唱歌跳舞……真拿它沒辦法。這時爸爸說:“其實月亮是不會發光的。它就像一面鏡子,把太陽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這些光是不熱的。”
此時,讓我想起了一個傳說:很久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后羿為名除害,射掉了九個太陽。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嫦娥。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之后,王母娘娘給了他一顆仙丹,吃了那顆仙丹可以長生不老。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最后,我們在家吃月餅。吃水果。看電視。
多么美麗的中秋之夜,多么愉快的中秋節。
愉快的中秋節我家的中秋節篇九
又是一個中秋之夜,又是一個團圓之時。
我又一次去祭拜爺爺奶奶,雖然這天陽光明媚,但我怎么也高興不起來。走在路上,我的心情十分沉重,仿佛一塊大石頭壓在胸口,心中難受極了,來到爺爺奶奶合葬的地方,我將兩束鮮艷的花插上,又用幾張紙錢壓上,再將幾沓紙錢散開,用火點,為爺爺奶奶送紙錢,不一會兒,祭奠儀式完成了。
我們來到家中,用小餐籃裝上月餅、各種水果和餐布就向姥姥家進發了,經過了多半個小時的顛簸,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又經過幾個小時的等待,太陽終于慢悠悠的沉下了西山,我和大家來到了后山的山頂上,我和媽媽把餐布擺好,將月餅和水果一一拿出,我望了望月餅,品種可真多:棗泥的、提漿的、五仁的、紅豆沙的、綠豆沙的、黑芝麻的,我隨手拿起一個月餅,還沒看清名字就咬了一大口,姥姥家有東梁的原因吧,月亮遲遲不出山,等到我吃完一個月餅后,她才悠哉悠哉地走上了夜空的主位。
那皎潔的明月,周圍有著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寧靜的夜晚月朗風清,總會給我一種清逸嫻靜的感覺。明亮清澈如柔水般的月色,清幽明靜。月色柔和而透明,輕盈而飄逸。
蘇軾曾高聲吟唱過: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又是一個中秋之夜,又是一個團圓之時,我們共同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