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教學反思篇一
兩位數加減整十數本節課教學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不退位減法,要求學生通過觀察主題圖,捕捉圖中的信息,能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列出算式,并借助擺小棒理解和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計算方法,同時還能區別兩種算式在算法上的區別。
在觀察主題圖時,學生對于第一個小朋友提出的“還剩多少元?”的問題感到很容易理解,很快列出算式35—2=,但對于第二個小朋友提出的`“我有20元錢買一個娃娃還差多少錢?”的問題,一小部分學生覺得有一定的難。為此,我設計了這樣的兩個問題:
(2)要求還差多少錢就是求什么?就是求35比20多多少。
有了這樣的認識,學生很快就列出了算式:35—20=。由于前面已經學習了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計算方法,在計算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因此我直接把兩道算式呈現在現實面前,讓學生動手擺一擺,擺完后自己說說怎樣算,再把自己的算法與同桌交流。在反饋時,我要求學生結合剛才擺小棒的過程說說自己是怎么算的,學生積極性很高,說得也很到位:算35減2等于幾,先從5根里面去掉2根,再把剩下的3根和3捆合并起來,也就是先算5減2等于3,再算30加3等于33;算35減20等于幾,先從3捆里去掉2捆,在把剩下的一捆和5根合并起來,也就是先算30減20等于10,再算10加5等于15。你瞧,說的多好!會這樣說的學生很多,這得益于我們在前面做計算練習時要求學生除了會算,還要把自己的算法與家長交流。
學生對兩種算式的計算方法了解如此透徹,接下來將兩種算式的算法進行比較就水到渠成了,老師稍加引導,學生就能歸納出兩位數減一位數是從個位上減,兩位數減整十數是從十位上減。除此之外,我還將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進行比較,在老師的的引導下,學生的語言逐步規范,概括出兩位是加減一位數都是從個位上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都是從十位上算。
本節課不僅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有機結合起來,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在理解算理、歸納算法以及分析比較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更主要的是,教師教得順手,學生學得輕松。
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教學反思篇二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是進一步學習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屬于計算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之一,應給予足夠的重視。計算的興趣,我們采用了說一說、算一算、填一填、畫一畫、找一找多種形式進行練習。
在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中,為了使教學目標落到實處,我力爭做到以下幾點。
1、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計算,培養學習興趣和計算意識。“計算”常與“枯燥”、“機械重復”相連,這是由傳統數學教學上的缺陷造成的。所以,在本節課中,我充分利用具體的情境,使計算教學成為學生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又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養學生遇到問題能夠從數量上進行觀察和思考的興趣與習慣,從而促使學生形成初步的.計算意識。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課程標準認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這一過程中,我創設了有意義的問題情境和數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在動腦觀察中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與同伴進行交流。進而,引導學生思考計算方法,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組織好練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要達到這個目標,除了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還需要組織好練習。而生動有趣、豐富多彩的練習更適合低年級孩子。問題意識的培養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之中---開始情境的觀察提問、口算后的分類、再到生活情境的提問交流。
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教學反思篇三
在計算教學中如何把計算和生活結合起來,讓計算有應用味;把計算和探究結合起來,讓計算有探究味;把計算和學生自己的選擇結合起來,讓課堂富有生命力,是我設計之初的最大難題。這節課我深深的體會到了計算教學的樂趣,學生從中體會到計算課也可以這樣輕松這樣有意思。
問題的提出應構建于學生原有的經驗基礎上,讓學生在探究問題中發展,如在出示主題圖之后我要學生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用加法解決的數學問題嗎?學生的回答更有針對性了,更能直奔主題。直接把學生引到我們的計算教學中來。
任何高明的教師都不能代替孩子的操作。孩子的思維是在活動中發生的,并隨著學生活動的深入而得到發展。孩子們只有親自參加活動,在操作活動中不斷地積累感性材料,才能促進孩子蜜察、試驗、猜想、驗證及推理概括的`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我經常給孩子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動手操作,在教學兩位數加法(不進位)的教學中我也始終沒有把動手擺丟棄。
這節課我就充分發揮了孩子自己的主動性,關注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有了自己的方法也是可以的,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計算,但是也不任由學生沒有新的發展,老師也重點推出較好的計算方法。給予孩子尤其是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一個比較明確的好的方法。這樣即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算法多樣性又不是籠統的給予學生很多很雜的計算方法。對于較差一點的學生也有很好的指向性。
1、注意提高問題的質量,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不斷的提高問題的質量不要給學生一個太大太泛的問題,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會混亂。不利于教學進度和學生思維的啟發。
2、計算教學的練習要多樣性,符合由簡單到復雜,練習有梯度。要有提高、提升類型的題目。
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教學反思篇四
今天我教學第四單元中的《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這節課教學重點是鞏固百以內數的認識,明白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的算理,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提升學生對百以內數的感知,應用百以內數組成學習簡單的加法,也以今后進一步學習百以內數加減法打下基礎。
這節課教材要求運用百以內數的組成去學習,在備課的過程中,我感覺不到它和今后要學習的百以內數的加減法有什么差異,因此也沒有把握好教學的.重難點,是在教學時才領悟到的。
在《百以內數的認識》中的〈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和《百以內數的加減法》中〈整十數加減一位數〉,我認為它們的差異是,前者與實際聯系更密切,后者更抽象些。
所以在教學上,前者要更多地聯系實際,即數與形要緊密結合,要將抽象的數還原于形。
如32-2=,要求學生用小棒解釋,3捆零2根減去2根,剩下3捆,即3個十2個一減去2個一,等于3個十。并能脫離小棒解釋,讓學生對百以內數的認識慢慢清晰起來。這樣教學對學生數感的培養十分有必要,也很有效。
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教學反思篇五
今天我教學第四單元中的《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這節課教學重點是鞏固百以內數的認識,明白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的算理,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提升學生對百以內數的感知,應用百以內數組成學習簡單的加法,也以今后進一步學習百以內數加減法打下基礎。
這節課教材要求運用百以內數的組成去學習,在備課的過程中,我感覺不到它和今后要學習的百以內數的'加減法有什么差異,因此也沒有把握好教學的重難點,是在教學時才領悟到的。
在《百以內數的認識》中的〈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和《百以內數的加減法》中〈整十數加減一位數〉,我認為它們的差異是,前者與實際聯系更密切,后者更抽象些。
所以在教學上,前者要更多地聯系實際,即數與形要緊密結合,要將抽象的數還原于形。
如32-2=,要求學生用小棒解釋,3捆零2根減去2根,剩下3捆,即3個十2個一減去2個一,等于3個十。并能脫離小棒解釋,讓學生對百以內數的認識慢慢清晰起來。這樣教學對學生數感的培養十分有必要,也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