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也叫演講詞,它是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眾場合發表的講話文稿。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演講稿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演講稿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節約和浪費的演講稿篇一
大家好!
勤儉就是勤勞節儉,我國自古就以勤儉作為修身治家的美德。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想要生存、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墨子》有:“儉節則昌,淫佚則亡”之論。可見,勤儉節約對于生活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關于勤儉節約的故事數不勝數。他們不僅在事業上非常勤勞,而且在家庭生活上也非常節儉。在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一首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朱元璋給皇后過生日時,只準備了紅蘿卜、韭菜、青菜、豆腐湯,宴請眾官員。并且約法三章:今后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朱元璋是一代君王,他以身作則,勤儉節約,是一個為人民、為國家著想的皇帝。
有這么一個民間故事:從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有一個叫吳成的農民,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的無憂無慮,十分美滿。在他臨終前,他曾把一塊寫著“勤儉”的牌匾交給兩個兒子,并告誡他們:“你們要想衣食無憂,就照著這兩個字去做。”后來,兄弟倆分家的時候將牌匾一鋸為二。老大拿了“勤”,老二拿了“儉”。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地掛在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豐登。但他的妻子卻大手大腳,兩個孩子經常把白白的饃饃吃了兩口就扔了,久而久之家里沒有一點余糧。老二把“儉”放在中堂,卻把勤字拋到了腦后,他每天疏于農事,盡管一家幾口節衣縮食日子仍是不好過。這一年遇上干旱,老大老二家都沒有了存糧,情急之下他們把牌匾踩碎在地上。這是,窗外飄來一張紙,兄弟倆連忙撿起來:“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只儉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窮挨餓。”兄弟倆恍然大悟,“勤”“儉”兩字相輔相成,不可缺一。兄弟倆吸取了教訓,把“勤儉持家”四個字貼在自家的門上時刻提醒自己。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讓勤儉成為時尚,讓勤儉成為習慣,讓勤儉成為精神。
節約和浪費的演講稿篇二
一日三餐離不開餐廳,餐廳是大家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營造清潔舒適的就餐環境,不僅關系著每位同學的生活,而且直接體現了每一位學生的個人形象。文明之風吹拂校園,講文明、樹新風是我們每一個__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食堂是我們在校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營造清潔舒適的就餐環境,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
1、文明用餐要求每個同學要有規則意識。
2、文明用餐要求每個同學要有勤儉節約、愛惜糧食的意識。
吃飯就一定要愛惜糧食。盡管同學們將“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背得滾瓜爛熟,可真正上了飯桌,浪費糧食、挑食的學生每天都有。文明用餐其中最突出的一條要求就是:不挑食,不浪費,把餐盤內飯菜吃干凈。希望同學們挑食、浪費的現象一天天減少,餐廳的剩飯剩菜也越來越少,以節約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
3、文明用餐要求每個同學要有良好衛生習慣。
我們要養成講衛生、愛清潔、不隨地扔垃圾的良好衛生習慣,餐桌旁應該是的課堂。倘若每個同學吃完飯還能保持自己臉上、手上、身上,桌面、地面的干凈,那就足以證明他是一個有良好衛生習慣的孩子。所以就餐時要做到三凈:不挑食,不浪費,把餐盤內飯菜吃干凈;把吃下的骨、殼之類的剩物,裝入盤內,保持桌面干凈;不灑落飯粒、菜湯,保持餐廳地面干凈。吃完飯將餐巾紙帶出餐廳。
文明用餐,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播種的是一種習慣,收獲的是一種品格”。讓我們為共同營造一個文明有序的用餐環境而努力,爭做__小紳士小淑女!
謝謝大家!
節約和浪費的演講稿篇三
當我們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并唱起雄壯的國歌時,我們的心中就會充滿了自豪和幸福。我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我們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感到幸運。但同時,我們能否憶苦思甜,在物質豐富的今天依然具有憂患意識。因為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其中人們的吃飯問題就成為了我國第一大問題。我們要想解決它,就得拿出實際行動為國家、為人民分憂,就得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從身邊做起,從我們做起,從現在做起!
我們現在的生活非常幸福,有爸爸媽媽的疼愛,有舒適的房子住,上學放學交通便捷……正因為生活條件好了,有些同學漠視糧食的浪費,認為浪費一點糧食沒什么。
有人計算過,中國13億人的嘴連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天安門廣場還大,這真是一張“大嘴”呀!光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萬人就要吃50億公斤糧食。所以節約糧食十分重要。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養成節約糧食,不浪費糧食的好習慣。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在飯店用餐時點菜要適量、不擺闊、有剩余的要打包帶回家。
聯合國把每年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就是要我們把節約變為習慣,變為責任。讓我們日省一把米,月節一斤糧。節約要從點滴做起!
同學們,糧食是個寶,粒粒要珍惜,讓我們攜手,節約身邊每一根菜,每一粒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富有,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繁榮昌盛。
節約和浪費的演講稿篇四
俗話說:“成家子,糞如寶;敗家子,錢如草。”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有些人認為以現在的條件,不必再講勤儉節約。適逢春節來臨,不少人更是開銷巨大,有些人甚至把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丟了,缺少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要知道:勤儉節約,永不過時。
奢侈浪費小到足以破壞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大到足以滅亡一個無比強盛的國家。孔子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孟子講“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就是分別從個人和國家的角度強調了保持憂患意識的重要性。
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淡漠了古人的教訓,大肆的奢侈浪費。我國就形成了一種通病——“節儉冷漠癥”。身邊的小事就足見這種病態的嚴重。白天明亮的教室里非得開燈,洗手間的水龍頭“細水長流”,電腦永遠處在待機狀態,簡直是“不知節儉何滋味”。據上海能源管理部門統計,按平均每戶家庭有15瓦特的耗電量計算,上海480萬戶家庭在白天高峰時就增加了2.5萬千瓦左右的用電負荷;一臺電腦的待機能耗30瓦,如果上海15萬機關干部下班后都不關掉電腦電源,僅此一項,就將每天增加4500千瓦的用電負荷,倘若加上企事單位的的電腦待機浪費,數字十分驚人。如果這樣浪費下去,有多少能源將被這樣白白的浪費掉。為國家造成多大的`經濟損失。長此下去,即使我國再強盛,恐怕也支撐不了多長時間。
縱觀歷史,大到邦國,小到家庭,無不是興于勤儉,忘于奢靡。古往今來,成功的創業者大都經過艱苦奮斗階段,所以都很勤儉節約。但是對于守業者來說,則正好相反,他們沒有經歷過創業的艱辛,容易貪圖奢侈享樂,最終的命運必然是事業的衰敗,國家的滅亡。這是幾千年歷史所昭示的真理。
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戒奢從儉,不糜費財物,認識我們崇尚的美德。
節約和浪費的演講稿篇五
家好!
勤儉就是勤勞節儉,我國自古就以勤儉作為修身治家的美德。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想要生存、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墨子》有:“儉節則昌,淫佚則亡”之論。可見,勤儉節約對于生活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關于勤儉節約的故事數不勝數。他們不僅在事業上非常勤勞,而且在家庭生活上也非常節儉。在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一首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朱元璋給皇后過生日時,只準備了紅蘿卜、韭菜、青菜、豆腐湯,宴請眾官員。并且約法三章:今后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朱元璋是一代君王,他以身作則,勤儉節約,是一個為人民、為國家著想的皇帝。
有這么一個民間故事:從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有一個叫吳成的農民,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的無憂無慮,十分美滿。在他臨終前,他曾把一塊寫著“勤儉”的牌匾交給兩個兒子,并告誡他們:“你們要想衣食無憂,就照著這兩個字去做。”后來,兄弟倆分家的時候將牌匾一鋸為二。老大拿了“勤”,老二拿了“儉”。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地掛在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豐登。但他的妻子卻大手大腳,兩個孩子經常把白白的饃饃吃了兩口就扔了,久而久之家里沒有一點余糧。老二把“儉”放在中堂,卻把勤字拋到了腦后,他每天疏于農事,盡管一家幾口節衣縮食日子仍是不好過。這一年遇上干旱,老大老二家都沒有了存糧,情急之下他們把牌匾踩碎在地上。這是,窗外飄來一張紙,兄弟倆連忙撿起來:“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只儉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窮挨餓。”兄弟倆恍然大悟,“勤”“儉”兩字相輔相成,不可缺一。兄弟倆吸取了教訓,把“勤儉持家”四個字貼在自家的門上時刻提醒自己。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讓勤儉成為時尚,讓勤儉成為習慣,讓勤儉成為精神。
節約和浪費的演講稿篇六
同學們:在我們生活中,水源源不斷的流淌,用水的人卻不知去向;開著電燈,電視的房間里長時間空無一人;用了幾頁的筆記本就隨手扔進垃圾箱。
我想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現象吧?因此我要提出以下建議:
1、水是生命之源,節約用水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要養成這個美好的習慣。
2、經過時代的變化,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腦、電視。有的人家里有了電腦,一天消費的電也越來越多,你們是否想過,如果有一天沒有了電大家會怎樣?我想大家都不希望這樣,那就讓我們把看電視玩電腦的電都節約起來吧!
3、紙是樹木生產的,浪費紙就是浪費樹資源;浪費紙就是亂砍伐樹木,生態環境就會被破壞。所以為了我們美好的未來,讓我們都節約用紙吧!
水是生命之源,是萬事萬物賴以生存的基礎。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沒有意識到節約用水的重要性。事實上,全世界的淡水只占所有水資源7%,而可以飲用的淡水只有0.8%,世界80個國家正面臨著水危機,發展中國家約有10億人喝不到清潔的水,17億人沒有良好的衛生設施,每年約有2500萬人死于飲用不清潔的水。
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屬于水資源緊缺的國家。目前全國2/3的大中城市面臨缺水。在中國的北方,尤其是西北水資源奇缺,沙漠化、半沙漠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水危機已經嚴重制約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濟南市雖有泉城之譽,但也屬水資源緊缺的城市之一,水資源不足始終困繞著美麗的泉城,節水保泉無時不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我國于xx年1月頒布新水法,明確規定“國家實行計劃用水,厲行節約用水”。
一、充分認識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高節水意識,大力宣傳節約用水對國民經濟建設及居民生活穩定的重要性,在全院形成“節約用水光榮,浪費用水可恥”的良好氛圍。
二、樹立正確的用水觀念、科學的用水態度和合理的用水方式,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身體力行,勤儉節約,杜絕“跑、冒、漏、滴”等現象的發生。
三、用水時避免大開水龍頭,減少水的流量,要使用臉盆洗臉、洗手。用完水后要及時擰緊水龍頭,避免長流水現象。
四、節約淋浴用水,縮短淋浴時間。堅持使用節水設備,鼓勵職工對節水技術、節水器具進行研究改進。對于用水量較大的綠化及生活用水提倡一水多用,分質使用,將水耗降至最低。
五、依靠科學提高對水資源的充分、反復的利用率。
六、遇到有浪費水資源現象,及時制止;發現水管有漏水現象,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
老師們、同學們,節約用水事關民族事業、國家前途和人類的發展。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時時、處處、人人節約用水,積極開展節水活動,保護好水資源。
節約和浪費的演講稿篇七
大家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節約糧食,文明用餐》
古代教育家孔子給后人留下一句名言: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食物是多么重要!隨著我國農業不斷發展,我國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質應有盡有。有的同學甚至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學校抓得這么嚴,有必要嗎?我想說得是:當然。
雖然我們學校在開學時便將米飯的費用合入學費中,但是同學們依然應該珍惜糧食,我們不妨也可以算這樣一筆賬:倘若我們每人每天約一勺大米,那么光光我們全校同學就可以節約多少!42公斤,長此以往,一年就可節約15330公斤,折合人民幣76650元,如果你覺得這還不夠夸張,你可以再按全中國人計算。
也正因為如此,為了喚起大家愛惜糧食,珍惜糧食的意識,每年的10月16日成為“世界糧食日”,雖然現在的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資源眾多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但浪費現象也隨處可見“節約”一詞在不少人心里已日漸忽視和談忘了,要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在挨餓。根據聯合國糧食以及農業組織自創立以來,不定期地進行世界糧食調查,從這此調查的數據得出結論:饑餓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在不斷擴大,長期遭受貧困的營養不良之苦的人口8.54億。
這樣,你還能說我們沒必要節約糧食嗎?請各位同學想一想在學校食堂餐桌上你是否將飯菜吃一部分就倒掉?或者因菜不合胃口而挑食不吃,當你這樣做得時候,你是否感得可惜,感到心疼?我們從小就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因此我們更應該節約糧食。
此外,我們學校同學仍然存在這跑步就餐的現象,也許大家只是為了更早的吃到飯,只是覺得不跑步,我就得排到隊伍的最后面,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在這樣擁擠的樓道里,跑步就餐潛在多少的危險。進入食堂后,有些同學插隊或者變向插隊,這些都是不文明的現象,也許你的行為會給你自己帶來一時的方便,但是這樣做會影響到食堂內的秩序。
也許大家都已注意到,近段時間來,學校加強了對節約糧食文明用餐的監督力度。值周班的同學也在各處進行檢查監督。大家開始進行光盤行動。是的,作為浦江中學的學于我們應該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同學們,珍惜糧食就是珍惜勞動人民的勞動果實,就是在節約國家的糧食資源,其實節約糧食就是不浪費,做起來很簡單,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這樣做既符合節約的要求也有利我們身體的健康!
最后,我想說,人人都應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請大家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從你從我做起!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節約和浪費的演講稿篇八
大家好!
我是__,來自__班,今天非常榮幸能夠站在這里演講,在正式演講之前,我向大家拋出一個問題,“大家今天浪費食物了嗎?”,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我們如今的生活中,節約糧食是時刻在進行的事情,所以這就是我今天的演講題目《節約糧食,反對浪費》。
1、培養自身節約糧食的意識。
2、尊重每一份食物,根據自己的需求,吃多少買多少。
3、向擁有好習慣的同學學習,堅決反對浪費。
同學們,節約糧食并不是一件難事,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手可以做到的事情,“勿以善小而不為”,每一件小事情都是我們值得關注的,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不浪費食物,那么最終呈現出來的結果一定是令人震撼的,而這節省出來的糧食,又可以養活多少人,所以我們一定不要不在意,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我們要相信,奇跡的創造是我們每一個人努力的結果,我們作為地球村中的一員,一定要盡到自己的責任,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美好!
最后,我想對大家說,美好品德,從日常中培養,讓你我攜手,共創美好家園!謝謝大家!
節約和浪費的演講稿篇九
我真的是感慨萬千:為什么我們區縣就成不了景區呢?這不是因為我們縣沒有景點、景色不好,而是因為大家不注重于環保,從而使得我們居住的環境在一天天地惡化。
原本美麗無比的大蘆湖沼澤地,碧波蕩漾、蘆葦叢生,成群的白天鵝翩翩起舞、追逐嬉戲,現在去哪里了?原本肥沃的農田種滿莊稼、麥浪波濤涌動,又到哪里去了?現在,為何連一座從前非常古樸地道的農家小院都見不到了?原來的雞鴨鵝的動聽的叫聲、牛馬騾的辛勤勞作的景況,為什么都沒有了?這高聳入云的樓房、排列整齊的廠房、金碧輝煌的別墅下,原本都是我們的食物的出產地呀!
一張張紙被疊成各種形狀的一大堆,一只只稚嫩的手從上面取下……窗戶打開了,屋內飛出一架架“飛機”、一只只“小鳥”,那潔白的、散著清香的紙,就這樣,開始了它們沒有愛沒有家的新旅程。
風兒吹過,告訴我造紙廠正在工作。閉上雙眼,我就與樹一起站在了森林中。一棵棵大樹,伴著轟然巨響倒在了綠色的血泊中,站著開qiang的,是一把紅色電鋸。樹掙扎著想起身,卻無奈地被斷為幾截,用貨車運到了皮子廠。一層層樹片從制皮機上掉下來,剩下的細細的木桿,做了拖把桿;而那些樹片,來到了造紙廠……這些紙飛出了窗外,又回到了它還是樹時待的那片森林,然而森林卻荒禿禿的,早已沒有了樹木。
紙是無聲的,無法訴說自己的心聲;而樹是有情的,它給大地帶來了了勃勃生機,造就了我們美麗的環境。同學們,請讓我們一起,少浪費一張紙,多節約一棵樹,保護好環境,共建美好的家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