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從而不斷提升自己。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兒童深度學習心得體會篇一
祁連路小學 王秀珍
上好一節課首先要正確理解教材和把握教材,只有把教材吃透了,才能靈活變通教學方式,才能用最少的時間給學生以最大的收獲,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聽了這幾位優秀教師的分享,使我深深感受到教師只有知道上什么,什么是重難點,選準切入點和教學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才能上好一節課。二、教師要學會思考 數學知識,往往就是一種規定,思考規定背后的道理,那會讓我們變得更加聰明。一個有追求,愛鉆研,會思考的老師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課本知識,還有數學的思考。一個優秀的教師,一定是一個善于思考,樂于思考,并且把這種思考的習慣教給學生。
三、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特點,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在課堂上,只有學生清楚的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時,才有可能干好這件事,而問題太難學生就會無從下手,太容易又不用沒意義,這都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看到了老師與學生真實的交流,讓學生自己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處理問題的空間,并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通過本次學習,我學到了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每位老師對教材的把握和鉆研,對數學實事求是的態度,對數學知識背后的思考都是讓我深深感慨的。我會把優秀教師當作追趕的目標,不斷提高自己 的教學水平,努力縮短與優秀教師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繼續好好研究教材,增進自己的教學水平,給孩子們呈現一堂堂精彩的數學課,讓孩子們在數學的世界里快樂的學習成長。
兒童深度學習心得體會篇二
我校六位小學數學教師的展示課給了我莫大的啟發。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鉆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我跟大家交流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的明確,為教學服務。例如:五一路小學的李老師上三年級《搭配》,李老師在課件里呈現了許多畫面,其情境的內容和形式的選擇都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整個教學過程都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非常具體,有新意和啟發性。特別之處,是李老師在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并運用于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但激發了他們了學習的欲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享受著學習,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這種情境的創設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學生。
授課的.六位老師,都能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并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老師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啟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欲,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在質疑中思考,山重水復疑無路,在思考中學到知識,尋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總之,這些展示課的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通過學習,我深深體會到自己的不足,決心今后將更加努力,向他們學習,向他們靠近。
兒童深度學習心得體會篇三
早上聽了一節關于深度工作的文章課程。
文章中所提到的深度,其實就是專注度,就我們讓自己完全沉浸在自己要處理的工作中,不受外界的干擾。
這一點,要是在以前沒有網絡的年代,估計也并沒有必要如此拿來研究,畢竟那時候車馬慢,郵件也慢,一生只夠愛一人,一本紙質書就足以吸引一個愛學習的人。
之所以如今這個專注的課程會被拿來講,就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大爆發的時代,可以說我們幾乎是被包圍在網絡當中,人手一部甚至兩三部手機,還有電腦,還有各種影視資訊,可以說,如果我們不努力把自己置身于一個抗干擾的環境,自己創造一個不受誘惑的環境,那深度工作,的確是有點難度的。
這個思維同樣也適用于學習。
當我們在工作或者在學習的時候,有個電話進來,或者外面傳來了別人家的音樂家,鄰里小孩打游戲的聲音,或者是路邊車水馬龍的喇叭聲,又或者自己手機里的微信提示音......
這些都非常容易干擾到我們。
所以,有一些名人為自己創造了不受干擾的環境,把自己的工作室設在安靜的區域,工作時只帶書本,不連網絡,等等。
無可厚非,深度工作與學習可以創造出的更高效的價值,但是要做到這一點,的確也是需要很強的毅力。
兒童深度學習心得體會篇四
20xx年10月30日,xx市小學數學“教壇新星”送教活動在xx縣實驗小學舉行。我有幸參加了這次聽課活動,看到三位老師都以自己的特色展示著課堂教學藝術,傾聽著老師們精心準備的課,領略著她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她們在開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受到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執教理念的啟發。
如盛莉芬老師精心設計的《認識周長》的導入,她是以喜羊羊和懶羊羊等學生喜愛的小動物來引入話題,并使之貫穿于全課,以此拉近了學生的距離,學生的向師性更強,他們積極的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去。龍子湖區教研室李婭婭老師的課前談話也很引人入勝,她通過“猜一猜,考察你的反應力”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們都非常樂意參與到這項游戲。于是,在這種自然、愉快的氣氛中,師生們共同進行下一輪的“看一看,考一考你的觀察力”活動,學生興趣大增,這樣的安排也為后面的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
三位教師在教學上都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做到收放自如,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動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充分體現了“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只起到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教學理念。比如,鳳陽路二小的謝xx老師在講《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一課時,讓每一位學生從信封中找到6張撲克牌,學生自己先動手擺一擺,接著用投影儀展示學生的擺法,在這一連串自主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生深刻的感悟到“要使摸到紅桃a的可能性是1/6,6張牌里都必須要有一個紅桃a。”的結論,輕松突破本課的重難點。又如盛莉芬老師為了突破“一周”的概念,先讓學生找一找自己身邊有一周的事物,指一指它們的周長并用手摸一摸,感知圖形的周長,在頭腦中建立周長的概念,以此培養了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特別是在測量愛心、圓等不規則圖形的周長時,教師讓學生利用提供的材料,自己想辦法解決,學生先用繩子把愛心和圓圍成一圈(多余的繩子用剪刀剪去),再把繩子拉直,然后用直尺量出繩子的長度,即是這些圖形的周長,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活動中學生們輕松掌握了這種“化曲為直”的解決策略。還有李婭婭老師講《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時,她著手讓學生自己探究,完全放手讓學生動手計算,又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猜想——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中,找到了規律。
新課程強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學有用的數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并讓他們感知學習數學的重要性。謝老師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她能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會事情發生的可能性,用猜“左右手”的方法決定誰先發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活動,感受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從而想到用分數來表示這種可能性的大小并把它運用到生活中,李老師設計的練習是本課的一大亮點,通過“抽獎”、“砸金蛋”等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的游戲活動,促使學生調動生活中所有的經驗和所學的可能性大小的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又如李婭婭老師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以“快餐店中的套餐。每份12.5元,售出10份.100份.1000份,分別是多少元?”這一實際生活中的話題引入數學知識,把生活問題數學化,接著李老師又讓學生運用這一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從而讓學生掌握了規律并學會運用規律去解決問題。
四、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中三位老師都能很熟練的應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謝xx老師使用多媒體動態演示6張紅桃依次變成黑桃,讓學生分別來說說“紅桃和黑桃的可能性各是多少?”就是這一動態的變化過程,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又如盛莉芬老師上課伊始,就使用flash動態演示懶羊羊不沿操場跑一圈和它中途停止,沒跑完一圈的過程,讓學生指出其錯誤,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深刻領悟到了“一周”的含義。
總之,這次的聽課,使我感觸頗深。我覺得一節好課它是有生命力的,而這種生命力來自于學生對身邊事物的感知與體驗,來自于對問題的好奇與思考,來自于對知識的猜想與驗證,來自于對活動的探究與解決。而這些恰恰是我的課堂所缺少的。所以,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思考、交流、探究的空間,引導學生經歷體驗、感悟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解決問題。我還要多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我相信自己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
兒童深度學習心得體會篇五
——全國小學語文“深度學習,生長課堂”
名師教學觀摩活動學習心得體會
3月17-18日,本次有幸去東勝第五小學參加了“全國小學語文深度學習,生長課堂名師教學觀摩活動”小學語文研討交流活動。兩天的時間聽了6節課,5場講座。陰雨綿綿,寒意絲絲,雖說有點辛苦,但是來自蘇派名師與陜甘晉名師和專家們,總能用他們特有的教學模式吸引每一位老師,他們幽默風趣的語言或是獨特的教育觀念打動每個人的心。每次培訓后的感受雖然不近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自我提高,迫在眉睫。切不可誤人子弟。”細心聆聽、深入思考,收獲頗多,將其梳理如下:
一、教材的把握
研究教材,把握好教材,用活教材,這是我們每位語文教師都必需把握的。但是從名師的課堂上,我感受到的是:除了這些,他們超越了教材。如《戴嵩畫牛》,竇桂梅老師能把課文與日常生活中的見過的那些寫在寫或畫在書籍、碑貼上的文字來解讀文本。讓學生不僅是學習語文更是在學習如何生活,如何欣賞。最放得開的是黃亢美老師主《臺灣的蝴蝶谷》漢字活動課,簡直把漢字講“活”了,講到最激情的時候黃亢美老師唱起了龐龍的《兩只蝴蝶》,讓學生學有所樂,尤其是薛法根老師的《珍珠鳥》教學,讓我感受頗深,能讓學生把零碎的知識點串起來,從而懂得寫作要有線索,教學方式生動化、趣味化、生活化。
二、名師的課堂語言
聽他們的課,你感覺不到他們是在跟學生上課,那是一種心靈的碰撞。教師的語言深入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心靈在每一次對話中得到升華。對學生的評價不是簡簡單單的,順著學生的回答,名師會有意想不到的評價。讓學生聽了心情愉快,讓聽課教師聽了,若有所思。面對學生那生動有趣的語言,使課堂充滿活力。面對學生那脫口而出的優美詞語、成語讓在場的每一個學生、老師折服。我們常常感嘆自己的課堂太過單一和枯燥,我想:教師的語言很關鍵。
三、課堂上的隨機應變
聽他們的課,我常常不知道應該怎樣記筆記。每一個環節的設計都讓人很意外,課外知識的收集很豐富。不僅教給學生課本知識,更注重學生課外知識的積累。課堂上的隨機應變讓人覺得他們并沒有事先設計好教案。對于學生的不同聲音,他們都能巧妙的應答。
四、學習型教師
從每一節課當中,我都能感受得到,他們文化底韻很深厚。我想這跟他們不斷吸取新的知識有關。只有在不斷的追求新知識的道路上,他們的課堂教學才那么充滿活力。只有在不斷研究教材的基礎上,他們的課堂教學才那么富有新意。只有在不斷的創新中,他們的課堂教學才會永遠充滿活力。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他們是學習型的名師。在不斷學習中成長、成功。
回顧一個個精彩片段,余味無窮,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幾位老師不同的課堂教學對何謂精彩的課堂做了最好的演繹和詮釋。這樣的課堂給我提出了新的要求,給我指明了,讓我們走近名師,和名師共同成長。
兒童深度學習心得體會篇六
一、六月是蒲公英飄下的季節,六月是青蘋果誘人的季節,六月是火紅的石榴花點燃的季節。
六月是歌聲飛揚的季節。
喚,六月的日子是多么的精彩,六月的日子多么令人向往。
現在,當春姑娘的腳步漸漸遠去,熱情奔放的夏日女孩駕著七色彩虹到來啦!我們也在盼望中迎來了“六一”這個屬于自己的節日!
二、今天,我們相聚在一起,共同慶祝“六一”兒童節!“快樂童年放飛夢想” “六一”聯歡會現在開始。
三、還記得《水滸傳》里武松打虎的精彩場面嗎?今天,老虎家族報仇來了,聽說要來個《老虎打武松,有請郁彥、唐伯宇幾位。
四、女:我來問問你,知道著名聾啞舞蹈家鄰麗華跳過哪些舞嗎?男:我只知道《千手觀音》與《雀之靈》這兩個。女:這次,班上有位“舞林”高手竟想與她比試比試,來跳一段《孔雀舞,大家想不想看?那就請孫逸文上臺來表演。
五、六月是花兒盛開的季節,空氣中夾著《七里香》的味道,不用多說了,姜軼欽來為我們唱這首歌吧。
六、男:我嗓子里癢癢的,我想……女:你該不會也想唱吧?得,今天就給你一個展示的機會,唱吧,大家歡迎。
七、班上有幾位小小演奏家也想來露一手。
首先請姜育秋為我們帶來一曲《波湖漁歌》。接著請費凡為我們吹一段,這回可是重量級人物曹越來吹一曲《七子之歌》。
八、這三位真能“吹那兒又來了幾位。
嘿,那不是湯姆與杰瑞嗎?讓我們看看今天他們倆會搞什么花樣o
九、前些日子我們搞的數學樂主題活動還在繼續著。
什么小兔。 12345。狐貍都來湊熱鬧了。
十、江南水鄉很美,莫笛、姜軟欽要用歌喉來與它媲美。
瞧,說來就來了。
郁彥病了,礙了一個妥命的牙疼,就急忙去醫院《看病》去了。
十一、紀曉嵐一一煙袋,愛與和王申斗嘴來,他對對子的本領尤其高。
最近,姜育秋她們發現了《對聯里的秘密p。湊到一塊兒討論起來。
十二、我們還有一個大游戲,叫做對對埠,分成四組來投禮物,請大家在禮物上寫好名字與祝語,我說一下規則。
十三、加:今天大長方形過生日,朋友們都來祝賀,都有一些什么朋友慶祝呢?
十四、楊子豪的小提琴與張足來的二胡可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那悠揚的樂聲帶我們進了一個音樂的殿堂。
先請楊子豪給我們拉一段《梁祝》。再請張足來同學給我們拉一曲。
十五、今天顧屹同學考得很差,他媽揚言如采成績不翻兩番就局他,這可糟了……
十六、今天是我們的節日,為了慶祝我們的節日,請聽大合唱《快樂的節日》。
十七、不知不覺,半天就過去了,讓我們抓緊這大好時光學習吧!并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快樂的日子!聯歡會到此結束。
兒童深度學習心得體會篇七
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生長課堂”
教學觀摩活動心得體會
.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生長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心得體會
12月19日上午,公明路小學的多功能報告廳里暖意融融,在這里我觀摩了三位名師的示范課,使我受益匪淺。三位老師不同的教學授課風格和特點、不同的設計思路卻展現同樣的精彩。他們對教材透徹的理解、清晰的教學思路和靈活的教法方法,讓我切實感受到了他們扎實的教學功底、豐富的教學經驗、嫻熟的教學技巧。同時他們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學中的經驗體會與大家分享,讓我頓時茅塞頓開。下面我就結合實際來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特點,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李小慧老師帶來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直線、射線、角》,這節課老師的語言生動活潑,利用蜘蛛織網的這個例子,完美的講解了直線、射線和角之間的關系。
劉曉宏老師講的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字母表示數》,劉老師的課堂嚴謹、周密,讓孩子自己觀察、思考、總結字母可以表示一個任意的數,也可以表示一個符合條件的某一個數,明白了字母可以簡明地將數量關系表示出來。充分詮釋了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而不是主導者。
王曉玉老師,她帶來的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的《小數乘整數》,王老師的言語淡淡沁人心脾,課堂環環相扣,整個課堂都彌漫著輕松的氛圍。
在課堂上,只有學生清楚的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時,才有可能干好這件事,而過難的題目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簡單的題目沒有意義。鼓勵和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把新舊知識相互聯系,更好的理解分數的意義。在這3節課,我看到了老師與學生真實的交流,讓學生自己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給學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發揮、處理問題的空間,并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二、教師要學會思考
李老師說:“深度學習對于各個老師和學生都非常重要,老師的課堂不能拘于形式、流于表面、老師要備好課,在課堂上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引起學生的深層次思考,從而達到深度學習的狀態。”
艾彥麗老師指出,核心素養是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和未來挑戰所具備的知識、能力和態度。數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我們要思考為什么要學數學?什么時候用數學?一個有追求,愛鉆研,會思考的老師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課本知識,還有數學的思考。這節課最讓我醍醐灌頂。
三、教學要與時俱進
.王峰濤老師指出,教師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現代化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要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廣泛運用,“教書匠”式的教師已經不適應時代的需要了,這就要求教師既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又要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研究,即不是在書齋中進行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研究。必須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并將其運用于教育工作實踐,不斷思考、摸索,朝著教育家的方向努力。
通過本次培訓,更加堅定了我要努力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信念。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我一定努力了解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備多元化的教學知識結構和教學策略。.
兒童深度學習心得體會篇八
我有幸參加了為期兩天的。在這短短的兩天內,我觀摩了8位優秀老師的示范課,從中獲得了不少的教學經驗。8位老師各有各的風格,不同的設計思路卻展現同樣的精彩。他們對教材的理解、清晰的思路和靈活的教法,讓我切實感受到了他們扎實的教學功底和深厚的技巧。同時他們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學中的經驗體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受益匪淺。下面我就結合實際來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上好一節課首先要正確理解教材和把握教材,只有把教材吃透了,才能靈活變通教學方式,才能用最少的時間給學生以最大的收獲,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強震球老師的《認識分數》對教材的把握和理解是非常到位的,結合圖片和練習,引導學生一遍遍說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將它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幾,加深了學生對分數的認識,從根本上理解了分數的含義。同時,在做題過程中,他不斷提問“為什么它們都是四分之一”,“為什么每一份表示的分數不一樣”等,引發學生思考,自主探究,一節課下來,教學重難點都被學生內化吸收,效果顯著。教材是主要的教學資源,是教與學的重要憑借,教師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不但要理解知識內容,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中的思維能力訓練的內容和教學方法。杜海良老師在講《體積和容積》時,先是往空杯子倒水,讓學生體驗空間,為學生正確認識“體積”奠定了基礎,再讓學生摸一摸桌肚,進一步對空間增加感性認識,最后往水里丟石子,通過“溢出的水多說明什么”概括出體積概念。他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觀察、猜測、實驗最后驗證,逐漸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意義,發展空間觀念和數學思維能力。聽了這幾位優秀教師的課,使我深深感受到教師只有知道上什么,什么是重難點,選準切入點和教學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才能上好一節課。
顧志能老師指出,數學知識,往往就是一種規定,思考規定背后的道理,那會讓我們變得更加聰明。一個有追求,愛鉆研,會思考的老師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課本知識,還有數學的思考。顧老師的《比萬大的計數單位》這節課最讓我影響深刻。他并不像強老師那樣的激情洋溢,儒雅的外表下是對數學的熱情,對問題的洞悉。
他先由撥珠引出計數單位,復習學過的計數單位和進率,發現滿十進一會產生一個新的計數單位,順理成章讓學生猜猜萬后面會是什么計數單位并且辨別。學生和老師順利確定好了十萬,百萬和千萬的順序,然后再猜:后面的計數單位到底是什么呢?眾說紛紜,學生充分發揮了豐富的想象。顧老師用撥珠證實了“萬萬”的猜想,并用一個個的數字和同學討論合理性,最終得到“億”這個計數單位。其實對于我們來說,計數單位可能只需要十幾分鐘就可以講完了,但是顧老師他卻花了大量時間和學生探究計數單位,為什么萬后面是十萬,為什么千萬后面是億呢?可能我們都沒有思考過,對啊,為什么呢?整節課,學生一直跟著老師走,一直在思考,所有老師也在思考,我想這就是最奇妙的地方。顧老師良好自身素質,獨特的價值觀念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個優秀的教師,一定是一個善于思考,樂于思考,并且把這種思考的習慣教給學生的老師。
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特點,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張齊華老師《確定位置》這節課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張老師先是創設情境:要解救大海某一處的船只,然后給了一些基本信息和一個問題,然后大膽放手,整節課都由學生自主探究船只的位置,老師只是在一邊引導和總結。在課堂上,只有學生清楚的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時,才有可能干好這件事,而問題太難學生就會無從下手,太容易又不用沒意義,這都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節課恰恰需要學生充分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使新舊知識得以聯系。在這節課,我看到了老師與學生真實的交流,讓學生自己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處理問題的空間,并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通過本次學習,我學到了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每位老師對教材的把握和鉆研,對數學實事求是的態度,對數學知識背后的思考都是讓我深深感慨的。我會把優秀教師當作追趕的目標,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努力縮短與優秀教師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繼續好好研究教材,增進自己的教學水平,給孩子們呈現一堂堂精彩的數學課,讓孩子們在數學的世界里快樂的學習成長。
兒童深度學習心得體會篇九
早就期盼的“六一”兒童節,終于到來了!
我早早地來到學校,剛跨入教室的門口,教室里分外熱鬧,一大群人在裝扮我們的教室。女生在梯子上掛彩帶,而男生則扶著梯子。有些人在排練舞蹈,有些人在窗戶上貼精明的貼貼紙。我看到這一幕,我放下書包,加入了這集體之中。不一會兒,我們的教室更加“可愛”了,雖然個個都滿頭大汗,但嘴上洋溢的快樂的笑容,久久不曾退去。
下午,我校舉行了一場拔河比賽,我們班參賽的選手在做熱身運動,以免待會抽筋之類的。到我們班上場了,我們班的對手是六班,望向六班的那群參賽的選手,個個人高馬大的,超強壯的。我們們參賽的選手心中頓時充滿了壓力,老師看到我們這樣,大聲的對我們說:“加油,你們是最棒的,不要被對方的氣勢給震撼了,相信自己,你們是最棒的。”老師的這一番話使害怕的同學又鼓起了勇氣。
“嘭”比賽開始了,場外的人個個都喊著“加油,加油,加油”,我們班一點都不遜六班,中間的那條紅線,往六班過去了,眼看六班快要贏了,他們的心里會放松很多,我們班就利用這一點,瞬間把那條紅線拉往我們這邊。六班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輸了。我們贏了!場外的人歡呼了起來。主持人把一盒東西交給老師,不用說那就是我們班贏的比賽的獎品啦!打開一看,是一些照片,都是我們拔河比賽的照片。
“六一”兒童節圓滿結束了,今天可真高興啊!
兒童深度學習心得體會篇十
開學前,我參加了縣里組織的學習培訓活動,感到收獲甚多。現就這次的培訓活動談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理念之二是“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貼近學生的生活,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基本理念之三是“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深入、全面地學習課程標準,理解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掌握課程標準的思想內涵,通曉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才能目的明確、方向集中地鉆研教材,具體、準確地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創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從而得心應手地駕教材,靈活自如地選擇教法。
自主學習就是自己作為學習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自控性,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和責任,有助于弘揚主體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相互性學習。它強調學習的交往性、互動性、分享性,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探究性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問題性、過程性、開放性,有助于形成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機,批判的.思維品質和思考問題的習慣。
不但有終結性的評價,還要有發展性評價,發展性評價應該側重的是一個階段后,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進步發展,在知識、技能、情感、價值觀等多元領域的綜合評價,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制訂改進計劃,促進更好的發展,這樣,評價的激勵功能、診斷功能才會有始有終科學的。
總而言之,新教材新理念,為我們教師提供了更寬廣的舞臺,也對我們每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愿我們每位教師都能踐行課標理念,還原數學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