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克服恐懼癥篇一
選擇恐懼癥,也稱作選擇困難癥。選擇恐懼,顯而易見是不自信和逃避責任的心理,缺乏自立意識,害怕失敗。患上這種病的人面對選擇時會異常艱難,無法正常做出自己滿意的選擇,在幾個選擇中必須做出決定的時候很恐慌,驚慌失措,甚至汗流浹背,最后還是無法選擇,導致對于選擇產生某程度上的恐懼。
1、完美主義
2、選錯心理創傷
有人曾在重大事務上選擇失誤,比如選錯專業、工作等,在人生某階段舉步維艱,會影響今后的'選擇。不能確定自己內心最重要的需求,無法獲得心理平衡。
3、害怕擔抉擇后果
包辦型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依賴性強,獨立意識差,長大后往往不敢輕易做決定,害怕承擔抉擇的后果。簡單粗暴型父母可能會教育出害怕承擔責任的孩子。
1、了解自己
價值觀澄清下面的六個詞,與我們的人生息息相關,仔細想想,他們對你意味著什么?假如你不得不先后放棄其中的五樣,而且一旦放棄,你就不再擁有它們了,你會放棄什么、保留什么呢?健康、金錢、愛情、事業、友情、親情看看你最后保留的那樣東西,它對你來說真的是最珍貴的嗎?如果是,好的,請記住它,并且讓它來決定你的選擇和取舍,你的選擇如果能夠圍繞著它進行,人生的遺憾會減少很多。
2.自我欣賞
你還有必要改善自己的親密關系以及學會自我欣賞。親密關系是增強安全感的重要一環,你需要盡可能地去改善自己與家人,尤其是與父母之間的情感關系,并從中學會欣賞自己。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在你的親密關系中減少相互間的指責、批評,而更多采用欣賞和鼓勵的言辭和舉止,這都是加強和促進親密關系向好的舉措。而親密關系的改善和安全感的增強,都可以緩和選擇障礙的問題。
3、勇敢面對
有緊張現象的人,在社交場合下,往往會表現出逃避心理,害怕自己會出丑而不去面對。其實,逃避并不能消除緊張,相反,它會使人們感到自己的懦弱,使人們責備自己,以致下次會更加緊張。而且,這也不可能逃避一輩子的,個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上,是必須與人交往的,早晚有一天,都必須去面對。
克服恐懼癥篇二
上臺演講如何克服上臺恐懼癥,緊張,今天我們來談一談“恐懼”、“緊張”這娘倆吧!
1、恐懼:對陌生環境的一種心理沖突、矛盾、慌亂。恐懼人人都會有,場合不同,反應不同。恐懼是一種能量,運用的好,瞬間轉化為激動、激情、熱情、爆發力、影響力,甚至光彩照人、轟動全場。我們應該允許70、80%的恐懼、緊張出現!
90%的人恐懼上臺,因為恐懼釋放出來的系列 外在表現(身體反應),就是緊張!
2、緊張:人的身體在外界刺激(陌生、恐怖)下 所產生的心理、尤其是身體的不良反應。
3、恐懼的兩種心態:
第一法:啥也不想,欣賞自己。起立、抬頭、挺胸、自信上臺、看著大家、問好、再發言、說謝謝!每次進步一點點。
第二法:猶豫、等待!我該講什么呀?要講什么,寫在筆記本上吧!下一個吧!算了,下一次吧!等一輩子吧!一輩子都會恐懼、糾結、錯失機會!
4、恐懼和緊張的時間界限
上臺前1晚可能睡不著覺,思慮萬千。上臺前10分鐘會恐懼。上臺前后3分鐘會有緊張表現!講話3分鐘以后,只要按照原有思路進行,基本不緊張。
舞臺恐懼:要不要上臺?上臺講什么?講幾點?
1、恐懼臺下的目光(陌生的目光、漂亮或帥氣的異性、領導或專家、重要人物—恐懼自己講不好,別人會對我有什么看法、講不好會不會給我難堪)
3、恐懼站著講話(高處不勝寒)
4、恐懼站在舞臺上講話(舞臺陌生,站哪里;話筒;)
5、恐懼一對多(一個人不斷講:誤區,演講就是背稿子)
6、恐懼不知道講什么、怎么講、先講啥后講啥、輕重點、怎么講得好(思路、技巧)
7、過去的陰影(別人嘲笑):不敢看人!
8、手不知道放哪里
9、語言障礙:方言(平翹音、邊音鼻音)
10、身體障礙:口吃、大舌頭、聲音塌陷
緊張:心跳加速、臉紅耳赤、口干舌燥、聲音嘶啞、雙手顫抖、雙腳抖個不停、思路中斷、大腦空白、下面黑壓壓一片!
1)按輕重程度劃分:
3、高度緊張:心臟狂跳、大腦空白;上氣不接下氣、面紅耳赤、渾身發抖、尿褲子,臉紅出汗、說不出話來、站臺上像踩棉花一樣,甚至當場暈倒。
2)按身體部位劃分:
身:由緊張造成的忘詞、出汗、打哆嗦、亂晃、撓頭、皺眉等;
眼:眼神黯淡無光,缺乏明亮度,眨眼,沒有精氣神等;
法:說話沒有主次,缺乏邏輯性等不規范的行為表現;
步:腳打拍子,腿打顫,步伐亂移動等不規范表現;
字:說話不清楚,咬字不準確,口吃,大舌頭,口齒含糊等;
韻:沒有節奏感和韻律感等;
味:語音平淡無味,沒有起伏感,沒有張力,無法吸引人等;
情:面部較為僵硬,缺乏笑容,情緒低落,缺乏激情。心中有情(情懷、情緒、情義、情智等),卻不知如何的表達。
1、上臺:講熟悉的、感興趣、專長的領域;自己的故事;講對一句話、一件事的看法。
2、四個原則:先臺下,再臺上!先自言自語、再一對一、再一對多!先戶外、后室內!先有稿、ppt、或者腹稿,后脫稿!
1、思路(提綱):方向:主題、標題、論點、論據、論證;
布局:開頭、中間、結尾。段落(觀點+故事、案例)
(平時積累、歸類;百度)
正式演講(錄像)。
2、提前3—5小時到現場,檢查設備、熟悉環境。
3、吃一點東西:香蕉、柑橘、小米粥、含溫開水、含糖果!可以補充能量、放松心情。
4、聽音樂:聽輕松愉快的音樂。
5、成功想象:
上臺前想象自己在臺上侃侃而談、口若懸河、頭頭是道、入木三分、激情四射、魅力十足的樣子(自己希望的樣子),想象聽眾如癡如醉、醍醐灌頂、掌聲雷動的樣子,想象演講完后和觀眾合影的樣子。
6、積極暗示:
是的,我很緊張,我接受自己,沒關系,放松,這是我認識朋友、進步的機會!我已經很棒了!我欣賞自己!心靈對話:是的,我很緊張。不過沒關系,我要講話了!
悄悄話或者說出來。我的聲音很好聽,很有個性!我今天很有魅力、很有狀態!我準備的非常充分,我太欣賞我自己了、我太崇拜我自己了,我深信我今天的演講將會產生超級大轟動、超級大成功!我堅信通過今天,我的口才會越來越好,我的演講功底會越來越好!我的觀眾很可愛,他們都很期待,我將會將我的`所有有價值的東西奉獻給他們,他們很激動、很感動、受益匪淺,并且馬上行動,和我成為了終身的朋友,成為了我最忠實的粉絲兒。)
7、布局思路:思考先講什么、后講什么?重點環節。
8、深呼吸:作深呼吸,慢慢吸氣然后慢慢呼出,每當呼出的時候在心中默念“放松”。
(深吸一口氣,憋氣足夠久,再緩緩吐氣發“絲”的聲音或者默數123456789)
9、打開聲音:上臺前1小時,張嘴,打開口腔。悄悄話、發氣泡音等打開聲音。上臺講話看場合用聲。
9、演講前30分鐘。伸展運動、舞蹈、跑步、跳一跳,讓血液沸騰起來,打開肢體動作。
10、演講前含口溫水。說話前幾分鐘,可以含一口溫水在嘴里,讓它停留一兩分鐘再喝下去或者吐掉,這樣不僅能潤滑嗓子,還能幫助舌頭和口腔的肌肉放松。
11、微笑打前站:時刻保持微笑,自信起立、抬頭挺胸上臺、找準舞臺中心、尋找善意目光,默數3s,再問好!
12、打開目光:看著一朵花、一點燭光或任何一件柔和美好的東西,細心觀察它的細微之處。
尋找最熟悉、最善良、最可愛、幸福的、親切的、點頭的目光。一般看第一排。把聽眾當成青菜蘿卜;當成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你要為他們分享你的價值。看一個人對她說3句話,搞定他之后在看其他人。
13、點燃一些香料,微微吸它散發的芳香。
14、說出緊張(激動):說出來就沒有了!直接對觀眾說:第一次上臺,面對優秀的人,有點兒激動,來點兒掌聲!
15、提前到場與觀眾交心,采集問題點。
17、轉移注意力。轉移到物品身上。如請看黑板、大屏幕、這支筆,擦黑板、走動、喝水、請大家鼓掌,請大家閉上眼睛、我們做個游戲。轉移到人身上,提問。問大家一個問題。
18、互動+掌聲。
感謝+掌聲。感謝主辦方、現場的人(團隊,包括主持人)
贊美+掌聲。贊美主題、主辦方、聽眾。
提問+掌聲。讓聽眾回答,轉移注意力;留下思考空間。
以上是我們對緊張、恐懼的初步看法,希望對您有一定借鑒意義!
克服恐懼癥篇三
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或者發現身邊有朋友會出現這個癥狀:平常說話很正常,但是一旦演講或當眾說話就變得語無倫次了,這就是叫演講恐懼癥。
說到演講恐懼癥,其實無非就是心理承受壓力不夠大,很怕自己在公眾面前說錯話而遭到別人笑話,所以你最需要做的是每天不停地進行自我暗示,讓自己的心理變得強大起來!
剛開始你感覺在不太熟悉的人面前說話會感覺不太好意思,那么你可以先和家人進行演講,在熟悉的人面前你會慢慢找到在臺上演講的感覺,從而放松自我。
就算最偉大的演講師,如果事前沒有做好準備,那么他在演講的時候也會緊張,甚至也會出現語無倫次的情況,所以演講前背熟演講稿、整理一下思緒,準備充足也會讓你底氣充足一些。
當你發現自己患有演講恐懼癥的時候,平時就要主動和他人多些溝通,不管是朋友還是家人,特別是還不太熟悉的朋友,因和人進行交談的時候,不僅讓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更讓你對于在眾人面前說話不會那么抗拒!
多說、多準備、多主動慢慢會讓你遠離演講恐怖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