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鷸蚌相爭讀后感100字篇一
這個故事講的是:戰國時期,趙國和燕國都是弱小的國家,秦國很想攻打趙國和燕國。可是,趙國國君卻又想攻打燕國。
為了避免一場戰亂,蘇代來到趙國,替燕國游說惠文王,希望燕趙兩國和好,對抗秦國。蘇代見了惠文王,就說:“您先別出兵,先聽我講個故事!”
“有一天,一只河蚌在河岸上曬太陽,正當曬得舒舒服服的時候,鷸鳥偷偷地靠近蚌。用尖尖的嘴去咬蚌的肉。蚌急忙合上嘴。鷸鳥說:‘我今天不讓你下水,明天不讓你下水,你就會變成一個死蚌?!霾桓适救醯卣f:‘我一天不松開,明天也不松開,你就會餓死成一只死鷸了?!粋€漁農來了,輕輕松松的就把他倆抓走了?!?/p>
惠文王聽了就不出兵了,和燕國一起抵抗秦國。
讀完這個故事后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如果自相殘殺,他們的共同敵人就會有機可乘。如果兩方和手攻打共同的敵人,敵人也就攻不破我們了,就可以一鼓作氣消滅敵人。
鷸蚌相爭讀后感100字篇二
那天,天氣晴朗,鳥兒嘰嘰喳喳,歡叫不已,陽光溫暖活潑,令人身心舒暢。
河蚌也在這個陽光明媚的天氣去沙灘曬太陽,它張開兩片殼,柔柔的微風吹來,河蚌感到心曠神怡。不一會兒,一直鷸鳥來到沙灘,看見鮮嫩的河蚌肉,不禁口水直流,就一口啄去。河蚌感到很生氣,怪它打攪了自己的美夢,還怪它侵犯了自己的權利。它們爭執不下,最終都被漁翁捉走了。
這就是《鷸蚌相爭》的故事,這是一則寓言故事,出自《戰國策·燕策》。我對這篇課文深有感觸。
那是一年級的時候,記得那一段時間,一連幾次考試,我們兩個都并列第一,可我偏要與她一決高下,便總和她過不去,她也與我成了“敵對”關系,我們“明爭暗斗”,無心學習。又一次考試過后,第一名是誰呢?不是她也不是我,而是成績一直位于我們之下的一位同學。為此,我非常難過,我們互相道過歉之后,成了好朋友,總是形影不離,做什么事都在一起:一起玩耍,一起寫作業,一起考第一名……這件事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訓。
此刻,我深深地感受到:生活中,同學之間、朋友之間,如果我們像鷸蚌那樣互不相讓、爭執不下,那么最終,只會兩敗俱傷。
這個道理、這篇課文、這件事時時刻刻告訴我: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它也時時刻刻為我敲響警鐘,提醒我: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鷸蚌相爭讀后感100字篇三
近日,我們學習《鷸蚌相爭》這篇課文。
文章敘述的是一只鷸鳥正在尋找食物吃。鷸鳥看見河蚌那鮮嫩的肉,禁不住啄去,河蚌閉上了嘴,鉗住了鷸鳥的嘴。后來,它們互不相讓,結果被船上的漁夫捕住了。
使我記憶比較深的是河蚌。河蚌如果問清原因,知道是鷸鳥不小心啄住了它的,并不跟它計較,就不會被漁夫捕住。
鷸鳥如果跟河蚌賠個不是,說聲對不起,河蚌就會放它走。而且,它不挑逗河蚌,事情也不會弄到這種地步,被漁夫雙雙捕獲。
如果河蚌和鷸鳥都寬容一點,原諒對方,做個好朋友,它倆早就會回到自己的巢中。
這種事情也會發生在我們身邊。記得有一次,我不小心碰到同桌的胳膊一下,他又碰了我一下。我可火了:“我不小心碰到你一下,你又還我?"他故意說:“有借又還嘛?!蔽覀兌寂艿嚼蠋熮k公室去告狀。老師開導我們:“同學之間應該互相謙讓一些嘛?!?/p>
如果我們都相互關愛,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還會有這樣的后果嗎?所以我們遇事要冷靜些,忍讓一點,讓大自然充滿和諧。這樣才是一個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