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可以提供給學習者參考和借鑒,幫助他們在寫作中有一個好的起點。這些范文范本涵蓋了各個方面的內容,適合各個年齡段的讀者參考。
中秋節放假安排(匯總17篇)篇一
中秋節放假安排:20的中秋節正逢新歷9月27號周日那天,由此2015年中秋節放假時間為:9月26日(星期六)、9月27日中秋節(星期天,法定節假日),共兩天。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中秋假期只有兩天。根據國家放假安排,今年中秋節9月27日放假,不補休。這也意味著,今年中秋小長假為9月26日(星期六)、9月27日(星期日)兩天,和一個普通的周末雙休日沒有區別。
中秋節高速公路不免費。
根據相關規定,每年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4個法定節假日高速公路是免費通行的,但元旦、端午節和中秋節并不免費。
因此提醒市民,中秋節高速路通行不免費,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出行計劃。
盤點各國“中秋節”的不同習俗。
中秋節是我們合家歡樂的日子,是我們思念親人的日子,更是我們不可磨滅的日子。而嫦娥則在月宮里施法,讓那明亮而又皎潔的皓月更加光芒萬丈。
實際上,中秋是中國民間五大傳統節日之一,然而明月卻非中華民族所獨賞。日本稱中秋為“月圓節”,竟還有兩個節日:除舊歷8月15日外,9月13日也是。白天,孩子們成群結隊到野外采集象征吉祥如意的野草裝飾家門,迎來幸福;晚上,全家聚在院子里拜月,用瓜果、米團子等供奉,然后分食。女孩子則在月光下穿針引線,競顯巧手。有的還把“玉兔搗藥”作為節日點綴。
玉兔搗藥,是道教的典故之一。相傳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不老。久而久之,玉兔便成為月亮的代名詞。
在澳大利亞,因為南半球的氣候和北半球相反,那里有的人管“中秋節”較“中春節”,吃的也不是月餅,而是蛋糕。
中秋節還是中春節這是一個問題。在季節和北半球完全相反的澳大利亞我們剛剛脫去冬天的厚衣服,沐浴在春天的陽光里,這個時候中秋節就來了。現在和亞洲有關的一些澳大利亞機構也會尊重亞洲很多國家都過的節日,甚至有些機構還會在過節的當天送個月餅。澳大利亞的華人自己在中秋節這一天也會組織一些活動。比如今年在悉尼的中國留學生組織辦起的中秋晚會規模很大,在悉尼的市政廳會場舉行,來了不少人。另外,像我們家鄉,在中秋節晚上小孩子提的小燈籠什么的在澳大利亞的華人超市里也都有賣。當然也有一些到了南半球變了調的慶祝方式,比如我一位同事打電話去蛋糕店預訂蛋糕,明確指出要在這個蛋糕上寫中秋節快樂。我當時就很納悶,華人超市里面現在月餅鋪天蓋地,干嘛還要買蛋糕來慶祝呢?結果我這個同事就說了,說這是他和幾個澳大利亞當地白人周末要舉行的中秋派對,因為他怕人家吃月餅吃不習慣,安全起見,買一個大蛋糕就當大月餅來吃了。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每年中國農歷八月十五是世界各地的華人思鄉情緒正濃之時。當空的皓月總在這個時候把海外游子的思念之情投射到祖國、投射到遙遠的故鄉。
中秋節當天,新加坡的很多家庭成員及朋友之間都會相約共同賞月、看燈、吃月餅。此外,華人會館、社團組織也會組織多種形式的節目來增加節日氣氛。已經退休的王全欽老先生說:
在我們民族傳統來說中秋節是一個大節日,我們都要開祭祖先,中秋節一定要買月餅。
而年過古稀的楊老太太表示,今年要和家人一起看燈展慶祝中秋節。
三代同堂來這邊看熱鬧,每一年我都有參加,我們都是一定有吃月餅,還提燈籠。這兒很多團體會館都有舉辦節日,這個是傳統的節日,過去我們會館每一年都在海邊的地方,三代同堂去那邊猜燈謎。只要你是三代同堂,那就鼓勵三代同堂一起過節日,就會送你一個禮囊。
而在泰國,當地華人華僑的祖輩多數來自中國南方的廣東潮汕地區,因此他們過中秋節還保留著許多潮汕人的傳統,比如在中秋節之夜要“拜月娘”,合家給嫦娥燒香祈福,并且要祭伺祖先,擺放供品,以保佑子孫福壽安康。
不過,由于一些華人華僑遠離祖國時間較久,越來越多的第二代年輕人慢慢不再過中秋節了,甚至只在小時候和父母那輩人的時候過中秋的。塔娜蓬是曼谷一名華裔自由職業者。
塔娜蓬:我是泰國華人,聽父母說以前都過這個節,會準備月餅、點心、水果還有一種抹在臉上的粉,人們相信往臉上抹這種粉之后,月亮之下會讓自己看起來更漂亮。
此外,在世界其他幾塊大陸上,也有和中秋節類似的節日。非洲的麻加爾各答島,居民過“月圓節”時,要在海灘上舉行盛大的“吹螺會”,且吹且舞,大聲呼喊,感謝月亮的恩典,在歡樂中飲酒吃魚飯。據傳說,他們的祖先在幾千年前駕舟漂流,由于在月亮的幫助下才發現了這塊陸地。
在美國中秋節被稱為“秋月節”。節日里,每戶人家都要吃葡萄、栗子、豆子等時鮮果品和新制作的食品。
中秋節放假安排(匯總17篇)篇二
各單位(部門):。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6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國辦發明電〔〕18號)精神,2016年中秋節9月15日至17日放假調休。9月18日(星期日)教職工正常上班,級、級、2015級學生報到、注冊,2016級新生開始入學教育、軍訓。
請各單位(部門)安排好工作,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確保學校安全穩定。
特此通知。
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
2016年9月12日。
中秋節放假安排(匯總17篇)篇三
20中秋節是9月8日。年9月8日(星期一)放假,與周末9月6日(星期六)、9月7日(星期天)連休。
中秋節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14年9月8日,中秋節當天,適逢星期一,與周末連休。快車小編提醒你,8日這天如果加班,應發放3倍工資的加班費,而2014年9月6日、7日加班,按照勞動法雙休日加班的規定,則應發放2倍工資的加班費,如企業不發放加班工資,可安排倒班。
2014年中秋高速免費嗎?2014放假高速免費時間分別有哪些?
我國每年有7個國家法定節假時間,分別是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我國在高速公路免費時間,在規定的節假日內實行對小客車免費通行,但并不是所有法定節假日高速公路都會免費,其中只有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4個國家法定節假日實行假日免費政策,也就是說2014年元旦、中秋高速公路不免費!
相關小知識: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是中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但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中秋節放假安排(匯總17篇)篇四
在2017年中秋節在國慶節之中,那么2017年中秋節和國慶節可能會連休8天至10月9日(星期一)上班。
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
據說月餅起源于唐代。《洛中見聞》曾記載:中秋節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
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后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于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制作越來越精細。
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制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松柔膩,迥異尋常”。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制為第一。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系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為“探花”。而后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碼最多,即為狀元,吃大塊;依次為榜眼、探花,游戲取樂。
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月餅是圓的,且被賦予團圓之意的朝代是明,劉侗《帝京景物略》說:“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還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月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心靈手巧的制餅工人翻新出奇,月餅上做出各種花樣,彭蘊章《幽州土風吟》描述說:“月宮符,畫成玉兔窯臺居;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
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制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松柔膩,迥異尋常。”
中秋節放假安排(匯總17篇)篇五
2015年中秋節的日期是9月27日星期天,農歷八月十五。
2015年中秋節放假安排:2015年的中秋節正逢新歷9月27號周日那天,由此2015年中秋節放假時間為:9月26日(星期六)、9月27日中秋節(星期天,法定節假日),共兩天。
9月、10月的法定節假日:
9月3日-9月5日調休放假共3天。
9月3日(星期四)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放假1天。
9月4日(星期五)調休。
9月5日(星期六)正常休息。
10月1日-9月7日國慶節放假共7天。
拼假方案。
方案1:請假3天,連耍12天假。
看看日歷就知道,其實今年的中秋節和國慶節中間只隔了3天的時間。
9月27日是中秋節,26日剛好是周六,所以從26日一直休假,直到國慶假期結束,只需要請中秋節和國慶節中間間隔的3天――9月28、29、30日,一共12天假,妥妥的!
方案2:再假3天,連耍16天假。
從9月26日(周六)開始休假,直到10月11日,想要連耍16天,只需要9月28、29、30日請假,10月8、9、10日請假,一共請6天假,成全16天超長假。
方案3:假不夠?年假湊。
如果16天,你還嫌耍不夠,那就出狠招,算上你的年假吧!你的年假有多少天,那就在16的基礎上加多少天,這樣一不小心就湊成了20天的無敵假期!
中秋節放假安排(匯總17篇)篇六
參考《國務院關于放假安排表的通知》和我國法定節假日制度,20中秋放假3天,即2016年9月15日(星期四)至9月17日(星期六)。9月18日(星期日)公休調至9月16日(星期五),2016年9月18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
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相關閱讀:中秋節海南習俗。
一、拜會月娘。
在海南過中秋,除了賞月、吃月餅以外,尤以拜月娘,會嫦娥的風俗最為盛行。
這個時候,家中的長者通常會帶領年輕人早早圍坐海邊,吃月餅、聊家常,傳經驗,共同等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壯美時刻。
二、月夜笙歌。
中秋明月,這或許是青年男女一年中最高興的時刻,除了吃團圓月餅,年輕人往往月夜相會,對歌、談情說愛,其中最為有名的,還是當屬海南儋州的調聲節。
海南儋州的中秋節也叫民歌節,每年中和鎮北門江畔都會有幾千甚至幾萬人集中對歌,五顏六色的節日服裝和優美的歌聲充斥著整個儋州,場面煞是熱鬧。
儋州中秋民間歌節的主要活動內容是儋州山歌、“調聲”對歌賽和“賞月”等項目。對歌比賽不受時間限制,以“唱倒”對方為止。賽歌活動一般為下午三點到六點,到了晚上又是一番風情,男女歌手一起對唱情歌,抒發男女之間的永恒愛情。
三、水上浮針。
水上浮針是海南中秋的一個重要的民俗,女孩子們在這天一般都要在媽媽的指導下進行,祈求嫦娥姐姐賜予智慧和靈巧的雙手。
中秋月夜,吃完月餅,聊完月話,差不多到12點月亮最圓之時,母親們就會端上一碗水,拿上幾根針,帶領女孩子們一起表演十分神奇的水上浮針。在水面上放一片薄紙,紙上放一根針,慢慢使紙浸透往下沉,針便可浮在水面上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據說能順利完成浮針任務的女孩子在往后的一年內都會有好運氣。
四、月餅祭祀。
說到中秋,當然不得不提到月餅。海南的中秋節,月餅不僅僅是人們的美食,更是祭祀祖先神靈的祭品,漁民們會在這樣的中秋月圓之夜,自然的點燃香燭,拜月祭神,祈求出入平安,吉祥如意;那些未嫁的姑娘在祭祀拜月的時候,往往還未自己祈禱早日嫁上如意郎君。
中秋節放假安排(匯總17篇)篇七
2017年10月1日至10月8日放假,共8天。與國慶節連休。
9月30日(星期六)上班。10月9號(星期日)正常上班。
一賞月(玩月):文人月下吟詩對詩,賞月,喝酒,聊天。民間月下踏歌,月下歌舞、月下。
三賞桂:桂樹下賞月,吟詩,喝酒。
四拜月:婦女拜月。
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拜月亭》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拜月全家拜還是只有婦女拜。《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愿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愿貌似嫦娥,圓如皓月。”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于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
五拜月老:求愛情,求偶,愛情如月滿。
六吉祥物兔爺(兔君):在老北京,每逢八月十五中秋節都有拜兔爺的習慣。兔形玩具,穿人的衣服。或用泥,或用面做。《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制作也日趨精致,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
七焚香:焚以桂花香。婦女用桂花油,桂花香粉。
中秋節放假安排(匯總17篇)篇八
關鍵詞:中秋節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受保護的!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直至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則始于宋朝。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關鍵詞:中秋節有多少個昵稱?至少10個。
中秋節的命名來源于中國的農歷,農歷中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為它的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為“八月節”“八月半”;又因圓月是“女主角”,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團圓節”等等。
關鍵詞:中秋的起源之謎——和考試有關!關于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于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是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
中秋節成為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又與科舉考試有著極其微妙的關系。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舉行,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
關鍵詞:傳說,月餅是楊貴妃命名滴——。
從此,胡餅就改叫月餅了。到了明代,月餅才成為中秋的必備食物。《西湖游覽志余》記載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
關鍵詞:月餅要人切塊每人一份。
按照傳統習俗,吃月餅時,要將象征圓月的月餅按人切塊,每人一份。
沒有回家來的親人,家長要把屬于他的那一份月餅認真保管起來,待他們回來時品嘗,才算圓滿。
關鍵詞:兔兒爺原本不是玩具。
兔兒爺最早原本是人民祭月的對象,由泥制成,外形如人端坐一般。兔兒爺講究的是“年年請,年年送”。送兔兒爺就是要在中秋前,把去年請來的兔兒爺摔掉,寓意著去年兔兒爺把家里的災病全部帶走了,然后再去請今年新的兔兒爺。
而從清代開始,它逐漸變成兒童的中秋節玩具。在民間藝人手里,兔兒爺有了兔首人身,手持玉杵的形象。甚至還有一種肘關節和下頷能動的兔兒爺,俗稱“叭噠嘴”,十分討人喜歡。
關鍵詞:純正的五仁月餅其實是越嚼越香。
月餅界曾經掀起過一場大戰——“五仁月餅是否應該滾出月餅界?”支持者稱,五仁月餅里夾紅綠絲、肥油渣、冰糖粒,感覺像黑暗料理。
其實月餅界還有更奇葩的,如腐乳月餅、鹵肉月餅、韭菜月餅、巧克力香辣牛肉月餅……。
不斷創新的中國人啊啊啊啊——你懂得!
不過,您很可能是沒吃到正宗的好餡料。去年12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與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新版gb/t19855-2015《月餅》新標準正式實施。新標準明確,使用核桃仁、杏仁、橄欖仁、瓜子仁、芝麻仁等5種主要原料加工成餡的月餅才可稱為“五仁月餅”。
正宗的五仁月餅,里面除了核桃仁、杏仁等,還有肉松和云腿,香而不膩。
之所以口味不同,是因為做法的差異。一些廠家為了節約時間和成本,有的選擇了直接用生的五仁入餡,有的是用烘烤這個動作取代炒制。而且,傳統老工藝里,炒過的五仁餡比烘烤過的香很多,老底子制定出來的規矩就是有道理的。
所以,純正的五仁月餅其實是越嚼越香的,那些“缺心眼”的五仁月餅才不好吃。
關鍵詞:吃月餅配熱不配冷。
月餅富含脂肪,吃時不宜配冷飲,否則會引起腹瀉。最好泡一杯熱茶邊吃邊飲,一則可以止渴。二則可去除口中異味,又能助消化。不過,哪怕是健康人,吃月餅一天也不要超過一個,更不能空腹時食用,否則腸胃會因糖分、脂肪過分集中,大量分泌胃酸,從而誘發胃腸不適。
關鍵詞:吃個月餅=喝三勺油?沒那么嚇人。
每到中秋,總有一篇《吃一個月餅=喝三勺油》的文章在朋友圈里刷屏,50克蛋黃月餅含量14克,按一勺油5克計算,這意味著吃一個月餅,等于喝掉三勺油。
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副教授朱加進說,我國居民營養膳食指南建議,每個成年人油攝入量為1公斤體重對應1克油,其中,食用油為25-30克,其他為食物中的含油量。以60公斤重的人為例,每天推薦的油攝入量為60克,50克蛋黃月餅含量14克,等于吃了一天23%的油,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嚇人。
關鍵詞:世界最大百合月餅有900斤!
你吃過最大的月餅有多大呢?2014年9月8日,直徑2.123米、厚13.3厘米、總重量約900斤,選用優質蓮子打底、蘭州特產百合約700斤為餡料、輔以160斤面粉、經過20名月餅制作大師精心加工而成的巨型月餅亮相甘肅蘭州,經世界紀錄認證官現場認證,該月餅為世界最大的百合月餅。
大家離遠點,吃這個恐怕得用“洪荒之力”了!
關鍵詞:中秋有地方竟然要“剝鬼皮”
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這個來歷要追溯到元代。傳說元兵攻進潮州城之后,百姓受盡欺凌,在八月十五那天,家家戶戶拜月娘的供桌上都有蒸熟的芋頭。芋頭取“芋”字與潮州話的“胡”字諧音,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皮”。所以,中秋食芋頭,則寓意辟邪消災,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最后肯定要說說咱們最關注的假期啦——。
早在唐代,朝廷就規定,中秋放假三天。南宋時,中秋有一天假。而在元明清三朝,包括中秋在內的大部分傳統節假日都被取消。
到了現代,我國是從2008年起把中秋定為法定節假日。中秋假期實際上只有一天,但一般會通過調借雙休形成小長假,以方便你我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買完就剁手的血拼。的。
看了以上的內容是否對中秋節的冷知識有所了解了呢?如果您想了解關于2018中秋節要做什么菜請點擊下一頁。
中秋節放假安排(匯總17篇)篇九
中秋節也稱月夕、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那么,大家知道20xx年中秋節如何放假嗎?下面一起隨本站小編來看看。
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沒有外出。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嫦娥,這時他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吳剛折桂。
相傳月宮里有一個人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把他貶謫到月宮,每天都砍伐月宮前的桂樹,以示懲處。這棵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會立即合攏。李白在《贈崔司戶文昆季》一詩中寫道:“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
玉兔搗藥。
嫦娥身邊有只玉兔。據說嫦娥身體變輕,開始升空時,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養的白兔。白兔便隨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宮有一只搗藥杵,夜晚在藥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藥。這個神話傳到日本后,變成了玉兔在搗年糕。
玄宗故事。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于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于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后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譜曲編舞,創作了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之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放假安排(匯總17篇)篇十
2018年中秋節時間是9月24日,星期一(放假與周末連休)。
中秋將近,經公司決定,現將2018年中秋節放假調休時間安排如下:
2018年9月22日至9月24日放假,共3天放假,現提前預祝大家國慶快樂,中秋節快樂!
xxxxxxx公司。
2018年9月x日。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中秋節放假安排(匯總17篇)篇十一
年中秋在2017年10月4日(星期三),為國家法定假日。與國慶節連休8天,即從2017年10月1日至2017年10月8日,放假調休8天。
10月9日(星期一)照常上班。
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歷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
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這是被喻為最有人情味、最富詩情畫意的節日。每逢佳節倍思親,尤其是中秋節這一輪明月高掛的時刻。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為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也被視為思念與團圓的大好日子。
2017中秋節最經典祝福語。
1、中華大地秋風吹,秋色滿目心神怡,節逢中秋喜歡慶,快意飛揚抒豪情,樂此揮毫寄心意!祝中秋節快樂!
2、中秋月餅圓又圓,短信祝福送心間;中秋月餅香又香,幸福生活沒有完;中秋月餅甜又甜,愿你開心每一天!提前預祝中秋節快樂!
3、錢多錢少,夠吃就好;家窮家富,和氣就好;屋大屋小,能住就好;人丑人美,順眼就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名不名牌,能穿就好;兩輪四輪,能駕就好。中秋節到,快樂就好!
4、圓圓的月亮,圓圓的餅,中秋佳節等著你!美麗的星空,美麗的景,愉快心情陪伴你!美好的祝福,美好的心,美好情意滋潤你!提前預祝你中秋節快樂!
5、一百個人對中秋節會有一百個理解,一百個人對團圓會有一百個向往,一百個人對圓滿會有一百個憧憬,我對你的關懷和思念永遠都只有一種,那就是:我希望你過的好!
6、月是故鄉圓,情是故人濃。我心寫我思,托海生明月,寄天邊清風,以心的頻率,在思念中向你傳遞。若感受到幸福的共振,請調到8.15頻道,接收這祝福的信號!
7、趁著時間還不是很急,心兒還不是很亂,夜色還不是很濃,月亮還不是很圓,我要迫不及待地送出一份祝福,趕在中秋到來之前,與你共同分享一份喜悅!
8、帶上一份心境,品一品月餅,帶上一份心愿,送一送祝福,愿秋的芬芳帶去節日的喜悅,愿秋的灑脫帶去中秋的快樂,愿秋的愜意帶去佳節的幸福,祝您中秋節快樂!
9、中秋節月圓是畫,月缺是詩。如詩如畫,良辰美景,送給我心愛的你。遙遠的星空下,共同仰望同樣的美月,是你我心靈的契約!
10、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我仍戀舊情,若是心相應,日后可同行,人生風雨路,共同走前程。
中秋隨想。
爸爸寄給我的月餅終于到了。
小小的一個盒子,上面畫著抱著琵琶的美人,底部一如既往繁瑣地寫著我從來都不看的配方表。打開之后,撲面而來的是中式糕點特有的香甜的味道。盒中一共有棗泥、豆沙、五仁三種味道六塊月餅,小小的,在燈下靜靜地發出誘人食欲的光澤。當然,只是光澤而已。吃了十五年月餅的我,閉著眼睛都知道月餅是什么味道。不過這倒是個好機會,向美爸、美媽宣傳大中華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上次他們給我的驚喜――面包夾著雞腿肉一起烤的qigaiji(叫花雞)至今記憶猶新,正好趁這個機會讓他們體會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中華風味!我邊這樣想著,邊鄭重地在冰箱里找了個不太容易被人發現的小角落,小心地把月餅藏了進去。
轉眼就是中秋。那天,我早早地把美爸、美媽、美姐趕出了家門,一起坐在院子里。剛參加完一個盛大的基督教婚禮的大家都有些疲憊,但是抱著“你開心就好”的心態還是陪我出來了,真的好開心。我們一起看著湛藍的天空一點點變暗,看著橙色的霞光為云彩淡淡地鍍上一層金邊,看著躲在夜幕中的圓圓的滿月漸漸顯露。月亮真大,真圓,真好看!雖然都說“月明星稀”,但是意外地,星星也挺多的。
可是由于時差,這么好的月光我卻不能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都說“月滿人團圓”“千里共嬋娟”,可是現在,我卻連這個也做不到。即使仰望,看到的也不是同一片天空。用媽媽的玩笑話說,這叫“我在她的腳底下”。想到這兒不禁撲哧笑了出來。是了,無論何時,無論身處何方,爸爸媽媽永遠都會在我身后默默地支持的!況且不是還有這月餅連接著家里和我嘛!
接下來和在中國完全一樣,切月餅,吃月餅。只一樣不同,在家的時候,我一般都先選我愛吃的吃,在這里我卻不能任性,必須遵從規矩讓美國家人先選。雖然我著重介紹了經典五仁餡,但是他們在禮貌地品嘗了一小口之后,都毅然選擇了棗泥或豆沙,留下我一個人對著兩塊五仁餡月餅大眼瞪小眼......不由得又想起家里,因為不是晚上,所以家里人肯定還沒有開始吃月餅,估計晚上吃月餅的時候肯定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想我吧,就像我現在對他們的思念一樣!
更多。
中秋節放假安排(匯總17篇)篇十二
2022中秋節高速公路不免費,正常收費。
中秋節放假時間:9月10日-9月12日,共3天。
根據國家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文件《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
僅針對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四個重要節假日,實施7座(包括7座)以下小型客車高速公路免費通行的政策,但不包括元旦、端午節和中秋節。所以,2022年中秋節3天小長假期間高速不免費。
拓展:上下高速免費如何判定。
免收通行費時間以車輛駛離高速公路出口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普通公路則以車輛通過收費站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換言之,收費期間上高速公路,免費期間下高速公路,不會被收費。反過來,免費期間上高速,收費期間下高速,就要收費。
返回目錄。
中秋節放假安排(匯總17篇)篇十三
-->
據現有記載,吃月餅的習俗最早源于唐代,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感覺味道極美,便命御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雅稱,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詩人蘇東坡有詩稱贊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其美味可想而知。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在月下,設大香案,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全家有多少人就切成多少塊。
賞月來源于祭月,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俗。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才盛行開來。待到宋時,便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游人,達旦不絕。宋人賞月多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
燃燈。
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懸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桿,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可見,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于元宵燈節。
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代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中觀潮記載表明,在宋代中秋觀潮之事達到了巔峰。
玩兔兒爺。
兔兒爺是一種泥塑玩具,人形而有兔嘴兔耳,是中秋節期間給孩子們玩耍娛樂的。如今,很少在市面上見到兔兒爺了,是作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館之類的地方展覽,或者在工藝品商店里出售。
皎潔的月光下,人們衣著華美,三五結伴,或游街市,或泛舟秦淮河,或登樓觀賞月華,談笑風生。這種中秋活動稱為“走月”。舊時南京人“走月”還有一種特殊的祈盼之舉:凡沒生兒子的已婚婦女,要去游夫子廟,隨后再跨過一座橋,相傳即可有“夢熊之喜”(意生男孩)。
偷蔥偷菜。
臺灣有句俗語“偷著蔥,嫁好郎;偷著菜,嫁好婿”。這是說,中秋夜,如果未婚少女偷得別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蔥,就表示她將來會遇到一個如意郎。
吃鴨、螺和芋頭。
在八月十五這天,我國云南的仫佬族鄉親有買餅子、殺鴨子歡度中秋節的習俗。據說,這個習俗是為了紀念以游村賣糖動員鄉親殺番鬼佬的賣糖佬一家三人,同時以此教育后代不要忘記反抗侵略的斗爭。此外,中秋前后,田螺肉質特別肥美,人們認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因而,在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中秋節吃芋頭有辟邪消災的寓意。
飲桂花酒。
屈原的《九歌》中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的詩句。在中秋佳節,民間自古有飲桂花酒的習俗。中秋之夜,仰望著明月,聞著陣陣桂香,遙想吳剛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享受。
中秋節放假安排(匯總17篇)篇十四
209月9日(周二)照常上班。
2014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的具體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2月30日至2014年1月1日調休,放假3天。其中2014年1月1日(星期三)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月28日(星期六),年12月29日(星期日)公休分別調至2013年12月30日(星期一)、2013年12月31日(星期二),2013年12月28日(星期六),2013年12月29日(星期日)、2014年1月2日(星期四)照常上班。
二、春節:2014年1月30日至2014年2月5日調休,放假7日。即1月26日(星期日)公休調至1月30日(星期四,農歷除夕)、1月31日(星期五,農歷正月初一)、2月1日(星期六,農歷正月初二)、2月2日(星期日,農歷正月初三)為法定節假日,2月1日(星期六)、2月2日(星期日)分別公休調至2月3日(星期一),2月4日(星期二)、2月8日(星期六)公休調至至2月5日(星期三),1月26日(星期日),2月8日(星期六)、2月6日(星期四)照常上班。
三、清明節:2014年4月5日至7日調休,共3天。其中4月5日(星期六,農歷清明當日)為法定節假日、4月6日(星期日)公休,4月5日公休調至4月7日(星期星期一),4月8日(星期二)照常上班。
四、五一勞動節:2014年5月1日至5月3日放假調休,共3天。其中5月1日(星期四、“五一”國際勞動節)為法定節假日,5月3日(星期星期六),5月4日(星期日)公休調至5月2日(星期五),5月4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五、端午節:2014年5月31日至6月2日放假公休,共3天。其中5月31日(星期六)、6月1日(星期日)公休,6月2日(星期一,農歷端午節當日)為國家法定節假日、6月3日(星期二)照常上班。
六、中秋節:2014年9月6日至9月8日放假,共3天。其中9月6日(星期六)、9月7日(星期日)為公休,9月8日(星期一,農歷中秋節)法定節假日,9月9日(星期二)照常上班。
七、十一國慶節:2014年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共7天。其中10月1日(星期三)、10月2日(星期四)、10月3日(星期五)為國慶節法定節假日,10月4日(星期六)、10月5日(星期日)公休,9月28日(星期日)、10月11日(星期六)公休分別調至10月6日(星期一)、10月7日(星期二),9月28日(星期日)、10月11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三)照常。
需要節假日期間旅游的人士,可參照《2014年放假安排時間表》合理安排,讓自己在節日期間生活過更加充實愉快,今后以更大的熱情投身到工作中去。
中秋節放假安排(匯總17篇)篇十五
20xx中秋放假通知9月6日(星期六)至9月8日(星期一,中秋節)公休放假。
中秋放假安排20xx通知放假期間機動車出行不受尾號限行限制,但高速公路通行不免費。(編者注:20xx年高速免費時間為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4個法定節假日。)。
20xx中秋放假通知節假日期間,各單位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等工作,遇有重大突發事件發生,要按規定及時報告并妥善處置,確保人民群眾祥和平安度過節日假期。
中秋節放假安排(匯總17篇)篇十六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10個太陽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于是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9個多太陽,并嚴令最后1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而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小人蓬蒙在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后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傍晚,后羿知道此事后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3步,月亮退3步,他退3步,月亮進3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傳說二。
從前有一戶人家,兄弟兩個,哥哥已經成家,嫂嫂潑辣兇惡。弟弟忠厚老實,哥嫂兩個都討厭他,不讓他吃飽穿暖,重活、累活、臟活都讓他干。
中秋節的來歷一天,嫂嫂硬說他偷吃東西,哥哥也不問青紅皂白就把弟弟趕出門外。弟弟被他們弄得走投無路,哭哭啼啼走上山路,到了后山,越想越氣,覺得自己孤苦伶仃,不如死了算了。他走到一棵大樹旁邊,正要上吊自盡,有一位老公公從山路上走來,連忙過來問他為什么要自盡?他就把在家里受哥嫂欺侮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老公公。老公公勸慰他一番,然后告訴他,八月十五夜里戌時是天上開天門的時刻,你準備一只木桶,坐在桶里,等天門一開你就可以飛上天去。弟弟到底是小孩,聽了老公公的話,很是好奇,就打消了自殺的念頭,心想,要到天上看一看,如果好的話,就留在天上。
到了八月十五夜里,他照老公公講的,準備好一只木桶,靜靜地坐在木桶里。時辰一到,刮起了一陣風,真的連人帶桶被帶到空中,騰云駕霧一樣把他送上了天。他一踏上月亮,看見天門敞開,金童玉女請他進了月宮。月宮里只有一棵樹,非常高大,樹葉也非常茂盛。他看得出奇,就停在樹底下,忽然,樹上飄落一片樹葉子,他拾起葉子摸摸,覺得很好玩。
這時候玉女出來了,告訴他:“你回到人間,用這片葉子碰到什么,什么就會變成金子。”于是他把樹葉帶回到人間,從此,他就成了富翁。
嫂嫂看弟弟一下子成了富翁,覺得很奇怪。問弟弟是怎么回事?弟弟就老實告訴她。她聽了要丈夫也照樣到月宮去拿些樹葉來。第二年的八月十五,哥哥也坐在木桶里,身邊還帶了一把斧頭。時辰一到,哥哥也升到天上去了,天門也敞開著。他看到一棵大樹,就用斧頭狠狠地砍,可是根本砍不動。金童玉女聽到聲音出來,就把他綁在樹上,不許他下凡。從此他娘子只能在每年八月十五夜里,坐木桶上天看望一次月亮樹上的丈夫,夫妻團圓一次。以后人間就把八月十五作為中秋節人們團圓的日子.
返回目錄。
中秋節放假安排(匯總17篇)篇十七
中秋節起源于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并定為中秋節。歐陽詹(公元785~約827年)于《長安玩月詩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終;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則寒暑均,取于月數,則蟾魂圓,故曰中秋。”
中秋賞月,最盛是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族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天,東京的所有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扎綢彩的牌樓,出售新啟封的好酒。鋪子堆滿新鮮佳果,夜市之熱鬧,一年之中少見。顯官和豪門,都在自己的樓臺亭榭中賞月,琴瑟鏗鏘,至曉不絕。一般市民則爭先占住酒樓,以先睹月色為快,并且安排家宴,團圓子女。“此夕浙江放‘一點紅’羊皮小冰燈數十萬盞,浮滿水面,燦如繁星”(見《武林舊事》)。而“京師賞月之會,異于他郡。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飾之,登樓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愿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愿貌似常娥,圓如浩月。”(見《新編醉翁談錄》)。
明清以來,民間更重視中秋節。《西湖游覽志余?熙朝樂事》云:“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