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安的旅游實用篇一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西安旅游,這是我第一次坐飛機,想想就好興奮啊。飛機在藍藍的天空中翱翔,朵朵白云從身邊飄過,看上去就像軟軟的,甜甜的棉花糖一樣。
抵達西安后我們的第一站是大慈恩寺,里邊有一座大雁塔,此塔是玄奘大師從印度(古天竺)取經回來后,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因仿印度雁塔樣式修建,故名雁塔。而且由于地下水的過度開采和地殼運動,塔身已經有點傾斜了。
從大雁塔出來我還看了個拉大片,就是趴在箱子上往里看,里邊演的是孫悟空打妖怪的故事,旁邊的爺爺一邊敲鑼一邊講。第二天,我們的行程是華清宮和兵馬俑。早晨伴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來到了華清宮,這里是皇家游覽沐浴的勝地,也是西安事變的發生地。我們坐索道上了驪山,站在山頂西安城盡收眼底。
下著小雨的華清池別有一番景致。
從華清宮出來我們去了兵馬俑博物館,這里人好多,俑坑最下面全部是用秦磚鋪起來的,聽一個講解阿姨說,秦磚距今已經20xx多年了,這個工藝已經失傳了,而且每一塊磚上都刻有工匠名字和制造的日期。
每一個兵馬俑的樣子都不一樣,千人千面,我覺得以前的古人真的是太厲害了。我還買了好幾個兵馬俑的紀念品帶回家。
從兵馬俑回到市里已經天黑了,吃完飯我們去了大唐不夜城,那里的夜景好漂亮啊!人很多,特別熱鬧,還有很多賣小吃和小玩意兒的,我第一次看到了炒酸奶的制作過程。
第三天,也是我們行程的最后一天,爸爸媽媽帶我去看了鐘樓,鼓樓,西安城墻,還有民俗風情街-回民街。
西安是一座非常有歷史意義的古城,這次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去,以后我還要來,多了解中國的歷史,多看看咱們中國的大好河山,名勝古跡。
西安的旅游實用篇二
假期去小雁塔,見到一對日本夫妻,對古跡、碑文畢恭畢敬,眼光里露出的流連仰慕,讓人忘了其是外族,是死敵,轉眼看看那邊只會對著小雁塔拍照,撞鐘求財福的國族,哭笑不得下,難免有一絲孤憤。轉念一想,能出國到仰慕的地方來的,都是優秀之人。我們有如此深厚積淀,優秀的人,定然不比其差。用其優秀的標準來對比普通的游客,本來就不對。其實優秀,還是深藏起來好,不讓外敵看出虛實。
和朋友下午去碑林,拿著西安歷史博物院的門票去買打折票,售票的女孩一看就笑了,我也笑了。剛進去第一館,就看到一個半大小子,舉著相機,不顧旁邊禁止閃光燈的指示狂拍,旁邊喜盈盈跟著一對中年夫妻,一臉的和睦溫馨。忽然就心情很壞,好想開口問問,您倆這樣教孩子,這字練得再好,寫得再出色,有用嗎?因為相機沒電,一臉意猶未盡地從碑林出來等公車回去,不曾注意到公車站旁邊圍了好多人,卻是一個老人家拿著紙巾,幫一個小女孩擦臉,紙巾上,赫然好多血!事情其實很簡單,一個小女孩在公車站邊摔了很重一跤,撞破下巴出血起不來了,老人家熱心幫忙,一時就帶動好多人,也上前幫。我就想,在西安,就算半路隨便出事倒下去,想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吧。
第二天運氣特別好,法門寺,本來預著車是八點才開,貪睡了一會,起床還慢悠悠風度翩翩去買早餐,七點四十多才到停車點,工作人員說車早走了,一天只有一班,明天再來吧!頓時傻眼了,今天才有舍利展呀。后來得了工作人員指點,去城西客運站轉車,不知是不是天意,去法門的車要等很久,售票員就幫我買了到扶風轉車的,扶風呀!右扶風!蘇則故地,鼎鼎大名呀!就算是路過,也是好滴。
在法門寺珍寶館外碰到兩個老外在舍利展廳牌處發呆,怎么這里也是舍利展?不由得熱心了一把,真心想試下英語還剩幾成的,不過沒機會,只比劃了幾下,大家就清楚了,哈。出了法門寺拼車回扶風車站,往陜西歷史博物館趕,到了西安四點了。跟出租車司機說要去看博物館,趕時間怕過點了,然后看他努力地左拐右竄,罵著紅燈,忽然就想說,看不到也就算了。后來果然看不到。于是就轉去大雁塔,記憶中是免費的,到了地頭卻是收費的,便先去吃飯。在kfc吃完一出來,忽然就沒了游興,法相宗唯識論固然精髓,可我學的卻是儒,靜靜在門口花欄下坐了一會,便回轉。這是第二個久慕大名,卻沒有進去的景點。
西安的景點不同廣州這種狹窄地方,到處都是寬廣,一開始還新鮮,視野開闊,逛多了就是累。轉過墻角,看到租自行車的,一時興起想租來踩。這念頭才起,便想到這地方,是我一直仰慕的,我現在在西安,我在城墻!于是便用手扶著城墻,用腳慢慢丈量,花了接近三個小時,從尚勤門,往西順著城墻走,走到含光門,居然因為停電,唐城門遺址不開了!這是第三個想去,卻也沒看成的景點。繼續往前,最后走到了永寧門。
這幾日兜兜轉轉,完成自己一直想要來西安的愿望。年輕,有時間出去多走走,能夠體會到不一樣的風景和心情。
西安的旅游實用篇三
今年我去了西安玩,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它。
西安曾被命名為長安、京兆,是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絲綢東面的起點。是四大古都中建都時間最長,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古都,是古都之首。古代強盛的朝代周、秦、漢、隋、唐等十三朝的都城就在西安。西安還是一個天然歷史博物館。
西安的特產有褲帶面、羊肉泡饃、鍋盔、瓊鍋糖、藍田玉等。
西安也是一個旅游勝地,有世界聞名的秦兵馬俑。還有華山、華清池、秦始皇陵地宮展覽館、驪山等。今天,我們介紹地宮展覽館。
秦陵地宮位于秦始皇陵西側,占地面積16650平方米,建筑面積4500平方米,通高25.7米。地宮全面再現了20xx年前秦始皇征發徭役70余萬,歷時38載,“穿三泉”、下“銅致槨”、“宮觀百官”、“奇珍異寶”以及“以水銀為百川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為燭。”的歷史記載和秦始皇“頭枕金,腳踏銀”的民間傳說,構造了地宮。地宮四周呈現了嬴政登記、橫掃六合、始皇出巡、秦宮宴樂之盛況。中外游人在這里能充分了解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西安的景色讓我流連忘返,我下次還要來西安!
西安的旅游實用篇四
從小就有一個夢,想到西安去。雖然相隔萬里,卻止不住我火熱的心,想盡早到哪兒去。
西安,歷經了幾世幾朝的滄桑,見證了多少風風雨雨,王朝更替。如今斯人已逝,而西安卻依然屹立于歷史的風口浪尖,繼續他永無止境的使命,傲視世間一切興衰榮辱。
寒冷的銀光從天際傾瀉下來,流淌在西安衰頹的城墻上,讓本已斑駁的蕭墻更覺觸目驚心。風沙襲來,他巋然不動,一任自己的身軀接受風暴的洗禮。所以,西安是有心的,而且他的心是那般空明純凈,讓人仰止。
孤雁南飛時,冰冷寂靜的荒原上,會有低沉的塤聲響起,那是西安的魂靈!塤聲在西安傳起來最是空曠和雄渾,讓聽的人心悸魂繞,仿佛終日不絕于耳。現在想起繞梁三日的鄙陋,塤聲應該會繞梁三年也不絕,直到海枯石爛地老天荒。
西安,是西安人的西安,但也是我的西安。如果說故鄉是我現實的故鄉,那么西安就該是我夢中的故鄉,我一直追尋的方向!沒有必要解釋,不需要理由,一切,都應該那么順理成章,理所當然!
我想念西安,想念他的風沙,他的月光,他的城墻,他的塤聲,他的魂靈!
我想站在那寂靜的荒原上,抬頭看灰色的蒼穹,任強勁的風吹散鬢發,吹到臉上,也吹走一切的悵惘,吹走世間一切興衰榮辱,只一個人靜靜的看碧空云卷云舒。
我想站在滄桑的城樓上,俯瞰蒼茫大地,看風過塵起,感嘆人生須臾,感嘆風華不在,吹一曲紅蕭,吟得意詩文。
愛西安,夢西安,念西安……