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感恩節的由來篇一
感恩節從三個方面來說都是送禮的節日:大多數美國人要感謝上帝在過去一年里的恩惠,人們按傳統要用時令的果實招待親朋好友,人們還送食物給那些饑餓的人。
1621年,那些乘“五月花”號船來到馬薩諸塞普利茅斯的英國人首次慶祝了感恩節。渡過了艱難冬季的這六十個人邀請了當地印地安人的.首領(他們與他談判并簽了協議)來共享豐收之果實。令他們吃驚的是,這位印第安人首領帶來了九十名雖服飾整潔卻餓得慌的印第安勇士!很顯然,他們準備的食物不夠了。這些印第安人很快回去拿來來了野鹿和其它食物。這頓宴席由火雞、野鵝、野鴨、龍蝦、爆玉米、蛤肉、玉米餅、酸梅、水果和蘋果汁等組成,共持續了三天。
自從1863年阿伯拉罕.林肯總統將感恩節宣布為全國性節日后,大多數美國人都慶祝這一節日。這一天,全家人歡聚一堂感謝頌揚上蒼在過去一年里的仁慈和恩惠。美國人和加拿大人(10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一)慶祝感恩節時通常用加好調味品的烤火雞、鴨、鵝來擺宴。遠離家鄉的人被作為客人受到邀請。人們也為那些不幸者送去食物。當地一些機關、學校和教堂先收集食物然后裝入食品籃內分發給窮人。有些商店老板還將火雞送給雇員和一些老顧客。渡過了艱難冬季的這六十個人邀請了當地印地安人的首領(他們與他談判并簽了協議)來共享豐收之果實。令他們吃驚的是,這位印第安人首領帶來了九十名雖服飾整潔卻餓得慌的印第安勇士!很顯然,他們準備的食物不夠了。這些印第安人很快回去拿來來了野鹿和其它食物。這頓宴席由火雞、野鵝、野鴨、龍蝦、爆玉米、蛤肉、玉米餅、酸梅、水果和蘋果汁等組成,共持續了三天。
自從1863年阿伯拉罕.林肯總統將感恩節宣布為全國性節日后,大多數美國人都慶祝這一節日。這一天,全家人歡聚一堂感謝頌揚上蒼在過去一年里的仁慈和恩惠。美國人和加拿大人(10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一)慶祝感恩節時通常用加好調味品的烤火雞、鴨、鵝來擺宴。遠離家鄉的人被作為客人受到邀請。人們也為那些不幸者送去食物。當地一些機關、學校和教堂先收集食物然后裝入食品籃內分發給窮人。有些商店老板還將火雞送給雇員和一些老顧客。
感恩節的由來篇二
感恩節在北美屬于一個特別大的節日,你知道感恩節的簡單由來嗎?下面本站小編精心整理了感恩節的簡單由來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初時感恩節沒有固定日期,由美國各州臨時決定。直到美國獨立后的1863年,林肯總統宣布感恩節為全國性節日 。1941年,美國國會正式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感恩節假期一般會從星期四持續到星期天。
1879年加拿大議會宣稱11月6日是感恩節和全國性的假日。在隨后的年代,感恩節的日期改變了多次,直到在1957年1月31日,加拿大議會宣布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一為感恩節。
除了美國、加拿大,世界上還有埃及、希臘等國家有自己獨特的感恩節,但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卻與感恩節絕緣,也有學者倡議設立“中華感恩節”,以弘揚傳統文化。
每逢感恩節這一天,美國舉國上下熱鬧非凡,人們按照習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禱,城鄉市鎮到處舉行化裝游行、戲劇表演和體育比賽等,學校和商店也都按規定放假休息。孩子們還模仿當年印第安人的模樣穿上離奇古怪的服裝,畫上臉譜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散居在他鄉外地的家人也會回家過節,一家人團團圍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雞。同時,好客的美國人也忘不掉這一天邀請好友、單身漢或遠離家鄉的入共度佳節。從18世紀起,美國就開始出現一種給貧窮人家送一籃子食物的風俗。當時有一群年輕婦女想在一年中選一天專門做善事,認為選定感恩節是最恰當不過的。所以感恩節一到,她們就裝上滿滿一籃食物親自送到窮人家。這件事遠近傳聞,不久就有許多人學著她們的樣子做起來。總統放生火雞儀式每年一度的總統放生火雞儀式始于1947年杜魯門總統當政時期,但實際上這個傳統儀式可以追溯到美國內戰林肯總統當政的時期。1863年的一天,林肯的兒子泰德突然闖入內閣會議請求赦免一只名叫杰克的寵物火雞,因為這只被送進白宮的火雞,即將成為人們的圣誕節大餐。
no.1 溫暖
這點不用講,感恩節已經是冬天了,所以,給年邁的父母送溫暖是再合格不過的了。一套保暖內衣,一套圍巾與手套,外加加厚的棉襪,都會讓自己的父母從心里感覺到暖和。兒女能為父母做得太少,望其平安健康,就足以令我們安心。
no.2 按摩設備
說了送完父母溫暖后,自然要送父母們另一個層面的健康。這個健康就是按摩設備。實際上,對父母來講,年齡已經擺在那里了。他們需要運動的同時,也需要身體按摩后的放松。所以,送一套按摩設備給父母,在你不在身邊的時候,代替你的雙手按摩他們的肩膀和勞累的身體。
no.3 數碼產品
父母的年齡雖然大了,可是還是希望能接觸到新鮮的數碼產品的。而且數碼產品父母會使用后,也能讓你們的聯系更加方便。例如,數碼相機,可以視頻的電腦,以及老年人專用手機等。這些都能讓父母感覺到社會的美好。
no.4送團聚
感恩節的時候,如果你能帶著你的家眷回到父母家里,實際上,對父母來講是天大的喜訊。我們都太年輕,我們都太忙,所以常常會忽略了對父母的關心和關愛,讓他們成為了空巢老人,享受不到兒孫滿堂的樂趣,所以,趁感恩節,送個團聚給父母吧。
感恩節的由來篇三
感恩節是外國的傳統節日,近年來,在中國也流行起來了,那么,你知道感恩節的由來是怎樣的嗎?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恩節由來作文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感恩節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節日,由美國人民獨創,原意是為了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在美國,自1941年起,感恩節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并從這一天起將休假兩天;而加拿大與美國的感恩節時間不同,10月第二個星期一。像中國的春節一樣,在這一天,成千上萬的人們不管多忙,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團聚。加拿大的感恩節則起始于1879年,是在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一,與美國的哥倫布日相同。這就是感恩節的由來。
感恩節是北美洲獨有的節日,始于1620xx年。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將它定為國家假日,并且規定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美國的感恩節。感恩節有四天假期。借著長假,很多人都會趕回家慶祝佳節,所以,美國感恩節的熱鬧程度絕不亞于中國的中秋節。
17世紀初,英國的清教徒遭到迫害。1620xx年9月,102名清教徒登上“五月花”號帆船,于12月26日到達了美國的普利茅斯港,準備開始新的生活。然而,這些移民根本不適應當地環境,第一年冬天過后,只有50人幸存。第二年春天,當地印第安人送給他們很多必需品,并教會他們如何在這塊土地上耕作。這一年秋天,移民們獲得了大豐收,11月底,移民們請來印第安人共享玉米、南瓜、火雞等制作成的佳肴,感謝他們的幫助,感謝上帝賜予了一個大豐收。自此,感恩節變成了美國的固定節日。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美國和加拿大節日,由美國首創的,原意是為了感謝印第安人,后來人們常在這一天感謝他人。自1941年起,感恩節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在這一天起將休假兩天,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團聚,感恩節在每年11月22-28日之間,感恩節是美國國定假日中最地道、最美國式的節日,加拿大的感恩節則起始于1879年,是在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一。
初時感恩節沒有固定日期,由各州臨時決定。直到美國獨立后的1863年,林肯總統宣布感恩節為全國性節日。
1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是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感恩節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因此美國人提起感恩節總是倍感親切。
感恩節的由來要一直追溯到美國歷史的發端。1620xx年,著名的“五月花”號船滿載不堪忍受英國國內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達美洲。1620xx年和1620xx年之交的冬天,他們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處在饑寒交迫之中,冬天過去時,活下來的移民只有50來人。這時,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給移民送來了生活必需品,還特地派人教他們怎樣狩獵、捕魚和種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移民們終于獲得了豐收,在歡慶豐收的日子,按照宗教傳統習俗,移民規定了感謝上帝的日子,并決定為感謝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邀請他們一同慶祝節日。
在第一個感恩節的這一天,印第安人和移民歡聚一堂,他們在黎明時鳴放禮炮,列隊走進一間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誠地向上帝表達謝意,然后點起篝火舉行盛大宴會。第二天和第三天又舉行了摔跤、賽跑、唱歌、跳舞等活動。第一個感恩節非常成功。其中許多慶祝方式流傳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
感恩節的由來篇四
想一想原因有很多,但不得不提兩個字:感恩。現在很多孩子沒有一顆感恩的心,面對別人的幫助連“謝謝”都不會說,這是一種社會文明的悲哀。作為教育者,我們需要提醒他們,引導他們,然后喚起他們最深的善意和感激。于是,我們借“感恩節”之機,在幼兒園開展了一系列的感恩活動,“心中有愛,學會感恩”。
活動的目的:
1、了解感恩節的由來,知道感恩節是表達謝意的日子。
2、通過為別人做事,說謝謝,送感謝卡來體驗感恩之美。
11月第四個星期四(感恩節)下午4點。
花卉幼兒園大廳。
1、利用互聯網和圖書館收集背景知識、相關故事、歌曲等。
2、每個班收集“感恩箴言”。
3、組織寫給父母的“感謝信”。
4、公園環境布局:黑板、海報等。
5、制定好活動計劃,把時間、地點、負責人落實到位。
6、表演《感恩的心》,學習手語。
7、布置感恩節互動墻。
①感謝信——給整個公園家長的感謝信。
②一首感恩的歌——在課堂上學習唱《感恩的心》;從一個詞匯中學習“感恩”、“感激”和“感動”。
③一場感恩表演——集體表演《感恩的心》。
④一句感恩的話——收集每個孩子的感恩或祝福的話。
⑤一個感恩的故事——老師講故事。
⑥感恩之墻——對父母與孩子互動的感恩之墻。
⑦一段dv視頻——孩子在家的表現(給父母爺爺奶奶的一個擁抱)。
1、每節課提前介紹感恩節的由來及相關內容。
2、每個班級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開展活動。比如在中產階級護蛋活動中,每人從家里帶一個生蛋,可以給蛋取名,扮演蛋的父母的角色,有一天保護好蛋,防止蛋碎,體會父母養育寶寶的辛苦,學會感恩。也可以制作互贈愛情卡。
3、4點開門后,把員工的感謝信發給家長。
4、請家長欣賞孩子的表演(看視頻)。
5、父母在互動墻上寫下他們的感激或祝福的話。
6、帶領孩子欣賞感恩之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