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方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范例教學設計方案格式篇一
1、學習課文7—13小節,能體會水重,母親提水的辛苦。
2、讀懂故事,理解老爺爺為什么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3、有感情情朗讀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鞏固生字,有感情朗讀課文,明白老爺爺話的含義,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flash動畫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一、課前談話,回讀媽媽的話。
師:你們真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師:可以上課了嗎?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23課——三個兒子。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1到6小節,知道了在井邊打水的三位媽媽對三個兒子的評價。
課件出示句子:
1、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板書:力氣大)
2、又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板書:嗓子好)
3、這個媽媽說:“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板書:沒什么)
二、學習課文7—13小節,體會水的沉,媽媽的辛苦
過渡:在媽媽的心中,兒子都是了不起的。三位媽媽談到了三個兒子。
課件出示課文插圖,你看到了幾個兒子,(3)可是這位老爺爺卻說:“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只看到了一個兒子。”(出示句子)
▲預設學習重點段:出示:
三個媽媽打了水,拎著水桶回家去,那個老爺爺跟在后邊慢慢走著。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生:我覺得他沒有讀出水很重的樣子,我能讀得比他好。(此名學生朗讀)
師:通過他的讀,你感受到水很重了嗎?
生:感受到了。
師:你能通過讀,讓別人也感受到水很重嗎?
(學生齊讀此段)
▲聽老師范讀拎水的句子
(1)讓學生用耳聽,你仿佛聽到什么?(媽媽喘氣聲,水晃蕩聲等)
(2)讓學生用眼看,你仿佛看到什么?(媽媽流汗,彎著腰很累的樣子)
(3)讓學生用心體會用口說說,你此時的感受。
(再一次體會媽媽的累)——全體深情朗讀——表演
(4)假如是你看到了會怎么做?你會說些什么?(聯系實際發散、創造)
三、學習三個孩子的表現,呼應前面的表揚,質疑升華
從課文中找找,并用橫線劃出相關的句子?看圖分別說,出示句子
1、板書:翻跟頭回讀夸獎的話
2、板書:唱歌
3、板書:拎水桶你有什么問題想問這位媽媽嗎?
師:這句話什么意思?他真的就沒有什么特別的嗎?看了這個孩子的做法,師:此時此刻,你是這位媽媽,再談論孩子時,會說什么?(板書:孝敬父母)
如果你也在旁邊,你覺得誰做的最好?你又看到了幾個兒子?
這一切老爺爺看在了眼里,怪不得他說—————
他看到的是哪一個?看到了是什么?為什么?
生:因為其他兩個兒子只顧表現自己,只有這個兒子幫媽媽。
生:只有第三個兒子孝敬父母。
生: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所以老爺爺說他只看到一個兒子。
生:只有孝敬父母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板書:真正的兒子)
……
怪不得老爺爺說只看見了——————一個兒子,一個真正的兒子。(板書:一個真正的兒子)
同學們學得很認真,讓我們一起來朗讀課文,注意不同人物,語氣不同。
四、齊讀全文,總結
齊讀課文
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怎樣才是孝敬父母?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打算怎樣做?老師有個建議,讓我們從今天開始,每天為父母做一件事,做一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板書設計:
三個兒子
一 二 三
力氣大 嗓子好 沒什么特長(孝敬父母)
翻跟頭 唱歌 拎水桶
真正的兒子
教學設計方案范例教學設計方案格式篇二
1、鍛煉學生的彈跳能力;發展學生腹部力量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教學流程解析與拓展
一、常規教學
1、集合站隊,報告人數。
2、師生相互問好。
3、教師宣布教學內容和要求。
二、準備活動部分
1、教師領學生一起根據音樂走跑成圓形。
2、根據音樂模仿動物形象。
3、師生共同活動身體各關節
三、基本部分
單腳跳練習:
1、提出要求,并講解動作要領,示范正確動作。
2、組織學生練習。
3、評價學生表現。
4、學生模仿練習,原地跳起。
5、找學生示做,講評優缺點。
6、學生自我鞏固練習。
7、游戲法練習:往返10米跳接力
四、結束部分
1、教師領學生走成一圓形,手拉手,四步放松腿部。(音樂,四步節奏)
2、師生共同總結本課學習內容,預定下節課目標
3、師生互道再見,下課。
教學設計方案范例教學設計方案格式篇三
一、自編韻律操 二、投擲 三、游戲
教具
壘球10個
教學內容
一、 自編韻律操 二、投擲:助跑投
擲壘球 三、游戲:快找同伴
教學目標
一、繼續學習自編韻律操5-7節的動作要領,提高學生的韻律感節奏感及身體的協調性。
二、初步學習助跑擲壘球的動作方法,發展學生協調性和上肢力量及投擲能力。
三、學會游戲“快找同伴”游戲方法,提高學生快速反應能力。
四、培養學生機智果斷勇往直前的品質和發展學生的表現力和美感
準備部分
一、課堂常規
二、跑步
1、口令指揮
2、宣布任務
手勢提示,口令指揮
1、體委整隊
2、整齊報數
中速跑300米左右
組織四列橫隊密集隊形。要求精神飽滿、隊形整齊
排頭互相對齊
三、健美操
口令指揮師生同做
1、肩部運動
2、闊胸運動
3、腰部運動
4、踢腿運動
5、腕部運動
6、跳躍運動
控制節奏
四列橫隊體操隊形
基本部分
一、自編韻律操
重點:動作舒展,富有節奏
二、投擲:助跑投擲壘
球
1、示范講解
2、學生練習
3、互相指導自由練習
4、隨音樂練習
1、示范講解
2、學生練習
3、個別指導
1、復習1-4節韻律操
2、學習5-7節韻律操
互相指導自由練習5-7
找學生示范1-7節
集體練習1-7節
1、復習上步投擲壘球
四列橫隊體操隊形
動作連貫有節奏感
xx
↑↓
xx
10`
10`
重點:助跑輕松有節奏
三、游戲:快找同伴
及糾正
1、講解游戲規則
2、學生練習
3、教師指揮練習
4、學生指揮練習
2、助跑和預跑練習
3、投擲步練習
4、助跑投擲練習
學生一路縱隊成圓形慢走,教師突發口令“4人一組”學生立即按教師口令聚集成若干小組,剩下為失敗。
動作連貫,注意安全
學生站成一個圓圈,精神集中,反應快速,聽從指揮
結束部分
1、 放松活動
2、小結
3、送器材
4、下課
隨教師一同做放松韻律操
自覺走成放松隊形跟隨教師一同做
自覺走成圓形
運動負荷預計
心率預計: 130 次/分出現在課的助跑投擲壘球時段
教學信息反饋及處理意見:
完成了教學任務。本次課每位同學都能堅持到底互相幫助,課堂氣氛活躍,但個別學生在做自編韻律操時有些動作不協調,應該多給這樣的學生加以適當的指導。男同學投擲壘球的動作比女同學的動作要規范、連貫。學生在做游戲時興趣非常濃厚,個別同學出來指揮時口齒不清,有兩個原因:1、沒有自信害怕2、緊張、語速過快。經過老師的鼓勵有所進步。
教學設計方案范例教學設計方案格式篇四
羽毛球的正手發高遠球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羽毛球的第二次課,學的是正手發高遠球。羽毛球是一項非常普及而且易于開展的體育運動,非常受廣大中學生的喜歡。通過平時的觀察,發現許多同學打羽毛球動作不規范,水平一直處在初級水平,動作是千姿百態。本課主要是針對學生的發球作規范指導學習。讓學生了解發球的一些基本規則和動作方法。
三、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中二年級的學生,高年級學生具有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接受能力比較強而且快,在課堂上能夠自我約束。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正手發高遠球的規則。
2、技能目標:使90﹪的學生能掌握正手發高遠球的技術動作。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積極向上、自主探究學習的精神和樂觀的學習態度。
重點:強調發球的高和遠。
難點:擊球的時機和擊球力度的掌握。
五、教法學法:
教法:講授法,直觀教學法,集體練習法。
學法:分組練習、自主探究、相互交流
六、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集合整隊清點人數;
(2)、師生問好,宣布本次課任務及要求;
(3)、安排見習生。
(二)、準備部分:
(1)慢跑
(2)游戲
(3)徒手操
(三)、基本部分:
1、復習正反手握拍
2、講授正手發高遠球的動作方法
組織練習:
(1)徒手分解練習
(2)徒手連貫動作練習
(3)分組對練
3、素質練習:高抬腿30秒兩組
(四)、結束部份:
1、放松肌肉
2、總結
3、宣布下課
七、場地器材:
四十一把羽毛球拍、四十個羽毛球、兩個足球
八、本課的平均心律:110——130%
練習密度:30——35%
九、小結:
本次課基本按預定的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在組織和調動隊伍方面非常成功,但在教學內容上需要有更多的新意,教法、學法上沒有大膽的創新,在練習密度上沒有把握適當,今后會在這些方面做大膽嘗試。
教學設計方案范例教學設計方案格式篇五
;湖南省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設計參賽模板及范例
第一部分:教學設計模板
教學設計標題(化學課程標準主題或教材中規定的內容)
一、基本說明
⒈教學內容所屬模塊:(注明:高中化學必修模塊:《化學1》、《化學2》,選修模塊:《化學與生活》、《化學反應原理》和《有機化學基礎》)
⒉年級:
⒊所用教材出版單位:
⒌所屬的章節:
⒍教學時間:分鐘
二、教學設計
【
1.教學目標:(針對本堂課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際,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來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
2.內容分析:(根據自己對化學課程標準理解和教材中有關內容的把握,并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本班學生水平,分析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簡要說明教學內容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位置)
3.學情分析:(簡要分析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及能力水平、對教學內容的了解程度等,預設教學情景)
4.設計思路:(說明教學設計者是如何根據本教學內容及其教學目標,確定教學指導思想、設立教學程序和設計教學方法的)
三、教學過程
(采用下述的表格式描述,盡量采用寫實的方式描述教學過程的真實情景,盡量將教學中的關鍵環節以及教學過程中某些值得注意與思考的現象和事件描述清楚)
@
四、教學反思
注意事項:
1.反思不僅要總結本次教學活動的優點和成功之處,同時要注意指出本次教學活動中的值得研究的具有普遍性的問題,特別關注在教學具體實施過程中生成性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通過自己的分析與思考,找出問題的癥結,提出改進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2.反思要突出重點,不一定面面俱到,建議采用小標題的方式提點反思的幾個方面,不宜太多。要注意在事實的基礎上加以總結和提升,不要單純羅列事實和現象。但理論的總結又要注意語言通俗簡明,并利用本次教學活動的具體證據來論證,不要長篇大論地引用他人文章,或脫離具體教學活動做籠統的理論闡述。
附:教學資源、學生學習過程及典型成果(可選)
教學資源包括:學案、課件及其他教學相關資源。
學習成果包括:學生課前、課上或課后搜集的資料;學生活動過程的圖片等;學生的典型作業或制作的各種作品。
第二部分:化學教學設計范例
氮氧化物與大氣污染
,
湖南師大附中:鄧建安
一、基本說明
1.教學內容所屬模塊:《化學1》
2.年級:高一
3.所用教材出版單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屬的章節:第四章第三節第2課時
5.教學時間:40分鐘
二、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
(1)了解no、no2的物理性質。
(2)通過試驗探究掌握no和no2的化學性質,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分析和設計能力。
(3)了解氮氧化物對環境的污染,體會化學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的意識和責任感。
2.內容分析:
本課時教學重點有兩個:一是no2與水的反應,二是氮氧化物對大氣的污染。教學難點是進行科學探究“no2盡可能被h2o吸收”。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學習有助于對“空氣質量日報”中的“首要污染物”指標作進一步了解,能讓學生進一步清楚大氣污染物,認識環境保護的迫切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3.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上一課時對so2的學習,已初步掌握了這一類物質的學習方法,本課時要指導學生運用知識遷移來掌握氮氧化物的性質,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同時,學生動手能力還在形成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在實驗設計與操作過程中形成嚴謹、規范的良好學習習慣。
4.設計思路:
(1)努力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課前布置“酸雨的調查”,課堂進行“科學探究”,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
(2)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的奧妙。
(3)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性和可控性提高教學效果,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
三、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及時間
、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1.課前準備
2-3天
—
的生成與性質
10分鐘%
| 【課前布置】
上網查詢我國酸雨的分布、影
響、危害和采取了哪些防治措施。
:
【引入】
no和no2是汽車尾氣和某些
生產中產生的主要污染物,也是引
起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學習
它們將幫助我們進一步弄清楚大
氣污染物的性質。
【提問】
①no可以通過氮氣與氧氣反
應生成,在常溫下它們易反應嗎為
什么
②氮氣與氧氣在什么條件下
可能會發生反應
③由此聯想,除汽車尾氣中因
高溫產生no外,在自然界也有一
種情況也會發生氮氣與氧氣的反
應,說說看,是那種情況
【實驗】
播放氮氣與氧氣反應的實驗
錄像
、
【板書】
一、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n2+ o2
2no
【實驗】
(1) 3-5人為一小組,上
網查詢我國酸雨的分布、
影響、危害和采取了哪些
防治措施。
(2)將相關資料制成
powerpoint文件,并選好
一個代表準備匯報本組
的調查成果。
為馬上進入的新課做好
思想準備。
思考與回答:
由于氮氣的性質很
穩定,常溫下n2與o2不
反應
、
思考與回答:
放電或高溫
思考與回答:
雷電時
觀看實驗錄像
\
寫出實驗錄像中發
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學生用下面的裝置
通過活動
培養學生的科
學探究能力、組
織活動能力、協
作交流能力等。
從汽車尾
氣入手,直接導
入本節課需要
掌握的重點—
—氮氧化物的
性質。目的明
確,重點突出。
通過創設
“問題情景”進
行啟發式教學。
—
通過播放
錄像將反應原
理直觀化,便于
學生接受和理
解,并形成穩定
的化學知識。
"
練習化學
放電或高溫
}
的性質
5分鐘
】
;
4.科學探究
15分鐘?
5.活動回報
no與o2反應的實驗演示
【提問】
觀察到了什么現象說明了什
么
【板書】
)
2no + o2=2no2
【實驗】
no2與h2o反應的實驗演示
【板書】
3no2+ h2o =2hno3+
no
【提問】
工業上利用二氧化氮溶于水
來制取硝酸,但根據反應方程式,
no2中的n元素能否全部被轉化為
硝酸
【提問】
如果現在給你一試管no2,其
它藥品和儀器自選,你能否設計實
驗,使no2盡可能的被水吸收呢
?
【科學探究】
現給你一試管no2,其它藥品和儀
器自選。
1.請你設計實驗,要求盡可能多
地使no2被水吸收。
2.你的設計對工業上生產硝酸
有什么啟示(從原料的充分利
用、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
考慮。)
演示o與o2反應的實驗:
觀察實驗現象,寫出
反應方程式。
思考與回答:
無色的no很容易在
常溫下與空氣中的氧氣
化合,生成紅棕色的
no2。
觀察實驗現象,寫出
反應方程式。
、
思考與回答:
不能,只有三分之二
的n被轉化為了硝酸
積極思考
畫出設計的裝置簡圖
(參考簡圖見附錄一)
將實驗設計的步驟、實驗
現象和解釋填入p80的
表格中
$
(參考答案見附錄二)
思考與回答:
硝酸工業中通過補
充空氣,使生成的no再
氧化為no2,no2溶于水
方程式的書寫
播放錄像和
設計學生能親
自演示的試驗,
增強教學的直
觀性,有利于提
高教學效果。
通過觀察
實驗現象,分析
化學反應原理。
\
通過觀察
實驗現象,分析
化學反應原理。
通過啟發
和提供錄像、實
驗等直觀教學
手段,能讓學生
形成深刻的第
一印象,并在此
基礎上構建有
意義、穩定的化
學知識,同時還
培養了學生的
觀察、分析與推
理能力。
考察和訓
練學生的實驗
設計能力
訓練學生
全面思考問題
的能力
通過了解
8分鐘
]
6.小結與作業布置2分鐘
巡視學生的探究情況,展示優
秀方案并推薦上臺演示自己設計
的實驗
【閱讀布置】
$
so2和no2對大氣的污染
【板書】
二、so2和no2對大氣的污染
酸雨的形成與危害(ph<)
【活動匯報】
選一個小組,匯報課前布置的
調查活動的成果,其他小組進行補
充。
【活動布置】
(1)實踐活動1:分析空氣
污染的成因。
(2)實踐活動2:雨水ph的
測定。
,
【作業】
p83第1~6題
又生成硝酸和no。經過
這樣多次的氧化和吸收,
no2可以能夠盡可能多地
轉化為硝酸,同時減少了
污染物的排放。
學生上臺演示自己
設計的實驗方案
學生閱讀
活動匯報
?
了解活動要求,做好活動
準備。
so2和no2對大
氣的污染,讓學
生認識到環境
保護的重要性,
培養學生的社
會責任感、參與
意識和決策能
力。
!
訓練學生
的實驗操作能
力
增進對酸
雨的全面了解,
使學生認識環
境保護的迫切
性,形成參與解
決環境問題的
強烈意識。
引起學生
對環境問題的
關注,同時培養
學生的思維能
力、表達能力、
與人交流的能
力、組織活動能
力等等。也可以
培養他們的科
學方法、科學態
度和科學精神。
四、教學反思
1.本節教學內容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無論是課前布置的調查,還是課堂中的“科學探究”,同學們都踴躍參與,在活動中體驗到了成功和化學學習的樂趣,教學效果也比較好,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2.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還在形成過程中,從課堂巡視檢查的情況來看,有不少同學的實驗設計不完善,語言表述欠規范,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多設計這樣的環節,讓學生多鍛煉,以逐步提高他們的科學探究能力。
^
附錄一:參考簡圖
附錄二:科學探究“no2盡可能被h2o吸收”
實驗步驟現象解釋(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1)
將一支充滿no2
的試管倒放在盛
有水的水槽中
紅棕色氣體逐漸消失,水位
上升,最后水充滿整個試管
的2/3,無色氣體充滿試管
的1/3(上部)
3no2+h2o=2hno3+no,
no2為紅棕色氣體,易溶于
水,no為無色氣體,難溶于
水
(2)制取少量氧氣有氣泡溢出
2kclo3=2kcl+3o2↑
或2h2o22h2o+o2↑(3)
(3)將氧氣慢慢地
通入步驟(1)的
試管中,直至液體
充滿整個試管
無色氣體變為紅棕色氣體,
又變為無色氣體,但氣體體
積逐漸縮小,液面不斷上升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附錄三:教學課件
附錄四:某組學生的調查成果:我國酸雨的分布、影響、危害和防治措施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