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好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游三峽心得體會篇一
6月11日,我們來到了期待已久的三峽大壩。三峽大壩是世界第一水電工程,被列為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最具影響力的30件大事之一,是世界第一大壩。
從湖北當陽市開車,開了兩個多小時看到了三峽大壩。從遠處看,三峽大壩就像一堵“城墻”,河水源源不斷地流入“城墻”。一個叔叔是我們的向導。他會帶我們參觀整個大壩。
我們來到一座像社區一樣大的建筑,有七八層樓高。導游向我們解釋說,這是三峽大壩的電站,有34座電站,容量70萬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電站。我心里很驚訝。這么大的電站需要多大的大壩。一個水庫能停多大,水流的沖擊能產生這么多電!
我們經過了發電站,然后是碼頭。我不知道為什么碼頭要建在大壩上。導游向我們解釋說,碼頭是用來讓經過大壩的船只從碼頭通過大壩的。我心想,一艘船怎么能從這樣一個傾斜的碼頭,從上游到下游,或者從下游到上游,跨越幾十米的水位落差呢?我父親是工程師。他告訴我,如果一艘船想從下游到上游“穿越”大壩,就讓船先進入碼頭。工作人員關閉并密封下游碼頭的閘門,將水放入碼頭,使碼頭內的水位逐漸上升。當碼頭的水位和上游的水位一樣高時,打開上游碼頭的閘門,船就可以上上游的水,這樣就可以過壩了。相反,船可以從大壩的上游到下游通過碼頭。
我們參觀碼頭后,電瓶車外面傳來隆隆的聲音。導游告訴我們,這是三峽水庫的出口。河水沖出大壩,發電,進入長江下游。導游解釋說,三峽水庫可以儲存375億立方米的水,使其成為世界第二大水庫。水庫可以在洪峰期吸收水源,也可以在干旱期放水增加水源。匯聚了前山萬河的長江上游的水,源源不斷地流入三峽水庫,困擾已久的長江洪峰得到了遏制。今天,三峽大壩已經能夠承受百年一遇的洪峰。
世界第一大壩是建設者和偉大祖國的不朽之作!
游三峽心得體會篇二
自從小學學過《桂林山水》這一課后,我早就想領略一下漓--山水水的美麗風光了。經過一路的顛簸后,我終于到了俗話說“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美麗的漓--上了輪船后,我馬上選了一個能觀看漓--景的座位。過了十多分鐘后,我們就來到了有山的地方。導游一一為我們介紹沿途的風景。漓--水真靜啊,靜得只能聽得見耳邊呼呼的風聲;漓--水真綠啊,綠得與周圍的樹木融為一體;漓--水真清啊,從船上往下看,幾乎可以看得見自己容貌。漓--天也藍得出奇。
漓--僅天藍、水清,而且山也怪。
漓--山千奇百怪、峰巒疊嶂。瞧!那座山的壁面有九匹馬呢!據導游說,這座山叫“九馬畫山”當年---來到這里時只數出了“六匹馬”。而如今,“九匹馬”可以全部數出來了。我不信這千奇百怪的石壁上會有“九匹馬”,于是我數了數,果真有“九匹馬”。這時天下起了朦朦細雨,迎面吹來一陣陣微風,愜意極了。“這就是‘童子拜觀音’了”我們的眼光順著導游所指的方向望去:在一座山峰上果真有一個小孩正規在地上拜觀音呢!接下來我們看到了許許多多似人或動物的石頭聳立在山上。
時間還過得真快,一眨眼就到了岸邊,我都還沒有大飽眼福呢!
回到家后,我依然沉醉在這青山綠水之中,依然不能忘記那靜而綠的水和那峰巒疊嶂的山。我忘不了這一天;忘不了桂林漓--山山水水;更忘不了祖國還有如此美麗的地方。這一天我會永遠記住的。
游三峽心得體會篇三
今天,我們去了風景如畫的宜昌三峽。我們先去了三峽大壩。三峽公園是國家5a級公園,三峽大壩在公園內。三峽大壩建在長江上,用于泄洪和發電。從平臺上看三峽大壩,真的很雄偉。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
下一個景點是185站臺,在那里我們可以看到更近的大壩。導游介紹了大壩的一般特點:中間泄洪,兩邊發電;大船爬樓梯,小船坐電梯;動水發電,靜水導航。
我們今天到達了最后一個景點,那就是“街口紀念公園”。截流紀念公園是為了紀念三次截流的成功。公園里有一部10分鐘的4d電影,講的是截流的過程:人們把“定江石”扔進長江截流。最后,我們愉快地回到了住處。途中經過了可承重690噸的大橋和西陵長江大橋。
晚上總是睡不著,想著明天的旅行…
第二天我們參觀了三峽一家。三峽家庭有:溪邊家庭,山上家庭,山下家庭。我們先去河邊吧,金龍河——號。龍津溪是長江邊的一條小溪,那里風景如畫,可以看水車,聽民謠。我們已經到達龍津溪山頂的瀑布。太美了,沒法比。我們又去了索道碼頭。吃完飯,我們去坐索道。坐索道的時候,我看到前面全是綠色,只有右邊長江的藍色。
下山后,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三峽宜昌。不過外面高速公路的風景也很搶眼,只是到了晚上,周圍一片漆黑。不知不覺,我們回到了武漢。雖然已經九點多了,但外面還是像白天一樣熱鬧。
三峽真好玩!
游三峽心得體會篇四
眾所周知,三峽水利工程是世界聞名的工程。今年夏天,我和哥哥去了我們仰慕已久的三峽大壩。
我們乘旅游巴士去了壩區。第一個旅游景點是坦子嶺。因為從遠處看像個咸菜壇子,所以人們叫它“坦子嶺”。這座海拔只有262米的小山,十多年前雜草叢生,人跡罕至。在長江三峽綿延千里的群山之中,它算不了什么。但由于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就建在他腳下,更像是一個引力越來越大的巨大磁場。我們看到的坦子嶺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工人在施工過程中特意留下的。它的作用是讓游客站在上面就能看到三峽大壩的整個景觀。從坦子嶺俯瞰,一邊是三峽大壩和巨型龍臥電站,另一邊是“梯”船的雙線五級永久船閘,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水利建筑“巨人”。
站在壇脊上向東望去,驚訝地看到那邊滔滔的河水和泄洪的景觀。我看到那邊的泄洪口了。“啊!真壯觀!”我不禁發出一聲贊嘆。溢洪道另一邊的水就像一頭兇猛的獅子咆哮著沖出溢洪道,有時會激起10多米高的防洪墻。聲音仿佛滑坡,天要塌了,壯觀的場面不比錢塘江的潮水差。
向西望,是舉世聞名的雙線五級船閘,三峽雙線五級船閘,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水頭最高、雙線梯級最多的內河和梯級船閘,從此成為長江黃金水道的重要組成部分。v類船閘就像五個梯子,每個梯子相差十五米,一個寬五十多米的閘室,閘室兩側直立的墻高達六十八米。這么深的峽谷是工人們在山里一鏟一鏟挖出來的。它被稱為“長江第四峽”。
看了三峽大壩,覺得三峽大壩不僅漂亮,主要功能還是抗洪發電。如果沒有三峽大壩,我們用的電從哪里來?這個項目不僅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是全世界人民的驕傲。
游三峽心得體會篇五
這篇文章開頭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想桂林的山水真有那么美那么奇嗎?帶著這個問題我接著往下讀。
文章先說了桂林的水,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漓江的水使我陶然欲醉,它有靜、清、綠三個特點,漓江的水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桂林的水真美啊!
然后文章又講了桂林的山,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讓我感到不可思議,也使我心驚膽戰,它同樣能夠有三個特點,那就是奇、秀、險。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桂林的山真是奇妙啊!
山水相間,山圍繞水,水倒映山,加上云霧迷蒙,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這真是一幅美麗的畫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正是寫了小船行駛在碧綠的水面上,人在如同畫卷的桂林中游覽。
這篇文章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了作者熱愛、贊美我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我深深體會到桂林實在是太美了,不愧說是“桂林的山水的美居天下第一。
我讀了這些山水,我仿佛身臨其境,猶如同作者一起在江上的小竹筏上欣賞著這令人神往、陶醉的山水;我感到大自然真是太美妙了,可以說是鬼斧神工造就的,讓人如同進入了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