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個人生活中還是在組織管理中,方案都是一種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和問題,實現個人和組織的發展目標。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綠色校園工作方案篇一
為積極參與創建綠色學校的深入展開,不斷提升我校師生環保教育的質量,增強學生環保意識,特制定我校創建綠色學校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中國夢”為指導,以校園文化建設為突破口,本著規范化、制度化、人性化、特色化建設的工作思路,積極營造綠色、和諧、可持續發展的育人環境,提倡低碳生活。不斷增強師生環保意識,提高環保能力,創建綠色校園。
二、成立創建“綠色學校,綠色班級”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
為了實施和加強“綠色學校,綠色班級”創建工作,學校成立由校長任組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主要負責活動的統一部署、協調、指導、督查等工作。
三、工作目標
(一)通過開展創建綠色學校,綠色班級綜合實踐活動,進一步規范學校各項管理工作,提高師生的環保意識,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以深化環保教育為載體,以傳授“綠色”知識、啟迪“綠色”思維,培養“綠色”品質,灌輸“綠色”觀念,養成“綠色”習慣為目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面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文化底蘊,創建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校園。
1.“三個知道”即:
(2)讓學生知道我們身邊的哪些行為是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行為;
(3)高年級學生還應知道大氣、河流、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和各種生物構成了我們生存的自然環境。
2.“兩種感受”即:
(2)讓學生確實感受到是清新的環境和可愛的動植物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生活,從而形成保護動物、愛護植物的自覺行動。
(三)以校園文化建設為突破口,不斷加大投入,實現校園內部的綠化與美化,實現“美景入眼,凈化心靈”的目的。
四、 工作措施
(一)強化學校環境建設,充分發揮環境的育人功能
1.完善校園環境建設規劃,充分挖掘校園中的可綠化資源,多種花草樹木,美化校園,美化班級。
2.把凈化、綠化、美化、文化校園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把學校的綠化帶,活動區落實班級責任制。并做好學校的環境衛生及周邊環境衛生,加強整治,堅決消滅衛生死角,給學生一個優美的校園環境。
3.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校園內張貼環保標語等;各功能室、教室布置有環境教育的宣傳文化。
4.宣傳欄設專門的“環保綠色宣傳”欄目;
5.節水、節電,節約紙張,提倡簡樸。做好“愛心紙”收集箱的配置工作,校內要增設分類垃圾箱。
(二)發揮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提升辦學檔次,提高學生能力。
1.結合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在教師中開展環保知識講座,開展教師環保意識測試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有機地滲透環境教育,在教案中體現環保意識,開展環保教案征集活動,把環保宣傳落實內化為教師自覺自愿的行動。
3.通過“無煙室”的倡議活動,在教師中推崇環保的生活方式。
4.加強實驗室、音樂室、圖書室等專用教室的管理,充分發揮其功能,有效地推動學校環保教育工作。
5.加強三結合教育,把學校的環境教育滲透到家庭與社區,通過學校環境教育帶動每一個家庭,通過學校環境教育影響每一個村莊,使整個社會共同參與環保,形成環保意識。
1.課堂滲透環境教育。各教研組要認真做好計劃總結、在落實教學課堂標準的同時,要充分挖掘課堂的環境教育資源,向學生傳授環境保護知識,使學生懂得環境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學會關心社會,關心他人,關心人類的生存環境。
綠色校園工作方案篇二
新學期,我校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縣教科體局的各項工作部署,以“活力觀小、實力觀小、魅力觀小”為目標,營造和弘揚*等、寬容、信任、尊重的校園文化,培養教師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修養;崇尚“德為首,人文本、勤為先”的校訓,培養學生勤學的.態度和善問的品質;按照“有計劃、有創新、有成果”的要求,培養領導班子思想的深度與銳意進取的精神,不斷提高管理和服務的水*。繼續把課堂教學改革、教學質量提升和特色內涵建設作為學校工作的重點,優化教育結構,深化素質教育,規范教育管理,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1、完善績效考核管理機制。以“人盡其才,追求卓越”為指向,進一步推進學校用人、分配等方面的改革,形*人爭先,個個進取的氛圍。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用制度引領人,用制度來規范教師的一言一行。繼續修訂學校績效工資考核方案,以考核為抓手,加強過程性考核,達到以考核激發活力,以人文關懷增強凝聚力的目的。
3、深化師德師風建設。組織全體教職工深入學習貫徹《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進一步提升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倡導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自覺以高尚的道德修養、卓越的人格魅力、高超的學術水*引導教育學生。杜絕工作馬虎了事、上班期間做與教育教學無關事項、利用職務謀取私利、有償家教、體罰及變相體罰學生和推銷或變相推銷教輔用書等現象的發生。全體教師應建樹良好的社會公眾形象,實行行業自律,為人師表,努力成為社會的道德標桿。
4、重視學生思想道德及行為規范教育。進一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通過落實《小學生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努力把基本的做人與做事的道理轉化為少年兒童的內在品質,培養學生愛自然、愛他人、愛自己的情感,從小做個好公民。加強學生一日常規檢查,注重方法指導,提高值日質量,做到校園內“三別”(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四帶”(把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長輩、把謙讓帶向社會)、“五無”(地面無痰跡、校園無雜物、桌凳無刻畫、墻壁無腳印、出言無臟話)。
5、加強班主任基本能力建設。建設“奉獻+科學”的班主任隊伍,注重教育理論學習研究,完善班主任的知識結構,引導他們熟練的掌握和運用現代化手段。繼續開展揚州市十二五規劃課題《農村小學兒童幸福課程的實施與評價研究》活動,建立課題組教師幸福工作坊,加強學習與交流,不斷研究與反思,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學性,以開創出我校少先隊工作的特色。
6、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加大說課、跟蹤聽課、隨堂聽課的力度,大力提倡骨干教師示范課、推優課、同課異構或異課同構;鼓勵廣大教師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信息技術和課程的整合;以教研促教學,以聽課、評課、說課等活動提高教師教學水*;繼續進行“請進來、走出去”的研討活動,依靠專家和名校加快學校發展;要求中、青年教師參加各種渠道的教研,多反思、多動筆、多投稿、多參賽,多提建議。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衡量一所學校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一方面,增強全員質量意識,全體教師要牢固樹立全面的質量觀,另一方面也要善于抓住質量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加強教學流程管理。
綠色校園工作方案篇三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屆會議精神為指導,鞏固和擴大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貼近實際、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緊緊圍繞^v^建設經濟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v^的新農村的目標,繼續加大基礎建設投入,扎實推進思想道德建設和文化建設,努力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主要任務
(一)重視思想教育,加大宣傳力度。村民道德深入開展教育,要繼續按照《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桃樹村村規民約》,發揮黨員干部的表率作用,有效遏制封建迷信、聚眾博、^v^^v^以及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嚴厲禁止虛假短信詐騙行為,凈化社會風氣,引導青少年走合法就業之路。大力弘楊和培育民族精神,繼續廣泛宣傳八榮八恥,增強榮辱觀念,讓群眾自覺遵守道德規范。
(二)努力提高鄉村文化。積極配合和組織有關部門來我村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借此來增進全體村民的文化科技知識,推廣實用技術,醫療衛生常識,豐富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繼續推動^v^休閑文化中心廣場^v^的建設,利用好^v^休閑文化中心廣場^v^,文化活動是農村必不可少的娛樂,它能為村民創造歡聚的機會,它能使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增加友誼,還能凈化心靈,抵御不正之風。我們要充分利用^v^休閑文化中心廣場^v^這個活動場所,讓百姓自娛自樂,并適時舉行文藝匯演、籃球等文體活動比賽。
(三)開展爭創^v^文明家庭^v^活動。利用爭創^v^文明家庭^v^,增強集體凝聚力、號召力,扎實開展農村^v^家園清潔行動^v^,形成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良好風尚,提倡晚婚晚育、優生優育,自覺實行計劃生育,積極開展^v^關愛女孩^v^行動。
(四)加強公民道德建設。依據《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從文明禮儀、公共秩序、鎮村環境等方面入手,大力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利用舉辦講座、知識競賽和征文比賽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著力解決不文明待人、不愛護環境、不規范服務、不遵守秩序等突出問題,強化廣大群眾的道德意識。切實抓好新村民教育,經常性組織禮儀、法律、計生、衛生知識講座,有效提升新村民素質。
(五)深化文明創建,不斷提升創建品位。
繼續加大文明村創建力度。根據上級下發的文明村創建測評標準,進一步細化、落實、分解目標任務,積極爭創文明村、文明單位及各類文明標兵。今年,結合新農村示范點建設,以培育新農民為重點,配合府抓好亮化、美化、綠化、凈化工程。利用橫幅、倡議書、黑板報、宣傳車等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健康衛生知識問卷調查,組織開展文明衛生健康知識講座,美在家庭家家評、家家學等一系列教育宣傳活動,提高廣大村民的文明衛生意識,營造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的良好氛圍。
三、具體要求
1、加強領導,完善機制。繼續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要加大對精神文明建設的投入,要建立相應的考評機制和激勵機制,使精神文明建設充滿生機和活力。
綠色校園工作方案篇四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教育部關于不斷推進“綠色文明示范學校”創建活動的有關精神,提高我校學生的現代文明素養和環境意識,普及環境科學知識和環境法律知識,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學校特擬訂創建“綠色文明示范學校”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和《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為指導,以“綠色學校”為載體,推進青少年的素質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
二、奮斗目標:
(一)創建綠色學校活動規范化、制度化 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主體教育網絡。 培養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環保意識、環保知識的教師隊伍。 全面動員,充分參與活動,力求活動具體化,務實化。
(二)教育工作優質化 充分利用先進電教媒體、網絡,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加強環保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使環保教育融于各學科教育之中。
(三)創建活動多樣化 以活動為手段,促進學生環保意識的發展,使之主動并帶動身邊的人投身于“綠色學校”活動。
三、總體要求:
把創建“綠色學校”作為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來抓。提高學生環境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環保習慣;規范學生的環保行為。如校內外不吸煙、不亂丟、不亂倒、不亂吐、不亂寫亂畫,不高聲喧嘩,不損壞樹木花草,自覺節約資源等。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機構
1、組織建立環境教育領導小組,專設環境教育辦公室,并具體分管環保工作。明確分工,強化責任,優化措施,校長親自抓,政教處、教務處和總務處緊密配合,將環保教育納入到教育教學的各項活動中去。
學校創建“綠色學校”領導小組名單為:
組 長:田 淼
副組長:曹衛國 嚴國章
成 員:王德勝 魏方平 譙延春 邱小春 陳文杰 王家勇
程興全 陳旭東 韓貴華 李昌林等
2、強化領導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社會、自然、思品等學科的教師為骨干的教管機制。
3、完善監督、檢查機制,堅持記錄,定期總結,按計劃逐步開展教育活動。
4、定期召開專題會議,推動校環保工作。
(二)完善環保隊伍建設
1、定期組織教師開展環保教育的學習活動,增強教師環保意識,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2、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教育機制,以學校為中心,帶動全社會環保意識發展,使環保教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3、發揮外聘環保領導的指導作用,利用培訓講座等方式促進環保意識發展,同時外聘市環保局領導指導環保教育工作,切實落實工作。
(三)綠化、美化、凈化校園,加強學校環保硬件建設
1、綠化校園。整體規劃校園建設,計劃在校內加植各類樹木1000株,并對學校的花草樹木布局進行調整,使植物群落布局合理,校園綠化覆蓋率達到60%以上。
2、美化校園。加強校園環境整治,美化校園環境。設立環保標語牌,懸掛環保主題的圖片或美術作品。增設環保宣傳欄,學校宣傳媒體定期刊出或播放環保內容的文稿,努力營造環保氛圍。
3、凈化校園。繼續做好“無煙學校”工作,加強學校環境衛生建設,做到校園凈化,課室整潔,宿舍衛生,廁所清潔,飯堂衛生符合標準。
(四)多層面、全方位,開展環保教育活動。
1、在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寓教育于活動中。挖掘各科教材中環保教育因素,結合環保的熱點和敏感話題創造性地開展環保教育,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各學科都要將環境教育列入科組計劃,要有措施,有總結,培養學生自覺的環保意識和行為。
2、大力開展宣傳,促進全社會環保意識發展。設立宣傳欄,在各班級設立宣傳墻報,校園內張貼宣傳標語,充分利用板報、廣播、圖書室、電教多媒體設備、閉路電視系統介紹、宣傳環保知識,環保動態,并抓住各個環保宣傳節,如:植樹節、世界環境日、愛鳥周等,組織大型主題宣傳活動。
3、發動學生,組織“綠色衛隊”,自編節目走上街頭宣傳環保知識,并積極投入到實際活動中,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開展環保活動。
4、結合學生實際,開展有針對性的環保教育實踐活動并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環保調研和社區環保實踐活動。各部門要結合學生實際,開展教育活動。
(五)做好環保教育工作總結,注重實效和檔案管理
1、加強環保教育工作總結交流。在校園網、校刊、校報開辟“綠色教育”專欄,宣傳各級政府關于環境教育的方針政策,介紹交流學校和各部門創建“綠色學校”的工作情況和經驗。
2、做好環保檔案的整理工作,學校檔案室和各部門要加強檔案管理,對有關環境教育的文件、計劃、總結、論文、書刊、錄像等資料要妥善管理。
總之,通過營造綠色校園,開展綠色活動,使全校師生員工樹立綠色理念,提高綠色教育水平;讓學生切實掌握各科教材中有關環境保護的內容;師生環境意識較高并積極參與面向社會的環境監督和宣傳教育活動;校園清潔優美,爭創一個文明健康,清新宜人,綠意融融的“綠色學校”。
綠色校園工作方案篇五
一、活動目的:
自己的貢獻。創建綠色校園是我們每位正德人的責任!
二、活動過程:
1、學生的生活環境和所消費的資料的健康是有益或無害的。
2、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注意節約資源和能源。
木就是保護環境,所以拒絕一次性筷子也是對環境的友好表現。
以下便是不保護環境的例子加深學生對有損創建綠色校園行為的認識與理解)
1、在校園內大聲喧嘩
2、在桌椅上,墻壁上亂涂亂畫。
3、踐踏草坪,亂摘花,采樹葉,搖樹苗。
4、隨地吐痰,亂扔口香糖,亂丟垃圾。
5、不節約水電,光線好的晴天,教室里還亮著燈;有些同學洗完手沒把水龍頭擰緊,讓大量的水白白流失。
下面是幾條好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1、提高自身環保意識,不做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破壞環境的事。
2、在同學中以身作則,起好模范帶頭作用,認真宣傳環保知識
3、組織同學成立清潔小分隊,定期清理校園的樓道,公共設施等。
4、可成立綠色小分隊,領養校園中的草地,樹木。關注它們的成長,給它們澆水,施肥。
三、總結語
綠色的希望
一年一度的植樹節,我們播下綠色的種子;
一年一度的“愛鳥周”,我們創造人與鳥類的和諧;
一年一度的世界“水日”,我們珍惜著生命之源;
一年一度的科技藝術節,我們收獲綠色的碩果。
這里,是綠色的校園;這里,是綠色的生活。這里,實施的是綠色的工程!
這里的一草一木,孕育的是綠色的希望;
綠色是生命,綠色是我們永恒的主題!
讓我們愛上校園里的那那片綠吧,共創美好校園!
2012 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