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名人勵志的事跡篇一
考基亞是土耳其的機智人物。有一次,考基亞與一隊馬幫住在一起。晚上,大家與他一起載歌載舞,歡笑談?wù)f。馬幫的弟兄們一邊聽著他講的風(fēng)趣幽默的笑話,一邊又輪番給他敬酒。因為高興,又因為不便折了新結(jié)識的朋友們的一片情意,考基亞開懷暢飲。終于,大家都因飲酒過度醉倒了。
第二天早晨,考基亞一覺醒來,已是旭日東升了。
“啊呀!我還有一位朋友相約要去山北辦事呢。”他一翻身,披衣出門,急匆匆地趕到馬棚里,準備牽馬趕路。
可是,昨晚他把自己的馬與馬幫的馬拴在一起了。他大睜著雙眼去尋找自己的黃鬃矮腳馬。然而他的眼中看到的黃鬃矮腳馬有好幾匹。這匹看看也像,那匹看看也像,真是傷透腦筋了。
“究竟如何從那么多匹馬中,尋出自己的馬來呢?倒是時間不等人,上午還要趕兒十里山路呢。”考基亞想著想著,突然眼睛一亮:“對,去請馬幫的朋友幫我找。”
他一轉(zhuǎn)身,趕回棧房,對著那些還在酣睡的朋友們大聲喊道:“伙計們,你們誰把馬丟了?”
馬幫子們一聽喊聲,紛紛起床去牽自己的馬。最后只剩下一匹馬了,考基亞終于認出這匹正是自己的馬。
他一下跨上馬背,笑呵呵地對朋友們說:“對不起,打擾了你們的好夢。謝謝朋友們幫我找到了馬。”
看著笑呵呵離去的考基亞,馬幫們終于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一下子也都樂了:“這個考基亞,這個鬼精靈呀!”
名人勵志的事跡篇二
愛是生命中最好的養(yǎng)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樹茁壯成長。也許那樹是那樣的平凡、不起眼;也許那樹是如此的瘦小,甚至還有些枯萎,但只要有這養(yǎng)料的澆灌,它就能長得枝繁葉茂,甚至長成參天大樹。
一個小男孩幾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為患脊髓灰質(zhì)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他很少與同學(xué)們游戲或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fā)。
在一個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親從鄰居家討了一些樹苗,他想把它們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們每人栽一棵。父親對孩子們說,誰栽的樹苗長得最好,就給誰買一件最喜歡的禮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親的禮物。但看到兄妹們蹦蹦跳跳提水澆樹的身影,不知怎么地,萌生出一種陰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樹早點死去。因此澆過一兩次水后,再也沒去搭理它。
幾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種的那棵樹時,驚奇地發(fā)現(xiàn)它不僅沒有枯萎,而且還長出了幾片新葉子,與兄妹們種的樹相比,顯得更嫩綠、更有生氣。父親兌現(xiàn)了他的諾言,為小男孩買了一件他最喜歡的禮物,并對他說,從他栽的樹來看,他長大后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植物學(xué)家。
從那以后,小男孩慢慢變得樂觀向上起來。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著,看著窗外那明亮皎潔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師曾說過的話: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長,何不去看看自己種的那顆小樹。當(dāng)他輕手輕腳來到院子里時,卻看見父親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種的那棵樹下潑灑著什么。頓時,一切他都明白了,原來父親一直在偷偷地為自己栽種的那顆小樹施肥!他返回房間,任憑淚水肆意地奔流......
幾十年過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雖然沒有成為一名植物學(xué)家,但他卻成為了美國總統(tǒng),他的名字叫富蘭克林?羅斯福。
名人勵志的事跡篇三
張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東半島文登縣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里。5歲的時候,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覺,生活不能自理。醫(yī)生們一致認為,象這種高位截癱病人,一般很難活過27歲。在死神的威脅下,張海迪意識到自己的生命 也許不會長久了,她為沒有更多的時間工作而難過,更加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用勤奮的學(xué)習(xí)和工作去延長生命。
她在日記中寫到:“我不能碌碌無為地活著,活著就要學(xué)習(xí),就要多為群眾做些事情。既然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把一切奉獻給人民。”1970年,她隨帶領(lǐng)知識青年下鄉(xiāng)的父母到莘縣尚樓大隊插隊落戶,看到當(dāng)?shù)厝罕娙贬t(yī)少藥帶來的痛苦,便萌生了學(xué)習(xí)醫(yī)術(shù)解除群眾病痛的念頭。她用自己的零用錢買來了醫(yī)學(xué)書籍、體溫表、聽診器、人體模型和藥物,努力研讀了《針灸學(xué)》、《人體解剖學(xué)》、《內(nèi)科學(xué)》、《實用兒科學(xué)》等書。
為了認清內(nèi)臟,她把小動物的心肺肝腎切開觀察,為了熟悉針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畫上了紅紅藍藍的點兒,在自己的身上練針體會針感。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終于掌握了一定的醫(yī)術(shù),能夠治療一些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在十幾年中,為群眾治病達1萬多人次。
后來,她隨父母遷到縣城居住,一度沒有安排工作。她從保爾·柯察金和吳運鐸的事跡中受到鼓舞,從高玉寶寫書的經(jīng)歷中得到啟示,決定走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筆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啟迪人們的心靈。她讀了許多中外名著,寫日記、讀小說、背詩歌、抄錄華章警句,還在讀書寫作之余練素描、學(xué)寫生、臨摹名畫、學(xué)會了識簡譜和五線譜,并能用手風(fēng)琴、琵琶、吉他等樂器彈奏歌曲。現(xiàn)在她已是山東省文聯(lián)的專業(yè)創(chuàng)作人員,她的.作品《輪椅上的夢》問世,又一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認準了目標,不管面前橫隔著多少艱難險阻,都要跨越過去,到達成功的彼岸,這便是張海迪的性格。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來一瓶進口藥,請她幫助翻譯文字說明,看著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張海迪便決心學(xué)習(xí)英語,掌握更多的知識。從此,她的墻上、桌上、燈上、鏡子上、乃至手上、胳膊上都寫上了英語單詞,還給自己規(guī)定每天晚上不記10個單詞就不睡覺。家里來了客人,只要會點英語的,都成了她的老師。經(jīng)過7、8個年頭的努力,她不僅能夠閱讀英文版的報刊和文學(xué)作品,還翻譯了英國長篇小說《海邊診所》,當(dāng)她把這部書的譯稿交給某出版社的總編時,這位年過半百的老同志感動得流下了熱淚,并熱情地為該書寫了序言:《路,在一個癱瘓姑娘的腳下延伸》。
以后,張海迪又不斷進取,學(xué)習(xí)了日語、德語和世界語。海迪還盡力幫助周圍的青年,鼓勵他們熱愛生活、珍惜青春,努力學(xué)習(xí)為人民服務(wù)的本領(lǐng),為祖國的興旺發(fā)達獻出自己的光和熱。不少青少年在她的輔導(dǎo)下考取了中學(xué)、中專和大學(xué),不少迷惘者在與她的接觸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變得充實和高尚起來。張海迪在輪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這支歌的主旋律是:一個人生命的價值在于為祖國富強、人民幸福而勇敢開拓、無私奉獻!
名人勵志的事跡篇四
林則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也是我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因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quán)和民族利益,受到中國人的敬仰。
但林則徐小時候,雖然機靈聰明,但性子很急,辦事毛毛糙糙,經(jīng)常出些差錯。父親覺得小孩子這樣下去養(yǎng)成慣性,將來辦事要出大錯。
一天,父親把林則徐叫到跟前,給他講了一個“急性判官”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判官,由于他非常孝敬父母,所以每遇到不是孝子的犯人,他就判得特別嚴。
一天,有兩個人拉來一個年輕人,說這個年輕人是個不孝之子,要判官嚴懲。判官一聽,立刻火冒三丈,就喊:“來人呀,打這個逆子五十大板。”
這個年輕人想開口申辯,可是嘴被堵著,有話沒法說,只好挨了五十板子,屁股被打得血肉模糊。
一會兒,有個老太婆拄著拐杖急匆匆走進來,哭訴著有兩個盜賊溜進院偷牛,被她的兒子捉住,并要送他們到官府來,可是力不從心,兩個強盜反把她的兒子捆走,并告訴判官他就是這一個孝順兒子。
判官一聽,心里暗想:莫非惡人先告狀,我剛才打的就是她的兒子?他忙叫人把那兩個捆人的人找來,但他們早已溜走了。這時,被打昏過去的年輕人突然呻吟了一聲,老太婆一看,正是自己的兒子,驚叫一聲,昏倒在地,再也爬不起來了。
聰明的林則徐知道父親的這個故事是針對他的毛病講的,便說:“我一定好好改一改急躁的毛病。”
“急性判官”的故事,牢牢記在了林則徐的心里,此后他更加發(fā)憤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