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里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優質的演講稿該怎么樣去寫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未來科技發展演講稿篇一
大家好!我是張夏鎮中心小學的四年級學生代表韓。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好習慣成就大未來》。
中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幫著稱于世。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不僅是個體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我們小學生也應該從小做起,養成各種良好習慣,繼承和弘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法國學者培根曾經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地追求好習慣。”的確,行為習慣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著我們的行動。習慣又如一把雕刻刀,人的許多品性都是它的作品,習慣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也不是幾天幾月的短期行為,它一旦形成就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性,常常會與人相隨一生。
十個好的行為習慣:
1、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
2、文明禮貌,微笑待人;
3、學會尊重,學會傾聽;
4、愛護公共財物,別人的東西不亂動;
5、利人利己,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
6、誠實守信;
7、認真做好“兩操”并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
8、遵守規則,上下樓梯靠右行;
9、勤奮自強,天天鍛煉身體;
10、環保衛生,干干凈凈迎接每一天。
十個好的學習習慣:
1、課前主動預習;
2、上課認真聽講,做好筆記,積極思考,主動回答問題;
3、大膽質疑,學會合作探究;
4、認真審題;
5、按時獨立完成作業;
6、書寫整潔;
7、反復檢查作業;
8、及時修改錯誤;
9、勤于復習;
10、課余堅持多讀健康讀物并積累好詞佳句。
同學們,這些好習慣你們養成了嗎?如果有一些還沒有養成,不要緊,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培養。研究者們發現,將某中不斷重復的行為轉變為習慣,大約需要21天的時間,也就是說,你必須在這21天時間內不斷重復某種行為,才能將其變成一種持久的好習慣,而你一旦堅持到了最后一天,那么你無疑已經進入了習慣養成的階段,而這正是你所追求的目標,請相信,僅僅21天你便可以改變自己。
昨日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日的我們,而今日的習慣將決定我們的明天。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各種良好的習慣,明天就能成就我們的大未來!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未來科技發展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
今天,之所以能夠站在這里,很感謝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可以給我這次寶貴的機會,那么,既然自己已經站在這里了,就需要用自己最大的信心去完成這次的演講,我今天主要是想要和我們xx學校的所有學生談談關于我們的未來。
相信我們所有的人都曾經幻想過,也想象過自己的未來會是什么樣子的,以后的世界又會是什么樣的呢,肯定很多人都想過,小時候,我們會覺得長大后,多年以后的世界是不是汽車在天上飛,我們都可以在家里自由的學習,更是有更多的好吃的東西和好玩的玩具,慢慢的長大之后,我們開始懂得更多的知識和道理,開始覺得自己的未來希望是美好而幸福的,希望自己能夠有一份好的工作,好的家庭,更是有人會想以后的自己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當然這些都是我們你的美麗的想象,至于未來到底是什么樣子的,我們現在誰也不清楚,未來的自己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也都不知道。
我們都會想著未來是多么的美好,未來的世界又是多么的和諧,更是對于未來的自己是多么的優秀,但是現在的我們作為一個高中生來說,我們更應該想的近一點,當然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好的希望是非常的好的,但是我也希望我們學校的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正視自己的心態,對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有足夠的了解,所以對于自己在未來的發展和自己對未來的期望能夠有一個正確而又樂觀的期待,而不是異想天開,更不是癡心妄想,所以我們更加的應該懂得自己對自己的未來的定位和期待,并且愿意為了自己所期待的樣子去努力,去為自己所想象的未來而奮斗,并且對于自己現在的所作的一切在未來不會讓自己后悔,更是對于自己未來的樣子不會看不起現在的自己,所以我想說的是,對未來和以后有一個美好的想象固然重要,但是我們也需要盡自己的力量把握好現在,掌握自己當前所應該做的,在現在這個時候將自己的事情完成好了,才有資格和信心去考慮以后,去期待未來。
同學們,我們都是新時代的花朵,對于未來總是充滿了非常多的各種各樣的美好的期待,我也相信未來美好的我們將會在自己的努力下和勤奮刻苦之后向我們走來,也相信我們都會靠著自己的努力而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未來科技發展演講稿篇三
現在地球的空氣質量并沒有以前好了,我想:如果有這樣一個東西,那就好了。
這個東西的名字叫做“巨型空氣凈化器”,我把它叫做“巨型洗衣機”。如果空氣質量不佳,它先會噴出一股濃霧,把空氣中的細菌給消除掉,當然也會適量地消除灰塵,這種霧對人體有益無害,對于動物和空氣也是如此。
如果還是不行,那么“巨型洗衣機”便會采取第二步行動:它會把天上的干凈空氣吸過來,同時又把陸地上的臟空氣吸上來,在吸收的同時,把干凈的空氣放下去,放完之后,再把臟空氣轉化過濾為干凈空氣,再把過濾后的空氣放回到天空中,這樣既能保證人們能呼吸到新鮮空氣,又能保證天空不會變臟。
那么肯定有人會問:它要做這么多事情難道就不需要耗電的嗎?當然會,它只不過是把臟空氣中的臟東西轉化為了自己的能源而已。
現在科技十分發達,我想,“巨型洗衣機”的發明遲早會實現。
未來科技發展演講稿篇四
你們好!
17xx年9月22日在英國薩里郡紐因頓的一個鐵匠家庭里一個男嬰出生了。當他13歲時就在一家書店當送報和裝訂書籍的學徒。他有強烈的求知欲,擠出一切休息時間貪婪地力圖把他裝訂的一切書籍內容都從頭讀一遍。讀后還臨摹插圖,工工整整地作讀書筆記;用一些簡單器皿照著書上進行實驗,仔細觀察和分析實驗結果,把自己的閣樓變成了小實驗室。在這家書店呆了八年,他廢寢忘食、如饑似渴地學習。他就是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法拉第,1820年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之后,法拉第于1821年提出“由磁產生電”的大膽設想,并開始了艱苦的探索。1821年9月他發現通電的導線能繞磁鐵旋轉以及磁體繞載流導體的運動,第一次實現了電磁運動向機械運動的轉換,從而建立了電動機的實驗室模型。接著經過無數次實驗的失敗,終于在1831年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這一劃時代的偉大發現,使人類掌握了電磁運動相互轉變以及機械能和電能相互轉變的方法,成為現代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技術的基礎。
19xx年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羅伯特·巴雷尼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他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來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著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志氣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母親的話,像鐵錘一樣撞擊著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聲,撲到母親懷里大哭起來。從那以后,只要一有空,巴雷尼就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但他經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大學畢業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經學的研究。最后,終于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領獎臺。
xxx,不管你在今天之前是否將未來抓在手中,但今天過后,讓我們重整舊時的行囊,撣去身上的塵埃,把昔日的虛幻換成凝重,用曾經堅定的腳步踏出深深的印跡。縱然路有荊棘,途有坎坷,我們也要勇往直前;即使太行雪擁,蜀道峰連,我們也要直掛云帆。
邁進,向著未來,無悔地迎接生命的輝煌,創造生命的火紅!
未來科技發展演講稿篇五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回首過去放眼現在展望未來》。
讀完《光輝的旗幟》這本書以后,我看到了祖國許許多多的發展成就。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感到無比自豪,同時也深刻地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漫漫興國路,光輝九十載。
追溯到九十年前的嘉興南湖,毛澤東、董必武等十三人圍坐在一條游船上,平靜的湖面上只有一條小船,莊嚴的會議在此召開。此刻,我仿佛聽到那小船中一聲聲有力的吶喊——“共產黨萬歲!”這是多么雄偉的聲音啊!
回首過去,心潮澎湃:在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大批黨的優秀兒女,為了人民的解放沖鋒陷陣,用鮮血和生命染紅了黨旗。我們不會忘記,那個喊出"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的夏明翰烈士!我們不會忘記,那個寫下《清貧》一文的紅軍xx!我們不會忘記,那個年僅19歲的共產黨員、解放軍戰士董存瑞,手舉炸藥包高喊:“為了新中國,前進。”新中國的道路是共產黨人的熱血鋪就的。
翻開新中國嶄新的一頁,我們的祖國正一步步走向繁榮。20世紀中期,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錢學森的指揮下終于發射成功了;1970年“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也發射成功了;1973年袁隆平培養出來的雜交水稻“南優二號”終于誕生了。
放眼現在,幾多欣慰:2007年,我國第一枚繞月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完畢,并進入了預定軌道;2008年,“神舟七號”中的宇航員首次實施太空出艙活動,并獲得圓滿成功。2008年8月8日,普天同慶,奧運會在我國首都北京隆重舉行。還有神舟飛船的再次升空,上海世博會的盛大舉行……這一切的一切讓祖國大地生機勃勃,一片歡騰。
最讓人難忘和感動的還是我國遭遇的一些重大災難,全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齊心協力,眾志成城,終于戰勝了困難,取得成功。1998年的特大洪災,抗洪英雄危急關頭,挺身而出,舍生忘死;2003年的非典,一位位白衣天使救死扶傷,有的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了8級大地震,在黨的領導下,一隊隊解放軍戰士冒著生命危險搶救受傷人員,全國人民紛紛捐錢捐物,給災區人民送去絲絲溫暖。
展望未來,激情飛揚:作為21世紀的新一代,我們將聽從黨的召喚,努力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讓我們肩并肩、手拉手,永遠跟黨走。相信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將會繼續高舉光輝的旗幟,引領中華民族取得更加輝煌的勝利。中國共產黨萬歲!
未來科技發展演講稿篇六
大家好!
我是四年級三班的xxx,今天很榮幸站在這里做《科技與未來》的演講,作為炎黃子孫、作為中國公民,此時我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因為我生長在科技在國。
伴隨科技的發展,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方便、快捷、現代起來。就如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電話,以前的電話機只是一個大方塊形狀的座機,它唯一的功能就是撥打和接聽電話。經過多年的發展,電話機變成了現在的手機,它不僅外觀漂亮、小巧、方便攜帶,還增加了上網、購物、看電影等許多實用的功能。以前比較知名的手機品牌基本上沒有國產,現在中國自主品牌的小米手機已經占據了中國手機的最大市場,而且已經銷往國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國產手機會馳名世界。
再比如“非典”,非典是全球公認的危害最大的疾病,中國成功戰勝了非典病毒,并首先完成了非典病毒的全基因組測序,為什么別的國家沒有完成,偏偏中國完成了?很簡單,因為我國的醫學科技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國掌握了最先進的醫學知識。
回頭看看祖國的過去,長期的封建社會,讓我們的國家由一個文明大國變得落后、閉塞。新中國成立后,我們的科技得到了發展,不斷進步,不斷的向高處爬,特別是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科技發展的突飛猛進,到了現在我們已經成為科技大國、科技強國,我們飽受了多少個晝夜的風風雨雨,有多少個科技工作者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地奮斗在科技前沿。在中國,無論是多么大的困難都會被攻克,因為祖國相信——科技能夠改變世界,科技是綜合國力提升的根本。
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們不能松懈對科技的學習,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學習科學、百煉成鋼般的實踐科學。不迷信于書本、權威,要敢于提出疑問,努力向著疑問的答案奔跑,就能取得成功。
沒有任何人一生下來就是成功的,每個成功的人士都要經過努力、流下汗水。只要你努力學習科學,勝利的天平就一定會向你傾斜。只要我們都努力,中國的科技就一定會走在世界的頂端。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未來科技發展演講稿篇七
這里是23世紀,我早早的起了床,我把我自己發明的宇宙機器人拿了出來。
你可別小看這個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可以探索所有星球的奧秘,把人們看不到的東西全發到衛星上面去,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人們看不到的奧秘。
這個機器人的身體里有一種很特殊的計算機,這個計算機里面有大量數據,這個數據可以幫機器人充電。它還可以在太陽上面,太陽的溫度有多高,它的溫度就有多高。
你可別小看它是鋼鐵做成的,它的鋼鐵是燒不爛的。它還有一雙圓圓的眼睛,它的眼睛可以看穿星球是否會爆炸。
有一天,一個外星人看見我的宇宙機器人,他就說:你能幫我建造你這樣的機器人嗎?我就說:可以!!
于是,我就坐上飛碟去外星人的星球。
未來科技發展演講稿篇八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科學貴在有首創精神》。
哥倫布是世界著名的探險家,一生為發現新的“世界秘密”作出了杰出貢獻。在一次宴會上,有人卻認為發現新大陸算不了什么,誰都可以去發現,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哥倫布略一沉思取來一個雞蛋,要人們將它立在桌上,可竟沒一人能行。最后哥倫布把雞蛋頂端弄破一點,就立起來了。接著他說:“先生們,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了!誰都可以做的——在有人做了以后。”哥倫布這句富有哲理的話,形象地告訴我們:貴在首創精神。
的確,這樣立起一個雞蛋實在是太容易了,可是你不敢把它弄破一頭,就很難把雞蛋立起來,因為那是首創。
首創精神是社會前進的火車頭。第一個舉起石斧撲向猛獸的人,第一個制造火藥的人,第一個咬開螃蟹的人,第一個環球航行的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每個“第一”,都把人類帶進了新的紀元。也正是這種“敢為最先”的精神,推動著人類文明的歷史前進,鼓舞人們奔向明天。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的成功,也就在于他目標堅定、敢于探險、勇于首創。他接受先進的地圓學說,率領圣瑪麗亞號第三條船,經過多次危難,終于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登上了華特林島。
從古到今,無論國家繁榮、民族興旺,還是個人事業的成功,無不同敢于首創相聯系。戰國時趙武靈王敢于發布“胡服騎射”的命令,大膽向最頑固的傳統和保守思想宣戰,讓他們脫下祖傳的寬大衣服,扔掉笨重的戰車,使趙國國富民強。這憑的是什么?是首創精神。首創精神,使科學家碩果累累,使文學家流芳千古,使平凡勞動產生偉大業績,使有志之士成為國家棟梁。今天,我們多么需要發揚這種首創精神啊!
放眼世界,新的技術革命的浪潮滾滾而來,勢不可當,世界經濟重心正在東移。機會!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要利用時機,迎接挑戰。無數志士行動起來了,他們不安于祖國落后現狀,闖出了新路子,干出了前人沒干過的事業。這種精神,就是當今時代最為寶貴的首創精神。
未來科技發展演講稿篇九
科技,不斷地在改變我們的世界,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有趣,便捷。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在近兩百年中,科技發展迅猛。從明清時期使用的煤油燈到今天使用的節能燈;從十九世紀初的無線電報到十九世紀末的`有線電話;從二十世紀中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的“埃尼阿克”計算機到今天的多媒體計算機;從二十世紀末使用的“大哥大”到如今的3g網絡。因為科技,我們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同時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那么未來的世界將是怎樣的呢?
二十一世紀將是生物技術時代。未來將在有機酸等發酵產品、開發生物固氮和蛋白質工程、生物農藥、人工智能、人類基因組計劃、治理污染等多方面取得進展,逐步發展成為跨領域的生物技術時代。
二十一世紀將是智能交通時代。隨著汽車增多,使交通事故、交通堵塞和廢氣污染成為越來越嚴重問題。因此,一使道路交通實現鐵路(線路)化管理,從而大大提高行車的安全性和道路的利用率。主要優點一是改進汽車的安全性,實行自動控制,二是對交通實施智能化控制,如自動付費等;三是通過衛星定位系統為地面行車提供最佳行車路線。
二十一世紀是納米時代。納米技術是以納米(1納米等于十億分一米)為長度單位的產品的技術,所制成的微型機械非常微小,如目前最小的電磁電動機,重量僅為4毫克,直徑8毫米,轉速達每分鐘1萬轉,工作電壓1。7伏。納米技術將應用于人類各個領域,能在危險環境中排除故障,能用于家電的自動調節,能充當醫生進入人體醫治療疾病等。
這就是我們的科技,這就是我們的未來的世界。我相信,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將會有更多的產品、技術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