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我心中的祖國手抄報篇一
“那時,還沒你呢,你爺爺,也就你這般年紀。”說這話的時候,有夕陽的余暉,如水般潑灑,奶奶正倚在門前。我知道,奶奶的思緒,跨越時空,又回到了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
上世紀40年代,奶奶生活在江寧上坊的一個小村子里。鄉下人家,住的多是茅草房,土做的磚坯,莫說院墻,能避風遮雨,已經滿心歡喜了。房前屋后,支著長長的木棍,生怕刮風下雨的時候房屋倒塌。青黃不接的日子,連榆樹皮也被啃光了。人,還是吃不飽啊,餓得浮腫暈眩,只有草木,不管不顧,潑辣地生長著。“你爸爸剛生下來時,才3斤多重,瘦得皮包骨頭。”這個故事,我常聽奶奶講起。在我看來,故事中的情景,遙遠而又陌生,感覺恍學若習隔網世。
“這不是講故事呢。”奶奶看了看睜大眼睛的我,接著說:“那個時候,就是兩間土坯房,一間住人,一間燒飯。哪有院墻啊,家家戶戶,都是籬笆做的門,臨出門時,用鐵絲胡亂纏一下,也就是防君子不擋小人。像這樣厚實的鐵門,想都不敢想啊。”奶奶管防盜門從來都叫鐵門。不分功效,僅僅從材質上來區分。
“不怕小偷嗎?”我有些不解。“那年頭,家家窮得揭不開鍋,連個老鼠都養不活,哪還有東西讓人偷噢。你啞巴二叔,就是拉了痢疾,兩個月,沒錢看病,只有眼睜睜地看著他去了!”奶奶神情悲戚,目光似乎穿透了綿延的歲月。“那個時候,就是盼吧,一天盼一天,指著有好日子過呢。”奶奶癟陷的嘴里,牙已經掉得差不多了。我一次次慨嘆:居然,在那個年代,有著那樣的一群人,在過著那樣的生活。
奶奶講的第二扇門,是改革開放后的故事——“你10歲那年,家里翻蓋了紅磚瓦房,前后兩進,還砌了院墻,門是請木工打制的實木門。上梁那天,你爸爸騎著摩托車,帶你跑到幾里外的集鎮,買回了大盤的鞭炮。從不喝酒的你爸爸,第一次喝得面紅耳赤,找不著北。那天,你脖子上拴了家門的鑰匙。瞧你,當時蹦蹦跳跳的高興勁兒!”講到這里,奶奶飽經風霜的臉上漸漸有了笑意。
“接下來的日子,越發好過了。前幾年,你爺爺,顫顫巍巍,打開那個早被磨光了棱角的木盒,取出了存折。不消多時,我們就住進了這個四合院,木門也換成了鐵門。”這個故事,不需要奶奶講,我自己就知道。如今,日子越過越紅火。爸爸的摩托車早已落伍,我每天開著轎車接送10歲的兒子。但我還是喜歡聽奶奶在夕陽的余暉下,不厭其煩地講關于這三扇門、六十年彈指一揮間的故事,尤其,是我不知道的往昔。所以,對于后兩扇門,奶奶也總是一帶而過。每次,奶奶講這個故事的時候,表情總是由悲到喜,我也在奶奶的絮絮叨叨中,深深感受到今與昔那種強烈的對比。這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或許,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做夢也不會想到,會過上今天這樣幸福的生活。
我心中的祖國手抄報篇二
在我人生的履歷中,能夠與廣播電視結緣是我最大的榮幸,特別是我在**省首家縣級電視臺工作了20xx年,參與宣傳報道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各項事業的發展變化,感受時代的前進步伐,成為社會發展進步的宣傳員、記錄著和見證人,這段歷史將燦爛我的一生;同時,我也目睹了廣播電視由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經歷,我在廣播電視舉這個大家庭里,學會了做人,學會了做事,我與廣電共同成長。
電視臺是**省第一家縣級臺,1985年1月宣告成立。電視臺的建立成為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為推動經濟發展、傳播精神文明,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在電視節目的激勵鼓舞下,我拿起手中的筆,記錄身邊發生的新聞,反映時代的變遷,“記者夢”的種子也播下了心田;執著的寫作、勤奮的精神,是我的新聞稿件經常見諸于報端、在廣播電視里播出,因此,才有了1993年我到廣播電視局工作的機會,到了廣播電視局領導安排我到電視臺新聞部做文字記者,兩年后,我開始跟老記者學攝像,很快適應工作并能夠獨當一面,這里面有老同志的傳幫帶和有自身的努力,然而,更重要的是廣電那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和“愛崗敬業、事爭一流”的光榮傳統,激勵著我全身心的投入到實際工作之中。
作為電視臺的一名新聞記者,局臺領導經常提醒教育我們要“政治強、業務精”,要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宣傳報道。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性,我堅持收看央視和電視臺的的新聞聯播節目,在政治上、思想上與黨保持高度一致的同時,認真學習黨在各個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用以指導新聞寫作實踐;為了勝任本職工作,在工作之余,我一邊認真學習寫作知識,不斷提該自己的文字能力,一邊鉆研電視攝像、剪輯、制作業務,不斷適應迅速更新的拍攝制作設備,一邊工作起來得心應手。電視記者像蜜蜂采花釀蜜那樣辛苦,新聞是跑出來的,為了核實一個數字要打幾次電話找好多人去問,要有一絲不夠的精神;為了一個畫面,要爬上幾十米高的腳手架去拍。多年來,記者們起早貪晚、加班加點去干卻毫無怨言,有時要冒著大風大雨到第一線采訪,有時要到最危險的地方拍攝,突發性事件的發生地有記者的身影,自然災害的現場留下了記者們的足跡。國企改制,我們一直跟蹤報道,解工人之憂愁;撤縣設市,我們始終不忘宣傳,為百姓加油鼓勁;搶險救災,我們跑在一線,感受人間摯愛真情;嚴打亮劍,我們與干警們為保一方平安晝夜奔忙,創建和諧社會;非典時期,我們沖在前方,以忘我的精神報道動態、傳播知識,感受黨對人民的深切關懷;我們為項目建設、經濟發展搖旗吶喊,我們為精神文明、社會進步助威鼓勁。
撤縣設市以來特別是提出建設“鋼鐵,中等城市”以來,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高起點、大手筆,投資10億元的黃臺湖和鋼城大橋、鋼城路,改變了生態環境和交通條件,大項目的開工竣工,到處是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這些也為我們記者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平臺。我臺與市交通局聯辦了《交通風景線》節目,從20xx年春天開始,作為記者和編輯我堅持在大橋工地和鋼城路施工現場,拍攝工程進展,發現英雄事跡,盛夏冒著30多度的高溫,嚴冬踏著冰雪工作,一年半的時間,鋼城大橋和鋼城路竣工,又轉戰楊柏線、遷擂線、馬蘭莊特大橋,在那些難忘的歲月里,我感受到了交通人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學到了對待工作和生活的毅力。20xx年春,領導把撤縣設市10周年的大型專題片腳本的寫作任務交給我,回首過去我無限感慨,展望未來更是信心百倍,我飽蘸激情寫下了萬言的腳本,用我多年的文學積累和閱歷實踐,反映和展示了**20xx年的《巨變》;20xx年起,我臺又與交警大隊創辦了《祝你平安》欄目,作為主拍和責任編輯,我既要保證按時出節目,還要兼顧其他工作,又忙又累,但是,當我們看到領導和觀眾的認可,一切都拋置腦后了;20xx年我又開始編導《電視文學》節目,這是我省率先開辦的純文學欄目,開辦一年多來,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歡。
20xx年來,廣電局由一開始的40幾人發展到擁有200多人的龐大隊伍,電視新聞節目由周播、周三次播出發展到周六次播出,每次播出時間由五六分鐘增加到15分鐘,還創辦了《視點》、《今日》、《電視文學》、《法律之窗》、《科技星火》、《衛生天地》等眾多的版塊節目,廣電局多次被評為省和國家級的先進單位。20xx年來,我參與制作的電視專題片110多部集,拍攝的新聞不計其數,出版新聞作品集《三只眼睛看世界》一部,有多篇獲得省市好新聞獎,由我編導的《電視文學》獲20xx年中國散文年會特別獎,我的工作多次被和唐山市委市政府表彰、嘉獎。
電波飛架映長虹,七彩熒屏連萬家。
廣播電視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利益,20xx年,在歷史的長河里只不過是短暫的一瞬,然而,人生有幾個20xx年?它在我的人生旅程中是最寶貴的時光,20xx年,我沒有做出特別輝煌的業績,但是我覺得很充實,因為,我為實現自己的“記者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我為我把青春的年華獻給了廣電事業而無怨無悔。
我心中的祖國手抄報篇三
我朝覲過祖國的四時美景,我拜謁過祖國的名山大川. 每當扎進祖國母親的懷抱, 我的這顆心啊! 就同祖國的脈搏一起跳動。
我游覽了白山黑水,看到了祖國的繁榮和富足。登上南沙群島的珊瑚礁啊!我感受到了祖國幅員的廣袤。在八百里秦川,我聽到了祖國兒女氣勢奔雷的心聲。那一陣陣響入云天的威風鑼鼓,那一聲聲驚天動地的渾厚吶喊,那一隊隊鏗鏘有力的整齊步伐,表述了我兄弟姐妹們的一腔豪情。
天山腳下、流沙深處,我看到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奇壯險美的景象,那不是海市蜃樓的虛幻,那不是夢魘中的天堂。那是開發大西北號角的召喚。
我站在青藏高原雪域頂端,暢飲一杯舒心醉情怡人的奶茶,慶賀五十六個民族的和睦和昌盛。
我徜徉在人間天堂香格里拉的紅草地旁,端詳著歷經滄桑、千姿百態的古碉堡,我意識到了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責任和尊嚴。
我沿著長江、黃河纖夫的足跡,手撫被纖繩磨深印痕的石柱,心如潮涌、淚眼盈盈,苦難深重的祖國啊!你是那樣的堅韌不屈和頑強!
我佇立在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捧一把滾燙的黃土貼在我的心口,我感受到了祖國母親的溫情。
河姆渡口一粒稻種證實了:生活在中華民族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啊!凝聚了人類的聰明智慧和勤勞。
高峽平湖的長江水印證了:無高不可攀,大地上的江河水啊!可以和天上的銀河相牽連。
秦始皇的兵馬俑昭告天下:中華兒女是不屈的民族,雖然長睡地下兩千年,可他依然不倒、不垮、不屈服。
大沽口炮臺那黑沉沉的鐵炮宣示:弱國無外交,睡獅要想站起來,只能臥薪嘗膽——鑄長劍。
一個沒有國家的民族是個屈辱的民族,一個國力懦弱的民族是個可憐的民族。一個人可以沒有家卻不能沒有祖國,不論你來自哪里,不論你又去向何方,不論在世 界哪個角落,每當你遇到困難和挫折,只要大喝一聲:“我是中國人!我的祖國——是中國!”你總能受到幫助和鼓勵,友善崇敬的目光也都會向你聚集。
我再一次攀上泰山的頂峰,在歷代先人駐足的地方期盼著,期盼著,期盼著再一次的東方紅日噴薄、騰升。
我心中的祖國手抄報篇四
大家好,再過幾天就迎來了國慶。這是一個祖國的生日。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日子。
祖國哺育了56個民族,他們猶如56個姐妹緊緊的團結在一起,我們的祖國還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
旅游景點:比如西藏、桂林、西湖等。他們都有著濃厚的民族文化和美麗的傳說。
現在我眼前浮現出來是四大發明:指南針、火藥、印刷術、造紙術的輝煌歷史。我們的祖國多么偉大啊!它有一個神圣的名字,那就是中國,我們美麗的中國。
少年勝則國勝,少年強則國強!
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們國家會更加強大、更加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