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我們在成長和進步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寶貴財富。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通過總結和反思,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美奮斗者心得體會大全篇一
一、 艱苦創業 積極進取 不斷開拓創新
1996年幼小的__在高中畢業后,就只身去上海闖蕩,成為上海三十八棉紡廠一名員工,由于勤勞好學、聰明能干,很快就獲得廠里的一致好評,被廠方譽為“女能手”。
1999年__結婚了,婚后__毅然辭去了上海的工作,與丈夫夏寧一起投身于漁網事業中,公司在她的領導下,得到較快的發展,2000年在成功占據了國內漁業市場之后,__將眼光放到了更遠處,那就是開拓國際市場。一年之間她和她的丈夫跑遍了全國漁具生產廠家,幾乎各種漁具交易會都能看到他們的忙碌的身影。辛勤的努力一定會換得應有回報,2001年她們終于成功的拓展了國際市場,與韓國、日本、南非等固定的國際客戶開始了長期的貿易來往。
事業上的初步成功,并沒有遮蓋她稅利的商業目光,2000年她針對公司生產能力低下的劣勢,進行了針對性改革,征得600多平方米土地作為生產工廠,建造了12間廠房,作為公司長遠的生產基地,并取名為“建華漁具漁網廠”。
2004年公司征得土地3900平方米,增蓋廠房30多間,大大提高了生產能力。同年,“建華漁具漁網廠”正式更名為“安徽廬江縣雅斯佳休閑用品有限公司”,并且取得自營進出口權。
目前,安徽雅斯佳休閑用品有限公司已經成功的同來自東南亞、歐洲、美洲、澳洲、非洲等地的客戶開始了長期的貿易往來。
二、 誠信立足 連創佳績 為一方謀福利
“以誠經商,以信立業”這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經商準則,在__心中,更是將其作為事業成功的不二法寶。創業近十年來,她始終如一的堅持著自己的誠信原則,一絲不茍的.做人做事,工人信賴他,客戶認同他。公司生產量每年都在不斷上升,她的客戶每年都在不斷的增加,近十年的商業生涯沒有出現任何貿易上的差錯,沒有一個客戶愿意同她終止商業往來。 2005年__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組織,時刻以黨員身份作責,處處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她的公司每年都為全鎮創造豐厚的效益,她的工廠每年都為村里剩余勞動力提供令人羨慕的工作崗位。她與她的公司一起為廬江縣鄉鎮經濟的發展,為家鄉的脫貧致富作出了卓越的貢獻。__在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同時也實現了自己人生的價值。
最美奮斗者心得體會大全篇二
麻風病,在人們眼中,比死神還可怕、比魔鬼還猙獰,刀建新別無選擇,為了不讓可怕的疾病傳染給其他人,他選擇了離開工作崗位和與妻子離婚,爾后住在偏僻荒涼的麻風寨——一個由麻風病人及其家屬過河開荒,在原始森林的腳下自我隔離組成的村寨。
離開工作崗位之前,刀建新沒忘交納黨費。他心里清楚,這很可能是自己最后一次交納黨費了,卻發現,自己無比虔誠伸出去的手始終沒人接應。他猛然醒悟了:自己現在已是“魔鬼”附體的人了,同事們雖然非常同情自己卻不能不防范。
刀建新在麻風寨一待就是30多年。直到1983年初,李桓英帶著最好的春節禮物,治療麻風病的特效藥物(聯合化療)來到麻風寨,僅僅用了兩年時間,刀建新和全寨所有麻風病患者均被治愈。1990年潑水節這天,麻風寨摘“帽”后被州委更名為“曼南醒”,刀建新為第一任村長。曼南醒,在傣語中是“新生”的意思。
這一年,隨著李桓英防治麻風病經驗的不斷推廣,中國的防治麻風病事業終于揭開了歷史性的新篇章。李桓英就這樣給中國醫學界留下了最初一抹記憶!
李桓英1921年出生于北京,1945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于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一年后遠渡重洋留學美國名校霍普金斯大學。1950年世界衛生組織成立,她被推薦并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第一批官員。由于工作出色,1958年世衛組織又對她提出續簽5年合同的聘請。
最美奮斗者心得體會大全篇三
3月7日20時19分,“閃亮的名字——最美巾幗奮斗者發布儀式”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科教頻道(cctv-10)首播。儀式上,中共中央宣傳部、全國婦聯向社會公開發布2022“最美巾幗奮斗者”先進事跡,10位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榮獲“最美巾幗奮斗者”稱號。其中,佳縣人民醫院原副院長、兒科主任路生梅榜上有名,成為陜西唯一獲此殊榮者。
生長在北京的路生梅,帶著“到祖國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于1968年來到佳縣人民醫院工作,并堅守貧困地區從事醫療衛生工作53年,用赤誠的醫者仁心守護著革命老區人民的生命健康,超額兌現了自己“為黨工作50年,為佳縣人民服務50年”的承諾。
據了解,路生梅于2021年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今年又獲評“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此外,她還獲得全國道德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誠信之星、中國好人等榮譽。
本次發布儀式以錄播形式播出,首播期間在學習強國、央視頻、等新媒體平臺進行了同步直播,還將于3月8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合頻道(cctv-1)重播。
最美奮斗者心得體會大全篇四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吉根鄉護邊員布茹瑪汗·毛勒朵扎根邊疆,將青春年華奉獻給祖國的守邊事業。1961年,她與丈夫一起來到吉根鄉,成為一名護邊員,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冬古拉瑪邊防線上,五十余年如一日巡邊護邊,每天至少走20公里山路,創造出無一例人畜越境事件發生的守邊業績。如今,布茹瑪汗的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都是護邊員,一家人無怨無悔守護祖國山河。
“我們全家用腳步丈量祖國神圣領土的決心不停,巡邊護邊的信念不改,心系祖國的愛國之情不變。”布茹瑪汗堅定地說。
“為什么紅領巾是用烈士的鮮血染紅的?”一位少先隊員不經意間的提問,讓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吳蓉瑾陷入沉思。
“打好紅色底色,種下信仰種子,身邊就有最鮮活的課堂。”吳蓉瑾在全國率先組建小學生紅色講解員社團,依托中共一大紀念館,堅定了他們從小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讓愛黨愛國的校園文化蔚然成風。
江西省婦聯兼職副主席甘公榮是“將軍農民”甘祖昌和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的女兒。幾十年來,她扶危濟困、熱心公益,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家風:積極參與龔全珍愛心救助基金會管理,幫助貧困學生和困難群眾上百人;成立蓮花縣巾幗志愿者協會,發展志愿者近千人;作為“贛鄱紅色娘子軍”的宣講員,線上線下為近800萬學員講述父輩艱苦奮斗的故事。
“我要繼承他們心系百姓的精神,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把這種精神和作風延續下去。”甘公榮說。
在鄉村振興的熱土上,在科技創新的浪潮中,在志愿服務的第一線……“最美巾幗奮斗者”開拓進取、矢志拼搏,以勇立新功的豪情壯志投身偉大事業。
最美奮斗者心得體會大全篇五
有一種美,時間越久,越能震撼我們的心靈。
——題記
今天,我們去了太行山,那里風光旖旎,美麗動人,就在那座山上坐落著一座特殊的紀念館——谷文昌紀念館。
走進展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栩栩如生的蠟像,那是一位慈祥的長輩——谷文昌,經過講解員的講解,我知道了谷文昌的生平經歷,他在1944年入黨,他立下決心,一定要報效祖國,他去了俗稱“乞丐城”的東山,人們說:“那里是鬼住的地方,年年都有災害。”可谷文昌去后,不畏艱難,和百姓同吃同住同奮斗,他的桌上沒有一件值錢的東西,他的心里只有百姓。聽了講解員的講解,我再次仰視蠟像,他的衣著簡單,不像一個國家干部,倒像一個普通的勞動者,他的身上充滿了樸素之美。
他在東山期間,每天都帶領大家,建水庫,修大壩,種木麻黃,遮風遮沙搞綠化,消除洪水隱患,他每天都穿著一雙千層底的鞋,與大家一起勞動,為創建美好家園嘔心瀝血,他的敬業,突出了奮斗之美。
在東山工作期間,他影響了大批干部群眾,鼓舞大家講奉獻,愛勞動,創建美好的生活環境,在谷文昌去世后,人們還是銘記他,尊敬他,每到清明節,東山人民都習慣了“先祭谷公,再祭祖宗”。可想而知,谷公在人們心中是多么重要,正是他不求回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才使他的影響代代相傳,他的美名必將千古流芳。
這就是谷文昌,他一心為民,堅定不移,為祖國,為人民付出了一切,再次凝望谷文昌蠟像,我暗下決心:我一定要接過谷文昌神圣的火炬把它傳下去,也成為最美的奮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