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除數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五入法教學反思篇一
在設計時,我先從復習鋪墊導入,通過( )里最大能填幾、找近似數、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練習,并讓學生說說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過程。
在探究新知環節,我利用學生熟悉的農田方面的知識引入,請學生提出問題,思考用什么方法解決“平均每公頃玉米施肥多少噸?”的方法,從而列出第一個例題372÷62,用“四舍”法把除數看作接近的整十數60來試商,并讓學生說計算的過程,接著通過三個題目的練習,鞏固了用四舍法把除數看成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這個題型。但是在這個例題上花的時間有些過長,導致第二個例題花得時間不夠。
第二個例題是850÷17,是用“五入”法把除數看作接近的整十數20來試商。這道題既是第一次出現五入法試商,又需要調商,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在上課時感覺到學生練習時計算的速度、正確率差異較大。
鞏固練習環節我設計了四道練習,有一定的層次性,第一題“根據試商情況,很快說出準確商。后面還設計了試商順口溜,但教學時沒來得及展示。
不足之處:
1、本節課我從農田方面的知識引入新課的學習,目的一是為了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二是想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整個課堂氣氛不怎么活躍,學生反應遲鈍。
2、對于練習題的做法處理不當,學生題量太大,只有10幾個學生在老師評講前完成了練習。
3、對學生的個別差異考慮不周,照顧不到,學生練習時浪費了很多時間,使得本節課時間緊,教學超時,練習匆忙,形式單一。
4.過分強調算理,想讓每個學生明白算理,說算理,在這上面耽擱了太多時間。
今后采取的措施:
1、 加強口算練習力度。
2、多說、多算: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計算的過程來,多練習培養數感,掌握方法。
3、練習時采取多種形式。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教案除數是整十數的重要點
除數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五入法教學反思篇二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知識與內容。對商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分三個時段進行教學,先安排了用整十數除商是一位數,再安排除數接近整十數商是一位數,最后安排了除數不接近整十數商是一位數的筆算,在教學前學生已經能夠通過新授課學習了除數是整十數商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而易錯的題目通常又集中在哪些題上?練習時重點關注哪些方面呢?帶著問題,我們進行了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前測。
1、學情分析
學生在筆算過程中,很多學生不能很好的確定商的位置,容易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筆算混淆,所以確定商的位置是本節課練習的重點。其次,學生的計算的速度不快,所以這節課的第二個重點就是學生熟練算理,進一步掌握筆算方法和步驟,提高筆算速度。
1、進一步掌握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筆算方法及豎式的書寫格式,能正確熟練地進行筆算。
2、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能正確熟練地確定首商、估商。
【練習重點】正確、較熟練地筆算除數是整十數商是一位數的除法算式。
【練習難點】能正確熟練地確定首商、估商。
談話引入:昨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板書課題]。今天我們來進行練習鞏固[板書練習課],還記得筆算的步驟和方法嗎?請完成第一題。
一、基礎練習
(1)實物投影展示,讓學生獨立完成。
(2)個別匯報,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教師小結得出:先估計再試,找最接近的。(強調這也是試商的過程)
(學生在練習試卷上做,小組匯報,學生回答后,小結:對于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筆算時,首先要確定商的位置,看被除數前兩位,前兩位不夠則看前三位,除到哪位商就寫在哪位的上面)
(學生在練習紙上完成后,觀察這二題,說說筆算時還需要注意些什么?若有余數,余數要小于除數)
【設計意圖】通過這兩個練習,讓學生回憶鞏固筆算的方法和步驟,通過第3題強調試商時,商的位置如何確定;通過第2題強調筆算時還需要檢查余數要小于除數。
二、綜合練習。
錯例分析
也可根據學生的前測及作業上的錯題,讓學生學會在錯誤中來學習知識。展示錯例,讓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及應該怎樣去改正。
(小組內討論,分析錯因及如何改正。提醒同學們在筆算過程中需注意些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不要忽視錯題,錯題也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的經歷,只有及時的改正才能促使以后不犯同樣的錯誤。
(學生小組內討論,讓優等生把自己的計算思路在組內與同伴交流,使學困生在聽的過程中得以收獲,這需要學生能夠非常熟悉筆算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才能夠快速準確的解決)
【設計意圖】新課程特別倡導用具體的、富有挑戰性的素材引導學生投入數學活動。通過練習使學生思維變得越來越靈活,而不被模式化的定勢所禁錮。而且能使學生把握數學知識內在聯系,開拓學生思路,形成學習方法,提升思維含量。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能互相說一說嗎?
【設計意圖】學生在交流、評價中對所學知識進行再認識,同時也體會成功的喜悅。
五、小測(后測,5分鐘完成)
四年( )班 姓名:__________
用豎式計算下列各題:
(1)7020= (2)30050= (3)56080=
(4)8440= (5)37360= (6)58070=
(6)63090= (7)70080= (8)5820=
定商(前兩位,不夠看前三位)
余數除數
檢查:乘加
讓學生知道如何去試商,也就是確定商的大小。
能通過第二題:
讓學生通過對比除數是一位數和除數是兩位數的情況,從而學會如何去確定商的位置。
最后讓學生完整的進行一次豎計算以及綜合練習和提升練習加強學生的速度和準確度。但是在具體上課的時候發現,學生不會很好的去說去總結方法。這也說明了在新授課的時候沒有很好的把除法筆算的方法教給他們,所以他們只知道算不知道說,我沒有很好的把握好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這節課,也讓我知道了,盡管教案設計的多好,如果脫離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就不是一個好的設計,在后面的教學中,要把第一個課時上好,特別是新授課,也就是第一課時,在備課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備教材,還要備學生,不能脫離自己的學生。
除數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五入法教學反思篇三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是《筆算除法》的第一課時。
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就有這樣幾個思考的地方:
根據上面的思考,我們備課小組就決定:
2、利用知識的遷移的作用。在引入時,利用63÷2的計算,引入到63÷20的計算上,讓學生復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筆算過程后,自己探索63÷20的筆算過程。
3、通過大量的練習讓學生熟悉并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方法。
上完課后,通過老師們的評課和自己的反思,發現還存在一些不足:
1、沒有用好課本資源,不應把解決問題和計算分開。可以讓學生就在課本例題當中去計算。理解課本中的三種不同的算法:估算、擺小棒、筆算。
程出錯,如 50 。
3、習題設計不夠合理,如“括號里最大能填幾”這道題,應該安排在課前引入時做的,卻安排在后面練習,那么效果就沒那么好,也起不到鞏固的作用。如放到前面,就可以起到鋪墊的作用了。習題中,還缺少了改錯題,課本p83就有很好的改錯題,而這些錯誤是學生經常犯的,比較有針對性,如果有這道題,可以很好的鞏固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的理解。
再說說做的比較好的方面:
1、跟以往相比,更加注重課堂生成的東西,如學生做錯的題目,馬上拿到投影上批改,讓同學們判斷對還是錯,如果錯,錯在哪里。這樣做學生的注意力會很集中,因為這是他們自己做出的結果,他們判斷起來就顯得格外認真、仔細。而那些做錯了的同學,印象就會很深刻,避免下次出現同樣的錯誤。
2、課堂顯得很緊湊,保證了大量的練習時間。
除數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五入法教學反思篇四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除數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教學設計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已經掌握了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筆算方法和基本的試商方法,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了知識基礎。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用觀察、歸納、遷移、類推、合作探究等方法學習知識的認知體驗,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引導學生從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計算中遷移、類推到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中,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種自主探究性的學習方法,讓孩子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逐步建構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1、進一步掌握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筆算方法及豎式的書寫格式,能正確熟練地進行筆算。
2、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能正確熟練地確定首商、估商。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書寫整潔、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掌握商是一位數,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筆算的算理,并正確掌握筆算的書寫格式,能正確筆算。
試商的方法和商的書寫位置。
課件和實物投影。
復習舊知,做好鋪墊
1、看誰算得最準確。
120÷40=80÷40= 484÷80≈
360÷40=60÷20= 123÷40≈
2、()里最大能填幾?
20×()<75 30×()<130 40×()<251
3、筆算下面各題。
57÷6= 122÷5=
總結:剛才我們筆算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大家做的不錯,知道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我們是從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數的前一位,前一位不夠除,就看前兩位。
過渡語: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筆算除法(板書課題:筆算除法)
出示主題圖:
師:誰來說說,你們從圖中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生:這里有92本連環畫,140本故事書。
【設計意圖:通過形象直觀的.情境圖觀察,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140本故事書,每班30本,可以分給幾個班呢?
教學例1
(1)獨立探究。
教學例2
140本故事書,每班30本,可以分給幾個班呢?(學生讀題)
(1) 學生獨立嘗試完成。
(2) 展現2-3種做法。進行辨析。
① 試商的方法。
通過畫一畫,分一分課本82頁的方格,讓學生明白140里面有30個4,應該商4余20。
② 解釋商寫在個位上的理由:
因為14個“十”除以30,不夠商一個十,就要用140個“一”去除以30,所以商要寫在個位上。
③板演豎式,讓學生說一說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計算時應該怎樣去計算?
140個一去除以30,這在數學上,就說“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要看前三位”。(板書:要看前三位)。除到那一位就把商商到那一位,余數小于除數。
(3) 學生把這句話讀一讀。
(4) 讓學生完整的把剛才的豎式說一說。
(5) 學生獨立完成第82頁“做一做”。
(說出上下兩題有什么不同點和相同點?計算思路有什么聯系?)
1、判斷改錯(課本第83頁第2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2、解決問題:課本練習十四題第3、4題。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強調:
1、注意商的書寫位置;
3、每次除得的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1)92÷30=3(個)余2(本)
(2)140÷30=4(個)余20(本)
除數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五入法教學反思篇五
本節課是學生在學習了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的口算和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后面的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打下基礎,除數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教學反思。其中教學重點是:掌握用“四舍”“五入”的試商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教學難點:試商方法和調商的方法。
在設計時,我先從復習鋪墊導入,通過()里最大能填幾、找近似數、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練習,并讓學生說說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過程。
在探究新知環節,我利用學生熟悉的農田方面的.知識引入,請學生提出問題,思考用什么方法解決“平均每公頃玉米施肥多少噸?”的方法,從而列出第一個例題372÷62,用“四舍”法把除數看作接近的整十數60來試商,并讓學生說計算的過程,接著通過三個題目的練習,鞏固了用四舍法把除數看成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這個題型。但是在這個例題上花的時間有些過長,導致第二個例題花得時間不夠。
第二個例題是850÷17,是用“五入”法把除數看作接近的整十數20來試商,教學反思《除數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教學反思》。這道題既是第一次出現五入法試商,又需要調商,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在上課時感覺到學生練習時計算的速度、正確率差異較大。
鞏固練習環節我設計了四道練習,有一定的層次性,第一題“根據試商情況,很快說出準確商。后面還設計了試商順口溜,但教學時沒來得及展示。
1、本節課我從農田方面的知識引入新課的學習,目的一是為了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二是想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整個課堂氣氛不怎么活躍,學生反應遲鈍。
2、對于練習題的做法處理不當,學生題量太大,只有10幾個學生在老師評講前完成了練習。
3、對學生的個別差異考慮不周,照顧不到,學生練習時浪費了很多時間,使得本節課時間緊,教學超時,練習匆忙,形式單一。
4.過分強調算理,想讓每個學生明白算理,說算理,在這上面耽擱了太多時間。
1、加強口算練習力度。
2、多說、多算: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計算的過程來,多練習培養數感,掌握方法。
3、練習時采取多種形式。
除數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五入法教學反思篇六
1、筆算時商的位位置出錯。
2、列豎式計算利用口訣算商和除數的積時,漏寫個位上的0。(算理對,但格式不完整)
3、當余數不夠商1時,商的個位漏了補0。
4、等號后的商和余數漏寫。
面對種種錯誤,我想除了學生粗心的原因外,還有更深層的原因,原因之一是學生對算理理解不夠,原因之二是老師在上課時對法則的總結強調不夠,導致學生沒有真正掌握其筆算要領。
我覺得在以后教學各類計算題時,除了需與同學們充分探討算理外,更要結合實例引導學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總結計算方法,形成解題模式。同時要充分預設可能出現的各種錯誤類型,以判斷說理題形式進行練習,讓學生盡量避免犯同樣錯誤。
除數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五入法教學反思篇七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是《筆算除法》的第一課時。
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就有這樣幾個思考的地方:
根據上面的思考,我們備課小組就決定:
2、利用知識的遷移的作用。在引入時,利用63÷2的計算,引入到63÷20的計算上,讓學生復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筆算過程后,自己探索63÷20的筆算過程。
3、通過大量的練習讓學生熟悉并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方法。
上完課后,通過老師們的評課和自己的反思,發現還存在一些不足:
1、沒有用好課本資源,不應把解決問題和計算分開。可以讓學生就在課本例題當中去計算。理解課本中的三種不同的算法:估算、擺小棒、筆算。
程出錯,如 50 。
3、習題設計不夠合理,如“括號里最大能填幾”這道題,應該安排在課前引入時做的,卻安排在后面練習,那么效果就沒那么好,也起不到鞏固的作用。如放到前面,就可以起到鋪墊的作用了。習題中,還缺少了改錯題,課本p83就有很好的改錯題,而這些錯誤是學生經常犯的,比較有針對性,如果有這道題,可以很好的鞏固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的理解。
再說說做的比較好的方面:
1、跟以往相比,更加注重課堂生成的東西,如學生做錯的題目,馬上拿到投影上批改,讓同學們判斷對還是錯,如果錯,錯在哪里。這樣做學生的注意力會很集中,因為這是他們自己做出的結果,他們判斷起來就顯得格外認真、仔細。而那些做錯了的同學,印象就會很深刻,避免下次出現同樣的錯誤。
2、課堂顯得很緊湊,保證了大量的練習時間。
除數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五入法教學反思篇八
(1)主題圖的引入,先讓學生觀察一下畫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上你能獲取什么信息?”,然后由老師引出例題。
(2)分小棒和豎式緊密相連。先讓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如何分小棒?再由學生說,老師課件演示,讓學生結合分小棒圖討論:“3”應該寫在哪里?(3)練習題第六關“問題我來解”讓學生獨立完成。
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我自認為做得較好的有以下幾點:
(1)在設計時先從復習鋪墊導入,在我是小小口算家,我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只寫得數,讓學生全員參與。通過()里最大能填幾?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練習,為學習新課做鋪墊。
(2)注重圖文結合,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在探究新知環節我讓學生通過觀察主題圖,從中尋找信息,提出問題,引出例題92÷30,更好地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培養學生讀圖能力。把時間、空間還給學生,通過讀圖把生活化的問題提升到數學化的問題。
(3)注重算理與算法交融,算理為算法服務。
為了讓學生明確商的書寫位置,我借助分小棒這種直觀的演示來理解豎式,做到分小棒和豎式緊密相連。
(4)注重口算、估算和筆算的結合。
口算是計算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估算、筆算的基礎,筆算和估算是在精確、熟練的口算能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出示例1:92÷30時讓學生先進行估算商是多少,并且說出估算的方法。在筆算以后,又引導學生運用估算的方法來驗證筆算的正確性,商3乘除數30是90,闡明商3是正確的。教師在教學中的正確引導,為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在實施過程中這節課存在許多的問題,需要我吸取教訓,引以為鑒。(1)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不夠。
(2)在課前復習用的時間太多了,導致后面的練習沒有完成。(3)沒有照顧學困生,在抽問中,只關注中上生,極少提問學困生。
(4)老師對學生的傾聽,學生對老師的傾聽,學生對學生的傾聽,都需要加強。(5)老師的課堂駕馭能力還需要加強。具體表現在當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時,老師沒有快速的正確加以概括、提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