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文明家庭字篇一
現如今是文明社會,文明行為隨處可見,如: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沒人隨地吐痰等文明行為。俗話說,文明要從家庭教育開始。
我們一家四口人在肇慶生活;而爺爺奶奶則住在鄉下。鄉下離我們這里比較遠,我們每年回一次鄉下。
先說爸爸吧,他可是我家最孝順的人。無論爸爸工作有多忙,都抽空給我爺爺打個電話問好。記得有一次,那時是夏天,爺爺那邊天氣比較熱,爸爸知道了,立刻買了一臺空調給爺爺寄過去,并且吩咐爺爺熱的時候,盡量開空調,不要為了節約電費而不開,該用電時還是用吧。
而媽媽呢,也是很孝順呢。前年,外公得了老年癡呆癥,生活不能自理。媽媽每天早上送完我和妹妹去上學后,就會去看一下外公,去幫外公把早飯煮好,然后喂他吃飯。就這樣一直堅持到外公去世,媽媽從沒叫苦叫累過。媽媽還經常說,照顧老人是做兒女應該做的事情。不僅如此,媽媽還經常教育我們要尊重長輩,看到鄰居的叔叔阿姨和那些公公婆婆都要打招呼,問聲好。
奶奶臉上經常掛著笑容。我家最和藹可親的也是奶奶,只要她看見的是熟人,都會上前去打個招呼。爺爺是我家最疼愛我的人。每年回鄉下時,爺爺都會準備好許多好吃的,只要我想吃,準能吃到。
還有,我爸爸媽媽要求我和妹妹不要說臟話,多干活,如:掃地、洗碗……少看電視,多看書,養成良好的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這就是我文明的家。
文明家庭字篇二
文明不是一天兩天就有的,你已經做到了“文明”二字;如果你花光了金錢,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文明禮儀,是不是該彎彎腰,展示民族精神,也不推不拉。還有像“人有禮則安,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上,又是不是要敬個禮,因為知識可以再學,說話盡量小聲。
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素有“禮儀之邦”這樣一個光榮的稱號,幫助他們過馬路,文明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大多都以禮為天下先,把文明禮儀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不影響他人。古人尚以文明禮儀為首,因為金錢可以再掙回來,你主動上前撿起、以禮治家,去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向他們問候一聲呢。
當我們坐在公共汽車上時。
“人無禮不立?當我們遇到殘疾人時是不是該對他們伸出援助之手,再將它們扔金垃圾桶呢、文化修養,從我們做起?當我們見到路邊的一片片垃圾時,身有禮則身修,并把它扔進果皮箱,《論語》等一些書籍。
文明禮儀是人不可少的、幼兒或有需要的人呢,我想,正如孔子的那句話“不學禮,我想,不應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是不是該讓座于老人,國無禮不寧”我們學習文明禮儀;在公共場所中,文明禮儀是一個國家,事無禮不成,就應努力去把祖國的這一特點發揚光大,我們則更須注重文明禮儀,你也不算失敗。
如果你忘記了知識,你不算失敗,而是要成為你的良好習慣。
文明家庭字篇三
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也是我們學習的課堂。在一個文明的家庭中成長,一定會讓我們收獲很多。
從小,媽媽就教我如何去做一個文明的人。她總是以身作則,然我在她的一言一行中去感受文明。
夏天里,悶熱的天氣讓我心煩意亂,做什么都提不起勁。媽媽也覺察出了這一點,于是,她決定帶我去樓下的公園里去休息一下,順便調整調整心情。公園里果然很涼爽,習習的涼風讓我感到一陣心曠神怡。玩累了,感到有些口渴,便在路邊的小店買了兩瓶礦泉水,給自己和媽媽解渴。一瓶水很快就被我灌進了肚子,我順手就將空瓶子扔了。媽媽見我這樣,也并沒有說什么,只是迅速喝完自己手中的水,也并沒有將空瓶子扔掉,一直將它拿在手里。我們便繼續往前走。不久,前方大約兩米處出現了一個垃圾箱,只見媽媽神色自然地將一直拿在手中的空瓶子扔進垃圾桶,然后意味深長地忘了我一眼。我的臉也在那一刻變得通紅,我知道,媽媽這是在告訴我不能亂扔垃圾呀。我馬上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匆匆跑回剛才扔瓶子的地方,可哪里還有那空瓶子的蹤影呀,我沮喪地坐在草坪上。不一會兒,媽媽也追了過來,她像是看出了我的疑問,告訴我:“你的瓶子大概是被打掃衛生的叔叔阿姨們掃走了吧。”“對不起,媽媽,”我感到羞愧極了,“我以后再也不亂扔垃圾了。”“你應該說對不起的不是我,而是打掃衛生的叔叔阿姨們,他們每天要清理街道那么辛苦,而你卻還要給他們添麻煩。”媽媽有些嚴肅了,而這次的經歷也一直警示著我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在這個家庭里,爸爸也是我的好老師,他和媽媽一樣,以自己的行為教育著我。
那個中秋節,我和爸爸坐公交車回家。一路上,我看著窗外的風景,哼著小曲,感到無比暢快。過了一會兒,又有乘客陸陸續續地上車了。這時,一位孕婦引起了我的注意,車上已經沒有座位了,可是沒有一個人愿意讓出自己的座位,包括我自己。心中雖然有些小小的慚愧,但很快,這點小小的愧疚就被窗外美麗的景色淹沒了。過了一會兒,車子遇上了不平的路,車子也開始搖晃起來,而那位可憐的孕婦也只能跟著車子左右搖動起來。這時,有個人突然站起來,把座位讓給了孕婦阿姨,定睛一看,那人竟然是我的爸爸!那個平時總會逗我笑、陪我玩的身影在此刻突然變得得高大起來。我再也沒有了開始的好心情,一路上,我都為自己的自私感到十分慚愧,甚至有些不敢看爸爸的眼睛。待下車后,我向爸爸提起此事,而他卻像什么都沒發生似的,仿佛那只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是呀,文明不就是平凡小事中的偉大精神嗎!
現在的我正盡力去做到文明,這都歸功于我那文明的好爸爸、好媽媽。同時,我也希望,文明真的能成為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事,能有更多的人去踐行文明、踐行道德。
我驕傲,我生在一個文明的家庭!
文明家庭字篇四
第一,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不隨地吐痰,不摳鼻孔,不當眾擤鼻涕,從小養成文明習慣。
第二,積極向家庭成員宣傳文明健康知識和社會公德常識,與長輩和兄弟姐妹簽訂“文明在我家”協議,徹底根除日常生活中的陋習,擔當家庭文明的宣傳員和監督員。
自從我家定了“文明家庭協議書”后,我家和種種陋習之間似乎產生了一扇鐵門,把陋習都隔離了。在我看來,家里的陋習已經寥寥無幾了。
一天晚上,我做完作業,準備看書休息會兒。書,就像許多人說的一樣,是知識的源泉,是進步的階梯,所以我對書也是愛不釋手的,很快便進入了書的世界。看著看著,我感到鼻子有點癢,于是不由自主地去用手去摳鼻孔。不巧被媽媽看到了,她走進來提醒我 “文明家庭協議書”中的內容:不摳鼻孔。我原以為只要不當眾摳就可以了,經過媽媽解釋,我知道了:摳鼻孔不僅是不文明行為,而且還關系到健康問題。我明白了文明行為不是當作任務,做給別人看的,文明行為是為自己著想的,是別人評價自己的一個標準。
我們家不僅在家里互相監督、互幫互助,而且還為社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有天傍晚,我放學回家,在樓梯口看到住在我家五樓的小弟弟不小心踩著香蕉皮,滑了一跤。我連忙把他扶起來,并把他送到了家。回家后,我和爸爸媽媽說了這件事,于是我們仨人就訂了個協議:大家每次走樓梯時都要留意一下地面,若發現有香蕉皮、西瓜皮之類的垃圾,都必須撿起來扔到垃圾箱去;若看到有亂丟垃圾的人,必須及時提醒他。現在,我們單元的樓梯常常是小區內最干凈的。
另外,作假日小隊隊長的我,決定把文明行為帶入我們的假日活動中。寒假暑假里,在媽媽的輔導下,我們開展了回收廢舊電池、發放環保宣傳單、到草坪上撿垃圾等活動,收獲巨大,比如我們收到了600多節廢電池等等。這些活動既使社區更加美觀,也讓我們為“爭做文明紹興人,爭創全國文明城”出了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