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托班安全教案及反思托班安全教案正確喝水篇一
現在的生活中存在的不安全的因素很多,有時候孩子和家長會忽略一些安全問題,對孩子獨自在家時的安全沒有防范意識,這節課就是要告知孩子們在家里玩耍時要注意的和要知道的知識,加強孩子對安全的意識。
1.知道不能給陌生人開門,懂得在家時的安全常識。
2.知道保護自己,培養自我保護意識。
3.知道在家里哪些事情是危險的,不可以接觸和玩耍。
培養幼兒的安全常識,讓孩子知道不僅在外要注意安全,在家也要有安全意識,鍛煉他們面對危險時的自我保護能力。
1.相關的圖片及動畫片片段。
2.和孩子提前演練人物的角色。
1. 情境導入
幼:誰呀?
教:我是你媽媽的同事王阿姨,這是你媽媽讓我帶的東西,請你開門好么?
幼:我怎么不認識你呢?
教師和幼兒展開一段生動的表演,孩子在猶豫應不應該開門,這時候表演停止。教師提問:都發生了什么,嚇跑朋友該怎么做呢?幼兒討論回答,接著開始下一段表演。
幼兒:在門洞里向外看是不是真的。
表演結束后教師提問:又發生了什么,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如果是你你又會怎么做?你會開門還是想別的辦法呢?一起來說說吧!
2.觀看圖片。
教:小朋友在做什么?
幼:在給陌生人開門。
教:這樣做對不對?
幼:不對!
教:再看看這個小朋友在干什么?
幼:它在家玩火。
教:他這樣做對么?
幼:不對,這樣很危險。
3.辨別對錯。
教師拿出一些小圖片,上面是小朋友獨自在家時做的一些事情,請小朋友們來看看他們哪些做的是對的,哪些做的是錯的。并將對的圖片貼在左邊,危險的圖片貼在右邊。
4.安全討論。
教:小朋友你們獨自在家的時候肚子餓了怎么辦呢?
幼:自己從冰箱里找吃的。
教:可不可以自己到廚房開火想自己做呢?
幼:不可以,我們不會使用爐灶會有危險的、
教師設計一些問題來讓小朋友回答,在面對一些危險的事情時該怎么做才是正確的。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5.結束。
在活動中,教師通過引導幼兒觀看圖片、動畫短片,討論交流等形式,使幼兒懂得了自己在家時,不要隨便給陌生人開門,不能動有危險因素的物品,了解了危險的物品能給人們帶來的危害,知道了危險發生時一些簡單的自救方法,培養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及能力。
本活動符合幼兒的興趣,所以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高,在活動中積極思維,大膽探索,勇于結合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見解,發展了幼兒的語言概括力及表達能力,幼兒通過自主探索中,在原有基礎上拓展了新的知識經驗。
托班安全教案及反思托班安全教案正確喝水篇二
在一次校外參觀活動中,發現孩子們對貼在一些場所的安全標志很感興趣。但是有很多孩子們都不認識,只是憑著圖片內容猜。于是我想,既然孩子對標志感興趣,那不如設計一個關于一些標志的活動,我想孩子肯定和喜歡。
1:通過有趣地故事情節感知標志的作用。
2:引發幼兒認識生活中常見標志的欲望,并知道其作用和意義。
3:豐富幼兒安全知識,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1:讓孩子通過故事表演和游戲認識安全標志。
2:理解故事情節,掌握安全標志的作用。
2、對話略。
3、師:“你們說小兔能找到小老鼠的家嗎?她是怎么找到的呢?”
4、出示背景圖,教師以小兔的身份,沿著路標去找小老鼠的家。
(1)先看到叉路口的標志,想起小老鼠說要直走。
(2)來到人行道處認真觀察紅綠燈后才過馬路。
(3)小兔繼續往前走看到了什么標志呢?哦,樓梯的標志。小兔上了樓梯過了一座橋。
(4)又看到一個斜坡的標志,小兔慢慢地下了坡。
(5)小兔遠遠的就看到小老鼠的家了,因為她太高興沒有注意到前面有一個當心坑洞的標志,不小心掉到坑里啦。
(6)小兔爬起來哎喲哎呦的往小老鼠家走過去,輕輕敲門,小老鼠問她怎么啦,小兔把她的遭遇告訴了小老鼠,小老鼠勸她以后可要小心啦。
(7)小兔謝過小老鼠后,借著他的車開車去旅行啦。
5、師小結:小兔開始一路上很認真的看標志去找小老鼠的家,可是后來因為一時高興沒有注意前面的標志,所以掉到坑里了,我們小朋友以后走路的時候可千萬要注意看路標哦。
3、每出示一張標志讓幼兒認識后教師做簡單小結并把標志貼在黑板上。
4、引導幼兒去發現標志的秘密(有什么不同),教師給標志做簡單分類。(紅色圓圈中間有斜線的標志告訴我們不能做的事,黃色的三角形的標志告訴我們千萬要小心,另外的一種標志提醒我們要怎么去做。)
1、最后從禮物盒里拿出一輛車,說:“小兔還送了一輛車給我們,唉,我發現車上還寫有字呢。哦,原來是小兔要求我們要通過玩‘說標志跳格子’的游戲,看看哪一對獲勝了才能得到車子”。
2、出示游戲圖卡,分紅綠泡泡兩隊,在教師出示標志圖后,兩隊以搶答或集體回答或上臺拿標志回答的方式游戲,看看那一隊最先到達終點就能獲得小汽車。
3、最后兩隊的幼兒都坐上汽車和小兔去旅行啦,隨著音樂集體開著小汽車離開活動室。
這個活動從背景到設計成品,我都是根據中班孩子的興趣愛好來著手準備的。從課上到課后的情況來看,課上孩子們興趣濃厚,老師以組織者引導者的身份,帶領著孩子在自由愉悅的氛圍里學習,課后孩子們更是意猶未盡,紛紛談論著關于課堂的問題。孩子們不僅學到了一些安全標志作用,更懂得了做事要細心的道理。但是從課堂的設問上我還是沒有做到簡潔明了,在游戲“說標志跳格子”環節中,應該設計一些難度,讓孩子有所超越。我想通過這個活動讓我更懂得如何去根據孩子的喜好去設計適合的活動方案,讓孩子們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
托班安全教案及反思托班安全教案正確喝水篇三
1、認識并會撥打119.120.110等急救電話,知道在什么危險時撥打什么號碼。
2、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3、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幼兒認識并牢記119.120.110等急救電話。知道并學會在危險面前保護自己,學會逃生。
難點: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119、120、110號碼片、玩具電話、小動物頭飾,小手絹人手一份。
2、警笛聲錄音、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圖片、逃生錄像及圖片
1、出示警車警笛聲。
師:小朋友,老師今天早上來幼兒園的路上聽到一種奇怪的聲音,你們想不想聽聽。(出示警笛聲)
2、讓幼兒討論這是一種什么聲音,是什么發出的這種聲音。
3、依次出示消防車、救護車的聲音。提問:這三種聲音一樣嗎?引導幼兒仔細聽一聽每種聲音的不同并進行討論。
4、鼓勵幼兒大膽進行猜測,這三種不同的聲音代表了什么
5、出示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圖片,讓幼兒更進一步了解警笛聲代表了什么?讓幼兒了解每種車發出的警笛聲不同,代表的意思也不同。
老師進行小結:每種不同的警笛聲代表的急救方法是不同的,它們的車型也是不同的。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車上的號碼。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注意在不同的車上有三種不同的數字。(出示圖片)
2、鼓勵幼兒說一說這些數字,了解這些數字的意義。
3、出示號碼片加深幼兒的認識。
4、出示圖片,讓幼兒進行連線
師:小朋友,咱們剛才認識了110.119.120三種不同的急救號碼,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看看誰記清楚了哪種車上是哪種號碼,哪種號碼代表了哪種救護方法。(出示圖片,讓幼兒進行連線)
5、請幼兒做評判看一看連線對不對,說出自己的理由。
1、設置場景,幼兒分組進行討論分析,并一名幼兒回答討論的結果。
(1)、小熊妮妮發現小兔家失火了,妮妮應該做些什么?
(策略)撥打火警電話119,說清楚發生火災的位置,請消防員幫忙。
(2)、小豬嚕嚕發現小狐貍偷了母雞家的兩個雞蛋,該怎么辦?
(策略)撥打報警電話110,請公安叔叔來抓壞人。
(3)、小松鼠在路上發現了受傷的山羊公公,應該怎么做呢?
(策略)撥打急救電話120,請醫生來救護山羊公公,并在醫生來之前先陪伴山羊公公。
2、幼兒自由分組,選擇喜歡的小動物頭飾,進行場景表演。
3、請幾組幼兒為大家進行表演
在進行情景表演時老師可提醒幼兒如何正確撥打求救電話,敘述事情時盡量要完整,準確。
師:小朋友,咱們現在已經學會了發生危險時的求救方法,最重要的是學會怎樣應對危險,知道發生危險時該如何撤離危險地帶、如何保護自己,現在咱們來觀看一些自然災害圖片(出示幻燈片)。
1、引導幼兒觀看并說出這是什么危險。
2、鼓勵幼兒說出遇到這種危險時該怎么做。(幼兒集體討論)
3、觀看逃生錄像,在觀看中提醒幼兒注意觀察小朋友的動作。
4、讓幼兒討論為什么要這么做,請幼兒進行模仿。
小朋友咱們今天不僅認識了不同的求救電話,還在室內進行了火災、地震逃離方法,現在咱們去戶外練習一下吧。
《綱要》指出,要培養孩子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幼兒不是被動的“保護者”,教師要尊重幼兒不斷增長的獨立需要,在保護幼兒的同時,鍛煉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學習生活中的自理技能。為了讓小班幼兒掌握發生危險時的保護,逃離方法,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更好的健康成長,因此我設計和組織了《保護自己我知道》這個教育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他們的接受能力,所以在活動中采用了綜合性、趣味性、直觀性較強的視頻,圖片,充分調動了孩子的各種感官,讓他們更直觀的了解危險及求救方法。在創設故事情景時選用了幼兒較喜歡的小動物來做故事主角,幼兒更容易理解并接受。通過幼兒分組表演及逃生演練讓幼兒更深的了解了這些安全知識常識,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的安全知識。在幼兒進行思考過程中,我始終以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現,在幼兒角度進行思考,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及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讓幼兒得到滿足。
托班安全教案及反思托班安全教案正確喝水篇四
1、知道進餐時正確的方法和錯誤的行為。
2、能對各種進餐過程中的行為做出是否安全的判斷。
3、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了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1、幼兒人手一支筆。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1、談話引發幼兒生活經驗的興趣,導入活動。
(1)小朋友們,早上在家里吃了些什么啊?
(2)你在吃飯時有沒有發生什么危險的事。
2、引導幼兒閱讀教學圖書第一組圖。
(1)我們來看一看圖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樣吃飯。
(2)引導幼兒閱讀圖畫中的行為。
(3)引導幼兒閱讀圖畫并判斷正確。
3、引導幼兒閱讀教學掛圖第二圖。
4、教師總結結束活動。
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繼續探討和努力,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每位幼兒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
托班安全教案及反思托班安全教案正確喝水篇五
教育幼兒在遇到危險或緊急情景時,明白用“喊叫”(如喊叫親人、其他成年人、同伴等)的方式來求助。
喜洋洋胸飾每人一個,灰太狼胸飾一個。
一、游戲:主班教師我小朋友扮喜洋洋,配班教師扮灰太狼,教師邊講解邊教會幼兒按以下情節開展游戲。
喜洋洋和同伴們在青青草原上開心地玩著,這時灰太狼出現了,洋洋們“驚慌”萬分,有的哭,有的躲……這時一只洋洋(開始由教師替代)大聲喊:“村長快來!來人哪!救命呀!”媽媽及時趕到,趕走了大灰狼。
二、總結:“村長”表揚在緊急情景下會喊叫的小兔。教育幼兒遇到緊急情景或危險時要喊叫“來人哪”、“救命”、“媽媽快來”。(此游戲可重復玩,讓幼兒練習呼喊的資料。)
三、提問:“小朋友,你們遇到有危險的事會喊叫嗎?你是怎樣喊叫的?
引導寶寶回家后也能夠和自我的爸爸媽媽說說,當遇到危險時,當遇到陌生人時該怎樣辦,并讓家長適時在家也可引導幼兒,不能隨便給陌生人開門等等。
托班安全教案及反思托班安全教案正確喝水篇六
1、初步認識各類消防安全標志并了解各類消防安全標志的含義和作用。
2、明白防火的重要性,要愛護生命愛護森林樹木。
3、嘗試了解森林防火一系列措施。
一、認識各類消防安全標志
1、出示各類標志圖案。提問:寶寶你們明白這是什么嗎?
2、教師小結:消防標志是一種指示性標志。它是由帶有必須象征意義的圖形、符號活文字并配以必須的顏色所組成的。
二、了解各類消防安全標志的含義
1、出示圖片:標志分類1)火災報警和手動控制裝置標志:消防手動啟動器、火警電話等。
2)緊急疏散途徑的標志:緊急出口、疏散通道方向等。
3)滅火設備的標志:滅火器、消防栓等。
4)具有火災危險性的地方或物資的標志:禁止火災、禁止用火滅火等。
5)其他類型:禁止帶火種、當心觸電等。
2、投影標志說說你認識什么標志?這個標志的圖形怎樣,有什么含義?(消防手動啟動器;發聲警報器;火警電話;緊急出口;地上消火栓;當心爆炸、當心有毒;安全通道;禁止吸煙、煙火、燃放鞭炮、放易燃物)
3、講解幼兒園的消防栓。
三、關看滅火短片:
大家認真觀看后討論:
發生火災怎樣辦?怎樣防火?打什么電話求救?
四.小組討論森林里如何防火1、分組討論:森林里能否點火?為什么不能?。
遇壞人打110,著火打119,急救中心120。
2、遇到火情,危險情景時,要堅持鎮靜,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托班安全教案及反思托班安全教案正確喝水篇七
年段:娃娃班年段 時間:20xx.3.31 執教者: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愛護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
2、知道手劃破后簡單的處理和保護方法。
3、知道哪些東西尖利不能玩
二、活動準備:
1、手受傷的小熊玩具 2、掛圖
三、活動領域:
1、語言領域 2、健康領域
四、活動過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過故事導入: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
師:這個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好好的小手怎么會出血呢?(被東西劃破了)什么東西會把手劃破?為什么?(玻璃片、針、鐵釘、鐵絲、剪刀等。因為這些東西很尖,很鋒利。)
3、啟發幼兒回憶:
師:自己的手有沒有被劃破過,手劃破了疼不疼。
4、討論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平時不玩剪刀、小刀、針、玻璃片、鐵片等尖利的東西。)
師:我們周圍有很多東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鋒利的,如果我們去玩這些東西,就會把手劃破,給自己帶來危險和許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們不要去玩這些東西,以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活動和生活。
3.討論怎樣保護、處理小熊(或自己)受了傷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劃破了,能不能用沒有洗過的手去捂傷口?為什么?(不能,因為沒有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手受傷了怎么辦?(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后涂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醫生處理。)
(3)手包扎后還要注意哪些事項?(不能把傷手浸在水里,不能隨便揭掉包布,要按時找老師、醫生換藥等。)
五活動結束:
總結: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經受了傷,就更要好好保護,這樣才能使它快快恢復健康,為我們服務。
活動反思:
幼兒剛入園時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不會用勺,進餐過程中撒飯粒現象嚴重;洗手時有的幼兒不挽袖子、不知道搓手;穿脫衣服、整理衣服都要等別人幫助。在欣賞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時,孩子們說:“我的小手會穿衣。”“我的小手會洗臉。”……孩子們有這樣的熱情和愿望,但還做的不是很好。安全領域,引導孩子保護自己的手。幼兒經常在生活中不小心將自己的手碰傷,然后難受的或害怕的告訴成人自己的手破了,教師從幼兒生活中尋找教育內容,鼓勵孩子愛護自己的小手,保護自己的小手。
托班安全教案及反思托班安全教案正確喝水篇八
1、知道進餐時菜湯潑在桌子上或身上時的簡單處理方法。
2、能根據圖片大膽講述畫面內容。
活動準備:
故事《碗里的湯潑了》
活動過程:
1、教師講故事,引起幼兒興趣,討論:湯潑了怎么辦?
了解正確的處理方法。
教師小結:吃飯時,湯潑在了桌子上,要趕緊把胳膊移開,以免湯把自己的衣服、袖子弄臟了,甚至燙傷了自己。
2、繼續聽故事,繼續討論:湯潑了怎么辦?
教師:我們再來聽聽,這個小朋友的湯潑在哪里了?(湯順著桌子往下流。)他該怎么辦?"來聽聽這個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讓開流下來的湯,再請成人幫忙。)教師小結:湯潑在桌子上,又順著桌子往下流,小朋友要立刻讓開留下來的湯,以免湯把自己的衣服、褲子弄濕。然后,可以請成人幫忙處理潑下來的湯。
3、教師總結。
教師:有時,因為小朋友不小心把桌子上的湯弄潑了,當大家遇到這種事時,首先要讓開潑下來的湯,然后再請成人幫忙。如果不讓開,湯就會弄濕自己的衣服,甚至會燙傷自己。
2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小手流血了
教學目標:
1、知道愛護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
2、知道手劃破后簡單的處理和保護方法。
教學準備:相關圖片一張。
教學過程:
1、請幼兒觀察圖片,提問:
(1)這個小朋友的手怎么啦?(出血了)(2)好好的小手怎么會出血呢?(被東西劃破了)(3)什么東西會把手劃破?為什么?(玻璃片、針、鐵釘、鐵絲、剪刀等。因為這些東西很尖,很鋒利。)(4)啟發幼兒回憶:自己的手有沒有被劃破過,手劃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討論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平時不玩剪刀、小刀、針、玻璃片、鐵片等尖利的東西。)小結:我們周圍有很多東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鋒利的,如果我們去玩這些東西,就會把手劃破,給自己帶來危險和許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們不要去玩這些東西,以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教學和生活。
3、討論怎樣保護、處理受了傷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劃破了,能不能用沒有洗過的手去捂傷口?為什么?(不能,因為沒有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2)手受傷了怎么辦?(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后涂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醫生處理。)(3)手包扎后還要注意哪些事項?(不能把傷手浸在水里,不能隨便揭掉包布,要按時找老師、醫生換藥等。)小結: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經受了傷,就更要好好保護,這樣才能使它快快恢復健康,為我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