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寫好演講稿,首先必須要了解聽眾對象,了解他們的心理、愿望和要求是什么,使演講有針對性,能解決實際問題。那么我們寫演講稿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演講稿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介紹故宮的演講稿篇一
故宮由外朝與內廷兩部分組成。
外朝以太和殿(金鑾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東西以文華殿、武英殿為兩翼,是皇帝處理政事、舉行重大慶典的地方。
內廷以乾清宮(皇帝臥室)、交泰殿、坤寧殿(皇帝結婚新房)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西六宮(皇紀宮室),輔以養心殿、奉先殿、齋宮、毓慶宮、寧壽宮、慈寧宮以及御花園等,是皇帝平日處理政務及皇帝、皇后、皇太后、紀嬪、皇子、公主居住、禮佛、讀書和游玩的地方。
總體布局為中軸對稱,前三殿、后三宮坐落于全城中軸線上,氣勢雄偉,豪華壯觀,為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別具一格,輝煌壯麗,并具中國古典風格和東方格調的建筑物和世界上最大的皇宮。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統治,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但被廢帝博儀仍居住在故宮后半部分。
1912年將外朝辟為“古物陳列所”。
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部將鹿鐘麟把博儀驅逐出宮。
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宮博物院。
它的特產有:白煮肉、鴨掌、刷羊肉、烤鴨、灌腸、豆汁……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
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故宮平面圖 故宮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始建。
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
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
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5間房子,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
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墻,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
故宮宮殿建筑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
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故宮的建筑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
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
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后三宮為中心,東、西六宮、齋宮,后有御花園。
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
內廷東部的寧壽宮是當年乾隆皇帝退位后養老而修建。
內廷西部有慈寧宮、壽安宮等。
此外還有重華宮,北五所等建筑。
故宮歷時14年,在元大都宮殿的基礎上興建。
故宮建成后,經歷了明、清兩個王朝,到1911年清帝遜位的約五百年間,歷經了明、清兩個朝代二十四位皇帝。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61年,國務院宣布故宮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五六十年代起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整。
1988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現辟為“故宮博物院”。
故宮四門 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宏偉壯麗,俗稱五鳳樓。
東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臺相連,環抱一個方形廣場。
有1組建筑。
正中有重樓,是9間面寬的大殿, 是中國古代大門中最高級的形式。
午門是皇帝下詔書、下令出征的地方。
午門當中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 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
文武大臣進出東側門,宗室王公出入西側門。
后門“神武門”,明朝時為“玄武門”,玄武為古代四神獸之一,從方位上講,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宮殿的北宮門多取名“玄武”。
清康熙年間因避諱改稱“神武門”,現神武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
東華門與西華門遙相對應,門外設有下馬碑石,門內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1座,橋北為三座門。
東華門與西華門形制相同,平面矩形,城臺上建有城樓 ,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
三大殿 太和門內,在3萬多平方米開闊的庭院中,是外朝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明朝稱: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嘉靖時改名: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
現名為清朝時名稱)。
這3座大殿是故宮中的主要建筑,它們高矮造型不同,屋頂形式也不同,顯得豐富多樣而不呆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內廷乾清宮 故宮建筑的后半部叫內廷,內廷宮殿的大門——乾清門,左右有琉璃照壁,門里是后三宮。
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坤寧宮 坤寧宮在故宮“內庭”最后面。
坤寧宮是明朝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后寢宮,兩頭有暖閣。
清代改為祭神場所。
雍正后,西暖閣為薩滿的祭祀地。
文物收藏 故宮,一是欣賞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二是觀賞陳列于室內的珍貴的文物。
故宮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貴文物,據統計總共達105萬2653件之多,統稱有文物100萬件,占全國文物總數的1/6。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國文物系統文物收藏單位館藏一級文物的總數已達109197件,現已全部在國家文物局建檔備案。
在全國保存一級文物的1330個收藏單位中,故宮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并收有很多絕無僅有的國寶。
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鐘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藝術珍品,是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
故宮大事記 * 1416年(永樂十四年),明成祖頒詔遷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宮營建北京宮殿。
* 1420年(永樂十八年),北京宮殿竣工。
次年發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毀。
* 1440年(正統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宮。
* 1961年,經國務院批準,北京故宮被定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2005年,北京故宮開始進行為期19年的大修。
旅游指南 游覽故宮,可以從天安門進,也可以由后門----神武門進。
由天安門進入,穿過一片青磚鋪地的廣場,便到達紫禁城的正門----午門。
穿過午門,又是一個大廣場,廣場上有一金水橋。
過橋經太和門便是雄偉的太和殿。
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穿過乾清門,便進入內廷,內廷分中路、東路和西路三條路線。
如果是半日游,這三條路線只能游一條,一般可走中路。
走中路可看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嬪妃所住的地方和御花園。
一般來說,用半天時間游故宮,比較吃力。
以安排一日游為佳。
如有時間,又想看得細些,則可安排二日游。
故宮旅游路線:(1)最理想的參觀路線是從午門進入紫禁城,然后沿著中軸線依次參觀內金水橋、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門、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
(2)參觀完御花園,可以通過御花園左側的門進入西六宮依次參觀儲秀宮、永壽宮、咸福宮、長春宮、太極殿,然后出內右門回到乾清門廣場,東行進入內左門,可依次參觀東六宮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乘乾宮、鐘粹宮。
參觀完東六宮可沿東長安街再回到乾清門廣場,向東穿過景運門進入錫慶門,然后再進入皇極門,可以參觀皇極殿、寧壽宮、扮戲樓、暢音閣、養性殿、乾隆花園、貞妃井,最后出貞順門西行出神武門離開故宮。
故宮博物院全年開放 門票價格: 淡季(每年11月1日至來年3月31日)40元,旺季(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60元;學生憑證20元(中學生免費)。
珍寶館和鐘表館門票各10元。
大家好!我是本次游覽團的導游,我叫汪爾康,為了方便記憶,大家也可以叫我小汪,將由我帶領大家參觀北京故宮。
故宮又名紫禁城,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峻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
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
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墻,形成為一長方形城池,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
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
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筑群的屏障。
現在我將帶領大家一起游覽乾清宮。
請大家在游覽過程中不要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破壞公物。
當然啦,請大家緊跟著我一起游覽,千萬別走散了啊。
現在我們到了乾清宮,乾清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批閱各種奏章的地方,后來還在這里接見外國使節。
乾清宮建筑規模為內廷之首,明朝的十四個皇帝和清朝的順治、康熙兩個皇帝,都以乾清宮為寢宮,在這里居位,平時也在這里處理日常政務。
作為明代皇帝的寢宮,自永樂皇帝朱棣至崇禎皇帝朱由檢,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
據記載,嘉靖年間發生十余個宮女趁嘉靖帝熟睡之時,企圖勒死的“寅宮變”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宮住。
這里是坤寧宮,坤寧宮是北京故宮內廷后三宮之一,坤寧宮在交泰殿后面,始建于明朝永樂十八(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兩次毀二火,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
清朝沿襲明朝體制,于順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照盛京沈陽清寧宮再次重修。
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延燒此殿前檐,三年重修。
乾清宮代表陽性,坤寧宮代表陰性,以表示陰陽結合,天地合壁之意。
今天,我帶家游覽的任務結束了,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與信任。
北京有許多名勝古跡,希望下次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再去細細游覽品賞。
衷心祝愿大家北京游游愉快,生活美滿幸福。
1.介紹故宮導游詞
2.介紹北京故宮導游詞
4.故宮的導游詞
5.故宮導游詞
6.北京故宮導游詞,故宮導游詞參考范文
7.寫故宮的導游詞
8.故宮的導游詞大全
介紹故宮的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我是本次游覽團的導游,我叫汪爾康,為了方便記憶,大家也可以叫我小汪,將由我帶領大家參觀北京故宮。
故宮又名紫禁城,始建于公元1420xx年,1420xx年基本峻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墻,形成為一長方形城池,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
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筑群的屏障。
現在我將帶領大家一起游覽乾清宮。請大家在游覽過程中不要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破壞公物。當然啦,請大家緊跟著我一起游覽,千萬別走散了啊。
現在我們到了乾清宮,乾清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批閱各種奏章的地方,后來還在這里接見外國使節。乾清宮建筑規模為內廷之首,明朝的十四個皇帝和清朝的順治、康熙兩個皇帝,都以乾清宮為寢宮,在這里居位,平時也在這里處理日常政務。作為明代皇帝的寢宮,自永樂皇帝朱棣至崇禎皇帝朱由檢,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據記載,嘉靖年間發生十余個宮女趁嘉靖帝熟睡之時,企圖勒死的“寅宮變”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宮住。
這里是坤寧宮,坤寧宮是北京故宮內廷后三宮之一,坤寧宮在交泰殿后面,始建于明朝永樂十八(1420xx年),正德九年(1520xx年)、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兩次毀二火,萬歷三十三年(1620xx年)重建。清朝沿襲明朝體制,于順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照盛京沈陽清寧宮再次重修。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延燒此殿前檐,三年重修。乾清宮代表陽性,坤寧宮代表陰性,以表示陰陽結合,天地合壁之意。
今天,我帶家游覽的任務結束了,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與信任。北京有許多名勝古跡,希望下次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再去細細游覽品賞。衷心祝愿大家北京游游愉快,生活美滿幸福。
介紹故宮的演講稿篇三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故宮。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叫代昕恬。我非常高興
能有機會陪同各位一道欣賞、領略這宏偉、壯麗、莊嚴肅穆的故宮。”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故宮。此處是故宮第一進院落,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五座漢白玉石橋,它們象征五德,即仁、義、禮、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質為一身的意思。金水橋下是內金水河,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里即是明代皇帝御門聽政時百官待駕的地方。標志著我們祖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五百多年前匠師們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怎么樣,很佩服吧!
朋友們觀光到此結束了,在這臨別之際,讓我再一次感謝您的光臨。希望您能有機會再來,祝大家旅行愉快、吉祥如意!!!
介紹故宮的演講稿篇四
大家好,很高興成為你們的導游,我叫xx,大家叫我陳導或小安都可以,我會盡自己全力為你們服務。
故宮位于北京市城區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筑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宮殿。故宮又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筑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京故宮有很多古老的殿,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現在我們來到了故宮中最重要的院落――――太和殿及其廣場,這里就是皇家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太和殿象征皇權的至高無上,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我國現存木結構大殿的杰出典范之作。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20年,當時叫奉天殿。后來,該叫皇極殿。清順治皇帝登基后,重修三大殿,并將皇極殿改為太和殿。
太和殿高裝飾用的彩繪為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殿頂形式為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就連大殿正脊上的吻獸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總之處處顯示“第一”,那是皇帝認為“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體現。
好!這里可以拍遠處太和殿的全景,各位可以在此留個影。
各位朋友,北京故宮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們細細游賞、拍照。但是要注意不要亂扔垃圾那些,祝你們玩得開心!
教師評價:全文符合導游詞的寫法框架,“各位可以在此留個影”的句子顯得導游很有人性化。相信大家會喜歡你的。
介紹故宮的演講稿篇五
大家好,歡迎來到故宮參觀,我姓陳,您們叫我陳導就行了。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故宮的概況,之后介紹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和。故宮,又名紫禁城,是我國重要的歷史保護文物,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紫禁城的由來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北極星在中天,故宮正好對著北極星,天人對應;第二種是:因為故宮是紫色的,又是禁城,所以故宮又稱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開始營造這座宮殿,到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
在之后五百多年里,共有24位皇帝在那里生活居住。紫禁城周圍有高10m的城墻和寬52m的護城河。城南北長961m,東西寬753m,占地面積達72萬。
故宮建筑布局沿中軸線向兩側展開,宮殿建筑總面積達163,000。太和殿是皇上召集大臣上朝和商議國家大事的地方。自1420年建成后屢遭焚毀,又多次重建,這天看到的是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的。太和殿建筑面積2377,相當于50個教室,高35.05m,相當于10層樓那么高,為紫禁城內規模最大的殿宇。
太和殿裝飾十分豪華,殿內金磚鋪地,設有寶座。說是金磚,但是金磚不是用金子做的,金磚是專供宮殿使用的一種高質量的鋪地方磚,產自蘇州、松江等地,選料精良,制作工藝復雜。因其質地堅細,敲起來發出金屬般聲音,故名金磚。太和殿前有寬闊的平臺,稱為丹陛,俗稱月臺。月臺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大家往太和殿兩側看,是不是有很多個大水缸?它是干什么的呢,對了,是滅火的。大水缸的下面有一個凹槽,是因為冬天水會結冰,往凹槽里放火把就能不讓水結冰。
太和殿是故宮里最總要重要的宮殿,許多歷史決策都是從那里出去的。太和殿后是中和殿,是皇上上朝前休息的地方。保和殿位于中和殿后,是殿試的地方。考試的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稱為磅眼,第三名是探花。不知皇帝端坐在上上面,考生是不是會緊張的發抖。皇帝把殿試安排在宮殿內,可見皇帝是多莫重視殿試。
故宮后半部分是皇帝和妃子們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乾清宮是后宮最大的宮殿,是皇上的寢宮。宮內寶座上方懸“正大光明”匾,據傳皇帝把自己立的太子名字放在“正大光明”匾后,用這種方法確定皇位繼承人,減少為爭奪皇位自相慘殺。
坤寧宮是皇后的寢宮,它是唯一一座在中軸線上的妃子的寢宮,也是距離乾清宮最近的,體現了皇后在后宮中至高無上的地位,“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后總有一個成功的女人”這句話在那里得到了印證。在坤寧宮前有個小的宮殿交泰殿,它是皇后在千秋節日收賀禮的地方。我們參觀的只是中軸線上的重要宮殿,中軸線的后面是御花園,兩旁還有一些宮殿,前半部分是以太和殿為中心,后半部分是一些妃子和宮女的寢宮。此刻解說完畢,請大家自由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