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主題《園林植物識別與應用》課程設計和方法一
首先,隨著時代信息化的發展,多媒體已經為教育而服務,因此,在園林植物保護課程的`教學改革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具實施教學。例如,學生可以通過校園網在網站上學習精品課程知識。其次,采用現場教學法。老師帶學生到現場講解病蟲危害,以此強化學生對病蟲識別特征的學習,加深學生的記憶力,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3.2改革教學內容
3.2.1結合實際。對于教學內容的改革,需要結合園林的實際情況,借助取舍與補充等合理方式調整教學內容,因此,需要合理設計教學內容,以生產的實際應用為主,對職業性的展現比較強。而且要打破舊有的課程教學體制,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部分要采取精細的原則,及時將植保新知識補充進去,借助3年制等教學方案,從而使教材具有合理性與實用性的效果。3.2.2增加實驗教學課程。園林植物保護課程的改革也應重視實踐教學內容,才能充分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例如,將理論與實驗教學的比例進行調整,增加實踐教學的內容。另外,實踐性教學要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有組織、有計劃地安排學生進行社會實踐,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實習基地中學習,促進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合二為一。3.2.3積極采用現場教學法。現場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提升老師的教學質量。例如,老師將學生帶到相關實訓地點,一方面為學生講解如何辨別樹葉上的病斑,另一方面講解病斑的形成是由細菌引起,還是真菌引起,讓學生按照老師的講授自行找出同類病斑的樹葉,再進行分析與總結,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2種病斑的區分方法。
4結語
綜上所述,園林植物保護課程的教學改革,需要經過長期的實踐,不斷總結經驗才能得以實現。根據市場對園林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對課程教學內容、方式做出適當調整,從而促進教學內容的完善、科學與貼切。另外,教學方法的改革要注重實踐教學,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為實用型人才的培養提供有效指導。
參考文獻
1徐瑩,趙金鎖.包頭市園林植物保護對策淺析[j].內蒙古林業,(4)
2孫愛芹,李剛,尹立紅,李文娟,胡江川,伍曉華.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園林植物保護》課程改革[j].職業時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