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表現屈原愛國的詩句篇一
1、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2、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3、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4、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5、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6、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7、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8、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9、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表現屈原愛國的詩句篇二
屈原(約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國丹陽。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了有關屈原的愛國詩句,希望對你有所借鑒作用喲。
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離騷》)
2、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芷!(離騷)
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4、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
5、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離騷)
6、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離騷)
7、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離騷)
8、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離騷)
9、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離騷)
10、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九歌)
11、沅有芷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12、乘龍兮轔轔,高馳兮沖天。(九歌)
13、青云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九歌)
14、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后來。(九歌)
15、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九歌)
16、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九歌)
17、何靈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與吾心同!(九章·抽思)
18、心郁郁之憂思兮,獨永嘆乎增傷。(九章·抽思)
19、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與列星。(九章·抽思)
20、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九章·懷沙)
21、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九章·涉江)
22、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九章·涉江)
23、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九章·涉江)
24、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九章·涉江)
25、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漁父)
26、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滄狼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漁父)
27、薄暮雷電,歸何憂?(天問)
28、魂兮歸來!(招魂)
29、目極千里兮,傷心悲。(招魂)
30、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卜居)
31、陟陛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仆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
釋義:屈原詩人是個真正的愛國者,他愛自己的.故鄉,同時愛自己的故土。在《離騷》的結尾他寫到,自己曾經想要要離開這個溷濁的楚國,他用浪漫主義手法,說自己駕著龍啊駕著鳳終于脫離了這個現實環境,終于飛升到天空,飛上天空以后似乎已經得到解脫了,寫他怎么高興,我終于解脫了,然后他筆鋒一轉,寫到陟陛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仆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意思是說,我在光耀陸離當中我升上了天空,卻突然間看見了下界我的故土,腳下是我的故土,我的車夫哭了,我的馬兒也不走了,我怎么能割舍得下呀。他就是在《離騷》寫到最后,還是我舍不得楚國,我底下這片熱土,這是多么誠摯的對故土的一種熱戀。一個人的愛國主義思想往往是從愛鄉土而發展起來的。
表現屈原愛國的詩句篇三
2.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3. 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劉禹錫《蜀先主廟》
4.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
5. 余亦赴京國,何當獻凱還。——孟浩然《送陳七赴西軍》
6.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國殤》
7.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蜀相》
8.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屈原《國殤》
9.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羅隱《西施》
10.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韋莊《臺城》
11.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屈原《國殤》
12.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屈原《國殤》
13.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屈原《國殤》
14.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羅隱《西施》
15.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屈原《國殤》
16、銜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間不肯言。——汪遵《息國》
18、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汪元量《傳言玉女·錢塘元夕》
19、臨患不忘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20、國恥未雪,何由成名?——唐·李白《獨漉篇》
22、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23、匈奴不滅,無以家為!——《漢書·衛青霍去病傳》
24、殺身有地初非惜,報國無時未免愁。——宋·陸游《登慧照寺小閣》
26、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史.盧產倫傳》
27、一身救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宋·陸游《夜泊水村》
29、丈夫當為國,破敵如摧山。——唐·韋應物《寄暢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