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jié)目的觀看得出總結(jié)后寫出來。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yōu)秀的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淖x后感優(yōu)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孩子你慢慢來讀后感字孩子你慢慢來讀后感字篇一
讀了龍應(yīng)臺寫的《孩子,你慢慢來》以后,浮現(xiàn)在我眼前的,是一個細膩如水的女子。 這本《孩子你慢慢來》,語言帶有異域特點,短句較多,段落簡潔,讀來別有一番感受。書的封面是作者和兒子的照片,孩子睜大一雙純凈的眼睛,小臉朝上,母親面帶微笑看著遠處。背景是純黑色的,突出了人物形象的潔凈。書中的文字不是很多,其間夾雜一些彩頁,很是浪漫。如第一個彩頁就是一道長長的鐵軌中的一段,鋪了一地金黃,孩子在慢慢踱步,神情是那樣的專注。文字說明是“長長的路,慢慢地(書中是‘的’)走”。畫面上沒有我們想象中的一望無際的長路,只有腳下這一片小小的空間,似乎在告訴我們:不要注視那么遠,我們不需要拼命趕路,只須看著腳下的一點路。
《孩子你慢慢來》這篇文章,是本書的開篇。作者描述了在花店買花時看到的一個情景:一個5歲的孩子,非要自己動手給花束系上蝴蝶結(jié),而作者就那樣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愿意靜靜地等。在等待的過程中,作者追敘了一個昔日冰冷的事實:一個追不上別的孩子功課的女學生,帶著自己的弟妹,跳進了冰冷的河里。由那凄慘的一幕,作者想到了,孩子,你慢慢來。
在生活中,我們也不能不接受這樣的一個事實:也許一輩子都追不上別人。那該怎么辦呢?別急,我們還是要等等自己的靈魂。我們不能為了去追趕別人,就不顧腳的疼痛,就不顧自己心的勞累。
作者沒有像一般人那樣,狹義地把孩子看作自己生命的延續(xù),而是把孩子看作和自己一樣的、來這個世界上看看的一個人,只是時間先后不一樣而已。她寫道:“媽媽必須做導游,給安安介紹這個世界,安安是新來的。而媽媽漏掉的東西,安安得指出來,提醒她。”很簡單的一句話,卻撼動了我!她把母子間的關(guān)系看作是平等的、互助的,甚至孩子可能比母親懂得更多。孩子的淳樸,孩子的真實,孩子沒有被污染的心靈,使得他們的眼睛更明亮,心底更純凈。在她的眼里,孩子是我們成人的老師。我們走在歲月的路上,遺忘了許多美好的風景,忽略了許多美好的事物,是孩子以一顆純真的心,用一雙稚嫩的手,幫我們一一拾回。這樣,我們在人生的暮年,才得以返回童真。
在向孩子介紹這個世界的過程中,做母親的龍應(yīng)臺發(fā)現(xiàn)了許多自己以前沒有看到過的事情:在母親的眼里,“龍”就是古人視作圖騰的那個四不像的東西,那個很神圣卻誰也沒有見過的東西。而在孩子的眼里,一條彩帶,許多玩具汽車排列起來,也是龍。在做母親以前,她喜歡的歌曲可能是憂傷的,比如“滴不盡相思血淚……”而有了孩子以后,她卻會不由自主地哼起“咕呱呱呱,就是母鴨帶小鴨”。這種變化,是自然而然的,也許是被孩子帶動了,也許是被孩子喚醒了。
母親總是希望為孩子遮擋住那些利劍、陰云、污穢之類的東西。《白雪公主》、《小紅帽》的故事,想必我們每個人都耳熟能詳了吧?但是我們中間有多少個母親考慮過它們的負面因子?如裝扮成老婦人的皇后勒住白雪公主的脖子,繼而想用毒藥去藥死白雪公主。可是龍應(yīng)臺考慮到了。為了給孩子營造一個純凈的世界,她把書藏到書柜中,藏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因為愛孩子,所以她不想讓孩子讀《水滸》,因為怕那些綠林好漢的性格影響到孩子們,怕這樣的書破壞了自己的生活教育。難得她如此用心地做母親!
因為做母親,所以失去了青春時的“野心”,所以任孩子把自己帶回人類的原始起點。因為做了兩個孩子的母親,所以一邊悉心照顧小的孩子,一邊悄悄揣摩大孩子的心思。她發(fā)現(xiàn):那做過父母的,而且養(yǎng)育過兩個孩子以上的,來看嬰兒時,不會忘記多帶一份給老大的禮,那不曾做過父母或只有獨生兒女的,只帶來一份禮。她知道,該怎樣幫助那個大的孩子擺脫掉心里暫時的陰影。也許在她的心里,自己只是那個最先來到世間的,而大孩子是來得稍微早點的,小孩子是來得最晚的,大家同樣需要愛,而孩子就是上帝送給那個做母親的女人的最好禮物。
這本書的字數(shù)不多,我用了兩天的業(yè)余時間,就翻閱了兩遍。但是書中所蘊含的愛的氣息,仿佛在這炎炎夏日里吹來的春天的氣息,就那樣慢慢飄到我的心房,我的心界也好像變得靜謐美好,不再那樣焦慮功利。我不再要求自己的孩子像別人那樣奔跑,我不再強求自己的學生非得優(yōu)秀,不再強求自己的學生非得做任何事情都要快、快、快!我在等待著他們。我想對他們說:孩子,你慢慢來到這個世界上,你要慢慢地走。所有真正愛你的人,都會耐心等你!
孩子你慢慢來讀后感字孩子你慢慢來讀后感字篇二
龍應(yīng)臺是個聰明的媽媽,她的孩子們是幸運的,她也是幸運的,在孩子的問題上選擇了這樣一個理智的做法。《孩子你慢慢來》,是的,慢一點,我們可以感受上天給我們安排的是多么豐盛的禮物。更真切地感受愛,我們才會生出更多溫柔的情懷,更多的愛。
所有的育兒書都告訴我們,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xiàn)了這樣那樣讓你無奈的事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在面對孩子時,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個折扣。我們?nèi)滩蛔∫米约旱暮⒆尤ズ蛣e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認為他樣樣都不應(yīng)該落后,我們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進步,卻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義上的退步。
是的,我們在潛意識里把自己對生活的期許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強大,希望他優(yōu)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煩。卻忘記了,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進步與成就都有發(fā)生的時間和規(guī)律。看過龍應(yīng)臺的《孩子,你慢慢來》,深刻地感悟到應(yīng)當學會寬容與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來,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長,這需要溫柔的堅持。是的,我們不要做強人,就讓我們恢復(fù)溫柔的本性,讓生命恢復(fù)它本來的美麗面目。
龍應(yīng)臺看著那個五歲的孩子,用草繩打個蝴蝶結(jié),她愿用一生的時間去等,等他五歲的手指把這個蝴蝶結(jié)扎好。捫心自問,我有她那樣用一生去等的耐心與勇氣嗎?看著自己漸已長大的兒子,我越來越覺得做母親是一門學問,一門很偉大很深奧的學問,遠遠難于做一位老師的角色!有時候很茫然,有時候很疑惑,有時候又沾沾自喜。看著學習上不優(yōu)秀的兒子,缺忽略了他身上很多的閃光點:他陽光,他自信,他對未來充滿自信,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待人處事從容文雅,他生活上不用你操心,還會倒過來勸解你、安慰你,他堅持自己的愛好,在音樂上有天賦、肯努力……呵呵,一個健康的孩子,我為什么僅僅因為他不適應(yīng)應(yīng)試教育而責備他?給自己一個信念:做像龍應(yīng)臺一樣的母親!只想對兒子說,人生的路很長,你美好的人生剛剛開啟,讓我們慢慢地、美美地、堅強地一起走!
大部分的女作家在文章里都會流露出一點女性獨有的筆調(diào),但是看她的文章一開始會讓人覺得是個男作家寫的。而這本書則完完全全是從一個女性的感受,一個媽媽的視角寫的,所以充滿了溫馨的感覺。如天上的云,一團團一塊塊的,有時白、有時黑,云的背后是藍色的天空,偶然飛機經(jīng)過時有長長的尾巴,把天空分開,如此細膩的描寫,眼前彷佛出現(xiàn)龍應(yīng)臺女士如何跟兒子相處和教導的畫面。諸如送孩子上學時見到一景一物,嚴選孩子看的故事書,孩子犯錯時循循善誘……這些平常的事,描寫得細膩動人,像有一股暖流注入心中。
孩子你慢慢來讀后感字孩子你慢慢來讀后感字篇三
最近再次通讀了龍應(yīng)臺的《孩子你慢慢來》,發(fā)現(xiàn)讀這類文字,不適合一口氣讀完,需要自己靜下心來,泡一杯清茶,慢慢品味這樣一份美好的感情,體味孩子溫柔的成長,讓我的心也變得更加柔軟。
作者龍應(yīng)臺一貫以尖利敏捷的文風為世人著稱,但她對孩子成長的點滴記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是那么的柔軟,是一個母親從心底深處流露出來的潺潺溪流,眷眷深情。
《孩子你慢慢來》講的是龍應(yīng)臺親身經(jīng)歷兩個兒子幼年的成長過程中自己的所感所悟。文字里面的“媽媽”是那樣可愛的一個中年女子,在自己的異國他鄉(xiāng),兒子的故鄉(xiāng),用愛與理智撫育上天送給自己“作為一個女人的禮物”,用心地感受生命與這個世界最初的接觸,感受它們在成長中的喜悅與淚水。文字中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沒有峰回路轉(zhuǎn)的曲折離奇,但是充滿無數(shù)的忍俊不禁,無數(shù)的溫柔細膩。成長,是如此可愛的過程;母親,是這樣一個溫暖的字眼;孩子,是這樣的讓人心生溫柔的物種。
看到封面之初,我沒有認為封面及插圖跟書的內(nèi)容有什么關(guān)系。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才慢慢發(fā)現(xiàn)其實每張插圖都是真實的照片。每張照片都是那么的溫馨,照片中的孩子是那么的可愛,照片中的環(huán)境是那么的溫馨,有鮮紅的花朵、碧綠的草地還有金黃色的落葉。書中沒有華麗的詞藻,似日記,又像散文。她記錄了孩子的成長過程。隨著閱讀的深入,自己對書中的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從而也生出很多的感慨。
作為家長,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成功,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驅(qū)使之下,于是就給孩子報了許多的興趣班,一個周末排的滿滿當當,孩子累,家長更累。而結(jié)果卻往往事與愿違,并沒有達到預(yù)期的效果。所以不妨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愛孩子是作為父母的本能,但是我們是不是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卻是需要我們必修的人生哲學,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有自己的人格,也需要和成人平等,擁有選擇的權(quán)利。在工作之余,抽出一些時間嘗試和孩子像朋友一樣聊聊天,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更好地去了解孩子,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給孩子多一點“慢慢來”的機會。
孩子你慢慢來讀后感字孩子你慢慢來讀后感字篇四
看過龍應(yīng)臺的《目送》,喜歡她述說家常一樣說著和家人的故事,在字里行間透露出溫和卻又思考的內(nèi)容。《孩子你慢慢來》主要寫的都是華安小時候的一些事情,呀呀學語時的懵懂,調(diào)皮搗蛋時的快樂,童言無忌的可愛,有了弟弟后和弟弟一起的溫情,雖然都是點點滴滴的小事,但都能夠感受到一個母親的那種幸福感。
同樣是一個二孩媽媽,同樣是兩個男孩,同樣的年齡差,對于作者描述的關(guān)于二孩的情景,真是深有同感。
安安在弟弟出生的時候獲得了一個電動玩具車作為禮物,而我們家小寶在出生的時候,同樣也“帶來了”一套托馬斯火車送給大寶,小孩子都特別開心的迎接弟弟的到來。那些來看望小寶的朋友,大多數(shù)都給大寶也帶來了禮物,恭喜他成為哥哥,這讓大寶覺得成為哥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真心謝謝那些朋友。
關(guān)于二孩的事情里面,還有一件特別感觸,就是四歲的年齡差,弟弟正是最可愛萌萌的時候,而哥哥是調(diào)皮搗蛋有點小叛逆的時候,所以當媽媽情不自禁的經(jīng)常親親弟弟,而因為哥哥所有事情都要催促而發(fā)脾氣打哥哥的時候,安安對媽媽說,為什么弟弟什么都可以干,而我都不可以。
作者的回答讓我很贊同,她告訴安安,他小的時候比弟弟還要不乖,六歲的安安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去旅行,去滑雪,這些都是弟弟不能做的,如果要變回弟弟,還要穿尿不濕,這讓安安突然就覺得原來做哥哥很幸福。
最喜歡文章開篇的那段文字:蝴蝶結(jié)。我也愿意用一生的時間,陪伴孩子慢慢成長!
孩子你慢慢來讀后感字孩子你慢慢來讀后感字篇五
《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由龍應(yīng)臺著。龍應(yīng)臺的文筆被譽為華人有影響力的一支筆,橫眉冷對千夫指。但在這本書中,柔情的文筆,卻又展現(xiàn)出了她富有母愛的一面。
整本書從《初始》開始,寫出了安安上幼兒園,到飛飛出生,再到安安上小學的過程。在這段過程中,有辛酸,也有喜悅。我認為最好玩的莫過于安安與作者回家的一路上了。
一路上,安安把流水說成了游水,把人家說成了鴨鴨,把古道說成了五道,還把西風說成了蜜蜂的事令我感到十分有趣。
同樣好玩的大概就是安安上小學以后的放學路上了。原本只用走十五分鐘的路程,安安卻用了一個小時零十分鐘才回到家。作者出于擔心,便跟蹤了一回。
原來,他與他的朋友們先爬上一堵矮墻,在上面走了十五分鐘后,一個伙伴到家。剩下3人跑去逗狗,又過了十五分鐘后,只剩下了兩個人。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只螞蟻,又一動不動地蹲著觀察螞蟻。十五分鐘后,只剩下他。這時,他突然跑到一個工地里,在廢物堆中,他拿了一根木條才回家。
這種事發(fā)生在我們身上并不少見。但以作者幽默的文筆,使人禁不住捧腹大笑、樂不可支。
在這本《孩子你慢慢來》中,還有很多爆笑、感人的短文,這就需要你細細品味了!
孩子你慢慢來讀后感字孩子你慢慢來讀后感字篇六
《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由龍應(yīng)臺著。龍應(yīng)臺的文筆被譽為華人有影響力的一支筆,橫眉冷對千夫指。但在這本書中,柔情的文筆,卻又展現(xiàn)出了她富有母愛的一面。
整本書從《初始》開始,寫出了安安上幼兒園,到飛飛出生,再到安安上小學的過程。在這段過程中,有辛酸,也有喜悅。我認為最好玩的莫過于安安與作者回家的一路上了。
一路上,安安把流水說成了游水,把人家說成了鴨鴨,把古道說成了五道,還把西風說成了蜜蜂的'事令我感到十分有趣。
同樣好玩的大概就是安安上小學以后的放學路上了。原本只用走十五分鐘的路程,安安卻用了一個小時零十分鐘才回到家。作者出于擔心,便跟蹤了一回。
原來,他與他的朋友們先爬上一堵矮墻,在上面走了十五分鐘后,一個伙伴到家。剩下3人跑去逗狗,又過了十五分鐘后,只剩下了兩個人。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只螞蟻,又一動不動地蹲著觀察螞蟻。十五分鐘后,只剩下他。這時,他突然跑到一個工地里,在廢物堆中,他拿了一根木條才回家。
這種事發(fā)生在我們身上并不少見。但以作者幽默的文筆,使人禁不住捧腹大笑、樂不可支。
在這本《孩子你慢慢來》中,還有很多爆笑、感人的短文,這就需要你細細品味了!
孩子你慢慢來讀后感字孩子你慢慢來讀后感字篇七
《孩子,你慢慢來》所包藏的母愛,除了一個母親能用心感受到,還有任何一個愛媽媽的孩子都能挖掘。我好羨慕安德烈和飛飛。在這個沒有冬陽的日子讀這本暖暖的書,整個人都暖和了,被溫情包圍許久感動。
我喜歡龍應(yīng)臺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溫情;其中帶著女性細膩的美與善,又有令人傾慕的大智。我喜歡上這部作品之前并沒有看過任何簡介和引言,只這樣一行字就足以讓我陷于其中。于是,在接下來的這幾天,我一有時間就打開電腦,完完全全投入于閱讀中。這是第一部我可以在音樂的伴隨下認真看的作品,因為即使聽著音樂,我也可以完全過濾掉一切無關(guān)的干擾,要的只是能夠讓我凝神靜心的輕輕的曲子。
看《孩子你慢慢來》,心中有這樣一些情愫在蕩漾——感受做一個媽媽的甜蜜和幸福、回憶做一個孩子的童真和快樂、親近小植物小動物時的歡欣和好奇。這些感受凝在一起,讓人很難說出到底因為什么而感動,而喜悅,而舒暢,可確實就是能聽到自己的笑聲不斷,輕輕帶過的那種笑。
對,看這本書時心情一直如輕風般緩緩流動,沒有太大的起伏波動,所以讀安安的成長和讀妞妞的故事不一樣,自始至終,不曾落一滴淚。
我很難寫好一篇讀后感,因為我看書往往只是沉浸于看書的過程,看過后就忘了許多細節(jié),甚至連自己有過的感受都會忘記。在整本書里,唯一能被我清晰記起的是“你眼睛里有我”。
“你在干什么,寶寶?”寶寶情急地喊出來,“媽媽,不要動……”一邊用兩只手指撐開母親的眼簾。
“你在看什么?”
“媽媽,你的眼睛,眼珠,你的眼睛里有我,有安安,真的……”
媽媽笑了,她看見孩子眼瞳中映著自己的影像,清晰真切,像鏡子,像湖里一泓清水。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如此純真、可愛、充滿好奇心,無意中能給成人最大的喜悅和安慰,但不是每個媽媽都像安安的媽媽一般耐心、細心。嬰幼兒剛從另一個世界來到這個國度的時間不長,他們有著柔軟的肌膚、清澈的眼眸、純粹的淚與笑,這是上帝在他們身上留下的最清晰最美麗的印記,這些印記還未經(jīng)過歲月的沖洗,所以顯得如此動人。他們從感知父母家人的撫愛開始,認識周邊的寸土、花木、蟲魚,了解身邊的人和語言,然后再漸漸接觸更多無形的東西,他們開始知道人間有美麗的傳說和信仰,也有殘酷的戰(zhàn)爭和殺戮。這一條長長的細細的成長之路,一切都要慢慢來。孩子你慢慢來,體格與內(nèi)心才能不斷茁壯、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