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感悟,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心得感悟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感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懷念母親》讀書心得感悟篇一
這篇課文是以回憶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的敬意和愛慕,從而表達了作者對生母永久的愧疚和對祖國母親永恒的依戀、思念。令人最為費解也最為對兩位母親的懷念的是這一句:“我想到故鄉,故鄉的老朋友,心里有點酸酸的,有點凄涼。然而這凄涼并不一樣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p>
在這一句中,作者的想要表達的情感是,作者在他國的時間很長,與親人的接觸少了,心中不僅僅有憂愁,還有無限的思念,這是作者變得十分凄涼,可是當作者想起在故國時的生活情景、好朋友時,心中又多了一份安慰,一絲甜蜜。在這一段中,作者經過比較的方式,將自我對祖國母親的懷念表達的淋漓盡致,從而體現出作者的思念。
再看看這兩句:“看到她的神情,我想到自我長眠于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和這一句:“天色陰的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國了?!笨纯?,看看,僅僅一個神情便能想到母親,僅僅一個陰如黑夜的暗天便可想到故國,從中可見作者對生母和祖國母親之間多么深的思念和眷戀呀!還有最令人深刻的兩句話呢?。骸拔业淖鎳赣H,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明白為什么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和:“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p>
從第一句的頻來入夢就讓我明白他對祖國母親多么深的愛與思念,僅有不停的思念一個人,才會做這樣一個夢,并且不是一次兩次,而是經常。則第二句的“天哪”一詞能夠讓我感覺到作者的內心是多么的絕望、痛苦和對他生母的愧疚。
同學們,讀完這篇課文后,我們能夠看到季羨林老先生的悔恨,也請讓我們把握親人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吧!
《懷念母親》讀書心得感悟篇二
“母”“親”兩字何為其意也?“母”為已母也;“親”為與自己有血液關系并對自己有不一般的感情的人也。但“母親”并不是一方面的母親,比如“祖國母親”。
讀了《懷念母親》這篇課文,我的感觸很深:我何時能理解生我的母親對我的良苦用心呢?又何時能清楚那些漂泊在外的海外學子對祖國的思念呢?慚愧!慚愧!
《懷念母親》這篇文章以回憶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體現了作者對親生的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讀完這篇文章,我便想起了我那母親。我的母親對我的那份“愛”,但那種“愛”我又能理解幾分?說來慚愧,我小時候體弱多病,如果沒有母親,我能像現在這樣健健康康的成長?人言“父愛如山,母愛如?!?,母親對我的愛就像海一樣寬廣,我又能如何回報?正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一樣,我能給我的母親什么?物質上的并不是母親真正想要的,她想得到的只是一點點心靈上的安慰啊!難道我們連這點也不能滿足母親嗎?不知道母親幾時離去,到那時我不知又會如何傷痛!
假如我離開了我的祖國母親,我又會怎樣傷痛?這點,我現在無論如何也體會不到。像“錢學森”是多么想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v經了千辛萬苦才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這兩個母親,我對她們沒有回報任何好處,這樣又怎能讓自己的心,得到安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