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作為人類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它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演講者、聽眾、溝通二者的媒介以及時間、環境。好的演講稿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演講稿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讀名著品名著演講稿篇一
這個暑假,我一口氣讀完了《老人與?!?,書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讓我值得回味?!独先伺c?!肥敲绹骷液C魍某錾髌?,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它主要描述了一個小孩經常幫助一位常年在海上的老人,那位老人經常一無所獲。有一次,他用六根釣繩來掉40海尋至140海尋的魚類,結果經過長達三天三夜消耗戰,終于釣到了一條大魚,在回去的途中由于群鯊搏斗,最終拖回了一副魚骨架子。桑提阿果老爺爺就是這樣一位普通而又可敬的勞動者,他不被任何困難所壓服,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與生活中的磨難做不屈不撓的比拼,他這種永不言敗的的精神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我們都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是在面對他們的時候,,我們的態度各有不同,有的懼怕困難,有的逃避困難,有的克服困難,迎流而上。比如我們在學習中遇到難題,大部分時候我們會因為太難而放棄,但是如果我們同自己的獨立思考,解決難題,那樣的喜悅是不言而喻的,在生活中,我們總是試著嘗試一些新的事物,當然這其中也會遇到許多的困難如果我們輕易放棄,那我們就永遠感受不到征服新事物的快樂。
海明威塑造的桑提阿果老爺爺說過:“一個并不是生來就給打敗的,你可以盡可能的消滅它卻不能打敗他。”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有永不言敗的精神,不放棄希望,相信黑暗過后一定會有曙光到來。
讀名著品名著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
今天,來到仰慕已久的**大學出席“中華誦20xx經典誦讀進校園**大學篇”晚會,我感到十分高興。有著116年傳統歷史的**大學景色優美,是中國現代學制最重要發祥地之一,又是一所在國內外都享有廣泛學術影響的大學。在此,請允許我代表教育部和國家語委對在**大學成功舉辦這次晚會表示熱烈的祝賀!
“中華誦”活動進校園,是教育部黨組決定和倡導的。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漢語言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優秀詩詞歌賦濃縮了漢語韻律、詞章之美,寄寓著中華民族傳統的價值追求和審美理想,閃爍著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光輝,展現出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高尚情懷。這些經典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標志,是人類的共同財富,成為啟迪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豐富我們情感世界的精神源泉。用雅言也就是普通話誦讀經典,體味、感悟人生哲理,陶冶情操,砥礪心志,受到優秀文化傳統的滋養,是中國傳統的治學、修身途徑。今天,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強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需要我們更加重視和發揮傳統文化在提高人文素養、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文化軟實力方面的獨特作用。通過誦讀親近、熟悉經典,理解、熱愛經典,潛移默化中提升語言文字和人文素養及審美情趣,進而把握我們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不僅有利于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提升公民語言文化素養,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也是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直接而有效的途徑,應該大力提倡,積極推進。
20xx年,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在部分省市開展了“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兩年來,全國范圍的誦讀比賽、以四個傳統節日為主題的誦讀晚會等活動,吸引了社會廣泛參與、電視及網絡等媒體的積極傳播,“中華誦”活動的影響力逐步擴大,受到了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的表揚,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在湖南長沙剛剛閉幕的第五屆海峽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已被列為兩岸文化交流的議題之一。20xx年從**大學開始的這項誦讀活動,除了在全國繼續舉辦誦讀比賽和四個傳統節日誦讀晚會外,還要舉辦新中國成立60周年專題誦讀晚會,并推進誦讀活動進高校、舉辦中小學生“中華誦”夏令營,使經典誦讀成為豐富學校教育和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
高等學校擔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引領文化的社會職責,誦讀經典,弘揚主旋律,一是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立具有促進作用;二是誦讀的形式和內容與高等學校的文化氛圍和大學生心理需求高度契合,可以形成新的文化潮流,引領校園文化;三是通過誦讀活動,能夠提高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水平,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和道德情懷,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有利。我們相信,“中華誦”進高校,可以促進廣大師生更廣泛地參與這項活動,從而提升活動的整體水平,進一步擴大其影響;積極參與這項活動,也會給校園帶來清新的空氣,使校園文化建設和大學生精神風貌發生積極的變化。教育部已將今年的“中華誦”進高校校園活動納入教育系統“我愛我的祖國”主題教育活動。
我希望在誦讀深入開展進程中,在繼承的基礎上勇于創新。我們今天誦讀的經典,應該包括從古至今中華的詩文精品,既要有經典的古詩古文,也要有與民族精神和中華傳統美德一脈相承、膾炙人口的現當代經典名篇。我們誦讀經典要注重展現、吸收經典中的精華,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我們更期待在學習、吸收經典精華的基礎上,提高大學生們的語言文字和文化功力,創造我們時代傳誦千古的美文華章。我們的晚會應通過誦讀經典名篇,展現當代大學生的勵志、奮進及以天下為己任的雄心和宏偉志向,歌頌祖國,頌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青年人中的積極影響。通過舞蹈、音樂、古辭新韻的歌唱等藝術形式使我們的晚會精彩紛呈。
在晚會即將開始之際,我還要特別指出,作為百年名校,**大學向來有開風氣之先的傳統。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承辦“中華誦”進高校第一場晚會,已經展示了新一代武大學生“敢為天下先”的風格。在此,我要代表主辦單位向辛勤籌備這臺晚會的**大學校領導及有關部門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希望今天的晚會真正拉開“中華誦”進校園的序幕,今后經典誦讀活動在校園里能夠異彩紛呈、經久不衰。最后,預祝晚會圓滿成功,向老師、同學們和藝術家們的精彩演出表示感謝,并祝大家度過一個愉快、豐富的暑假生活!
讀名著品名著演講稿篇三
一直想讀這本書老人與海,終于如愿以嘗了。每每讀到這類外國的書,總覺得怪了點,但卻并非不是一種樂趣。但我覺得這本書讀得似乎比其他書更吃力些,硬著讓一個正興奮著的人靜下心來去讀一個老人3天的行程,似乎很困難。但它辦到了。
當我意識到是,已經看完了整本書(雖然很短)。我的不耐煩去了,只知道舒了口長長的氣,不知是因為終于看完了此書,還是替老人順利回到家而開心。之后回想起來,我在吃力地啃咬下那些文字時,看到老人84天沒補到一條魚,心里似乎籠著一大片茫茫的煙霧,看到老人為了補大馬林魚而堅持了一天一夜,柔軟的沙發椅坐起來也讓人腰酸背痛,如坐針氈,看到老人吃生魚,既悲涼又不可思議,看到老人同鯊魚搏斗,我似乎也拿起了棍子,看到老人童年的非洲的夢里的獅子,仿佛在那夢中的不是他,而是我,倚著船欄,看著海岸高處凝望的獅子。
正如其他出色的作品一樣,它給我帶來了深深的震撼,絕非來自文字的華美,而是心靈的,讓我對像所有其他讀者一樣都不能不產生這樣的感情:尊敬。如果一個人有老人的堅持,optimistic,這樣堅強而透徹的,質樸而樂觀的,高尚的心,無論是在一個普通漁夫的身上,抑或是農民,醫生,工人,等等,我都要義無返顧地保持著一情感。直至某一天,我也能得到這樣的心,即便只有一半也足夠用了。
__以此書此文,激勵高一時的自己,不忘堅持,永遠樂觀!
讀名著品名著演講稿篇四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我非常喜歡讀書,在父母和老師的引導下,名著一直伴我成長,他們給我帶來的不僅是精神的食糧,還是我心靈的震撼。在名著陪伴下,我快樂的成長,讓我們再次走進名著!走進名著傳奇!感受名著的沐浴吧!
每個名著帶給我們的是不同的心靈震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講述的是戰爭中的故事,一個被貴族稱為小流氓的保爾·柯察金,看透了底層的最深處,用自己的滿腔的怒火與正義參軍,他在戰爭中目睹身邊的戰友倒下,他反而更加堅信自己身上的責任,越戰越勇。但他不幸被炸彈和子彈一次次擊中,上天卻十分眷顧他,他一次次于死神擦過,雖然他身上早已千瘡百孔,但他那熾熱的心還在跳動,他仍以不屈的精神活著。這本書是我懷著復雜的心情看完的,一個健全的人在戰爭中成了殘疾人,但仍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像我這樣的殘疾人真是自愧不如,這本書給我帶來深刻的啟迪,那就是:一個人在困難面前要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殘疾人并不是廢人,天無絕人之路,當一扇門為你關閉的時候,還有一扇門為你打開。
還有《魯濱遜漂流記》,他講述的是魯濱遜在荒島所過的日子,沒人會相信有一個人在荒島生存28年,但魯濱遜傳承了我們人類最優秀的品質:樂觀、勤勞、聰明、知足安命、勇敢、精打細算、善良,這不可能集中于我們人類一身,即使有,全世界恐怕只有幾個人,我不禁贊嘆魯濱遜能把一個荒島變為綠洲,使自己衣食無憂,對我們來說,無疑比登天還難。在書中,我領悟到一個人要想在逆境生存,就要樂觀面對。
《水滸傳》是我們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他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梁山一百零八漢就是從書中走出來的,及時雨宋江,智多星吳用,黑旋風李逵……都是英雄豪杰,雖然他們朝廷反動叛的迫害下失敗了,但是他們的英勇事跡在民間流傳,如吳學究智取生辰鋼、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黑旋風斗浪里白條……他的作者施耐庵把英雄膽色活靈活現的把他們表現出來。這個小說傾向鮮明地描寫了人民群眾反抗壓迫的行動,概括了當時不同階層的人們從覺醒道反抗的斗爭的道路。他給我們帶來了震撼與啟迪。也把我們帶入了英雄當中,追溯著北宋農民無窮的力量。使我們看到北宋的腐敗和群眾力量的強大。
還有老舍先生寫的《駱駝祥子》,他反映了舊社會的黑暗,貧苦人民的苦難與永無出頭之日的災難,祥子就是這個活生生的例子。老舍先生的洞悉與思考把我們帶入了舊社會的黑暗之處。他對平民生活的熟悉不亞于我們,正是他的貧苦生活的真切的感受,為我們后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祥子、虎妞、小福子這些人物的悲慘遭遇反映了社會無比的黑暗,它,是中國不可磨滅的恥辱!也暗含了一些引人深思的道理:我們的生活比以前在水深火熱的人民好多了,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不虛度一絲光陰。
《繁星》可謂是文學壇上的瑰寶,誰也沒想到這本著作是一位女作家謝婉瑩。但她的名字被我們這一代的人記住,她的思想超脫出來當時女流之輩的思想,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她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她的才華,還有她的童心、愛、忠告、哲理,正是她的影響,我們才明白了人生該怎樣走。
正像我在開頭所說的,名著給我們帶來的是不同的心靈震撼與啟迪。我們是在書中長大,書給我們很多很多道理,教我們學會做人,教我們人生哲理,教我們怎樣走好這一步。名著更是我們的伙伴,我們的老師,我們的指路者,更重要的是在我們這些中學生當中名著已成為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是在名著的熏陶下成長,我愛名著,愛他們給我的啟迪;我愛名著,愛他們給我的哲理;我愛名著,愛他們伴我成長!閱讀名著對我來說是極大的快樂,因此,我希望,名著能伴我成長。感謝名著伴我走了13年的風風雨雨!
謝謝大家!
讀名著品名著演講稿篇五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傳承國學經典》 “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聽,這是我們杜橋小學的學生在誦讀。
這稚嫩的童音,讓我的思緒飛揚。不知不覺中,我跨越時空,走進了兩千多年前 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去聆聽他的諄諄教誨、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去追尋他的 敦厚之風。
孔子關于學習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 、 “敏 而好學,不恥下問。
”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 走在一起, 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后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 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 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 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一 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 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正所謂:海納百川有 容乃大。
我們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 取他們點滴之長—“擇其善者而從之……” 。
《論語》里有太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慶幸是杜橋的濃濃 書香浸潤了我。讓我深深感到來到杜橋是幸運的,因為有國學經典的熏陶;來到 杜橋是幸福的,因為杜橋校園充滿了濃濃的書香。
國學的經典,華夏的輝煌,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 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梁!讓我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傳 承中華文化,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讀名著品名著演講稿篇六
其中,我最喜歡的章節是《三打白骨精》白骨精又名白骨夫人,生性狡猾,詭計多端,但是它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不管白骨精多么地狡猾,它也逃不過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最后的下場和其他妖怪一樣,就是被孫悟空一棒子打死。
我們要學習唐僧那種不怕困難,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這是一種很難得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廢,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西游記》。是一部很有趣味的神話小說和滑稽小說,第一章到第十二章講的是孫悟空出世和大鬧天宮,我最喜歡這個部分了。第十三章到第一百章是全書的'主體?!段饔斡洝吠ㄟ^了神話的形式,曲折地反應出現實的社會矛盾,表現了人民群眾懲惡揚善的愿望和要求。
讀名著品名著演講稿篇七
我是汶上縣次丘鎮高莊小學的校長,在此僅就我校 誦讀經典的做法做一下介紹,不當之處,敬請斧正。國學經典像是一個巨大的寶藏,從古典名著中,我們領略到的不只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情懷,一種對人生,對社會的感悟,其中的經典華章豐厚了我的文化底蘊;儒、釋、道以及諸子百家不同思想流派啟迪了我的多角度思考。我和學生一起背誦《論語》《詩經》《老子》,一起詠誦《正氣歌》《春江花月夜》《陋室銘》。我在“四書”里探求教育的大智慧,與仁慈的孔孟、睿智的老莊對話,感悟人生的哲理。中華古典文化向我開啟了一扇門,那是一扇文化的門,一扇道德的門。帶領我的學生走進這扇門,去領悟博大精深的先人智慧,去體會修身立命的處世哲學,去探索興國安邦的精妙謀略,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小學階段學生的養成教育尤為重要。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則正蘊含著優秀璀璨的教育精華,如《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道德經》、《論語》等等,這些內容對人的行為習慣有積極的指導作用和教育意義。在人性還沒有被社會思想混雜,記憶力還是最強的童年期,讓孩子們適量背記一些古典精華,其實,誦讀經典,不僅僅是單純的記憶,她其實是繼承和發揚祖國的傳統文化的一種愛國實際行動,促進學生思想素質的提高、審美水平的提高、文化修養的提高。因此,我校將這些國學經典同文明禮儀教育,養成教育緊密結合,形成“與經典同行,以道德立身”,以國學經典為載體,以身邊的典型事例為切入點的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特色。
1、從優化環境入手,讓師生生活中充滿圣賢文化。環境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良好的氛圍,能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提高認知能力。為此,我們在學校教室內外、走廊、樓梯,懸掛各種圖文并茂的經典句段、格言、詩文;制作巨幅古典文化情境牌匾等等,讓學生耳濡目染,在濃郁的教育氛圍中,促使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傳頌經典,本學期已在校園廣播上播放到論語的第二章——為政第二。
2、號召全體教師做與書為伴的教師。要求教師讀好四類書:讀經典名著,增文化底蘊;讀理論專著,強教學實踐;讀兒童文學,悟童心童真;讀報紙雜志,解世事風情。我們還將特色校本課程與語文、數學等學科一樣提出管理要求,將其納入教學管理。以特色教育推進課程改革,以課程支撐夯實特色教育,實現 “特色課程校本化,學科結合常態化”兩者的有機整合。
3、從引領學生入手,讓經典與學生終身為伴。要求教師鼓勵學生每日課余自覺誦讀經典,激發學生學經典的興趣,指導學生對照經典中的精髓思想,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繼續推行“晨讀、午寫、暮頌、晚省”的誦讀模式。
4、我們利用每周一升旗儀式,開辟每周一行、每周一故事這些程序,由少先隊輔導員將本周的行為重點,結合經典名句,帶領同學們學習,同時講一講中華圣賢故事、愛國故事、寓言故事等,讓學生在讀中明理。播種行為,收獲的是習慣?;顒拥慕M織,親身的參與,讓學生逐漸明白了“齊家、修身、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也讓他們愛心濃濃,愛老師、愛同學、愛父母、愛長輩,愛班級、愛學校、愛家鄉、愛祖國。
5、與比賽活動整合。我們在開展“征文、演講、講故事”等活動基礎上評選“誦讀經典之星、誠信之星、合作之星、禮儀之星”等。同時,每個學期還舉行一次誦讀經典展示評比活動,如古詩文配畫、書法、個人誦讀、集體誦讀、主題班會和板報設計等。
讀名著品名著演講稿篇八
大家好!
“讀讀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蔽覐男”阆矚g讀書,喜歡讀詩歌,讀散文,讀小說……每次讀書,我也總能夠獲得許多新的知識和新的樂趣。
從低年級看注音圖書,再到后來識字多了,能夠看無注音書籍了,我至始至終有一個不變的愛好——讀《西游記》。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吳承恩,描述了唐僧師徒四人,曲折坎坷,充滿驚險,充滿挑戰的取經之路。
最初知道《西游記》是幼兒班的時候,那會兒剛出了《西游記》的動畫片,我非常愛看,而且睡覺前還總要媽媽拎著本書,給我講一個關于《西游記》的故事,才肯入睡。那時,別提我有多崇拜孫悟空了,他機智勇敢,嫉惡如仇。在取經時,一路向前,披荊斬棘,保護師父。多有男子氣概呀!所以,每當我聽著動漫主題曲“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的時候,愛幻想的我便會想象自己變成了孫悟空,斬妖除魔,勇氣不凡。
后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無論是看書、動畫版還是電視劇版,我還是一直崇拜、喜歡著孫悟空。直到四、五年級的時候,再讀《西游記》,才發現孫悟空并沒有那么好,所以我開始喜歡豬八戒了,也許你會覺得很好笑,那么一個動不動就分行李走人,還總是挑撥師徒關系,又丑又貪吃貪睡的“豬”,那一點值得我們喜歡呢?可那時,在我看來,豬八戒是最不容易的。一路上,他的誘惑最多,猶豫最多,動搖也最多??删褪沁@么一個貪生怕死的人,仍堅持到了最后,并在一路上保護師父,實屬不易。所以,我告訴自己:堅持不易,但堅持就是勝利!
再讀《西游記》已是今年寒假了,剛學了點文言文,便想著把姐姐的原版《西游記》拿來看,結果,根本就看不懂。這次看《西游記》,我最喜歡的對象又變了,我竟然開始喜歡大胡子沙和尚了,也許你會說這么一個沉默無言,看起來傻乎乎的人,怎么會喜歡他呢?是的,小說中他不善言談、不茍言笑,老實本分。但是,你可曾想過?在現實社會中像他這樣憨厚老實的人還能有多少?三個師兄弟中,他雖道行最淺,卻也是盡著全力保護師父。他雖寂寞,但卻從來不抱怨,取經的步伐也絲毫不慢。我多想在我身邊也出現幾個像他這樣真心為他人,沒有心計的人?。?/p>
《西游記》不愧為一部名著,每次讀它,我都會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發現,發出不同的感想。我想,隨著我經歷的世事變多,心理變成熟,再讀它,也許又會發現更多值得學習的人,《西游記》也一定會給我更多新的啟發。
名著伴我同行!
謝謝大家!
讀名著品名著演講稿篇九
下午好!我是12號參賽選手,我演講的題目是《誦讀經典,愛我中華》。
翻開《詩經》,攀登這座我國現實主義詩歌的巔峰,是那樣的令人心馳神往??窗?,“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边@是對心上人執著的思慕;翻開《離騷》,徜徉在這片我國浪漫主義詩歌的瀚海中,是那樣的令人驚心動魄。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屈原不畏艱難,勇于探索的精神;翻開唐詩宋詞,展現的是中華民族文學藝術的勃勃生命力。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高昂明朗;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雄渾壯闊。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豪邁豁達,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慷慨激昂。深蘊的內涵,優雅的格調,細膩的筆觸,無不讓人感慨,感慨其精神,感慨其文采,感慨中華文化的瑰麗神奇。
學殿堂中的青澀少年成長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經典,在學生和經典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已成為我的一份責任。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笨梢姡b讀是多么的重要。在誦讀中,中華民族的精神必將激勵學生們成長,學生們也必將從千古美文的文學滋養中受益——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的胸懷;孔子“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準則;老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于謙“要留清白在人間”的高潔??這一切,都將成為孩子們道德的根基。
最后,我想說的是:朋友們,讓我們誦讀經典吧,在誦讀中愛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誦讀中愛我們中華兒女的璀璨智慧。更愛我們中華民族堅毅剛強的風骨!一起來誦讀吧!
讀名著品名著演講稿篇十
充滿愛心的給予,是世上最厚重最真摯的饋贈;出于鄭重的愛而付諸的行動,是人生最美好、最溫暖的事情。我堅信,用愛來回報愛,是世界上最美麗、最溫馨的風景。
讀完了《傅雷家書》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
這本洋溢著親情,尤其是父子情深的家書,沒有跌巖起伏的情節,沒有引人入勝的懸念,但是,文中流露出父子間的真摯情感,都讓我感動不已。
《傅雷家書》讓我感動,更讓我思索著“愛”,想起曾經被忽略的平凡而又溫暖的點點滴滴。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古往今來,無數的故事被鐫刻進一頁頁發黃的歷史,無數的書籍感動著一代代優秀的中華兒女,無數的經典正被我們誦讀、繼承和詮釋……誦讀經典,領悟愛的饋贈。同學們,我們在愛的雨露中成長,更要把愛灑向身邊的每一個人。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從經典中感悟愛,珍惜愛,回饋愛,報答所有關心幫助愛護我們的人,讓我們的生活充滿真情,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