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教學反思篇一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已有兩位數加減法算理的基礎上學習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學生已經懂得了相同數位才能相加減的道理,可以說這部分內容不是很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本想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一、課前準備是讓學生在復習整百、整千數的概念,讓學生熟悉整百、整千數,從而在學生已有的兩位數加減法的算理之上進入新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可以輕易的進入狀態,讓他們覺得新知識的學習其實就是在他們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就可以解決,打消他們懼怕學習疑慮,消除心理恐懼。
第二、采用類比推理的方法來學習加減法。
《新課標》要求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內在聯系,研究與分析問題的表象,選擇解決問題的決策與方法,能運用知識與技能分析去解決較為復雜的或綜合性的問題,提倡學生在知識的分解過程中遷移。而這種遷移和推理體現在許多知識點上。在計算教學中,我們會發現有些計算法則也有著十分相似或十分密切的聯系。有的還可以統一起來。在教學新的計算法則時就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識方法類推出新的知識方法。本課中我想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間的聯系,把新知轉化為舊知,然后類比推出其他相同的計算方法。當學生探討出1000+=3000的算法時,讓學生發1+2=3和1個千加2個千之間的聯系,1+2=3這種方法來解決我們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在學生匯報完算法后,老師進一步的追問,是否還有別的計算方法,從而拓展了學生的思路,知道一題多解的算法和思想。同時讓學生體會各種算法的思想,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
這樣不僅使他們明白遇到問題應該怎樣去思考,而且通過自己總結出來的方法比較容易記憶。培養了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主人。
第三、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本節課的引入處理不當,沒有能讓學生感覺到,從舊知到新知的自然性,因為引入時應該是在鞏固舊知的基礎上自然過渡到新知,而我是在開始就呈現課題,違反了自然過渡的原則。
2、由于我在語言的組織方面的基礎功不夠扎實,不夠精煉,所以很難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活躍性,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不夠,導致課堂氣氛不太令人滿意。
3、對于課堂的時間方面把握不夠,導致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完成一堂課的教學所具備的環節。
第四、以后要努力的方向
1、應該充分理解和分析教材,合理的備好課;
3、注意自己的語言組織,加強語言方面的修煉;
4、多聽經驗豐富的老師的課,多向他們學習和交流,多做反思。
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教學反思篇二
課前,我讓學生收集了生活中的整百、整千的數,關鍵是說說數由幾個千,幾個百組成。在教學《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時,我沒有按照先學整千數的加減法再學整百的加減法去講,而是將例9中的整千數的加減法改為整百數的加減,在學生學會整百數加減的基礎上我又設計了一道整千數的加減,最后是整百整千數的進位加和退位減。我覺得這樣會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習內容從易到難。
我和學生在總結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時,有的學生說可以用幾百加幾百或幾千加幾千的方法,有的學生說可以去掉后面的零再將剩下的數相加減。
在課上我是把它們看成是兩種方法的,但上完課以后我想,去掉幾個零在本質上也是幾百加幾百或幾千加幾千的方法,去掉兩個零剩下的數就是幾百,去掉3個零剩下的數就是幾千。數學教學關鍵是讓學生明白為什么這樣做在我認為,計算出結果固然重要,但我更看重孩子在課堂上能親身感受到的算法多樣化。
整節課我沒有局限于讓孩子知道如何算數,而是讓學生們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這一完整的過程,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關注了個人努力與小組智慧的成果,既注重了算法多樣化的策略,又提出了算法優化的思考。力求讓不同的孩子在數學學習上有不同的收獲。
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教學反思篇三
注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基礎,引導學生探究算理與算法的統一。
學生已有的`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知識和經驗,課堂上圍繞學生探索、掌握乘法口算的方法展開豐富的數學活動。引導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自主探究整百數乘整十數、整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在探索、嘗試、交流中擴展和提升對口算乘法的認識,在獲取數學知識中提高學習能力,使學生體驗成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理念。
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教學反思篇四
《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已有兩位數加減法算理的基礎上學習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學生已經懂得了相同數位才能相加減的道理,可以說這部分內容不是很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本想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一、課前準備是讓學生在復習整百、整千數的概念。
讓學生熟悉整百、整千數,從而在學生已有的兩位數加減法的算理之上進入新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可以輕易的進入狀態,讓他們覺得新知識的學習其實就是在他們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就可以解決,打消他們懼怕學習疑慮,消除心理恐懼。
第二、采用類比推理的方法來學習加減法。
《新課標》要求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內在聯系,研究與分析問題的表象,選擇解決問題的決策與方法,能運用知識與技能分析去解決較為復雜的或綜合性的問題,提倡學生在知識的分解過程中遷移。而這種遷移和推理體現在許多知識點上。在計算教學中,我們會發現有些計算法則也有著十分相似或十分密切的聯系。有的還可以統一起來。
在教學新的計算法則時就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識方法類推出新的知識方法。本課中我想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間的聯系,把新知轉化為舊知,然后類比推出其他相同的計算方法。當學生探討出1000+=3000的算法時,讓學生發現1+2=3和1個千加2個千之間的聯系,用1+2=3這種方法來解決我們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在學生匯報完算法后,老師進一步的追問,是否還有別的計算方法,從而拓展了學生的思路,知道一題多解的算法和思想。同時讓學生體會各種算法的思想,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
這樣不僅使他們明白遇到問題應該怎樣去思考,而且通過自己總結出來的方法比較容易記憶。培養了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主人。
第三、計算中注重了算法多樣化和優化。
在解決整百、整十數的口算加減法的時候,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有的5+8=13,500+800=1300;有的用豎式;有的3個百加8個百是13個百就是1300;還有的用計數器來幫忙等。教師給以積極的肯定和評價,并強調了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減這一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本節課的引入處理不當,沒有能讓學生感覺到,從舊知到新知的自然性,因為引入時應該是在鞏固舊知的基礎上自然過渡到新知,而我是在開始就呈現課題,違反了自然過渡的原則。
2、由于我在語言的組織方面的基礎功不夠扎實,不夠精煉,所以很難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活躍性,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不夠,導致課堂氣氛不太令人滿意。
3、對于課堂的時間方面把握不夠,導致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完成一堂課的教學所具備的環節。
第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應該充分理解和分析教材,合理的備好課;
3、注意自己的語言組織,加強語言方面的修煉;
4、多聽經驗豐富的老師的課,多向他們學習和交流,多做反思。
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教學反思篇五
成功之處:在教學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時,由我校的社團手工課買彩紙引入,讓學生根據已有生活經驗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示例題后,請同學提取數學信息,并發現問題。60頁彩紙平均分給3認,每人多少張。然后出示自學提示讓學生根據自學提示來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問題的答案。
學生在之前地學習中對平均分地概念掌握的很準確,快速列出算式。接下來利用課前準備的小棒來擺一擺,有的利用6捆代表6個十,有的直接用6根小棒代表6個十,通過平均分成3份,發現了每份為2個十就是20,找到了答案。小組成員有的不理解時,能夠通過擺小棒時進行指導,既幫助了同學,有進一步的理解了算理。有的學生直接能意識到60就是6個十,平均分成3份,思維敏捷。接下來通過想一想計算出600÷3的結果,講兩道算式一起總結找到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口算的算理,學生接受的比較好,練習正確率高。
不足之處:三年級的孩子還是比較好動,小棒用完后不能及時收好,將小棒作為玩具,容易分心。
改進措施:擺小棒環節結束后統一組織學生將小棒收起,用5個數字約束整理時間,這個習慣養成后可以,可以不用查數快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