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泥土里的蚯蚓三年級篇一
今天是我的出生日。我長得不長,有點白白的,沒有牙,可你不要以為我長大了,就有牙了,告訴你,我還是沒有,很可愛。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人住在一起,是個大家庭。 4月7日 今天我要開始上學了。來到學校,老師發給我一張課程表。我們要學習松土、鉆地道、蠕動、如何躲開天敵。日期時間周一周二周三周四 周五上午松土鉆地 躲敵 實踐 小考中午吃飯休息吃飯休息 吃飯 吃飯 吃飯下午實踐活動 比賽 4月9日 今天中午,我忘記帶午飯了,看著其它同學吃著香噴噴的午飯,有香甜的蘋果核沙拉,有香噴噴的報紙大餅,還有美味土泥,讓我口水直流。這時,一位同學讓我和她一起吃,他吃不完,我十分感謝他,并回家把自己的零食給了他一點,我又交了一個朋友。
4月21日
今天我們春游,我帶了好吃的。這時,我發現了一位好看小女孩,我友好地向她搖了搖身子,她一見我,嚇得尖叫一聲,扔下我就跑。我很難過,心想:難道我丑嗎?同伴來安慰我說:“不是你丑,是你太帥了!”我聽了,心里很高興。
4月22日
今天考試,鉆地道,我先開始鉆了,還很賣力呢!不過,最后還是不錯的。看看:怎么樣,不錯吧!老師說我是鉆的地道是全班最好的呢!
4月23日
“哇!下雨了!”我們準備出洞了。我剛爬出地面,就發現了一個正在洗蘋果的小女孩。我便向她點了點頭,她也尖叫一聲,扔下蘋果刀,轉身就逃。那把刀向我劈來,我嚇得連忙向前爬去,可是,只聽“啪”一聲,我的尾巴好痛,于是我轉過頭去一看,我的尾巴被切掉了。我悲痛欲絕,以為自己要死了,便小心翼翼地爬回了家。我對媽媽說:“我要死了,再見。”媽媽看著我哈哈大笑,告訴我:“我們蚯蚓是可以再生的,過不多久,你就會有一個兄弟了。”我這才松了口氣。 地球很大,我們很小,但是我們需要地球,地球也需要我們。
泥土里的蚯蚓三年級篇二
蚯蚓是一種神奇的生物,它生活在土壤下,可以為植物松土、施肥。可是,抓到它可不是那么容易。
正巧,我們今天科學課剛好要抓幾條蚯蚓來仔細研究研究。一吃好飯,我和媽媽、姐姐立馬出門去抓蚯蚓。小區的土很干燥,所以讓找蚯蚓這個難題難上加難。我和媽媽一直找了很久,連蚯蚓的影子都沒有看見,十分沮喪。突然,我媽跟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想出一個點子——把哥哥叫過來。
雖然哥哥很有經驗,但還是敵不過蚯蚓這個神奇的物種。最后,還是得讓老爸這個“久經沙場”的老將出馬。我、爸爸、哥哥,自信極了!
首先老爸讓我們尋找枯葉下面潮濕的地方,我們找了5分鐘,急忙跑回來報告:“沒有,地上的土壤都干得裂成塊了”。然后讓我們找放了很久的石頭兒。我和哥哥一邊走,一邊用手眺望。“咦,那里有個石頭”我哥如有美食一般沖過去。“切,這塊石頭是剛放上去的。看!壓在下面的草都還活著!”我們又向前走,“哦,那好像有一塊長滿苔的石頭。”我哥盯著那塊“石頭”好半天,“搞什么嗎?那是一個木樁。”就在我們覺得要無功而返的時侯,老爸那里傳來一陣驚喜的叫聲。只見老爸掀開石板,下面有一條小小的蚯蚓正在倉惶逃竄。“快,快,從正面截住它……快用手拿……”終于,我們苦苦“奮戰”半個小時,找到了一只蚯蚓。
原來不能只靠找,還要找對位置呀。
泥土里的蚯蚓三年級篇三
在一片白菜地里,有一只蚯蚓。它每天都在辛勤的耕耘,把土翻了一遍又一遍,不在乎疲倦,不在乎勞累。
日子一天天過去,田里的白菜長勢興旺,可有一顆白菜卻常常嘲笑蚯蚓,蚯蚓聽了不以為然,依然在默默的耕耘。
有一天,白菜又看到蚯蚓在耕耘,傲慢地說:“土巴佬,你又在干什么?”
“我在幫您松土呢!”
“請您別說大話了,沒有我,土就會變得僵硬,您就吸收不到地下的養料。”蚯蚓說。
蚯蚓聽了,沒有責罵白菜,而是搖搖頭嘆了口氣走了。過了些日子蚯蚓只給其他白菜耕耘松土。過了幾個星期,久旱無雨,那顆白菜的土果然變得僵硬了,白菜吸收不到地下的養料,而其它被蚯蚓松土的白菜,變得更加茂盛。但白菜的葉子已經漸漸變黃,這時白菜后悔地說。
“我不應該驕傲自滿,瞧不起蚯蚓。”可說這句話已經太遲了,白菜最終枯死了。
莫看江面平如靜,要看水底萬丈深。
泥土里的蚯蚓三年級篇四
我知道蝴蝶多在白天活動,蛾多夜間活動,猴多生活在炎熱的叢林,北極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極,魚只能生活在水里,駱駝可以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每個動物都有生活的地方,那蚯蚓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里呢?明亮的地方還是陰暗的地方?潮濕的地方還是干燥的地方?作為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應該弄清楚這個問題。
今天,我在家里閑著沒事兒,不如來研究研究蚯蚓到底適合生活什么樣兒的環境里。我先找了一個長方形的紙盒,在盒底墊上塑料薄膜,然后在盒的左邊放干土,盒右邊放濕土,干土與濕土間隔一段距離,最后在盒中間沒有土的地方放五條蚯蚓,用一塊玻璃將盒蓋上,仔細觀察蚯蚓往哪邊爬,比較干土與濕土中蚯蚓的數量。過了幾分鐘,我看見那五條蚯蚓都在往濕土那邊兒慢慢靠近。
我目不睛地望著細長的蚯蚓,看見蚯蚓沒有眼睛,我仔細一看,“對,確實沒有。”我自言自語地說。爸爸看見我在那兒發呆,故意捉弄我說:“喂!喂!喂!蚯蚓真的很好看嗎?”“不是,我在看蚯蚓為什么沒有眼睛。”我回答說。“蚯蚓雖然沒有眼睛,但是它卻能感覺到光的明暗。”“那是為什么呢?”我指著盒里的蚯蚓問道。“因為蚯蚓的身體表面到處都有感光細胞,尤其身體的前端和口器上的感光細胞特別多,它不喜歡陽光,大部分時間在地下活動,夜間才鉆出地面活動。”爸爸耐心地給我講解著。
啊!今天我的收獲真不小呀!既知道蚯蚓生活在怎樣的環境里,也知道了蚯蚓為什么沒有眼睛,卻能感覺到光的明暗。
只要你勤于探索,也會知道許多從前不知道的事情。
泥土里的蚯蚓三年級篇五
有一條蚯蚓,他是一個大大大……幻想家,經常胡思亂想出一些不可思議的事物來,比如說:一個和地球一樣大的荷包蛋、和螞蟻一樣大的飛船、和橡皮一樣大的房子……同伴們都認為他不是蚯蚓。
這一天,他突然想到一件事,和爸爸媽媽說了,媽媽和爸爸大吃一驚,異口同聲地說:“孩子,你瘋了!”原來,蚯蚓說的是:“我想去地上旅游!”爸爸媽媽一直追問下去,你說出了原因:“我吹了一個牛,對伙伴說自己見過樹上的果子,然后他們硬要我帶一個來,給他們嘗嘗”。爸爸媽媽極力反對,不讓他去地面。
可是蚯蚓還是悄悄地溜走了,他爬到了鼻涕蟲先生的家里。向那位先生借了點粘液,涂在了身上,就安安心心出門了。
蚯蚓還是第一次覺得世界的遼闊,強烈的陽光照得他眼都睜不開了。幸好有這身頂呱呱的“防曬霜”!他在心中暗自慶幸道。突然,他覺得尾巴上癢癢的,扭身一看,原來是一只螞蟻,正在費力地張開大顎,叼著他的尾巴費力地向一個方向拖。拖了幾步,螞蟻似乎沒力氣了,就回洞招來了許多螞蟻,把他使勁朝洞口的方向拉。眼看就到洞口了,他用尾巴一掃螞蟻,剛剛還氣勢磅礴的螞蟻,一下子被他打得落花流水。接著,又來了許多螞蟻,又被他打得屁滾尿流、抱頭鼠竄,又……蚯蚓和螞蟻們大戰了三百回合,一下子打敗了半窩螞蟻,螞蟻們個個求饒,他才繼續趕路。
吹牛皮是沒有好結果的,起碼要付出代價。
泥土里的蚯蚓三年級篇六
這個是什么東西?我認識它,是蚯蚓。從前看過書,說蚯蚓呢,是藥材,是辛勤的懇地者,當然也是無私的。也許春天的孩子都繼承了她的無私精神——不求回報。
這個小東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仔細觀察:“身子一節一節的,而且還一伸一張的……”“好惡心啊!”我大叫了一聲,想不到沒人注意我,我真甩了一把冷汗。咦,我看見了~好聰明的蚯蚓呀,利用自己面前的水珠去行走,加快自己的速度,真不愧是春天的孩子。噢?這蚯蚓怎么跑到了瓷磚之間的連接處了?真是,有好路不走,去走那些坎坷的路。鄙視你!
我就一直用鄙視的目光看著它走完“全程”。不久上課鈴聲就“丁“了起來,我飛快地跑回教室。
泥土里的蚯蚓三年級篇七
外出游玩歸來,手里還興致勃勃地拿著一片剛剛從玉蘭樹下撿來的葉子。
帶著疑問,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它是一個第一次從土里“冒”出來的“年輕人”,它雖然沒有眼睛,但還是感覺到了周身溫度的變化,它被這種奇妙的感覺吸引住了,它愛上了這種感覺,它再也不想回到那陰暗、潮濕的地底了,它奮力一躍,跳出了地面,根本顧不上身后家人的呼喚。幾經波折,它誤打誤撞地來到了墻角,它前進的路途受到了阻攔,它也顧不上轉彎了,它就這樣爬上墻面,還沒爬到它全身的三分之一,便又重重地摔了下去,可它不放棄,又卷土重來就這樣重復了不知道多少次。
我呆呆地望著眼前的這條不足10厘米的、微不足道的小蚯蚓,它盤曲著身子,奮力一躍,好了!大約2厘米的身子躍上了墻面,它的后半身努力的拱動著,推動著它那躍上墻面的,可憐的一小半段身子,可當它才拱動了幾下,那好不容易“建”起的“山峰”便像沒有了支撐一樣,“啪”這平常極不注意的一聲輕響卻扣緊著我的心弦。“加油啊!”我在心里默默地為它加油。
可當我一次次地看到它跌落在地,心中便不免一陣酸楚。終于,我再也忍不住了,我再也不想看到它摔倒了!沒有意義的堅持這沒有希望的夢想有何用?只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摔倒,摔倒土地才是它“飛揚”的戰場!
我輕輕第用玉蘭樹葉撥動它,它卻像受了驚嚇似的,突然像觸了電似的亂動起來,它蜷縮著身子,好像在對我說:“我不,我不!”我狠了狠心,把它放到玉蘭樹葉上,它又重新回到了土地的懷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吧,但應該放在正確的位置上,不要好高騖遠,它突破自我的精神值得我永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