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廣西導游詞 廣西導游詞講解篇一
作為國家aaaa景區、全國首批農業旅游示范點和世界旅游組織的推薦旅游地,陽朔世外桃源景區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古橋、流水、田園、老村與水上民族村寨融為一體的絕妙畫圖。陽朔"世外桃源"主要有荷花池、燕子湖、燕子洞、侗鄉風情和原始部落組成。
黑衣壯天琴表演:中國西南邊陲的廣西那坡縣與越南毗鄰,該縣境內的壯族按自稱的稱謂和各自的語言劃分有12個族群。其中,自稱為"敏"(亦稱布壯)的族群,就是人稱黑衣壯的一個族群。人類學家稱黑衣壯為壯族的"活化石"
侗族大歌:是一種無伴奏復調式多聲部合唱。主要在于合聲。音域寬廣,音樂復雜多樣,節奏緩急有序,和音和諧完美,被譽為"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侗族大歌現已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壯族繡球:就是壯族吉祥的代表和愛情的象征。壯族繡球是壯族姑娘親手所繡的。由12片花瓣形的絹絲組成一個圓球。12片花瓣,分別代表著一年中12個月份,在每片花瓣上她們都會繡上相應月份的代表性植物或動物。一個繡球就表示一年中的12個月,月月平安、圓圓滿滿之意。
苗族刺繡:它是集傳統圖案的記憶,結合現代款式,不用畫圖空憑記憶隨手繡成,每條要60000多針,繡一條領帶要一個月,最快26天,她們從反面繡正面,一針下去兩面成型,堪稱中華一絕。
瑤族舞蹈:瑤族人生活在大山里,竹木資源比較豐富,他們就地取材制作出一些竹木工藝,也用竹木當做一些舞蹈工具,編制出各種竹木舞蹈。
革家族蠟染:革家族是一個以蠟染為生的民族。蠟染的制作方法是:首先在棉布上畫圖,然后用銅片或鋁片制成的蠟刀從溫火爐中的瓷碗里沾上蠟液,描繪在白布上,蠟液落布即干,之后將上完的蠟的布放進藍靛缸里浸染,由于有蠟的地方上不了色,所以待煮沸脫蠟和漂洗曬干后便顯現出藍底白花紋的圖案來。彩色的蠟染是經過多次上蠟多次浸染而成的,因為上一次的蠟只能染一次顏色,工藝比較復雜。(革家蠟染講究布局對稱,而且圖案上多以各種花卉、銅鼓紋、魚紋等為主,除了欣賞外也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追求。)革家族是一個信仰太陽神的民族,在她們的服飾上就有較明顯的體現,她們的頭頂上戴的紅纓垂蕩的圓珠帽,整個帽頂象征太陽,下面的銀圈代表弓弦,頭頂的銀針代表箭,弓箭直射向太陽的中心,這代表著一種以太陽為中心的唯物論說法。
壯族壯錦制作:是用素色細紗作經線,絲線作緯線編織而成的。一般的壯錦圖案都是以幾何圖紋或動物、植物的造型為主題,其中幾何圖紋更是變動無窮、豐富多彩。壯錦的用色大膽,都是大紅、大綠、大黃、大藍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色彩。彩色染料取自植物的根、葉、花制成,色彩艷麗。傳統的圖案有水、云、鳥、獸、花、草、蟲、魚等,還有復雜的雙龍戲珠、獅滾繡球、魚躍龍門、鴛鴦戲水等。織成的錦可作被面、床罩、窗簾、壁掛、錦屏、臺布等。
廣西導游詞 廣西導游詞講解篇二
各位游客,早上好!我僅代表劉三姐景觀園熱烈歡迎大家光臨本園游覽娛樂!大家是第一次到桂林嗎?哦,有人是第一次,有人是第二次,但我想,無論到沒到過桂林,劉三姐、黃婉秋是一定知道的,對嗎?請問:劉三姐是哪一民族的歌仙?……對,壯族的。
壯族祖先相信萬物有靈:太陽是太陽神,打雷是雷神擂鼓,青蛙是雷神的兒子,壯寨后山是保護全寨安寧的神靈居住之所,嚴禁砍伐。而在廣西,古椿樹更被看成是神樹。人們崇拜古格,在古榕上貼紅紙條,認古榕為干爺爺,求它為兒孫們消災賜福。村中的大椿樹是村民們議事的天然會場;村外的大椿樹是青年們定情的圣潔歌墟。看,在當年劉三姐向阿牛哥拋繡球的地方,古榕神樹舒展著雙臂向大家賜福;樹后鯨魚池中噴泉沖天、千眼彩色水幕幻似開屏孔雀,劉三姐也唱起了山歌,前來迎接遠方的貴客,讓我們與三姐對山歌去。
(三姐乘竹排穿越水幕,唱:歡迎您!歡迎四方眾嘉賓!我今沒有好茶飯吶,只有山歌敬親人,敬親人)。(喊):歡迎你們!(池內外火炬熊熊、眾人雀躍對歌)
2、景觀園簡介牌
劉三姐景觀園位于桂林城區西部獅子巖,東靠西山,西望甲山,前臨漓江的支流桃花江。園外山清水秀,倒影如畫,有桂林古八景“西峰夕照”、桂林續八景“陽江秋月”;園內亭臺樓榭、峰峻洞幽,有桂林生態樂園之最百鳥園;有電影《劉三姐》的壯樓、莫府。
請看景觀園示意圖:我們現在的位置在這兒,右邊是壯寨,循風情長廊前行,可抵達瑤寨;左邊是銅鼓亭、長鼓亭與鯨魚池。壯寨與瑤寨中有民族風情與婚禮表演;鯨魚島上有對歌等民俗表演與仿照“孔雀開屏”的千眼彩色水幕噴泉。
長廊盡頭,右前方一座古色古香的豪宅是莫老爺府,左前方竹林后的茅屋是阿牛哥的家。莫老爺府中有電影《劉三姐》陳列館,最妙的是還可以參觀電影《劉三姐》的片段表演。阿牛哥的家雖然簡陋,倒也不失風趣,媒婆與眾壯妹恢諧的表演將使大家開懷大笑。
[白天]:順踩月路翻過踩月山,右拐便是百鳥園。園中鶯歌燕舞,飛鳥上千,珍貴的黑天鵝將向您致意,聰明的鸚鵡會叼錢、投籃、走鋼絲。
[晚上]:晚上的重頭戲是8:15劉三姐演藝廳里的劉三姐風情歌舞展演與晚會之后的斗雞、篝火聯歡。
從演藝廳出來,還可以去劉三姐紀念精品店購買土特產與紀念品,也可去放出萬道毫光的劉三姐塑像廣場一帶,參加自娛性活動或沿湖邊走廊觀看少數民族風情展示。下邊,讓我們首先參觀壯寨。
[白天]:劉三姐景觀園上午的重頭戲是9:30的生態奇觀“孔雀東南飛”與9:45的少數民族風情歌舞展演。大家一定不要錯過表演時間。
從劇場觀看歌舞出來,可以去看斗雞或去劉三姐紀念精品店購買土特產與紀念品,下邊,讓我們首先參觀壯寨。
3、銅鼓
銅鼓,是壯族與瑤族的神秘的藝術珍品,在國內的許多少數民族風情園中,多以銅鼓象征壯族村寨。它的鼓面代表天空,鼓身代表大地,鼓足代表下界,反映了壯族祖先的宇宙觀。壯族祖先認為:宇宙是一個三層的圓柱形的立體結構。上層叫上界,居住著雷王與眾神;中層叫中界,居住著人類;下層叫下界,在地表以下,由蛟龍管理。請看這個廣西最大的銅鼓,在鼓面上,鑄造著壯人頂禮膜拜的圖騰——太陽與青蛙,壯人認為青蛙是雷神的兒子,求雨就要靠青蛙。順便講一聲,在廣西,尤其是壯族,人們把青蛙叫“螞拐”,大家跟我學一下吧——螞拐!
鑄銅鼓要先祭神,有時甚至用人祭。古代,銅鼓多用于祭神、節日喜慶,打仗時,則是號令士兵的指揮工具。全球現有古銅鼓1600多個,中國有1400多個,其中廣西出土的獨占500多個。廣西博物館現藏有世界最大的銅鼓,鼓面直徑165厘米,鼓高67.5厘米,重約300公斤,被稱為“銅鼓王”。
4、瑤族長鼓
廣西是壯族自治區,現在的首府在南寧。但廣西的簡稱是“桂”,這是因為從古代到1949年前夕,廣西的省會及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一直都在桂林。桂北地區的少數民族主要是壯、苗、瑤、侗族。對這四個少數民族的特點,可以用四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壯族的歌、瑤族的舞、苗族的節、侗族的樓。
瑤族的舞尤以長鼓舞最富特色。長鼓也分公母,母鼓鼓身短而粗,公鼓鼓身長而細。長鼓敲響的時候,瑤妹們就會手拿絲巾圍成外圈,翻印起舞。大家猜猜看,這只特大號長鼓是公的還是母的?對,是公鼓。瑤族的長鼓與瑤族的始祖有關。瑤族是一個國際性民族,其族人已擴散到了東南亞、歐美,因而瑤族有許多支系。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支系盤瑤傳說中的始祖是一位叫盤王的英雄,是國王的駢馬。盤王與公主依山而居,生有六男六女。一天,盤王上山打獵時被一只羚羊用角撞下絕壁,不幸摔死了。為了悼念盤王,他的子女射死羚羊,剝皮蒙成鼓面,擊鼓以示悲憤,這就是瑤族長鼓的來歷。現在,全國瑤族一致商定,每年農歷十月十六日為盤王節。盤王節上將會有壯觀的瑤族長鼓舞群舞表演。
5、孔雀東南飛
在中國,孔雀是美麗、吉祥的代名詞。在清代,孔雀翎還是權勢的象征,清朝大小官吏的紅頂子上都插著一只孔雀翎。
劉三姐景觀園內有龐大的鳥語林,林中的100多只孔雀每天早上9:30、下午4:30會從獅子山頂展翅向下飛至那邊的草坪。美麗的孔雀鑰漫天飛舞,蔚為壯觀!提前10分鐘大家一定要聚集到鯨魚池畔等候觀看,錯過了時機,可就遺憾了!
6、莫府大宅
“如今廣西成歌海,都是三姐親口傳”。劉三姐是傳說中的壯族歌仙,她以山歌為武器,與土豪莫懷仁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請看,我們面對的豪宅就是莫懷仁居住的莫府。
莫府坐北朝南,東青龍,左傍蒼翠秀美的西山;西白虎,右依靈氣生生的踩月山;南朱雀,前環美麗的桃花江;北玄武,背靠徐霞客記載過的獅子峰。
莫懷仁名聲赫赫,家財萬貫。從風水角度上說,莫府大門朝南,如獅子大開口,擁糧田萬頃,吞四方錢財。正所謂峰山為脈,江水為氣,莫府的宅地為玉盆,陰陽和諧,氣通運暢。
7、莫府大門
大家猜猜看,門扇上的獸頭是獅子嗎?其實不是,它叫椒圖,是傳說中龍的第九子。它好睡,所以把它安在豪宅的大門上。因為豪宅的大門一般是不開的,椒圖盡可以放心地睡大覺。如果來了貴客,只須叩擊椒圖口中叼著的鐵環,椒圖便會睜開睡眼,一看——哇,來了貴客2立即便會大開府門迎貴賓。今天,我們還沒叩門,府門便已大開,可見來的人比貴賓還貴賓,貴不可言!想要青云直上的朋友請輕模一下椒圖的頭。
8、電影《劉三姐》陳列展
大家看過電影《劉三姐》嗎?20世紀60年代初,它風靡神州大地及港澳、東南亞,一舉奪下音樂、美工等好幾項百花獎。根據中國電影發行公司的統計,至今仍沒有一部國產電影的上座率超過中國電影的瑰寶《劉三姐》。當年不少影迷連看十多遍仍不滿足,他們寫給劉三姐扮演者黃婉秋的信每天有1米多高,桂林歌舞團一度以幫黃婉秋看信作為每天的日常工作之一。20世紀80年代桂林旅游發展之初,每天都有一幫港澳游客蜂擁而至桂林歌舞團拜會黃婉秋。20世紀90年代,黃婉秋及其夫君何有才先生率劉三姐藝術團巡演香港、泰國等地,引起的轟動仍然不減當年。
黃婉秋女士是桂林人,成名時年僅16歲。“xx”時遭到沖擊、迫害,正是在她被隔離審查的艱難時刻,何有才先生寧肯被歌舞團除名轉崗去當一個鞋帽工人,也堅定不移地挺身而出支持、關懷黃婉秋,在全團召開所謂挽救立場不穩的何有才批判會上,他以一段毛主席語錄“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回答了對他的“挽救”。這樣,他倆在“xx”的嚴峻時刻,結成了患難伴侶。現在,黃婉秋是全國政協委員、桂林文化局副局長、劉三姐景觀園副董事長;何有才是本園總經理。
在有幸遇到黃婉秋女士、何有才先生之前,讓我們先進入莫府一樓觀看電影《劉三姐》光輝業績展。
9、月亮門
中國古典園林是東方園林藝術的代表,與以法國園林為代表的西方園林藝術同輝。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造園手法很多,請看莫府的側門月亮門,它把府內的美景框在一個圓形的畫框中,這種造園手法叫“框景”。
再看旁邊的窗子。透過窗上的窗格,窗后的美景全都漏了出來,吸引游客產生要到墻的另一面去一睹為快的欲望,這種窗叫“漏窗”;這種造園手法叫“漏景”。
10、翠竹奇趣
桂林是一個由綠水、青山、翠竹、倒影組成的綠色世界。其中光綠竹就有毛竹、苦竹、方竹、紫竹、風尾竹、龍鱗竹等許多品種。請看小路右邊,這種竹子號稱“三不像”。它長有竹子的莖,可竹子不長毛,它的莖上卻長有棕擱毛,而它的葉子則是地地道道的葵樹的葉子。竹莖、棕毛、葵葉,它的名字叫“棕竹”。
再請看旁邊的這種胖竹子,它圓圓胖胖的竹莖使人想起彌勒佛的大肚子,故而得名“佛肚竹”或“羅漢竹”。想要消災免難的團友可摸摸彌勒佛的大肚子。
11、阿牛家
穿過竹徑,來到了阿牛哥的家,這兒也就是劉三姐與哥哥劉二借住的地方。在電影中,劉三姐曾經坐在屋中一邊繡繡球一邊唱:“山中只吶見藤纏樹吶,世上哪見樹吶纏藤?青藤若是不纏樹吶,枉過一春吶又一春!”
阿牛哥的家是一棟典型的壯家干欄式茅屋。所謂干欄式民居由2—3層構成,一層架空,用于養牛、養豬;二層住人;三層存放糧食。阿牛哥是窮漁家,以捕魚為生,故而一層低矮,也沒有第三層。干欄式民居是我國南方山區普遍采用的一種建筑形式,只要走進阿牛哥的家里就會發現,它可以防蛇,又干燥又涼爽。最早的干欄式民居是在浙江余杭縣河姆渡文化遺址發現的,據專家考證,距今已有7000多年。
12、鳥語林
[白天]:劉三姐景觀園的前身叫鳥語林,現在每一個人都已聽到百鳥爭鳴的生態交響樂。在這鐵絲大網內,各種鳥兒形態萬千、羽毛七彩、體態玲瓏、舞姿優美,園中還有鸚鵡升旗、叼錢、開飛機、打籃球等精彩的鳥的表演。請隨我進去游覽鳥語林,讓我們看看,哪一位叫出的鳥名最多。
觀劇前
[晚上]:各位游客,我們前邊是劉三姐演藝廳;左邊遠處高高在上的是漓江源石,其后有桂林最大的繡球;右邊是劉三姐紀念精品店。等看完精彩的演出,大家可去那邊觀看斗雞或去精品店購買一些精致的紀念品。更不要忘記會放出萬道光焰的劉三姐塑像與鯨魚池中的千眼彩色水幕噴泉。想要再次背新娘、踩月坐妹的團友也可二訪山寨、歌墟。請注意:有些旅游團隊的汽車在景觀園的東側門停車場等大家,順著這條路一直往前走便是東側門。好了,我的導游講解到此結束,祝大家在劉三姐景觀園中玩得愉快!下邊請隨我進演藝廳。
[白天]:各位游客,我們右邊是劉三姐演藝廳;前方遠處高高在上的是漓江源石,其后有桂林最大的繡球;左邊是劉三姐紀念精品店,等看完精彩的演出出來,不要忘記去看斗雞或去精品店購買一些精致的紀念品。請注意:旅游團隊的汽車在景觀園的東側門停車場等大家,順著這條路一直往前走便是東側門。好了,我的導游講解到此結束,祝大家在劉三姐景觀園中玩得愉快!下邊請隨我進演藝廳!
廣西導游詞 廣西導游詞講解篇三
巴馬瑤族自治縣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所轄的一個自治縣,位于廣西西北部,全縣總面積1971平方公里,聚居著瑤、壯、漢等12個民族,總人口24.12萬人。與百色、田陽、田東、平果、大化、東蘭、鳳山、凌云等市縣毗鄰。巴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土地對于當地農民顯得萬分珍貴和珍惜。是世界五大長壽之鄉中百歲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區,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中國人瑞圣地”。巴馬是“中國香豬之鄉”。20xx年,巴馬香豬通過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巴馬最高處海拔1216米,最低處221米,一般在600至8 00米之間,境內盤陽河自北向南悠然而下,將石山帶和土山帶一分為二,恰似銀河系牛郎,兩岸
巴馬瑤族自治縣相望,很為奇特。巴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蘊藏著豐富的溶巖溶洞,年平均氣溫20.4℃,極端最低溫-2.4°c,極端最高氣溫38.4°c,大于等于10°c的年平均活動積溫6000°c;1月最冷,月均溫11.4°c;7月最熱,月均溫26.4°c。年均降雨量1700毫米,集中在5—10月份,年均蒸發量1406.9毫米,降雨量大于蒸發量,年平均相對濕度78%。夏熱多雨,間有澇災,冬溫涼而干燥,偶有低溫霜凍,高山地區常有冷凍積雪,秋高氣爽,常有春旱、冬旱發生,四季明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晝夜均小有溫差,人居環境和氣候條件十分宜人。巴馬是世界五大長壽之鄉中百歲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區,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中國人瑞圣地”。1991年11月1日在日本東京召開的國際自然醫學會第13次會議上,被命名為世界第五個長壽之鄉,20xx年11月,國際自然醫學會授予巴馬“世界長壽之鄉”證書。據第二次到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巴馬百歲以上壽星占人口的比例之高都居世界五個長壽區之首。[1]巴馬也是“中國香豬之鄉”。20xx年,巴馬香豬通過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巴馬物產資源豐富。有珍珠黃玉米、油茶、火麻、油魚、黑山羊、麻雞、銀魚、香豬等名優特產;有鈦、硅、錳、銻、鐵、金、輝綠巖、滑石、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等礦產資源。
旅游資源巴馬旅游資源豐富獨特,巴馬少有而宜人的自然因素令這里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聞名于世的“巴盤屯”小村子有515人中,百歲老人就有七人,是聯合國評定壽鄉標準的200倍,人稱這里為“長壽圣殿”。巴盤、坡月、甲篆山清水秀,近年來引來了不少外地游客到此居住、療養,冬去春來,他們來來去去,美其名曰“候鳥人”。
在巴馬這塊神秘的土地上,獨特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巴馬壽鄉探秘游和紅色旅游已列為廣西十大旅游精品線路之一,境內有桃花源般令人難以忘懷的盤陽河秀麗風光,有被英國皇家探險隊八七年宣布稱之為天下第一洞的“百魔洞”、有令人如夢如幻般經歷三晝夜的“祈壽宮(百鳥巖)"水上溶洞,地下水晶般的藝術宮殿“水晶宮”讓人一步一嘆;還有美如西湖的賜福湖風光、弄友原始森林、龍洪田園風光、西山弄友原始森林、弄友天然八卦、大洛江洲地下長廊、水晶宮腳下讓人為之震撼的“長命河”、好龍天坑、交樂天坑、好和響水天坑自然景觀及東山瑤族風情等旅游資源。
廣西導游詞 廣西導游詞講解篇四
各位游客:
你們好!
榕湖、杉湖原為唐宋時桂州城南護城河,現在湖畔樹木婆娑,湖中澄湖碧水,象碧玉鑲嵌在市區中心,游人到此不僅能飽覽湖光山色,而且可以尋勝訪古。
湖心亭在榕湖的湖心島上,原建于40年代,1979年兩次重建,現為一組設計新穎的仿古臨水亭廊,由大小兩亭及連廊組成。大亭8角、重檐、凌駕水中;小亭4角,單檐尖頂,坐落岸上,以直角形(l)曲廊與大亭相連,總面積120平方米。湖岸有九曲橋銜湖心島,掩映于湖光翠柳之間,與亭廊構成整體,顯出平穩中求變化,臨水而有飛動感。
古南門桂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市區榕湖北岸。又名榕樹門。據載為唐代名將李靖于武德四年(621)平定嶺南后,在桂林筑置城守新建,是桂林“唐城”的南大門,距今正1300多年。
黃庭堅系舟處在榕湖北岸,古南門前,榕蔭亭側。崇寧二年(1103)北宋大詩人黃庭堅被謫宜州,崇寧三年(1104)經桂林,遍覽名山,泊舟此岸。他寫的《到桂州》云“桂嶺環城如雁蕩,平地蒼玉忽峨;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融進個人的不幸遭遇,也表達了對桂林山山水水的深厚情意。南宋理學家張知靜江府時,在系舟處建榕溪閣,以志懷念。閣久廢,1955年在舊址建榕蔭亭,其后又立碑其側,題為“黃庭堅系舟處”。
湖西莊在榕湖北路西段。清嘉慶道光間,少司空李宗瀚建為別墅。張維屏《洼游日記》稱,大門臨湖,內有小橋流水,過橋有屋,屋后有軒,軒前有園,整座建筑用竹籬圍合。李宗瀚住湖東“拓園”,今人民禮堂東北側,湖西莊由其侄李春回掌管。李春回工書精刻,后破落,別墅荒蕪。1954年以來,這里建起擁有十幾幢風格各異的庭院建筑,成為桂林市第一個接待國家元首級的外事賓館榕湖飯店。
芙蓉亭在榕湖南路西段,榕湖西南岸邊。清代著名桂林畫家羅辰曾在此建“芙蓉池館”。1955年建亭,因名芙蓉,亦稱葵花亭。1988年改建成鋼筋混凝土結構,6柱、6角、單檐、琉璃瓦、攢尖頂亭,高7米,長寬各5。45米,面積29。7平方米。亭中有石桌凳,柱間有石欄桿,亭周樹茂蔭濃,秀色可餐。
陽撟在秀峰、象山兩區相銜,榕湖杉湖接合部的水面上。宋名青帶橋或永濟橋,木質結構,元代毀于火。明改建石橋,解縉書“永鎮三江”其上。洪武間(1368~1398)桂林城南擴,榕湖杉湖變成內湖,名陽塘,橋因湖改稱陽橋。歷代多修葺、擴建。1974年擴建成現狀:石拱結構,3跨,各5米,全長22。2米;橋面由20米加寬成32米,瀝青鋪筑,飾以漢白玉雕花欄桿。自古以來,青帶橋一帶就是商業中心區。據元伯篤魯丁《陽橋記》載,橋的兩側,商賈所藏寶物、番貨,以有易無,日千百計。現在榕杉湖區,市行政機關、商業網點、賓館環立,這一地帶,更成為南北通衢和政治、文化經濟、旅游的中心。
朝霞亭在榕湖東側,湖濱飯店前,簇擁于小葉樟,夾竹桃與翠竹間的一個260多平方米的小島上。高7米,長寬各4。45米,面積19。8平方米,為6柱、6角、單檐、攢尖頂小亭,3面有石欄桌凳,北面有曲橋通達,是喧鬧市區中難得的安寧憩息地。每當日出,霞光滿亭,激人奮進,嫵媚可親。
蘑菇亭在杉湖湖心島上,由一組圓形水榭與3個獨立單柱圓形亭子組成,總面積近400平方米,建于1978年。登上杉湖北岸的12層高樓漓江館頂層俯瞰,湖心島的平面呈美麗的梅花圖案。
補杉亭一名杉湖亭,在杉湖湖心島上,1955年建,為木結構,以杉樹皮蓋頂。杉湖畔清代有“補杉樓”,是著名桂林詩人朱琦、龍啟瑞等登臨吟詠之地。補杉亭之名由此而來。亭已廢,1978年在原址四周新建蘑菇亭。
大榕樹在榕湖北路西段古南門前,為小葉榕,高18。6米,冠幅直徑32米。南宋文學家劉克莊(1187—1269)《榕溪閣》:“榕聲竹影一溪風,遷客曾來系短篷;我與竹君俱晚出,兩榕猶及識涪翁。”涪翁是北宋詩人黃庭堅的號,他游桂林時曾系舟樹下,證實這棵大樹是宋代榕溪閣前兩棵榕樹中的幸存者,樹齡在800年以上。今仍枝葉婆娑,濃蔭蔽日,成為朝夕與游人共處的桂林八景中的“榕城古蔭”。另一株古榕,附古南門而生,早已不存,但城門、城樓,至今仍稱榕樹門、榕樹樓。
廣西導游詞 廣西導游詞講解篇五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非常高興見到大家,首先感謝大家對我們旅行社的支持和給我本人的信任,讓我有這樣的一次機會與大家同行并為大家服務。我姓x,叫xx,也許大家初次聽來覺得有點拗口,不過沒有關系,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者是x導,怎么親切就怎么叫! 今天我將帶各位游覽的是素有“南方北戴河”、“東方夏威夷”之稱的北海銀灘。
咱們北海銀灘坐落在北部灣畔,綿延24公里、總面積約38平方公里,以“灘長平、沙白細、水溫靜、浪柔軟、無鯊魚”聞名遐邇, 大家知道北海因此被譽為什么嗎?(向觀眾提問,觀眾答 “中國第一灘”)沒錯,中國第一灘。咱們廣西啊,以“北有桂林山水,南有北海銀灘”而自豪。說到這,小謝我要考考大家,答對了,我手上這串貝殼項鏈就是他的咯!大家知道這片沙灘之所以被叫做銀灘的奧妙嗎?(觀眾答:因為這的沙子是白的!)沒錯!好,我手上的貝殼項鏈是你們的了!那大家可知道這的沙子為什么這么白嗎?(觀眾:為什么?)
其實啊,銀灘的沙灘都是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積而成,而且啊,石英含量高達98%以上哦!在陽光的照射下,潔白、細膩的沙灘泛出銀光,故稱銀灘。為國內外所罕見,被專家稱為“世界上難得的優良沙灘”。沙子晶瑩潔白,掬一把在手里,如精鹽一般。因為沙子細膩致密,游人在潮水剛退去的平坦寬闊的海灘漫步,甚至連腳印也不會留下。與在陽光下如棉似雪的沙灘相得益彰的,則是清澈透明的海水,由于北海銀灘一帶沒有工業,海水落潮快漲潮慢,沙灘自凈能力強,水質為國家一級標準,而且啊,游泳安全系數很高,銀灘附近的海域每年有9個多月可以入水游泳,等下大家便可和這里溫靜的海水來個親密接觸咯。
此外,北海的空氣特別清新,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數為內地城市的50至l000倍,可謂是“全國最大的氧吧”哦!嗅一嗅北海的空氣,清新、濕潤,沒有絲毫的污染,讓心底泛起一片純凈。
白日里,這兒的天空是碧藍碧藍的,高遠,純凈,透明。憑窗而望,海天一色,漁船點點,鷗鳥競翔。銀灘的夜色也動人,月色蒙朧,燈火點點,微風簇浪,輕輕搖動著停靠在港灣的小船。咱們銀灘的夜,可是格外靜謐,格外美麗的哦!
怎么樣,聽了小x我的介紹,是不是心動加激動?好了,小x我也不多說了,為大家的講解也到此為止,那么小x我有什么做得不周到的地方還望大家多多諒解并指出,我會努力完善自己的工作并竭誠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與配合,在此希望大家在擁進大海懷抱的時候玩得開心愉快!謝謝!
廣西導游詞 廣西導游詞講解篇六
文廟即孔廟,又稱學宮,是祭祀孔子的祠廟。位于桂林市恭城縣西山南麓,是廣西保存最完整的孔廟,也是全國四大孔廟之一。
據資料記載,唐貞觀四年(630年)各州縣普遍建立了文廟。恭城文廟創建于明永樂八年(1420年),原址在恭城縣城西北鳳凰山,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遷至縣西黃牛崗,嘉靖庚申歲(1560年)又遷至西山(現址),清康熙九年(1670年)毀于兵燹。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有人認為原廟室規模小,出不了狀元,于是官府派遣王雁洲、莫勵堂兩位舉人到山東曲阜參觀孔廟,以曲阜孔廟為模式設計繪圖,籌集巨款,并從廣東、湖南等地請來工匠重建,歷時兩年余始告竣工,成為廣西最大的孔廟。清咸豐四年(1854年)又毀于兵燹,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重新修復。以后曾修葺二十多次。196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撥款維修,并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廟座北朝南,南偏東6度,俯視茶江,背靠印山,依山而建,逐層布置,顯得莊嚴肅穆。全廟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由兩邊耳門出入,東向門叫禮門,西向門叫義路,門外立禁碑一塊,上刻"文武官員至此下馬",以示孔廟的莊嚴。正面是照壁,沒有開大門,據說等有人中了狀元,才在照壁中間開大門,稱狀元門,想從大門步入欞星門,唯狀元莫屬。
新中國成立后,為方便群眾游覽,把狀元門打開了。欞星門相傳是漢高祖命祀欞星而移用于孔廟,以尊天者尊孔為本意。該門全部青石砌筑,上面刻有"欞星門"三個大字,還有雙龍戲珠、雙鳳朝陽等浮雕。欞星門的六根大石柱頂端有六只小石獅互相窺視著。過了欞星門便是泮池,又叫月池,料石砌就,周圍以青石為欄,有石拱橋跨過池面,稱狀元橋,意為狀元才能通過,橋面有一塊刻有云紋浮雕的青石,為"青云直上"之意。由欞星門步上兩層平臺,便是大成門。大成門由十一扇組成,木質結構,門扇上樓空的花鳥蟲魚雕刻,栩栩如生。大成門東面是名宦詞,西面是鄉賢祠,是供奉歷代先賢、先儒的地方,計有一百四十三個靈位。
大成門后面是天井,前有寬大的平臺,叫杏壇,又叫露壇,傳說是孔子講學的地方。露壇之上是大成殿,為文廟的主體建筑,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有磚柱十根,木柱十八根,大門十四扇,門窗、檐口均飾以木雕。屋面飛檐高翹,重檐歇山,脊施花飾,泥塑彩畫,琉璃瓦蓋,金碧輝煌。大成殿正中的神龕是供奉孔子靈牌的地方。大成殿之后是崇圣祠,是供奉孔子五代祖先的殿堂,崇圣祠與大成殿在建筑構造上很講究,大小高低有分別。
歷代每歲春仲月(農歷二、八月),在大殿舉行祭禮。祭期黎明,各官衣朝服,按序而立,齊集行禮,典儀極為隆重。
廣西導游詞 廣西導游詞講解篇七
各位游客;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們的旅行社歡迎大家到廣西旅游。我是你們本次旅游的導游。我叫余春玲,年年有余的余,四季如春的春,玲瓏的玲,大家可以叫我小余。
首先我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廣西。廣西區位優越,南臨北部灣,面向東南亞,西南與越南毗鄰,東鄰粵港澳,背靠大西南,是中國唯一既沿海,沿江又沿邊的少數民族自治區,也是我國面向東盟的重要門戶和前沿地帶,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泛北部灣區域,大湄公河區域和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和交流的重要平臺。廣西面積23.67萬平方千米。20xx年末人口5049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為1869萬,壯族人口1588萬。廣西世居:漢壯瑤苗侗等12個民族。它的行政區劃為14個地級市,7個縣級市,56個縣,12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廣西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7--23攝氏度。
從考古發現的百色古人類遺址可知,早在70萬年前廣西就有了原始人類生息了。距今5萬-1萬年前就有白蓮洞人,柳江人,麒麟山人生活在廣西的土地上。秦朝統一百越后在嶺南設立桂林。南海。象郡。廣西的簡稱桂由此而來,這期間開通了靈渠,溝通了漓水和湘水,連接了珠江和長江水系,為廣西后來成為中原物質的出海通道打下了基礎。在宋開寶年間,廣西屬于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廣西的名稱由此而來。到了明朝時期,全國設立13個布政使司,廣西屬于其中之一,叫做廣西承宣布政使司,廣西的名稱由此固定下來。1949年12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將紅旗插上了中越邊境鎮南關,宣告廣西全境解放。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
而廣西地形;山嶺連綿,山區廣大;巖溶廣布,山水獨奇;平原狹小,丘陵錯落;海岸曲折;島嶼眾多。擁有巖溶,丹霞,花崗巖地貌。廣西交通便捷,土特產豐富。
大家都知道廣西民歌藝術節吧,它是壯族三月三傳統歌節,198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把它定為文化藝術節,后來演化為廣西國際民歌節,1999年改為南寧民歌節,每年10月或11月在南寧舉行。
我發現大家都迫不及待想走近廣西認識廣西吧,那就請隨我隨司機的方向盤開始我們這次廣西之旅吧。同時,希望大家能夠對我工作多提意見,使我能夠為大家更好服務。再次祝大家本次旅途愉快、
廣西導游詞 廣西導游詞講解篇八
南寧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是全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簡稱“邕”,別稱“邕城”,歷史上的南寧屬百越領地,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20xx年),從郁林郡分出晉興郡,郡治設在晉興縣城即今南寧,這是南寧建制的開始,距今已有1680多年的歷史。
地理條件: 南寧位于中國廣西南部,地處低緯度(22.49°n,108.21°e),地形平坦,地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四面山丘環繞,面向東南亞,毗鄰粵、港、澳,南臨北部灣,背靠大西南,西接印支半島。邕江穿城而過,是珠江水系的主要支流。
面 積 全市總面積2211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152平方公里。
氣 候 南寧屬于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長高溫多雨,冬短溫暖干燥,無霜期長。年太陽總輻射量為每平方厘米111.9千卡,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827小時,日照百分率39%。年平均氣溫21.6℃,極端最高氣溫40.4℃,極端最低氣溫-2.1℃。霜期短,年平均有霜日數僅4.3天。年降水量為1304.2毫米。風向隨季節發生變化。但由于地形的影響,全年盛行東風和東南風。年平均風速為1.8米/秒,極大風速34.4米/秒。風速的季節變化不明顯,以春季最大,夏季次之,秋季最小。
行政區劃 南寧現轄興寧區、良慶區、邕寧區、青秀區、江南區、西鄉塘區6個城區和武鳴縣、橫縣、賓陽縣、上林縣、馬山縣、隆安縣6縣。
人口民族 全市總人口為648.85萬人,其中城區人口為150.06萬人。聚居著壯、漢、苗、瑤等36個民族,各民族和睦相處,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傳統習俗。
土地和礦產 南寧地處嶺南有色金屬地帶,現已勘查發現有錳、鋅、鋁、金、銀、煤、石英砂、水晶、重晶石、白云石、花崗巖等41種,為全國已知礦種的三分之一。
首府南寧市是一座歷史悠久、風光旖旎、充滿詩情畫意的南國名城,可謂是“半城綠樹半城樓”,有花園城市的盛譽。她處處綠葉婆娑,滿目青翠,檳榔、棕櫚等亞熱帶風景樹,遍植街頭、公園、城里和城外。這些喬木的果實與菠蘿、香蕉、荔枝、龍眼等南國佳果,給南寧帶來了芳馨的四季。山、河、湖、溪、綠樹鮮花與林立的高樓、繁華的街景交相輝映,構成了富有南亞熱帶風光的園林風貌特色,被中外游人盛譽為中國的“綠都”。
山、水、人、情構織成了南寧多層次的旅游景觀,展現出撩人的亞熱帶風光和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強烈地吸引著眾多的中外游客,踏上南寧之旅。
轄6個市轄區、6個縣。市人民政府駐青秀區。
廣西導游詞 廣西導游詞講解篇九
我叫小雨,是本船的導游員,我的左邊是我們的船長,右邊是乘務長。我們在此,對各位游客,表示熱烈的歡迎!
漓江是全國文明的示范景區,大家如果有什么困難和要求,可以隨時向我們提出來,我們一定會認真處理。好了,我們的船就要開了,我在此預祝大家一路順風,一切如意。
漓江綠的像一塊巨大的碧玉,靜得像一面鏡子。接下來,讓我們走進這美麗的漓江,去欣賞這美麗的景色。船上不能吸煙,小孩不能到船邊上去。
各位游客,我們的船順江而下,不久就會看到黃牛巖景觀,這是中國第一批aaaa級景區。黃牛巖在漓江兩岸,磨盤山南,與碧崖隔江相峙,距離桂林約30公里。峽上多奇石,如獅虎、蝙蝠、黃牛群,因得名。漓江清流至此,急轉90度大彎,水流分為二,拍擊了各州渚,滾滾南去,民謠謂:“九牛對三洲,河水兩連流;五馬攔江過,雙獅滾繡球。”
現在請大家看我左手邊,這就是“大拇指山”,傳說是如來佛祖的大拇指變成的,大家可以在此隨意拍照。我們的船再走一會兒,就到了名不虛傳的“猴子吃仙桃”山了。好了,現在你們都看到前方有一塊巨石了嗎?是不是像一只小猴子,巨石旁邊還有一塊比較小的石頭,是不是像個桃子呀?這個猴子就是孫悟空,桃子就是王母娘娘的仙桃,所以這座山叫做“猴子吃仙桃山”。
漓江的景色也特別優美。春天,冰雪融化,山泉叮咚,夏天樹木茂盛,秋天瓜果飄香,冬天白雪一片。現在我們到了駱駝山,大家看到我的右手邊,遠處的山峰像一排排駱駝,大家可以到船頂上拍照,小孩注意,小心別掉進水里。
終點站到了,謝謝你們的合作。讓我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一天。漓江隨時歡迎你們,再見!
廣西桂林漓江導游詞3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由我帶領大家到漓江旅游。
大家知道嗎?桂林最美的地方是漓江,漓江風景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巖溶山水瀏覽區。既有“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四絕,又有“洲綠、灘險、潭深、瀑飛”之勝。
漓江發原于“華南第一峰”桂北越嶺貓兒山,流經桂林,陽朔,至平樂縣茶城河口,全長170公里,是喀斯物地形發育最典型的地段,酪似一條青羅帶,蜿蜒于萬點奇峰人間人稱“百里漓江,百里畫廊”。新版人民幣20元背面,就是漓江山水的一段。
瀏覽漓江,有一個絕妙之處,景觀不因時、因地,因氣候受影響,而會各有獨特之處。不同的天氣漓江更是別有一番風味;晴天,青峰倒影;陰天,漫山云霧;雨天,漓江煙雨。甚至是陰雨天,但見江上煙波浩渺,群山若隱若現浮去穿行于奇峰之間,雨幕似輕沙籠罩江山之上,活像一幅幅千姿百態的墨水畫。正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絕妙漓江泛秋圖”。
從桂林至陽朔的83公里漓江河段,稱漓江精華游,有“深潭、險灘、流泉、飛瀑”的佳景,是巖溶地形發育典型、豐富和集中地帶,集中了桂林山水的精華,令人有“船在水中游,人在畫中游乏感”。
今天我就講到這,祝大家在下面旅途愉快,玩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