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優質的演講稿該怎么樣去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演講稿模板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父親節的由來演講稿篇一
父愛無邊圖冊(19張)的給父親寄賀卡,而且鼓動他們買領帶、襪子之類的小禮品送給父親,以表達對父親的敬重。
另外,在父親節的那一頓早餐是由子女們做的,父母早上不必早起,可以繼續睡,子女們做好早餐后拿到床前給父母親用。
父親節的由來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
每年六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覺得爸爸總是好嚴肅,好難和他說心事,我還記得,小時候,每個周末,爸爸都會騎著車帶我到一個從來沒去過的公園玩,但是長大后,我們幾乎不講話了。隨著離家的時間越來越多,我和爸爸之間,漸漸的,也只剩下了沉默。爸爸從來沒有稱贊過我,我也從來沒有說過,我愛他,但是,一直以來,我藏在心里的愿望,始終是要他的肯定啊。
和爸爸之間很難相處,甚至連父親節的時候都遲遲疑疑的說不出“我愛你”的同學,一定不止我一個吧。
但是,也許我們都忘記了,當我們蹣跚學步時,在遠處看著我們的人,是父親;在我們還沒有成型的三觀里,教給我們做人的原則和道理的人,也是父親;在我們第一次離開爸媽去學校上學時,雖然放開了手,卻依然在鐵欄桿后面默默地望著我們的人,還是父親;在我們想要放棄的時候,告訴我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堅持一直前行”的人,仍然是父親啊。
都說父愛如山,父親在我們的生命中一直是沉默而厚重的角色,回首那些苦澀的過往,總能找到父親的身影,我想,也是因為有了父親的沉默的守候,我們才多了一份前行的動力吧。無論我們身在何方,面臨什么樣的困境,我們的支柱,始終是父親啊。
我永遠忘不了,在一次期中考試之后,我把被揉成一團的成績條遞給爸爸看,當他展開了看到成績條上模糊的數字時,我都能感覺到他眼里的光一下子就黯淡了下來,仿佛他年輕時所有的意氣風發都在我身上消磨殆盡了,他只是沉默了幾秒,對我說“你,要加油啊。”我點點頭,轉身后眼淚再也停不了。而這個時候我才真實的感覺到,小時候,爸爸給予了我很多,而現在的我,是該變成他的翅膀,拂去他的滄桑了,現在該是我回報爸爸的時候了。
今年的父親節已經過去了,我在給爸爸的父親節卡片上,寫上了這樣一段話:“我沒有說,但是仔細回想,腦海最珍貴的一幅畫,是你載著我,叮呤我,好好抓牢你身旁,安心在你背后,飛翔。”記憶中,這樣的時光,已經隨著父親漸漸斑白的頭發,成為了永遠。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龍應臺先生的《目送》這本書吧,中間寫到了我們目送父母一步步的離開,但是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舍的,他們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只管著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我們的這一生,被父母目送著,然后我們會目送著我們的孩子蹦跳著離開。但是我們都很難去回頭張望,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著。因為有這份愛的存在,我們才能無所畏懼的前行。
最后,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會消失的身影,爸爸媽媽也總有離開我們的那一天,所以無論是什么樣的日子,都要請大家始終懷著感激的心情,去多愛我們的父母一點。因為,也許父母也是存在我們的心里,但是我們,卻永遠鐫刻在他們的生命線上。
謝謝大家!
父親節的由來演講稿篇三
父親節是一年中特別感謝父親的節日,源自美國,約始于二十世紀初。每個國家的父親節日期都不盡相同,也有各種的慶祝方式,大部分都與贈送禮物、家族聚餐或活動有關。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是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慶祝父親節。
詞目:父親節 拼音:fù qīn jié 英文:father's day 日期:每年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基本解釋:起源于美國的節日(現已廣泛流傳于世界各地,節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異)。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節日里,子女佩戴紅玫瑰表示對健在父親的愛戴,佩戴白玫瑰表示對已故父親的`悼念。
我國官方沒有設立正式的父親節。我國內地習慣上使用6月第三個星期日當做父親節;中國臺灣父親節是8月8日。中國臺灣的父親節訂于每年的八月八日,又稱為“八八節”。這是因為“八八”和爸爸相近,而且“八八”兩字連綴起來,又好象一個 “父”字,所以父親節特別被定于八月八日。
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1910年誕生在美國。 父親節創始人布魯斯·多德夫人1909年,華盛頓一位叫布魯斯-多德的夫人,在慶賀母親節的時候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既然有母親節,為什么不能有父親節呢? 多德夫人和她的5個弟弟早年喪母,他們由慈愛的父親一手養大的。許多年過去了,姐弟6人每逢父親的生辰忌日,總會回想起父親含辛茹苦養家的情景。在拉斯馬斯博士的支持下,她提筆給州政府寫了一封措辭懇切的信,呼吁建立父親節,并建議將節日定在6月5日她父親生日這天。州政府采納了她的建議,倉促間將父親節定為19日,即1909年6月第3個星期日。翌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波堪市正式慶祝這一節日,宣布了父親節的文告,定這天為全州紀念日。以后,其他州也慶父親節。 在父親節這天,人們選擇特定的鮮花來表示對父親的敬意。人們采納了多德夫人的建議,佩戴紅玫瑰向健在的父親們表示愛戴,佩戴白玫瑰對故去的父親表示悼念。后來在溫哥華,人們選擇了佩戴白丁香,賓夕法尼亞人用蒲公英向父親表示致敬。 為了使父親節規范化,各方面強烈呼吁議會承認這個節日。1972年,尼克松總統正式簽署了建立父親節的議會決議。這個節日終于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下來,并一直沿用至今。
父親節的由來演講稿篇四
1920xx年,華盛頓一位叫布魯斯·多德的夫人,在慶賀母親節的時候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既然有母親節,為什么不能有個父親節呢?下面就由本站小編講解一下這一部分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相對于母親節,父親節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一個節日,是1920xx年在美國華盛頓州的士波肯市由杜德太太發起的。
而我國的父親節起源,要追溯到國民時代。民國三十四年的八月八日,上海聞人所發起了慶祝父親節的活動,市民立即響應,熱烈舉行慶祝活動。抗日戰爭勝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仕紳,聯名請上海市政府轉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諧音的八月八日為全國性的父親節。
第一個說法:
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1910 年誕生在美國。
杜德夫人的母親在她十三歲那一年時去世,遺留下六名子女;杜德夫人的父親威廉斯馬特先生(mr. william smart),在美國華盛頓州東部的一個鄉下農場中,獨自一人、父兼母職撫養六名子女長大成人。斯馬特先生參與過美國南北戰爭,功勛標榜,他在妻子過世后立志不再續弦,全心帶大六名兒女。
杜德夫人排行老二,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女性的細心特質,讓她更能體會父親的辛勞;斯馬特先生白天辛勞地工作,晚上回家還要照料家務與每一個孩子的生活。經過幾十年的辛苦,兒女們終于長大成人,當子女們盼望能讓斯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際,斯馬特先生卻因為經年累月的過度勞累而病倒辭世。
1909 年那年,正好是斯馬先生辭世之年,當杜德夫人參加完教會的母親節感恩禮拜后,她特別地想念父親;直到那時,杜德夫人才明白,她的父親在養育兒女過程中所付出的愛心與努力,并不亞于任何一個母親的辛苦。
杜德夫人將她的感受告訴教會的瑞馬士牧師(rev. rasmus),她希望能有一個特別的日子,向偉大的斯馬特先生致敬,并能以此紀念全天下偉大的父親。
瑞馬士牧師聽了斯馬特先生的故事后,深深地為斯馬特先生的精神與愛心所感動,他贊許且支持杜德夫人想推動「父親節」的努力。于是杜德夫人在 1910 年春天開始推動成立父親節的運動,不久得到各教會組織的支持;她隨即寫信向市長與州政府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提議,在杜德夫人的奔走努力下,士波肯市市長與華盛頓州州長公開表示贊成,于是美國華盛頓州便在 1910 年 6 月 19 日舉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親節聚會。
1924 年,美國總統科立芝(calvin coolidge)支持父親節成為全美國的節日;1966 年,美國總統詹森(lyndon johnson)宣布當年 6 月第 3 個星期日,也就是斯馬特先生的生日月份為美國父親節;1972 年,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簽署正式文件,將每年的六月第三個主日,訂為全美國的父親節,并成為美國永久性的國定紀念日。
第二個說法:
專門用一天向母親表示敬意的想法是1920xx年在美國首先提出來的。2年以后華盛頓州的一位婦女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提出應有類似母親節的一天來向一家之長的父親表示敬意。多德夫人年幼喪母,由父親把她帶大。她非常愛自己的父親。
在多德夫人提出她的想法的同一年--1920xx年,華盛頓州州長作出反應,宣布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父親節。這個想法在1920xx年被伍德·威爾遜總統正式批準。1920xx年,卡爾文·柯立芝總統建議把父親節作為一個全國性的節日以便“在父親和子女建立更親密的關系,并且使父親銘記自己應盡的全部責任”。紅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認的父親節的節花。
父親節在全美國作為節日確定下來,比母親節經過的時間要長一些。因為建立父親節的想法很得人心,所以商人和制造商開始看到商機。他們不僅鼓勵做兒女的給父親寄賀卡,而且鼓動他們買領帶、襪子之類的小禮品送給父親,以表達對父親的敬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駐扎在英國的美國軍人要求得到父親節的賀卡寄回國內。美國軍人的要求得到英國賀卡出版商的回應,因而印制了賀卡。雖然英國公眾對這個人為節日接受緩慢一些,但今天英國在六月里第三個星期日也熱烈慶祝父親節,和美國的慶祝方式差不多。
后來,全世界有二十多個國家通過教堂儀式、送卡和禮物來紀念父親節。每年全美國要在五千六百萬令人尊敬的父親們身上花去十多億美元禮品費,但在禮品的種類上除了領帶和雪茄煙外其它東西很少。很多人認為給父親買禮物最難。其實有很多有趣的、合適的禮物是會令父親們開心的。
現在中國民間過的是西方的父親節,但在以前,中國也是有自己的父親節的,只不過后來新中國成立后就沒再列入中國法定節假日里。
我國的父親節訂于每年的八月八日,又稱為“八八節”。這是因為“八八”和爸爸相近,而且“八八”兩字連綴起來,又好像一個 “父”字,所以父親節特別被訂于八月八日。
早在抗日戰爭白熱化的1945年,上海一些愛國人士為頌揚和紀念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的父親們,發起每年8月8日為中國的“父親節”。
抗戰勝利后,黨國元老、上海各界名流如吳稚暉、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覺得訂定父親節很有意義,有特別加以提倡的必要,就聯名呈請政府準予規定每年八月八日為父親節,通令全國遵行。后來呈請獲準,八月八日就正式成為我國的父親節。
世界其它各國也慶祝父親節,不過并不是在八月八日,例如美國、加拿大、阿根廷等國的父親節,是訂在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紅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認的父親節的節花。
中國父親節賀卡通常也有以送黃色玫瑰花為主,有的國家把黃色視為男性的顏色。
太陽花
有的國家流行父親節送太陽花,寓意父親像偉大的太陽。萬物生長靠太陽,寓意在父親的關愛下,子女才得以茁壯成長。此太陽花可以是向日葵,也可以是扶郎花。
康乃馨
黃色的,象征慈祥、溫馨、真摯,不求代價、永不褪色的愛。
父愛如山---向日葵配劍葉
花語: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您的心胸,您額上的皺紋記載著坎坷,您的一生就是一首瑰麗的詩。
燦爛時光---各色太陽花,綠葉適量
花語:青春是一顆星星眨著真誠的眼睛,青春是一個微笑,傳遞著流動的快樂,青春是一首歌,唱出了滿懷的激情,青春是一首詩,寫滿了生活的喜怒哀樂。
花語:鮮花,渴望雨露的滋潤,漂泊了太久,渴望懷抱,浪跡天涯,仍惦記著那溫馨的港灣。
幸福長久---紅色康乃馨、粉色康乃馨,黃鶯、綠葉
花語:祝您幸福長久,源遠流長。
熱情洋溢---紅色玫瑰,粉色香水百合,向日葵,綠葉、劍葉搭配
花語:生命中的太陽,讓每天都信心滿懷,充滿希望,讓熱情伴遠行,海角天涯。
父親節的由來演講稿篇五
1945年的'8月8日,正值我國對日抗戰達到白熱化,上海部份愛國人士為了激勵全國同胞奮發圖強、團結力量,以期早日消滅日本侵略者。于是,發起“父親節”來頌揚紀念在戰場上為國捐軀的父親們。
當時,父親節節日之構想一發起,立即得到市民之響應,熱烈舉行慶祝活動。
抗日戰爭勝利后,上海市各界黨國元老、名流紳仕如吳稚暉、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深覺父親節的意義重要,有提倡訂定父親節慶典活動之必要性;于是,聯名陳請上海市政府轉呈中央政府,準予規定每年八月八日為父親節,通令全國遵行。
父親節訂于每年的八月八日,是因為“八八”和爸爸音韻相近。并且 ,從字形“八八”二字連綴后,正如一個“父”字。因此,訂定八月八日為父親節;又稱為“八八節”(“爸爸節”)。
父親節的由來演講稿篇六
xx年中宣部等中央七部委《關于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方案》說:重陽節應突出“敬老孝親的主題”。增添了“孝親”,真好!九月初九重陽節是中華敬老節,可以同時是中華父親節。古人以奇數為陽數,偶數為陰數;天為陽,地為陰;男為陽,女為陰。九是最大的陽數,“重陽”適宜作父親節。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由母系氏族過渡到父系氏族的代表。中國古代就有黃帝于九月九日乘黃龍上天的傳說,從漢代以來,人們便在這一天祭祀黃帝。把重陽祭黃帝的這一天,作為中華父親節,可以說是順理成章。
愛子和孝親是雙向互動的。父母給予子女生命,對子女有一種出于本能的無私的慈愛。子女在母體中孕育成長,本來就依戀父母,又不斷感受到父母的養育之愛,很自然地滋長著親情回報的愛心,這種知恩、感恩、報恩的情感、品性、行為就是孝。這種血統之所系、命根之所出的'孝,不是封建社會和封建家庭的特產,這是人性的自然感情。把孝籠統作為封建道德加以批判是違反自然的。所以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說:“孝是無所不適的道德,不能沒有孝。”新世紀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國務院副李嵐清同志說:“孝敬父母從來是上合天理、下合人倫的事情。”在為仁義禮智信恢復名譽后,有識之士正紛紛為孝恢復名譽。
親子之互愛是不計功利的,是不計“支出”、“收入”的,與市場上的買賣交易是全然不同的。這種親子間的天然關愛和無私奉獻精神,是其他人際關系所無法比擬的,這是人類愛心的起點和基石,也是道德啟蒙的起點和基石。仁愛之心、博愛精神,都是這種愛心的推衍和升華。珍惜這種愛親的情感體驗,把它培育起來,推展開來,就會養成健康發達的愛心和德性。以此為根而繁衍的價值觀和價值體系,應是天然而富人性的。家庭是培育愛心和德性的全天候學校,受益的卻不僅是家庭,而是全社會,是為社會培養一個合格的人。人的道德情感是發散到四面八方的,不會只是單向的,“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孝經·天子》)真正的孝子總是個厚道的人,有德性的好人。
人類的美好感情,包括體驗和感受感情的能力,需要精心保護、加意培養。如果家庭里的“小皇帝”、“小太陽”認為父母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應當的,對親情已經麻木、不會感知愛,那就不懂親情回報、不會報答愛。從小以個人為中心、不懂得孝親,長大后就是自私的人、不懂得奉獻。設立中華母親節、中華父親節,就是為了讓天下父母的愛心有一個得以彰顯、讓人認真體認的節日;讓天下子女的孝心有一個受到喚醒、并精致表達的節日。
父親節的由來演講稿篇七
人們在慶祝母親節的同時,并沒有忘記父親的功績。
1909年就開始有人建議確定父親節。據說第一個提出這種建議的是華盛頓的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多德夫人的母親早亡,其父獨自一人承擔起撫養教育孩子的重任,把他們全部培養成人。
1909年,多德夫人感念父親養育之恩,準備為他舉行慶祝活動,同時,想到所有的父親對家庭和社會的貢獻,于是給當地一家教士協會寫信,建議把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父親節。該協會將建議提交會員討論,獲得了通過。
1910年6月,人們便在此慶祝了第一個父親節。當時,凡是父親已故的人都佩戴一朵白玫瑰,父親在世的人則佩戴紅玫瑰。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但是開始時父親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有的地方用蒲公英作為父親節的象征,有的地方則用襯有一片綠葉的白丁香作為父親節的象征。直到1934年6月,美國國會才統一規定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父親節。
后來,全世界有二十多個國家通過教堂儀式、送卡和禮物來紀念父親節。每年全美國要在五千六百萬令人尊敬的父親們身上花去十多億美元禮品費,但在禮品的種類上除了領帶和雪茄煙外其它東西很少。很多人認為給父親買禮物最難。其實有很多有趣的、合適的禮物送給父親。
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1910年誕生在美國。
父親節創始人布魯斯·多德夫人
多德夫人和她的5個弟弟早年喪母,他們由慈愛的父親一手養大的。許多年過去了,姐弟6人每逢父親的生辰忌日,總會回想起父親含辛茹苦養家的情景。在拉斯馬斯博士的支持下,她提筆給州政府寫了一封措辭懇切的信,呼吁建立父親節,并建議將節日定在6月5日她父親生日這天。州政府采納了她的建議,倉促間將父親節定為19日,即1909年6月第3個星期日。翌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波堪市正式慶祝這一節日,市長宣布了父親節的文告,定這天為全州紀念日。以后,其他州也慶父親節。
在父親節這天,人們選擇特定的鮮花來表示對父親的敬意。人們采納了多德夫人的建議,佩戴紅玫瑰向健在的父親們表示愛戴,佩戴白玫瑰對故去的父親表示悼念。后來在溫哥華,人們選擇了佩戴白丁香,賓夕法尼亞人用蒲公英向父親表示致敬。
為了使父親節規范化,各方面強烈呼吁議會承認這個節日。1972年,尼克松總統正式簽署了建立父親節的議會決議。這個節日終于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下來,并一直沿用至今。
專門用一天向母親表示敬意的想法是1907年在美國首先提出來的。2年以后華盛頓州的一位婦女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提出應有類似母親節的一天來向一家之長的父親表示敬意。多德夫人年幼喪母,由父親把她帶大。她非常愛自己的父親。
在多德夫人提出她的想法的同一年--1909年,華盛頓州州長作出反應,宣布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父親節。這個想法在1996年被伍德·威爾遜總統正式批準。1924年,卡爾文·柯立芝總統建議把父親節作為一個全國性的節日以便“在父親和子女建立更親密的關系,并且使父親銘記自己應盡的全部責任”。紅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認的父親節的節花。
父親節在全美國作為節日確定下來,比母親節經過的時間要長一些。因為建立父親節的想法很得人心,所以商人和制造商開始看到商機。他們不僅鼓勵做兒女的給父親寄賀卡,而且鼓動他們買領帶、襪子之類的小禮品送給父親,以表達對父親的敬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駐扎在英國的美國軍人要求得到父親節的賀卡寄回國內。美國軍人的要求得到英國賀卡出版商的回應,因而印制了賀卡。雖然英國公眾對這個人為節日接受緩慢一些,但今天英國在六月里第三個星期日也熱烈慶祝父親節,和美國的慶祝方式差不多。
父親節似乎遠不如母親節那么重要,沒有孩子給父親送禮物。但是,美國的父親仍然認為他們的命運比許多其它國家的父親強得多,因為那些國家的父親們連個名義上的節日都沒有。
父親節的由來演講稿篇八
杜德夫人的母親在她十三歲那一年時去世,遺留下六名子女;杜德夫人的父親威廉斯馬特先生(mr. william smart)。她在美國華盛頓州東部的一個鄉下農場中,獨自一人、父兼母職撫養六名子女長大成人。斯馬特先生參與過美國南北戰爭,功勛標榜,他在妻子過世后立志不再續弦,全心帶大六名兒女。
杜德夫人排行老二,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女性的細心特質,讓她更能體會父親的辛勞;斯馬特先生白天辛勞地工作,晚上回家還要照料家務與每一個孩子的生活。經過幾十年的辛苦,兒女們終于長大成人,當子女們盼望能讓斯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際,斯馬特先生卻因為經年累月的過度勞累而病倒辭世。
1909 年那年,正好是斯馬先生辭世之年。當杜德夫人參加完教會的母親節感恩禮拜后,她特別地想念父親;直到那時,杜德夫人才明白,她的父親在養育兒女過程中所付出的愛心與努力,并不亞于任何一個母親的辛苦。杜德夫人將她的感受告訴教會的瑞馬士牧師(rev. rasmus),她希望能有一個特別的日子,向偉大的斯馬特先生致敬,并能以此紀念全天下偉大的父親。
瑞馬士牧師聽了斯馬特先生的故事后,深深地為斯馬特先生的精神與愛心所感動,他贊許且支持杜德夫人想推動「父親節」的努力。于是杜德夫人在 1910 年春天開始推動成立父親節的運動,不久得到各教會組織的支持;她隨即寫信向市長與州政府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提議,在杜德夫人的奔走努力下,士波肯市市長與華盛頓州州長公開表示贊成,于是美國華盛頓州便在 1910 年 6 月 19 日舉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親節聚會。
1924 年,美國總統科立芝(calvin coolidge)支持父親節成為全美國的節日;1966 年,美國總統詹森(lyndon johnson)宣布當年6 月第3 個星期日,也就是斯馬特先生的生日月份為美國父親節;1972 年,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簽署正式文件,將每年的六月第三個主日,訂為全美國的父親節,并成為美國永久性的國定紀念日。
父親節的由來演講稿篇九
第一個說法:
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1910 年誕生在美國。
榜,他在妻子過世后立志不再續弦,全心帶大六名兒女。
杜德夫人排行老二,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女性的細心特質,讓她更能體會父親的辛勞;斯馬特先生白天辛勞地工作,晚上回家還要照料家務與每一個孩子的生活。經過幾十年的辛苦,兒女們終于長大成人,當子女們盼望能讓斯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際,斯馬特先生卻因為經年累月的過度勞累而病倒辭世。
1909 年那年,正好是斯馬先生辭世之年,當杜德夫人參加完教會的母親節感恩禮拜后,她特別地想念父親;直到那時,杜德夫人才明白,她的父親在養育兒女過程中所付出的愛心與努力,并不亞于任何一個母親的辛苦。
杜德夫人將她的感受告訴教會的瑞馬士牧師(rev. rasmus),她希望能有一個特別的日子,向偉大的斯馬特先生致敬,并能以此紀念全天下偉大的父親。
瑞馬士牧師聽了斯馬特先生的故事后,深深地為斯馬特先生的精神與愛心所感動,他贊許且支持杜德夫人想推動「父親節」的努力。于是杜德夫人在 1910 年春天開始推動成立父親節的運動,不久得到各教會組織的支持;她隨即寫信向與州政府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提議,在杜德夫人的奔走努力下,士波肯市與華盛頓州州長公開表示贊成,于是美國華盛頓州便在 1910 年 6 月 19 日舉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親節聚會。
生的生日月份為美國父親節;1972 年,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簽署正式文件,將每年的六月第三個主日,訂為全美國的父親節,并成為美國永久性的國定紀念日。
第二個說法:
專門用一天向母親表示敬意的想法是1907年在美國首先提出來的。2年以后華盛頓州的一位婦女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提出應有類似母親節的一天來向一家之長的父親表示敬意。多德夫人年幼喪母,由父親把她帶大。她非常愛自己的父親。
在多德夫人提出她的想法的同一年--1909年,華盛頓州州長作出反應,宣布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父親節。這個想法在1996年被伍德·威爾遜總統正式批準。1924年,卡爾文·柯立芝總統建議把父親節作為一個全國性的節日以便“在父親和子女建立更親密的關系,并且使父親銘記自己應盡的全部責任”。紅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認的父親節的節花。
父親節在全美國作為節日確定下來,比母親節經過的時間要長一些。因為建立父親節的想法很得人心,所以商人和制造商開始看到商機。他們不僅鼓勵做兒女的給父親寄賀卡,而且鼓動他們買領帶、襪子之類的小禮品送給父親,以表達對父親的敬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駐扎在英國的美國-軍人要求得到父親節的賀卡寄回國內。美國-軍人的要求得到英國賀卡出版商的回應,因而印制了賀卡。雖然英國公眾對這個人為節日接受緩慢一些,但今天英國在六月里第三個星期日也熱烈慶祝父親節,和美國的慶祝方式差不多。
父親節似乎遠不如母親節那么重要,沒有孩子給父親送禮物。但是,美國的父親仍然認為他們的命運比許多其它國家的父親強得多,因為那些國家的父親們連個名義上的節日都沒有.。
父親節習俗
《父親節的由來和習俗》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