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報告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污水處理廠專業實踐報告 污水處理廠畢業設計篇一
(一)污水處理(獵德污水處理廠、大坦沙污水處理廠)
一、獵德污水處理廠
1、獵德污水處理廠概況:
獵德污水處理廠位于廣州市天河區獵德村以東、華南大橋腳,占地面積39萬平方米。設計總規模為日處理污水75萬噸,分一、二、三期建設,主要收集西濠涌、沿排污系統、東濠涌、二沙島及天河區部分污水,服務面積66、5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120萬。
2、工藝流程及說明
(1)一期采用ab兩級活性污泥處理處理工藝,即a、b兩段吸附生物降解法。
其工藝流程如下圖:
污水→廠外泵站→格柵→廠內提升泵房→沉砂池-→a區曝氣池沉淀池→b區曝氣池沉淀池→珠
污水進入工廠后先要通過格柵隔去大件的垃圾,像膠袋、樹葉等等。垃圾出來后會由環衛部門處理。由于由管道進廠的水水位很低(廠區比水平線還高),為了工作方便,提升泵房就起了很大作用。這里采用的是7臺6000立方米/小時及2臺3000立方米/小時的潛水提升泵,水泵揚程為17米,這樣后面的工序就可在地面進行了。
沉砂池是密封的兩個池,用于去除污水中比重較大的無機顆粒(如泥砂,煤渣等)。
接下來的ab兩區是除污的關鍵之處。兩個區都分為兩個部分,曝氣池和沉淀池。先在曝氣池的水中混入活性污泥(一種由微生物、細菌等組成的菌膠團),池底微孔不停冒出的氧氣促進其新陳代謝,活性污泥吸附和降解有機物;然后水進入沉淀池中,沉淀池用于去除懸浮物質,如ss,同時去除部分bod5、在進行完活性污泥沉淀,分離之后,再回流進曝氣池降解下一池的水。
此外兩個區都分別有三個系統,供氣系統,回流系統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統(微生物的量也不可超標,若過多就要排出)。兩段工序結合在一起,出來的水已去除絕大部分的有機物,已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可以直接排入珠了。
(2)二期采用較新的unitank處理工藝,該工藝是在sbr工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除磷脫氮方面,比ab工藝有明顯的優勢。
其工藝流程如下圖:
鼓風機房物化除磷系統
↓↓
廠外泵站→廠內提升泵房→旋流沉砂池→unitank生物處理池→加氯消毒池→出水
剩余污泥↓→貯泥池
濃縮池→脫水機房
珠本來靠著豐富的生物鏈就可以實現自凈,只是由于生活污水的強烈污染,本來長的生物鏈變短,短的生物鏈變得幾乎消失,這樣水質才會每況愈下,而污水廠只是利用微生物加強其自凈功能,去除生活污水帶來的過量氮、磷有機物,改善其富營養化現象。(另外因為處理的不是工業污水,不需要特別進行金屬污染處理。)
一期設計污水的進水水質:bod5:150mg/l;ss:180mg/l;t-n:35mg/l;t-p:5mg/l。
出水質標準:bod5≤25mg/l;ss≤25mg/l;nh3—n≤10mg/l;t-p≤3、5mg/l。
二期設計污水的進水水質:bod5:120mg/l;codcr:250mg/l;nh3-n:20mg/l;ss:150mg/l;磷酸鹽:4mg/l。
出水質標準:bod5≤20mg/l;ss≤20mg/l;nh3-n≤10mg/l;codcr:≤60mg/l,磷酸鹽:≤0、5mg/l。
對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一,二期工程都采用生物泥直接脫水的方式,脫水后的污泥將得到進一步深化處理,同時實現資源的再生利用。污泥處置近期為外運填埋,遠期將實現資源的再生利用。
3、工藝存在的優點及存在問題
(1)優點:
1)把生物反應池、沉淀池、回流泵房設計一個整體方池,比分離圓形幅流池、分離式回流泵房等常規做法節約用地近40%。
2)脫水后的干污泥,成功運用大容量高壓螺桿泵,遠距離管道輸送至珠邊直接裝船。使得污泥運輸得到很好的壞境條件,比項屬國內首創,國外也屬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
3)污水的沉淀出水采用不銹鋼潛水穿孔管,效果好,國內領先。
4)把生物過濾除臭用于去除沉沙池產生的臭氣。在國內城市污水處理方面尚屬領先。
(2)存在問題:
1)本工程原按1998年以前的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執行。自1998年1月1日以后實行的新標準,對除磷要求有所提高。今后可對一期工藝的b系統的生物反應池略作改造調整,提高除磷效果,使得一期出水與日后建成的二期出水相當。
2)增添部份污水和空氣的計量設施,以便于運行管理。
二、大坦沙污水處理廠
1、大坦沙污水處理廠概況
大坦沙污水處理廠位于廣州西部的大坦沙島。日處理污水15萬噸。廠區占地14萬平方米,由主廠、荔灣泵站及澳口泵站三部分組成。收集廣州市西郊地區的荔灣、駟馬兩大濠涌污水,污水經泵站加壓后,通過敷設于珠河床下的兩條過污水管輸送至廠,經沉沙、沉淀、生化處理(除磷脫氮)、泥水分離等一系列的流程工藝后(),再放入珠。采用先進的生物除磷脫氮活性污泥法工藝,服務范圍為12、89平方公里,服務人口60萬,自1989年底試產通水后,社會效益顯著。
2、工藝流程及說明:
污水→廠外泵站→格柵→廠內提升泵房→沉砂池→沉淀池→生物反應池→二沉池→加氯間接觸室→珠
城市污水經廠外泵站輸送至廠內細格柵和360度旋流沉砂池進行預處理,用于除去水中的懸浮物、飄浮物和砂粒,以保證后續處理構筑物的正常運行。
污水經預處理后進入生物反應池,該池由厭氧、缺氧和好氧三個區組成。出水端設有回流泵房、剩余污泥泵房,污泥回流比為50~100%,混合液回流比為50%~150%,均回流到缺氧區。剩余污泥由泵送至濃縮池,然后進入脫水機房進行離心脫水,泥餅用泵輸送至碼頭外運,經處理后填埋。
污水經生物反應池處理后進入二沉池配水井,由配水井配水至周進周出的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二沉池出水進入加氯接觸池,消毒后排入珠,污泥回流至污泥泵房。
污水處理廠專業實踐報告 污水處理廠畢業設計篇二
1、了解自來水廠,污泥處置廠,污水處理廠的相關工藝流程以及主要構筑物特點,為以后的專業課學習奠定基礎。
2、初步接觸工作環境,為以后進入社會打下基礎,積累一定的經驗。
3、掌握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的聯系,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
4、加深對本專業的了解,提高對本專業的興趣和熱愛程度,認識到本專業在社會生產生活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
20xx年xx月xx日
鄭州航空港污水處理廠
鄭州航空港區第一污水處理廠位于航空港區新港辦事處棗崗村境內,緊臨西氣東輸綠化長廊,占地面積約81.52畝,總投資1.49億元。目前開工建設的一期工程,建成完工后,可達到日處理規模為2.5萬噸,可實現航空港區域集中治污
三污水處理廠工藝的選擇:現在普遍的污水處理廠采用生物處理工藝,并且伴隨著國家對氮磷量排放的限制,能提高脫氮除磷效果的工藝成為了優先的選擇,目前國內外比較成熟的具有脫氮除磷效果的工藝有三種:1a2/o工藝,2氧化溝工藝,3sbr及其演化工藝例如cast。鄭州航空港污水廠一期主要采用的是氧化溝工藝,氧化溝類型為卡魯塞爾氧化溝,卡魯賽爾氧化溝是由多溝串聯氧化溝及二次沉淀池,污泥回路系統組成。二期采用的是a2o工藝。
格柵:在污水處理系統前,需要設置粗格柵,以阻擋大型的懸浮物質,保護后面的提升泵以及確保其他構筑物的正常運行,減少后面構筑物的負荷。粗格柵設計應符合室外排水設計規范,具體要求為機械清除時柵條間距宜為16~25mm,過柵流速宜采用0.6m/s~1.0m/s,機械清除格柵的安裝角度宜為60~90度,格柵前渠道內的水流速度為0.4~0.9m/s。細格柵作用與粗格柵相似,它所去除的是小型雜物。
提升泵房:提升泵房位于粗格柵之后,其作用是將污水提升到一定高度,使污水能夠靠重力流經后面的構筑物,以實現一次提升就能使污水流全程實現重力流向。提升泵房的設計可按室外排水設計規范中的泵房規范以及給水排水設計手冊中的污水泵房進行設計。
a2/o工藝a2/o工藝是生物脫氮除磷最原始、效果最穩定的一種工藝,該工藝是由厭氧段、缺氧段、好氧段串聯而成,污水首先進入厭氧段,污水中的大分子物質在厭氧菌的水解酸化發酵作用下分解成為小分子有機物,從而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比,同時在厭氧環境下,釋磷菌釋放儲存在體內的磷元素,為后面好氧段吸收過量的磷元素提供了條件,經過厭氧段的污水與由好氧段回流過來的混合液混合進入缺氧段,在缺氧段中,主要發生反硝化作用,由好氧段徹底氧化分解生成的硝酸鹽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生成亞硝酸鹽,最終形成氮氣排放到空氣中,而好氧段主要進行有機物的氧化分解、釋磷菌對磷元素的吸收和氨氮的硝化作用。在好氧條件下,微生物進行有氧呼吸,消耗大量有機物,并且將有機物徹底氧化生成無機物,大大降低了污水中的cod,bod。同時釋磷菌在有氧條件下過量攝取水中的磷元素,將磷元素轉化為自身體內的物質貯存起來,部分釋磷菌沉積到剩余污泥中被外排做最終處理,從而實現污水中磷元素的降低。水中的氨氮有機物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被分解生成硝酸鹽氮,隨著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段進行反硝化處理。
污水處理廠專業實踐報告 污水處理廠畢業設計篇三
實習對象:環境工程專業實習生
實習地點:舊食堂西側食堂污水處理池
實習時間: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x日
實習目的:借助老師的講解、操作指導下結合實地的參觀演練,讓我們對小型污水處理池的方法掌握,對污水處理的各種方式有所了解并將所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從污水的概括、污水源、以及各種污染物和污染指標的分析;掌握處理的原理及處理污水的各種指標,以及對污水處理的各種分析和討論。
實習的內容和經過:學校的污水主要是食堂產生的廢水,主要是食堂的廢水;比如洗碗筷后,帶有一定的洗潔精的廢水;尤其是油污較多的廢水要進行除油和生化處理,從而達到親固變成親水的目的。
廢水處理流程:隔油池——>后續處理——>洗菜——>污水井——>調節池——>排水管網——>總排水口——>總排水管網(市政)。
在北群樓實驗室2樓,通過老師講解原理,鞏固和加深對地下水賦存的場所和運移的通道的理解,了解地下水的分布、埋藏和運動特征。通過本次實驗使我們加深對孔隙度、給水度和持水度的了解,掌握室內測定基本方法,在實驗過程中認真觀察和記錄,分析本次實驗后面的相關問題,寫出實驗報告,相見報告。
在主樓微生物實驗室,實習的主要內容是親手制作民心河水樣中的浮游生物,就包括利用壓滴法制作標本片,觀察微生物的個體形態,進一步熟悉和掌握顯微鏡的操作方法。中間夾雜著培養基的配制和滅菌,要求熟悉玻璃器皿的洗滌和滅菌前的準備工作,加深對平板的制作和平板的劃線法的掌握。
在惠馨樓前林蔭道,實習的主要內容是整個專業學生組織的關于第34屆“世界環境日”的環保教育宣傳活動,通過這個活動加深我們對世界環境的認識,也是加深廣大師生對現今世界地球環境的現狀的認識。這次活動的主題定為“節能減排關愛地球讓我們行動起來”,旨在讓大家通過身邊的一些小事達到環境保護的目的。我們通過掛出多幅關于環境保護的圖片,拉條幅,發傳單,現場簽名等形式的活動來感召大家行動起來。由于活動準備不是很充分,在活動形式上有襲舊的缺陷,新穎性不是太好。但是我想通過這次活動的舉行,將此次世界環境日的社會影響力更加擴展。我們相信,環保警鐘之聲已響徹于師生之心,只要大家積極的參與,從身邊小事做起,創建綠色家園不再是夢想,實現“節能減排,關愛地球讓我們行動起來”的目標不再遙遠,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建設美好校園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在校園內,實習主要內容是巖土力學強度實驗和輕型動力初探實驗。這兩個實驗全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基礎實驗,作為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只要掌握其基本原理和過程,學會使用點荷載儀和輕型動力初探裝置的使用,在實驗過程中認真觀察和記錄,分析本次實驗后面的相關問題,寫出實驗報告,相見報告。
在某市污水處理廠,實習主要內容是了解污水廠的概況,還有污水廠的污水源,處理污水源的方法,以及污水設備的各種參數指標。
實習心得體會:我們環境工程的54名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先后在學校、橋東污水處理廠及藁城污水處理廠進行認知實習。這次實習是理論結合實際的實踐。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對污水的處理有了更高的認知和操作能力。使得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更好的運用。這次實習感謝我的老師,我會繼續努力奮斗。
污水處理廠專業實踐報告 污水處理廠畢業設計篇四
實習報告3
一、實習時間和地點
2012年7月6日唐山市北郊污水處理廠
二、實習目的1、了解城市水資源情況,水廠水源情況,出水水質要求。
2、了解水廠的規模,工藝流程,平面和豎向布置情況。
3、了解水廠使用凈水藥劑(混凝劑、助凝劑)的品種、投量和投加方式方式;消毒方法、投加量及投加設備。
4、熟悉和了解各單項構筑物的型式、構造、工作過程、基本設計參數以及運行管理的內容、方法和經驗。
5、擴大學生的專業知識范圍,加深和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
三、實習內容
1、污水廠簡介
北郊污水處理廠建于2001年,由唐山市利用亞行貸款興建,其日處理污水能力可達15萬噸。該廠采用外圍泵站提升輸水的形式,收集并處理唐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其中工業廢水占70%,生活污水占30%,經過處理水質可達國家一級b標準。自建廠以來,本廠堅持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將人的管理作為質量管理的關鍵,生產運行管理作為質量管理的核心,設備管理作為質量管理的基礎,重視好每一環節,保證了污水處理的出水水質全部達到設計要求并優于設計規定的國家要求的排放標準。重視和加強技術改造,在節能降耗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北郊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基本流程圖:
1)污水廠整體流程圖:
鼓風機房
↓
進水→粗格柵→提升泵站→細格柵→沉砂池→厭養池→氧化溝→二沉池→出水
↑ ↓
外運填埋←脫水機房← 回流泵房
2)污泥處理工藝流程:
剩余排泥→污泥泵→濃縮脫水機→帶式傳輸機
↑
一體化加藥裝置→加藥泵
3、參觀污水廠
我們先參觀了總控制室,大概了解了整個污水處理的過程。然后開始了環繞整個工廠的按照生產順序的參觀。期間講解員認真的講解了從污水進入處理廠的第一道工序到經過降塵,除泥,氧化消毒變成國家一級b標準的可排水的過程。還有最后的中水回用處理,經過生物氧化和纖維濾池處理的水可直接用于道路灑水,工業用水,景觀用水,養魚池用水,園林綠化以及為提標改造進行混合外排,提高了水的利用率,節約了資源。
四、實習心得
一個小時的參觀實習很快結束了,我對這次實習機會很珍惜,因為我不但學到了一些課本上沒有的知識,認識了一些課上不可能接觸到的機器,而且還使我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從而對所學的知識加深了印象,開闊了思維。
在我們參觀實習時,使我的知識得以鞏固和完善。在這次實習中,我不單單是了解了環境工程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也懂得了在生產現場要做好安全保護措施,更重要的是把書中的部分內容在生產中的應用聯系了起來,做到了理論實踐相結合,對生產實際有了進一步的認知,盡管現在能聯系起來的東西不是很多,但也受益匪淺。
污水處理廠專業實踐報告 污水處理廠畢業設計篇五
認識實習是本專業的重要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認識實習,使學生對給水排水工程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提高學生對給水排水工程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經濟建設發展中的作用及地位的認識,增強感性認識,穩定專業思想,希望這篇排水工程實習報告,可以給大家作為參考范例。
1,重點了解和掌握給水工程排水工程建設給排水工程的基本組成,布置和運轉情況,為學習專業理論知識,打下良好基礎。
2,了解給水排水工程的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的主要內容,初步了解工程建設程序及管理程序,了解先進的管理技術。
7月3日,我們開始了認識實習。我們首先在教室里聆聽導師的實習動員及介紹實習內容。讓我們對實習項目有個大概的了解,并對我們在實習當中應該注意的地方進行強調說明。本次實習任務:3號在學校建工樓及游泳館;4號朝陽污水處理廠;5號朝陽水廠;6號牛行水廠;7號完成實習報告并上交。
1、建筑給排水實習
實習基地:學校建工樓及校游泳館
實習任務:建筑給排水設備的認識 游泳池循環水處理設備的認識
(1) 關于建筑給水
1.1增壓設施
在民用建筑的消防給水設計中,采用臨時高壓給水系統的建筑物都應設置高位消防水箱,以保證最不利點消火栓或噴頭的消防水壓。《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以下簡稱高規)規定,建筑高度不超過100m時,最不利點消火栓的靜水壓力不應低于0.07mpa,建筑高度超過100m時,最不利點消火栓的靜水壓力不應低于0。15mpa。在實際工程設計中,由于受建筑造型,結構設計的限制,當高位水箱的設置高度不能滿足上述消火栓的靜壓要求時應設置增壓設施。設計中常采用的增壓形式有兩種:一是設置增壓泵;二是設置氣壓罐。我們學校采用的是增壓泵形式。
增壓泵
在消防水箱的出水管上設置增壓泵以解決最不利點消火栓的壓力要求,是一種從設計到施工都較為簡單的增壓形式,既方便又經濟,在工程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其基本工作過程如圖1所示:
1.1增壓泵的工作原理
頂部消防給水的壓力在火災初期由增壓泵供給,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設有電接點壓力表,壓力表設3個控制點,即上限壓力值,下限壓力值和啟動消防泵的壓 力值。當系統壓力升至設計上限值時,停止增壓泵的運行;當系統壓力降至設計下限值時,啟動增壓泵,系統壓力上升至上限值,如此反復來維持消防系統的壓力需要;當發生火災時,消火栓水槍或噴頭開始噴水,系統壓力下降,當降至設計壓力下限值以下時,停止增壓泵,啟動消防泵。
(2) 關于建筑滅火技術
1、消火栓給水系統
建筑滅火設計已成為建筑給水排水的重要部分。在消火栓給水系統中更注重撲救初期火災,系統中常采用穩壓泵保持系統的常高壓。增設小口徑自救式水槍,提供給非消防專業人員使用,以便自救。在分區中可采用減壓閥,多出口水泵,穩壓閥,以保證消火栓的水壓和出水量。為保證滅火設置能及時投入運行,加強了工作泵和備用泵的自動切換裝置。
2、自動噴水滅火技術
近年來我國確立了以消火栓給水系統為主逐步向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為主過渡的原則。高層,超高層以及大規模工業建筑發展,加強了自動噴水滅火技術的應用。自動噴水噴頭除了設置在容易起火部位,疏散通道和人員密集場所外,還擴大設置在火災蔓延通道,不易發現火災,不易撲救火災部位和需淋水降溫保護等場所,使火災撲救更及時,更迅速。這也是我國消防給水系統設置標準和發達國家逐步接軌的重大舉措。在高層建筑中對玻璃幕墻,中庭回廊,自動扶梯開口部位和普通防火卷簾處,采取了噴頭加密的方式來替代水幕。在高架倉庫內引進了國外的大水滴噴頭,esfr噴頭,把噴水滅火從"控火"引入以"滅火"為目的。并且在建筑高度超100m的高層建筑,其消防也有了相應的措施,如設置避難層,避難區和屋頂設直升飛機停機坪等,與此相配套的也有相應的消防給水設施。
(3)游泳池水循環處理系統
我們學校的游泳館采用了逆流式循環方式,即在池底均勻地布置給水口,循環水從池底向上供給,周邊溢流回水。這種循環方式具有配水較均勻,底部沉積物少。有利于去除表面污物的優點,是目前國際泳聯推薦的游泳池池水的循環方式。我校的游泳館達到國際標準,是目前江西省內最先進的游泳館,可以舉辦國家級跳水游泳比賽。如果舉辦比賽,日水循環的成本大概在1萬元人民幣。
污水處理廠專業實踐報告 污水處理廠畢業設計篇六
太原北郊污水處理廠
參觀實習報告
系 別 環境工程系
專業班級 給排水-12 學生姓名 魏詩東 指導教師 邢淑芳
學 號 20120718124
2014年10月16日
太原市北郊污水處理廠實習報告
一、實習時間:
2014年10月16日
二、實習地點:
太原市北郊污水處理廠
三、指導老師:
校外:楊老師
校內:邢淑芳
四、實習內容:
1、污水廠簡介
太原市北郊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為40000 m3/d,實際為2.5—3萬立方米/日。污水處理采用奧貝爾氧化溝工藝,出水作為城西水補充水源,回用到太鋼,汾河景觀用水,出水水質達到gb1318918—2002國家一級a標準。
2、污水處理具體工作流程
(一)粗格柵
主要功能:去除污水中較大的漂浮物 格柵井有效尺寸:7900×1500×6520mm 設計流量:qmax=1.21m3/s,q單=0.61 m3/s 格柵傾條:α=75度
格柵間距:b=0.025m 格柵寬度:β=1400mm 深度:地面以下10m 水位:3—4m 水的味和色度:有臭味,顏色比較渾濁 配套設備:回旋式格柵除污機2臺,一用一備 設備型號:xhg—1400
(二)進水房提升泵房
深度10m 4臺提升泵:功率90kw 提升高度:提升到地面6m
(三)細格柵
主要功能:攔截粗格柵未擋截的漂浮物,防止其進入后物構筑物 建筑尺寸:1040×9360mm 格柵房間隙:b=0.005m
格柵傾角:α=75度
配套設備:旋轉式固液分離機2臺(每10分鐘轉一圈),無軸螺旋輸送機1臺
設備型號:xgc—1600
xls—320
(四)旋流沉砂池
主要功能:通過葉輪旋轉,使砂在離心力與重力的作用下加速沉降后進入砂水分離器進行分離,從而達到除砂的目的。結構構造:單座旋流沉砂池直徑3.65m,池深4.47m,有效水深1.67m。沉砂池水下是螺旋葉片,水上及池子上部連接2根細管及1根粗管,2根吸管為壓縮空氣管,通到池底,連接羅茨風機,粗的為排砂管。
設計流量:80000m3/d
水力停留時間:30s 配套設備:除砂機2臺
羅茨風機2臺
砂水分離器1臺 設備型號:sgs—3.65 ssr—80 xsf—320
(五)厭氧池
主要功能:生物處理過程,混合了活性污泥(來源于沉淀池),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釋放聚磷菌,為后序好氧階段聚磷菌超量吸磷創造條件。
水深:5m 池中設有擋板:防止有死角
主池有效室積:vmax=3110.4 m3,v單=1555.2 m3 水停留時間:4h左右
回流淤泥濃度為:8000mg/2(余水率為99.2%)配套設備:潛水攪拌器6臺 設備型號:qwj—5.5/8—360—735g
(六)奧貝爾氧化溝
奧貝爾氧化溝是由三個環形廊道組成。污水首先進入最外層的溝道,通過淹沒式輸水口依次進入中間溝道和內溝道,最后由中心溝道和內溝流出,進入二沉池,一般最外層溝道的容積達50%以上,內溝道容積約為總和的10%—20%,中溝道為20%,曝氣設備采用12臺轉盤式曝氣機,往水中充氧。
(1)外溝道位于氧化溝的最外側,容積占整個氧化溝的48.57%,處于低溶解氧狀態(0—0.2mg/l),大部分有機物的氧化和硝化反應在外溝道發生。
(2)中溝道位于外溝道內側,通過4個潛孔(b×h=1400×1200mm)與外溝道和內溝道連通,溶解氧控制在1 mg/l。可完成對有機物的進一步降解,其容積占整個氧化溝容積的33%。
(3)內溝道位于氧化溝最內側,容積占整個氧化溝的17.5%,溶解氧濃度控制在2mg/l,污水由內溝通過一個出水孔流入出水井,完成生物反應過程。
(七)輻流式沉淀池(中進周出)
作用:促使活性污泥絮凝,加速沉淀區的沉淀,設有回流污泥泵打到厭氧池,循環利用。水中的味和色度:無味;清澈
設計流量:qmax=0.436 m3/s,q單=0.231 m3/s 水為表面負荷:q=0.75 m3/㎡﹒h 沉淀時間:5h 池體工藝尺寸為:沉淀池直徑為38m,有效水深3.5m,池邊深45m,中心豎#直徑12m。
(八)隔板反應池
主要功能:創造適當的水力條件,使混凝劑與二級處理出水混合應產生的微絮凝體在一定時間內凝聚。
作用:屬于深度處理,藥劑為聚合氯化鋁,設有15個廊道,規律為進水廊道窄,出水廊道寬。原因:進水初期水流流速大,讓
藥液充分混合,水顏色呈黃褐色,出水水流流速小,為了凝聚的藥液沉到池底,過程為10min。設計流里;q=40000 m3/d 池內平均水深:h=1.8m
(九)凈水車間
主要功能:對出水中的懸浮體和絮體通過濾料的截留,將其從水中分離出來。
d型濾池分為4格,溝格過濾面積為18㎡,濾層蓬松厚度為800mm。濾料為彗星式慮料。反沖洗,從下往上沖洗,一個沖洗,三個過濾。
設計流量:q=40000 m3/d
設計濾速:v=23.15m/hr 反沖洗強度:20—23l/s.㎡
工作周期;8—10hr
反洗時間:20min 配套設備:反沖洗鼓風機3臺
反沖洗泵3臺 設備型號:bk5009
sb200—200
(十)紫外線消毒渠
主要功能:設有144根燈管,(紫外線為綠顏色)通過紫外光照射水流,將水中的各種細菌、病毒、寄生蟲、水藻及其他病原體直接殺死,達到消毒的目的。
指標:大腸桿菌數,每升不超過1000g。設計流量:q=40000 m3/d 有效水深;hmax=1.64m
配套設備:明渠成低壓高強紫外線,消毒系統2組。設備型號:nlq—40k/260型
(十一)出水水質
五、實習感想與體會
通過這次參觀實習,我覺得應該盡快建立和完善以城市污水處理收費制度為核心的政策平臺,為城市污水處理的產業化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征收的污水處理費應能補償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運營成本和合理的投資回報。
政府應該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再給予扶持,吸引各方面力量和資金參與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這樣能加快全國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進發、運營效率。通過這次的實習我也了解到污水處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到污水處理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學習、生活、工作中我會盡自己的努力保護我們的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